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時代下對微博的分析報告

新媒體時代下對微博的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0-08-30 18:51:49

1、如何對待微信微博新媒體的廣泛應用 論文

一、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特點
1、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
微博、微信是當下發展最快的新媒體形式,與傳統的新聞網站最大的區別在於其傳播速度和便捷性。從傳播途徑來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們的廣泛傳播和歡迎,證明它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審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從表現手法上看,發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極少,大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分享身邊發生的新鮮事物或者關注焦點,並抒發自我情感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隨時關注、發送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簡單的交流形式迅速轉化為快速、高效的傳播模式。
2、無可替代的便捷性與及時性
隨著3G、4G網路和WEB2.0技術的不斷發展,無論企業個人,只要有介質(手機、平板電腦、台式電腦等),都可以無限暢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實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時性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新媒體傳播平台。公司企業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快速發布產品相關信息,完成不同層次的營銷目標。南非世界盃期間,伊利與新浪微博深度合作推廣「營養舒化奶」,在「我的世界盃」模塊中,讓用戶可以披上自己支持球隊的國旗,在微博上為球隊吶喊助威,把「營養舒化奶」的特點與世界盃元素相結合,藉此打響品牌知名度,讓球迷產生品牌聯想,快速形成市場佔有度。活動期間,在新浪微博的世界盃專區,有兩百萬人參與活動,相關的博文也突破3226萬條。這種影響力和參與規模是傳統的線下活動難以比擬的。
3、傳播效果更加明顯化和豐富化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網路傳播模式,創造企業的品牌價值,並以增強盈利能力為主要目的。在企業品牌的傳播中,方式方法也要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才能加強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認同,並最終催化為購買意願。從傳統的銷售模式我們可以看出,評估產品品牌價值和傳播效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數據,才能最終確定。而在新媒體的形勢下,傳播效果可以更加明顯化,企業可以更加直觀的判斷品牌營銷效果,通過分析管理微博微信的相關數據,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調整方案策略,達到預期的傳播目的,完成多樣化、全方位的營銷和品牌傳播。
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品牌傳播中的必要性
1、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為高速有效費用低廉的傳播方式,微博微信已經成為當下極其重要的一個傳播渠道。各種類型的企業,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通過這一渠道使廣大消費者對產品和企業品牌有全新的認知,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獲得優勢,提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隨著觀念與技術的進步,微博微信正在成為商家品牌營銷的重要平台。
2、多媒體網路接收者的需要
品牌傳播是一個品牌成功的重要一環,產品定位也讓企業深刻的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微博微信的品牌營銷策略,是企業全方位考慮消費者的需求、挖掘潛在客戶的主要渠道。微博微信與傳統的營銷模式不同,它不但能讓每個人分享信息,還能及時,迅速,便捷的和消費者進行互動。通過微博吸引粉絲關注,將目標受眾催化成購買者,從而達到獲得實際收益的目的。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一方面是市場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消費群體細分化的需要。雖然一些品牌在建立初期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根據消費者不同的特點,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提升市場份額,吸引不同層面的消費者。品牌建設初期,消費者對產品還沒有清晰的認知,因此,需要企業多方面的開展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實現消費者認知。「凡客誠品」聯合新浪微博贈送VANCL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他們在微博上推出1元秒殺原價888元衣服的搶購活動,並聯合姚晨和徐靜蕾等名人就VANCL的產品進行互動,同時還有VANCL服裝設計師講述產品設計的背後故事,幕後團隊對於關注話題中檢索到的網民對於凡客的疑問,第一時間予以解答,高質量地實現了活動的目標。
三、打造獨有品牌創新需要
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競爭將成為主導。因此,企業為了品牌營銷,會採取一系列的廣告、微信、微博等傳播方式對產品進行宣傳,以達到企業品牌傳播的目標。一些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困難很多,打造獨有的品牌是解決其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在優勝略汰的市場環境中存活下來。新媒體的特性,為初創及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縮短了進入市場的時間,為打造獨有品牌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
四、品牌營銷渠道需要
從傳播學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微博微信現如今已經成為新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人們多渠道的獲取資源信息,給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由於社會化的信息具有開放性和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和企業雙方共同的需要。隨著3G、4G網路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覷,它正逐漸代替傳統的網路。而企業也從中看到了無限的市場潛力。因此,微博微信的傳播日益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渠道。
結語: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得以生存,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方式,結合手段和理念的創新,全方位的整合傳播資源,推進品牌營銷,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獨有的企業品牌形象。在新媒體陣營中,微博微信將是不可替代的傳播手段。

2、如何看待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廣泛應用?

一、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特點
1、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
微博、微信是當下發展最快的新媒體形式,與傳統的新聞網站最大的區別在於其傳播速度和便捷性。從傳播途徑來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們的廣泛傳播和歡迎,證明它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審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從表現手法上看,發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極少,大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分享身邊發生的新鮮事物或者關注焦點,並抒發自我情感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隨時關注、發送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簡單的交流形式迅速轉化為快速、高效的傳播模式。
2、無可替代的便捷性與及時性
隨著3G、4G網路和WEB2.0技術的不斷發展,無論企業個人,只要有介質(手機、平板電腦、台式電腦等),都可以無限暢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實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時性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新媒體傳播平台。公司企業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快速發布產品相關信息,完成不同層次的營銷目標。南非世界盃期間,伊利與新浪微博深度合作推廣「營養舒化奶」,在「我的世界盃」模塊中,讓用戶可以披上自己支持球隊的國旗,在微博上為球隊吶喊助威,把「營養舒化奶」的特點與世界盃元素相結合,藉此打響品牌知名度,讓球迷產生品牌聯想,快速形成市場佔有度。活動期間,在新浪微博的世界盃專區,有兩百萬人參與活動,相關的博文也突破3226萬條。這種影響力和參與規模是傳統的線下活動難以比擬的。
3、傳播效果更加明顯化和豐富化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網路傳播模式,創造企業的品牌價值,並以增強盈利能力為主要目的。在企業品牌的傳播中,方式方法也要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才能加強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認同,並最終催化為購買意願。從傳統的銷售模式我們可以看出,評估產品品牌價值和傳播效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數據,才能最終確定。而在新媒體的形勢下,傳播效果可以更加明顯化,企業可以更加直觀的判斷品牌營銷效果,通過分析管理微博微信的相關數據,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調整方案策略,達到預期的傳播目的,完成多樣化、全方位的營銷和品牌傳播。
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品牌傳播中的必要性
1、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為高速有效費用低廉的傳播方式,微博微信已經成為當下極其重要的一個傳播渠道。各種類型的企業,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通過這一渠道使廣大消費者對產品和企業品牌有全新的認知,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獲得優勢,提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隨著觀念與技術的進步,微博微信正在成為商家品牌營銷的重要平台。
2、多媒體網路接收者的需要
品牌傳播是一個品牌成功的重要一環,產品定位也讓企業深刻的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微博微信的品牌營銷策略,是企業全方位考慮消費者的需求、挖掘潛在客戶的主要渠道。微博微信與傳統的營銷模式不同,它不但能讓每個人分享信息,還能及時,迅速,便捷的和消費者進行互動。通過微博吸引粉絲關注,將目標受眾催化成購買者,從而達到獲得實際收益的目的。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一方面是市場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消費群體細分化的需要。雖然一些品牌在建立初期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根據消費者不同的特點,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提升市場份額,吸引不同層面的消費者。品牌建設初期,消費者對產品還沒有清晰的認知,因此,需要企業多方面的開展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實現消費者認知。「凡客誠品」聯合新浪微博贈送VANCL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他們在微博上推出1元秒殺原價888元衣服的搶購活動,並聯合姚晨和徐靜蕾等名人就VANCL的產品進行互動,同時還有VANCL服裝設計師講述產品設計的背後故事,幕後團隊對於關注話題中檢索到的網民對於凡客的疑問,第一時間予以解答,高質量地實現了活動的目標。
三、打造獨有品牌創新需要
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競爭將成為主導。因此,企業為了品牌營銷,會採取一系列的廣告、微信、微博等傳播方式對產品進行宣傳,以達到企業品牌傳播的目標。一些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困難很多,打造獨有的品牌是解決其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在優勝略汰的市場環境中存活下來。新媒體的特性,為初創及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縮短了進入市場的時間,為打造獨有品牌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
四、品牌營銷渠道需要
從傳播學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微博微信現如今已經成為新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人們多渠道的獲取資源信息,給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由於社會化的信息具有開放性和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和企業雙方共同的需要。隨著3G、4G網路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覷,它正逐漸代替傳統的網路。而企業也從中看到了無限的市場潛力。因此,微博微信的傳播日益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渠道。
結語: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得以生存,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方式,結合手段和理念的創新,全方位的整合傳播資源,推進品牌營銷,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獨有的企業品牌形象。在新媒體陣營中,微博微信將是不可替代的傳播手段。

3、如何進行微博數據分析

1、搜索企業微博,首先找某個行業中的企業微博,可以在微群中搜索「企業微博」,在那裡可以找到很多相關行業的企業職員微博和企業微博、認證微博和非認證微博。這個是微群的查找方法。
2、根據昵稱、標簽、認證微博和所有用戶等進行搜索。在這其中有個搜索的技巧那就是在已認證的有一定粉絲數量的企業微博中查看他關注的用戶,在他關注的博主里就可能會有同行業的企業微博及企業領導人等級別人士,這樣會大大的降低搜索的困難。
二、分析企業微博的數據分析
分析企業微博,數據分析主要是有微博名稱、微博地址、粉絲數、關注數、微博篇數、標簽、公司、微博類型、轉發數量、評論數和微博的更新頻率、互動等數據。
1、微博名稱和微博地址、粉絲數、關注數、微博篇數、標簽、公司是最基本的表面數據,雖然不是重要的,但也是必須的,因為粉絲數在某種程度上代表這個企業在行業中用戶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2、微博轉發、評論、留言和互動這些是重要的評估數據。在正常情況下粉絲數量比較多的,內容比較好的微博其留言和轉發相對來說會比較多,粉絲少的在這方面相對較少。微博的評論數是粉絲對某條微博內容的意見及觀點,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大家對某事的觀點和態度。經過一系列的活動形式互動或其他形式的互動會吸引很多人來轉發或評論微博。得到有效的互動從而吸引更多喜歡這個行業的人來關注,而從對方的標簽也可以看出企業行業和其他的相關信息。
總之,企業微博的運營狀況和質量如何,主要看一下留言、轉發、評論、互動性是否強,以便了解其用戶行為,是主動和粉絲溝通,還是在粉絲提出某個觀點的時候跟進互動。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掌握了一個新的網路營銷方法,也就是另外一種查找資料的辦法。

4、為什麼要對微博傳播路徑進行研究和分析

新浪科技成微博引爆點 3月5日我發表一篇文章“眼中體:大家眼中的我”,隨後在7日我在新浪發了條微博: 如上圖所示,這是我在7號上午發的,轉發為10,為3,我的粉絲是1萬,可以說我在新浪發布的微博平淡無奇,如果就此打住,不過是條普通信息,如果這條微博如果是新浪科技發的呢?一條信息就此傳播開來。 從 8號下午2點半,到晚上10點半,8個小時內轉發了919次,155條,新浪科技的粉絲數是130萬。同時這條微博登陸了我關注的熱門微博排行榜,一 度排在第二,僅次於李開復的微博。對我來說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盧鬆鬆的信息猛增到1000多條,正是這條微博成為傳播的引爆點。 隨後,@IT程序猿、@最最搞的精選、@安卓有意思、@電腦報、@中國企業家雜志、@淘寶筆記本官方微博、@PHP程序員站、@多元商貿、@博客園等微博都發布了此條信息。(我只統計了認證用戶和官方認證微博) 這些微博的粉絲大多與幾十萬級別量計算,平均轉發都在200次以上,其中@電腦報(15萬粉絲)轉發了488條,66條,轉發量和量均是最高的,可能與其是IT行業、此信息內容有關,而@最最搞的精選有55萬粉絲,其餘微博在10萬-30萬不等。 新浪微博的傳播途徑 通過在微博搜索出來的結果來看,新浪科技是最早發布此信息的,隨著轉發人數的增加,一些官方微博相繼發布此微博,通過這條微博我可以大致分析下新浪微博的傳播途徑: 在一個信息的傳播過程中, 會經歷一個漫長的低效的傳播過程,,而當用戶轉發積累到某個點的時候(一般來說是10%~20%的某個點,也稱作引爆點),會出現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的過 程,從一個緩慢的增長曲線變為指數級的增長趨勢,而從低速到快速的轉變是非常迅速的、非常迅速的傳播速度在這個點開始爆發開來。 這是非常典型的“蒲公英式”傳播,憑借新浪科技的號召力,已經完成了非常廣泛的傳播,但它又影響到同時其他微博幫助傳播,而這些微博都擁有幾十萬的粉絲量,其本身就有很大的傳播率。 優質的內容才會有高傳播率 有良好的傳播是需要優質的內容的,之前的博文中我提到過,兩種容易被轉發的微博內容:第一是:心情語錄、名人語錄”最主流,第二是網路上的熱點話題! 其實用網友的話來講更有說服力,劉海V說:為什麼轉發的人這么多?是因為我們有同感。 隨著用戶的不斷轉發、不斷@人,在未來的日子會影響到更多的人,由於本文是當天寫的,所以數據方面無法統計,再加上此信息屬於IT娛樂類的,這種信息過氣很快,價值不大,通過增加的粉絲數就知道了,我的粉絲增加30-40個之間,對我沒什麼影響,大家不要誤解。 我想,很多時候並不是你的內容不夠好,而是沒有這樣一個平台讓更多的人知道而已。當然,優質的內容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恰巧碰上了,才可能有這么一出戲。 通過收集這些帳戶轉發的微博,我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 1:版權信息轉著轉著就沒了,甚至連出處都改了。 2:微博的內容相同,有幾個微博能看出是直接復制過來的。 3:轉發的人多,的人少。 4:用戶特別喜歡“@”人,一下能@十幾個。 5:企業微博的運營大多採用跟隨策略。 作者:盧鬆鬆 本文地址:lusongsong.com/reed/442.html

5、如何看待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廣泛應用

一、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特點
1、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
微博、微信是當下發展最快的新媒體形式,與傳統的新聞網站最大的區別在於其傳播速度和便捷性。從傳播途徑來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們的廣泛傳播和歡迎,證明它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審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從表現手法上看,發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極少,大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分享身邊發生的新鮮事物或者關注焦點,並抒發自我情感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隨時關注、發送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簡單的交流形式迅速轉化為快速、高效的傳播模式。
2、無可替代的便捷性與及時性
隨著3G、4G網路和WEB2.0技術的不斷發展,無論企業個人,只要有介質(手機、平板電腦、台式電腦等),都可以無限暢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實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時性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新媒體傳播平台。公司企業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快速發布產品相關信息,完成不同層次的營銷目標。南非世界盃期間,伊利與新浪微博深度合作推廣「營養舒化奶」,在「我的世界盃」模塊中,讓用戶可以披上自己支持球隊的國旗,在微博上為球隊吶喊助威,把「營養舒化奶」的特點與世界盃元素相結合,藉此打響品牌知名度,讓球迷產生品牌聯想,快速形成市場佔有度。活動期間,在新浪微博的世界盃專區,有兩百萬人參與活動,相關的博文也突破3226萬條。這種影響力和參與規模是傳統的線下活動難以比擬的。
3、傳播效果更加明顯化和豐富化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網路傳播模式,創造企業的品牌價值,並以增強盈利能力為主要目的。在企業品牌的傳播中,方式方法也要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才能加強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認同,並最終催化為購買意願。從傳統的銷售模式我們可以看出,評估產品品牌價值和傳播效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數據,才能最終確定。而在新媒體的形勢下,傳播效果可以更加明顯化,企業可以更加直觀的判斷品牌營銷效果,通過分析管理微博微信的相關數據,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調整方案策略,達到預期的傳播目的,完成多樣化、全方位的營銷和品牌傳播。
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品牌傳播中的必要性
1、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為高速有效費用低廉的傳播方式,微博微信已經成為當下極其重要的一個傳播渠道。各種類型的企業,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通過這一渠道使廣大消費者對產品和企業品牌有全新的認知,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獲得優勢,提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隨著觀念與技術的進步,微博微信正在成為商家品牌營銷的重要平台。
2、多媒體網路接收者的需要
品牌傳播是一個品牌成功的重要一環,產品定位也讓企業深刻的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微博微信的品牌營銷策略,是企業全方位考慮消費者的需求、挖掘潛在客戶的主要渠道。微博微信與傳統的營銷模式不同,它不但能讓每個人分享信息,還能及時,迅速,便捷的和消費者進行互動。通過微博吸引粉絲關注,將目標受眾催化成購買者,從而達到獲得實際收益的目的。
企業運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一方面是市場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消費群體細分化的需要。雖然一些品牌在建立初期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根據消費者不同的特點,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提升市場份額,吸引不同層面的消費者。品牌建設初期,消費者對產品還沒有清晰的認知,因此,需要企業多方面的開展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實現消費者認知。「凡客誠品」聯合新浪微博贈送VANCL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他們在微博上推出1元秒殺原價888元衣服的搶購活動,並聯合姚晨和徐靜蕾等名人就VANCL的產品進行互動,同時還有VANCL服裝設計師講述產品設計的背後故事,幕後團隊對於關注話題中檢索到的網民對於凡客的疑問,第一時間予以解答,高質量地實現了活動的目標。
三、打造獨有品牌創新需要
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競爭將成為主導。因此,企業為了品牌營銷,會採取一系列的廣告、微信、微博等傳播方式對產品進行宣傳,以達到企業品牌傳播的目標。一些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困難很多,打造獨有的品牌是解決其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在優勝略汰的市場環境中存活下來。新媒體的特性,為初創及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縮短了進入市場的時間,為打造獨有品牌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
四、品牌營銷渠道需要
從傳播學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微博微信現如今已經成為新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人們多渠道的獲取資源信息,給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由於社會化的信息具有開放性和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和企業雙方共同的需要。隨著3G、4G網路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覷,它正逐漸代替傳統的網路。而企業也從中看到了無限的市場潛力。因此,微博微信的傳播日益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渠道。
結語: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得以生存,必須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方式,結合手段和理念的創新,全方位的整合傳播資源,推進品牌營銷,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獨有的企業品牌形象。在新媒體陣營中,微博微信將是不可替代的傳播手段。

6、我想請高手幫我指點一下,怎麼寫關於微博營銷的分析報告,怎麼個格式,從哪入手?

主要突出幾點,1:粉絲人群 2:粉絲轉發你問題內容都是怎麼轉 3:為什麼發語錄網友轉發就多,用什麼方法結合公司產品吸引網友轉發。4:舉辦活動的意義。

7、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微博發展現狀及影響調查報告範文

2010年9月10日下午,新浪發布《中國微博元年市場白皮書》,這是國內首份針對微博市場的白皮書。數據顯示,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新浪微博在知名度、使用率、首選率、滿意度、用戶粘性、權威性、吸引力、月度覆蓋人數、月度總訪問次數、月度總瀏覽時間十項指標上全部位列第一。

白皮書同時批露,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微博累計活躍注冊帳戶數將突破6500萬個,2011年中將突破1億,2013年國內微博市場將進入成熟期。

用戶使用率接近騰訊2倍

按照DCCI的調查,微博用戶以及微博潛在用戶(打算使用微博用戶)使用首選微博網站中,新浪微博以69.7%領先於其他主流微博網站,是微博 用戶及潛在用戶首選率最高的微博網站。在知名度上,59.79%的微博關注者(包括關注或聽說過微博的互聯網用戶和使用過微博的用戶)聽說過新浪微博,是 國內市場知名度最高的主流微博產品。

目前,有60.9%的微博用戶使用過新浪微博,是用戶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微博產品,接近騰訊微博的2倍。在新浪微博當前的用戶中,超過一半(50.5%)的用戶每天都在使用新浪微博,用戶粘性最高。在滿意度方面,新浪微博也明顯強於其他產品。

來自艾瑞IUT的數據顯示,2010年3月—2010年6月,國內微博市場月覆蓋人數從5452.1萬增長到10,307萬。在此期間,新浪微 博月覆蓋人數從2510.9萬增長到4435.8萬,同比增長76.7%,最多時占據46.12%的份額,是同期騰訊微博的3.4倍。

2010年3月—2010年6月,國內微博市場月度總訪問次數從15,364萬次增長到41,740萬次。在此期間,新浪微博月度總訪問次數從7164萬次增長到21195萬次,同比增長近兩倍,最多時占據50.78%的份額,是同期騰訊微博的近5倍。

與此同時,國內微博市場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從761.07萬小時增長到3035.69萬小時,新浪微博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則從492.45萬增長到2080.08萬,同比增長322.4%,最多時占據68.52%的份額,是同期騰訊微博的7.48倍。

打造信息發布權威平台

隨著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新聞機構和政府機構開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信息,這讓新浪微博的權威性在不斷提升。截止2010年8月,共 有466家主流新聞機構開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報紙、243家雜志、36家電視台和69家電台。截至2010年8月,有41家政府機構(不含公 安系統)開通了新浪微博,通過微博及時發布信息。與此同時,國內公安微博的數量達到了60家,其中廣東省公安系統集體開通了微博,形成了一個地區性的微博 群。

此外,活躍名人的數量是衡量一款產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作為一個強大的社會化媒體平台,新浪微博提供了一個草根與名人明星溝通的全新渠道。在認證名人的數量和質量上,新浪微博的有著明顯優勢,擁有其他產品不可比擬的吸引力。

截止2010年7月,有超過2萬的名人獲得了新浪微博的認證,遠超其他微博產品。新浪微博人氣關注榜前十名多以娛樂明星為主,其中姚晨和小S的粉絲已經突破200萬。

此前,市場分析機構瑞士信貸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新浪微博人氣關注榜前100位用戶當前的總粉絲總數為Twitter的30%。考慮到新浪微博的強勁增長速度,估計到2011年3月,新浪微博的這一數字將超越Twitter。

用戶每秒發送40條新浪微博

作為國內最早由門戶網站推出的微博,新浪微博已成為國內微博的代名詞。《中國微博元年市場白皮書》數據顯示,隨著用戶數的不斷增長,新浪微博上 每天都會產生海量信息。2010年7月,新浪微博產生的總微博數超過9000萬,每天產生的微博數超過300萬,平均每秒會有近40條微博產生。

每逢社會重大事件,新浪微博的發送量都會在短期內迅速增加,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以南非世界盃為例,在7月12日世界盃決賽上演的當天,新浪微 博上的原創微博數高達1,904,369條。此後,許多名人針對世界盃的評論被廣泛轉發,7月28日,新浪微博上的轉帖微博數達到199,964條,當天 總共產生的微博數隨之增長到3,619,603條。在單場比賽2小時期間,新浪微博上的微博數一度突破了300萬,峰值超過了3000條/秒。

此外,在社會重大事件中,新浪微博上單條內容的轉發和評論數夜會出現明顯提升,充分展現了所具備的強大互動性。8月19日22點47分,新媒體 營銷人士梁樹新在新浪微博上簡單介紹了李萌萌高考招生事件,號召網友進行轉發。此後,該微博被原文轉發93,396次,收到22,948條評論,李萌萌最 終被高校錄取。

國內市場2013年進入成熟期

2009年7月,飯否、嘰歪等中國市場最早的微博產品相繼停止運營,一些新產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2009年8月,新浪啟動微博測試,2010年以來,搜狐、騰訊、網易相繼推出微博產品,門戶網站成為國內微博市場的主導力量。

DCCI預計,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微博累計活躍注冊帳戶數將突破6500萬個,2011年中將突破1億;2011年底、2012年底、 2013年底,這一數字將分別有望突破1.5億、2.8億、4.6億。此外,中國互聯網實際不重復的微博獨立用戶數,2011年底、2012年底、 2013年底預計將分別達到1億、1.68億、2.53億人左右。該機構指出,中國互聯網微博累計活躍注冊帳戶數和實際不重復的微博獨立用戶數,可能要明 顯高於預計。不過,政策因素未來可能是微博市場成長最大的未知變數。

未來三年,各家微博服務商的微博賬戶數的年增長率將在140%-200%內,實際不重復的獨立用戶數的增長低於賬戶數的年增長率。微博用戶的爆發增長出現在2012、2013年左右。在此基礎上,國內微博市場預計在2013年前後步入市場成熟期。

在企業用戶方面,目前有2500家企業獲得新浪認證,覆蓋了汽車、餐飲休閑、影視娛樂、購物商城等30多個行業,包括伊利、中糧、招商銀行等在 內的大型企業,都在嘗試最新的營銷方式——微博營銷,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未來,隨著新浪微博用戶規模的增多以及功能的不斷完善,通過新浪微博進行營銷將 成為企業營銷的一種常態。

DCCI總經理胡延平時指出,人際實時交互關系網路是微博邏輯的核心,這就使得微博未來不可避免與社區會有一戰,戰爭的結果是微博、社區的互相 滲透互相擁抱互相融合。新浪微博未來將會成為最有影響力和參與度的「源」,如果開放協作方面做得比較成功,新浪微博可以更進一步成為商業平台的母體,大量 的應用與商業模式將從這一平台衍生出來。

與新媒體時代下對微博的分析報告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