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交互性

新媒體交互性

發布時間:2020-08-29 21:34:56

1、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聯系:自媒體屬於新媒體的一種形式,兩者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自媒體:指普通大眾通過網路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

2、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二、特點不同

1、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2、新媒體: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三、優勢不同

1、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

2、新媒體:打破了媒介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


2、新媒體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

新媒體工作其本質上還是媒體,而傳播的媒介主要還是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為主。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和貼吧等新興的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通過策劃出與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以及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地推送消息,提高客戶的參與度,提高品牌、產品的知名度,從而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新媒體運營工作主要包括: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3、新媒體具有哪六種基本功能?

(一)媒體個性化突出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收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地閱讀或者觀看毫無差別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二)受眾選擇性增多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對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三)表現形式多樣
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地、無限地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理論上講,只要滿足計算機條件,一個新媒體即可滿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儲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體還有「易檢索性」的特點,可以隨時存儲內容,查找以前的內容和相關內容非常方便。
(四)信息發布實時
與廣播、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真正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工發布。新媒體用強大的軟體和網頁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24小時在線。
新媒體交互性極強,獨特的網路介質使得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走向平等,受眾不再輕易受媒體「擺布」,而是可以通過新媒體的互動,發出更多的聲音,影響信息傳播者。

4、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有哪些?

特點:

1、交互性較強:在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受眾可以自主的參與到傳播系統中,交互性較強。

2、海量化信息承載功能以及信息碎片化:新媒體憑借強大的技術手段使得海量化的信息以簡短精煉的形式得以存貯於平台上,信息傳播較為碎片化。

3、資源的可共享性:在互聯網上,例如百度文庫、優酷視頻是一種不限地域、行業、年齡等的資源共享平台,用戶可以上傳和下載互聯網資源。

4、超文本、超鏈接的應用並提供多媒體支持:新媒體支持很多文件格式而超文本與超鏈接則使得網民方便快捷的使用網路資源。

5、個性化與主動性較強:網民可以主動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基本上不受時空限制,個性化極強。

6、虛擬社群化:網路社交是繼網路興起後發展起來的,是在網路上建立一個虛擬化信息的傳播環境,使用的用戶構成了虛擬的社群。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利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4)新媒體交互性擴展資料: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

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5、新媒體和多媒體有什麼不同?

一、性質不同

1、多媒體性質:多種媒體的綜合,一般包括文本,聲音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形式。

2、新媒體性質: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二、特點不同

1、多媒體特點:

(1)集成性。可以多渠道獲取、存儲、組織和綜合信息。

(2)控制性。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基礎,對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並根據人們的需要以多種媒體形式顯示出來,同時作用於人們的多種感官。

(3)交互性。多媒體應用不同於傳統信息傳播媒體的主要特點之一。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只能單向被動地傳遞信息,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實現人們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

2、新媒體特點:

(1)媒體個性化突出。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然而,新媒體可以面向更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

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所接收到的信息和內容的組合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閱讀或觀看同一內容有很大不同。

(2)受眾選擇性增多。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同時觀看電視節目和播放音樂,參與節目投票和檢索信息。這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

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觀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5)新媒體交互性擴展資料:

多媒體的應用領域涉及到廣告、藝術、教育、娛樂、工程、醫葯、商業、科研等行業。藉助多媒體網頁,商家可以將廣告變成有聲有畫的互動形式,吸引更多的用戶,同時為潛在的買家提供更多的產品信息。然而,下載時間長是使用多媒體製作廣告的主要缺點。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增加自主學習過程的互動性,而且可以吸引學生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反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6、新媒體有哪些特點?

新媒體有全方位的數字化、有互動性、個性化等特點。

一. 全方位的數字化

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數字化的傳播方式。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必然帶來數字化傳播方式。新媒體通過全方位的數字化過程,將所有的文本縮減成二進制元編碼,並且可以採用同樣的生產、分配與儲存的過程。

二. 互動性

提及新媒體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傳統的大眾媒介都是單向式傳播,但新媒體則突破了單向傳播,增強了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互動性。新媒體以其新興技術新興,特別是互聯網,可以連接網上任一用戶,實現網路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之間無障礙溝通交流。

三. 個性化

新媒體實現了信息傳播與收閱的個人化。以網路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

(6)新媒體交互性擴展資料:

新媒體存在的問題:

1. 我國網民數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調查顯示,城市網民,尤其是大城市網民是主力軍。知識、信息之間的這一鴻溝將會變得更寬而不是更窄。

2. 網民素質良莠不齊。網民擁有自由發表意見的平台,但此類言論自由隨意、導向不明,甚至部分網民熱於揭人隱私、製造謠言,而導致偏激和非理性、盲從與沖動。

3. 虛假信息多。目前,網路上頻繁出現一些虛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給構建健康文明網路造成了極壞影響。

7、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對於新媒體的界定,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8、多媒體專業的交互性是什麼

交互性是新媒體的特徵之一。新媒體的特徵包括:個性化、分眾性、交互性等等。。說得通俗點交互性就是媒體和受眾之間的息傳遞的雙向性。
從傳播學角度說,這種傳播模式不是直線性、單一性的傳播。類似於奧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環模式,體現了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的雙向交流,即受眾對信息的反饋。新媒體的趨勢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受眾甚至可以參與到信息的編碼過程。不同於電視廣播,包括雜志報紙這種紙媒都是單一傳播的媒體。
比如說網路廣告,瀏覽者點擊連接,網頁顯示出需要的內容然後在傳遞給瀏覽者。這就是網頁的交互性。

我現在在准備新媒體的論文,所以略知一二。你從圖片、視頻的方面分析新媒體的交互性的話,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分析
1、新媒體及新媒體圖片的特點。介紹一下
2、什麼是新媒體圖片交互性。
3、新媒體圖片與傳統媒體圖片的不同。可以從網路的圖片視頻與傳統媒體的同類型信息作比較體現新媒體的交互性。例如報紙的圖片是單向傳播等等。
3、新媒體圖片的交互性如何體現。受眾如何感覺交互性。
你也可以結合傳播學的理論我覺得很有幫助,這是一些我想的點,具體論文的結構你要好好考慮了。一點點建議希望能幫上你。

9、新媒體傳播的特點

交互性(互動性)核心特點
超文本型(多媒體)
即時性
數字化
信息量大。

與新媒體交互性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