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別是什麼
創意產業:指的是以創意為理念、核心的總體經濟活動,包括了工業創意、農業創意、文化產業創意等等內容。
文化產業創意:以創意為核心,面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的新興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高端,也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有創造性和先導性的核心部分。
【概念上的區別,已經應該可以表明2者之間的不同了。中國文化產業本就是新興產業,對於文化創意這塊,甚至更多,基本沒有一個標準的教材和答案,誰也不能說自己是權威的。對於這2者的概念是上學期上《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的時候老師給的筆記。】
http://ke.baidu.com/view/72807.htm這個是網路里的東西哈。
2、如何打造「互聯網+」的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產業是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推進劑
現在,我們進入了創客時代。創客時代的來臨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高科技、數字化,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網給我們創造了新的機會,讓文化產業有了很快的升級換代。
過去,文化產業發展面臨著地域、部門、所有制、行業四大壁壘,條塊分割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讓我們困擾不已。現在,「互聯網+」的提出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思維:「互聯網+」對文化產業的重大意義在於,我們不再拘泥於文化產業是什麼、文化產業是誰管的、文化產業在哪個條塊分割的區域裡面,文化產業就是一個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推進劑、引擎。新一屆領導人上台之後,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改革氣派,把拘泥的討論提到了一個更高的視野,就是「互聯網+」。
文化與科技高度融合產生的新業態
文化創意產業要為整個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發揮作用,從總體上進行與其他傳統行業的跨界融合。李彥宏、馬化騰等人都提出任何一個領域只要互聯網進入就能全面改造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和想法,中央看到了這個問題就提出了「互聯網+」這樣一種整體的戰略,這種整體戰略就是全面的把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科技和設計理念貫穿到各個傳統產業中。
第一,文化產業要與信息業發生交融。信息業最終售賣的是內容,這個內容就是文化。第二,文化創意設計應該為建築業服務。現在中國在建築業中表現出來的意識較為落後,還是把建築業當成只是建房子,而沒有像西方那樣當成是一個藝術的行業,是文化理念的一個組成部分。第三,文化創意產業要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業可以通過現代的傳輸手段,尤其是通過更高的網路和物聯網,解決注意力經濟的問題。第四,創意農業能夠全面提升農業的價值、提升農業的關注度,比如採摘農業、農業展會、農業嘉年華、農家樂等等,使得農業同時具有了會展業、旅遊業以及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功能。第五,文化創意產業要對體育行業有支持,現在我們預計體育產業在2025年以後大致要達到五萬億的產值,這是非常可觀的。
「互聯網+」促進文化產業內部的升級換代
通過「互聯網+」,文化產業內部的升級換代也能夠有突破。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在十六大之後中央發出號召,各地聞風響應,主要從事的是旅遊業為主的初級產業。第二個階段是十年的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問題,各省的電視台、報紙、期刊、廣播、出版等國有機構都改組為傳媒集團,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紅利但也面臨著網路新媒體的巨大沖擊。
現在是第三個階段,文化創意產業依靠高科技進行發展,也就是文化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由互聯網帶來的新媒體、自媒體、大數據、網路廣告、移動電商等數字化網路技術所創造出來的新業態都是文化內涵和互聯網產生高度融合產生的新的業態。互聯網的進入使得文化產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端化發展歷程。縱觀當今世界,以科技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為代表的創意經濟已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3、文化創意產業都包括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3)文化創意產業和新媒體擴展資料:
發展層次:
我國的文化產業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鑒於這些層次在產值、經濟總量、發展步伐方面不一樣,我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以旅遊為龍頭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這是較為初級或低級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簡單、門檻低、入門方便,依託於本地資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資金不多。在整體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處於較低層面,所以中國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總是先採取旅遊,或者叫人文旅遊的方式來發展文化產業。
第二個層次,目前我國在各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國有的廣電集團、電影集團、廣播電視集團、新聞出版集團、演出集團等等,在國家層面上有中演集團、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電集團等等,還有其他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等
第三個層次,在東部一些地區,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最大特點是以高科技為支撐,以全球化為背景。它們要上市就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倫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參考資料:網路 文化創意產業
4、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區別聯系是什麼
一、大眾消費不同:
文化產業是通過傳統的大眾傳媒進行傳播和消費的,大眾傳媒的受眾主要是大眾,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是大眾。
工業化的「機械復制」,導致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個性,這是與大眾傳媒的受眾相適應的。在大眾傳媒強勢的時代,還是大眾傳媒強化了大眾的統一偏好。
大眾傳媒本身的生產,也是「機械復制」的。而在互聯網時代,個體獨立化引發小眾趣味滋生爆發,隨著個體意識的增強,分眾消費會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考量。
二、現代與後現代之分不同:
文化屬於現代,文創屬於後現代,前者在中國以工業化(第二產業)為基礎,後者在中國以知識化(第三產業)為基礎,這是由於兩者誕生時機和基礎不同而決定的。
三、產業包括不同:
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狹義上包括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攝影、舞蹈、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5、關於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創業的概念和區別
文化產業是指和文化有關的社會生產部門
文化創意創業是指你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包括知識,技術,資金等在文化創意領域創造更多的財富活著達到你預期的某個目標。
這么解釋行不
6、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徵是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哪些特徵?
文化創意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它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7、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別
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發展形式中的一種.
使其更符合現代市場動作和交流.
比方說2008奧運宣傳就是要把國內原有形式的文化進行包裝付合全球更多的文化需求而設計.
8、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有什麼區別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靠創意階層,特別是創意階層中最富創造性的高端創意人才,靠創意群體的高文化、高技術、高管理和新經濟的「雜交」優勢。
從產業運作模式上看,傳統的文化產業從結構到營銷都是一種相對固化的穩態工業發展模式,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更加動態化。它不斷在創意中尋找熱點、利潤和機會,高度依賴策劃、依賴人才、依賴變化,關注市場哪怕微小的變動,捕捉機會,放大機會。
文化創意產業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它的持久變化的活力。面對市場,每個企業既面臨機會也面臨風險,面對競爭也面對失敗,每個企業都要殫精竭慮地面對生存挑戰。
文化創意產業既要追求產業經濟價值的最大化,也要追求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大眾的認同和參與,這離不開城市功能的優化、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市民個人文化素養的提高。
9、在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有區別嗎
有區別。
區別1:現代與後現代之分。文化屬於現代,文創屬於後現代,前者在中國以工業化(第二產業)為基礎,後者在中國以知識化(第三產業)為基礎,這是由於兩者誕生時機和基礎不同而決定的。
區別2:工業經濟與產業經濟之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簡而言之,文化工業意指通過工業化和商業化方式所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再生產、供應和傳播。這里,大規模的要求和經濟上的策略,比其他考慮更為重要。」相反,創意產業是一種知識產業或知識經濟,這一點姜奇平先生最先意識到。他認為創意產業第一理論權威凱夫斯的《創意產業經濟學》的致命傷,是沒有把信息革命內生到創意經濟中,而上海的《創意產業》,正沿著凱夫斯的方向展開。 信息革命的成果,是互聯網經濟,知識經濟,新經濟。我非常認同姜奇平先生的觀點,他是少數對創意產業具有真正前衛理念的人。
區別3:大眾消費與分眾消費之分:文化產業是通過傳統的大眾傳媒進行傳播和消費的,大眾傳媒的受眾主要是大眾,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是大眾。工業化的「機械復制」,導致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個性,這是與大眾傳媒的受眾相適應的。在大眾傳媒強勢的時代,我們很難分清,究竟「機械復制」導致大眾統一偏好,還是大眾傳媒強化了大眾的統一偏好。大眾傳媒本身的生產,也是「機械復制」的。而在互聯網時代,個體獨立化引發小眾趣味滋生爆發,隨著個體意識的增強,分眾消費會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