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粉絲活躍數怎麼算

新媒體粉絲活躍數怎麼算

發布時間:2020-08-29 13:54:16

1、新浪微博的企業粉絲活躍度是什麼 怎麼算的?

你的粉絲中經常使用微博的人的比例

主要是用來區分買僵屍粉絲的

2、新浪微博粉絲活躍度怎麼測試

粉絲活躍度測試方法:活躍粉絲占昨日所有粉絲比例。比例越高活躍度越高。
活躍粉絲:是指賬號的粉絲中有活躍行為的用戶,活躍行為包括在一段時間內有登陸、發博、評論等使用行為 。
快速增加活躍粉絲的方法:
1、注冊信息充實:充實微博注冊信息,比如:標簽,學校,血型等等,只要新浪要你填寫的信息,最好填寫完全,然後填全面信息,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標簽,標簽會被新浪推薦出去,比如微博主頁有個你感興趣的人,那就是根據你的標簽和學校來推薦的。所以想要曝光度高一些,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
2、內容定位充實:你剛注冊的微博又沒有內容誰會來關注?去哪裡找內容?網路搜索和你想找內容相關的貼吧論壇網站都有,或者去找競爭對手的微博復制他們的內容來一用,最好用騰訊微博的對手,畢竟新浪的可能大部分的人都看過了。比如你的定位是動漫海賊王,可以去海賊王的貼吧,那邊有很多貼可以讓你發成微博,而且都是精品。
3、針對性互粉:互粉有工具,微博應用廣場裡面搜索互粉工具,一堆堆的工具讓你粉絲很快增長。當你增加到2000粉絲後,可能是個瓶頸了,再增加就很慢了。這里要加一些和你發的內容對你營銷有幫助的粉絲了,你做的什麼主題,就去找你這個主題的競爭對手的微博,去加他們的粉絲,狂加,這里需要注意一下,你要綁定自己的手機,不然會被新浪要求你驗證,因為新浪會認為你是惡意關注。綁定手機後就好多了,限制也少了很多。
4、針對性微群互粉:另外一種互粉方式就是去你內容相關的群(不是互粉群互粉群其實他們等於僵屍粉,不會和你互動,他們只是想要粉絲。),在群里用小號轉發你大號的內容發到微群裡面,過5分鍾再用小號去回復一下,你馬上就置頂了,保持你帖子的曝光率至關重要。很多興趣相投的人可能回關注你,這又是很不錯的漲粉絲的方法。細節都是自己挖掘的,細節決定成敗。
5、多號傳播:當你的粉絲有了5000以後,要注意轉發和評論了,轉發率不高怎麼辦?可以建立一個小號群,幫你轉播,小號多少個看你自己的精力來決定,小號的粉絲怎麼增加,也是用互粉工具,大概幾天就能漲到500左右,到時候你10個小號就又是5000的粉絲,當你大號發了內容後,記得用小號去轉發啊,你的受眾體就多了,另外你轉發的高,別人跟風轉發也就多,你一個轉發都沒有,別人可能就不會轉發你的。當你有10個轉發,轉發的粉絲也就多了。
6、粉絲互動:轉發做得好就不怕沒有粉絲了,這個時候注意要互動,和粉絲互動很重要,別人評論了你,你最好要回復且再次轉發,這樣曝光率也高一些,粉絲也樂意和你互動,也樂意轉發和評論。
7、執行力:細節和執行力是操作微博成功的手段之一。

3、微信活躍度從怎麼計算的?

用戶活躍度是指微信被瀏覽的人數和次數,以及用戶參與互動回復信息的數量多少。

以某個微信訂閱號後台為例,如圖左側的統計菜單欄內,綠色的圖文分析,右側有圖文統計每天的圖文統計中可以看到近期的圖文閱讀人數、次數及分享轉發次數、點贊次數等內容。

後台有數據分析,閱讀量,傳播量都很直接,也有分析,如圖

4、新浪微博發微博增加活躍度是怎麼計算的,或是說要發多少微博才能讓活躍度累積到最多?

發表微博獎勵規則

每日發表微博≥5條 0.2
3≤每日發表微博<5條 0.1
每日發表微博<3條 0
連續登錄獎勵規則

連續登錄≥3天 0.5
連續登錄≥5天 1
連續登錄≥10天 2.5
連續登錄≥20天 5
連續登錄≥30天 7.5
活躍天計算規則

當天(0:00-23:59)在線時長≥2小時 1
當天(0:00-23:59)在線時長≥0.5小時,<2小時 0.5
當天(0:00-23:59)在線時長<0.5小時 0

5、新榜的活躍粉絲數是怎麼判斷的

他肯定有一套他的演算法,但是從總的來看,他的演算法出來的粉絲偏低,在真實粉絲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6、用戶活躍度一般怎麼定義

用戶活躍度取決於網站的用戶定位和業務定位。

1、首先是用戶行為的分析,用戶在網站上能產生什麼行為?

2、其次是用戶屬性的分析,用戶在網站上擁有什麼樣的屬性?

以微博為例,用戶可以發微博、評論、轉發、收藏、關注、私信,用戶有發布的微博數、轉發數、評論數、被關注數、關注數、收藏數。兩個維度結合到一起就可以定義出活躍用戶特徵。還是以微博為例,活躍用戶的定義可能是:每天發布微博3條以上、評論5條以上、關注新用戶5個以上、微博總數超過50條、被關注數超過30人等等。

7、新浪微博活躍粉絲怎麼定義?

活躍粉絲是企業粉絲中在近期發生操作的用戶,例如:進行發微博,評論,轉發等操作的用戶。

活躍粉絲的方法如下:

1、站在用戶的角度,說他們的語言。

在復旦大學2014年最新報告中,不同年齡的人群在社交網路的行為習慣差異很大:90後喜歡記錄生活、80後愛社交、70後則為了學習和資訊。80後的非主流和小清新,90後的彈幕和二次元……品牌的受眾是多元的,他們有不同的語言和行為方式,跟他們溝通需要懂他們的語言,在他們的語言體系中對話。

2、驅動力 

如果希望用戶轉發的內容,首先要思考的是他為什麼要這么做,是情緒化驅動還是物質性驅動?物質性驅動很容易理解,壕們一般都會發iPad、iPhone之類的。不過對於新媒體運營而言,顯然天天發獎品也是吃不消的,所以最應該關注的是情緒化驅動。在美國知名營銷公司Act-on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了幾種容易引起互動的情緒:

 

3、向用戶「請教」

激發互動有時候也不需要那麼復雜,向用戶請教問題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當 像用戶請教問題時,會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同時也讓他們覺得自己富有學問,成就感倍增。知乎為什麼能火呢,因為「請教」與「被請教」是人的剛需。

4、根據平台特性定製內容

目前大多數品牌的精力都集中在微信、微博,通常來說兩者兼有。很多運營者傾向於兩者共用內容,甚至微信的概要直接變成了微博的內容。當然這種做法很方便,但很顯然這是在消耗微博粉絲熱情的行為。

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性,微博140字的限制和開放的關系屬性,決定了它是個內容為王、段子致勝的媒體環境,同時由於微博不限制發布頻次,所以時效性是其非常大的優勢,諸如現場直播和互動的功能,微博相對微信會很有優勢。

微信更像一本雜志,內容即產品。對於品牌和消費者而言,微信不是一個即時溝通的渠道,而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服務中心,服務和產品做得好了,消費者自然會常來找,否則就安靜的做一個公眾號吧。所以,企業招聘微信運營人員的時候,應該考慮懂運營的產品經理。 

5、持之以恆

想想和關系最好的朋友都有哪些,他們是不是會經常約喝酒、扯淡或者逛街、看電影,不管怎樣,這些人大多會經常出現在的生活中,哪怕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受眾也是一樣的,能與他們產生經常性聯系的品牌,更容易產生情感聯系。

 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提高粉絲活躍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周期性的讓他們有所期待,比如小米會定期發福利,定期向粉絲徵集關於產品改進的建議,定期搞一個發布會……所以,趕緊召集小夥伴策劃一個定期更新的欄目吧,壕的話每天發一部iPhone6是個不錯的選擇。

6、豐富的表現形式

文字、圖片、視頻、音樂、H5、游戲、信息圖、GIF……單一的形式多少會有點無聊,多元化的表達往往能極大的激發用戶的參與積極性,一篇文章,除了用文字表達,也可以是一首歌、一段視頻、一張信息圖,或者是一個H5應用。

英特爾在這方面表現值得借鑒,在Intel官方微博、Twitter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

多彩的事物總是讓人喜聞樂見的,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表現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份數據報告,用文字敘述和用信息圖展示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形式始終要服務於內容,適合才是最好的,「豐富表現形式」的意思是在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發散的思考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表現,想想怎麼讓的內容更有趣、更好玩。 

7、游戲化

從互動性來說,游戲一定是最值得學習的對象。准確來說這里的游戲指的是游戲設計思想:即時反饋、激勵、成就等等。

激勵、成就的運用例子很多,曾經盛極一時的論壇對勛章的運用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Foursquare的簽到徽章,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將用戶的行為激勵可視化、公開化。想想正在運營的微信,或許應該給那些經常給留言的粉絲頒個獎,起個響亮的名字叫「100個夢想傾聽者」。

8、降低參與門檻

 知道用戶從認知到參與的過程是個漏斗型收縮的過程,隨著參與環節的增加,用戶會逐漸的流失,因此在設計活動環節時需要簡化用戶參與,降低門檻。

9、簡單直接的交互設計

這一點在移動的環境下尤為重要,因為在移動場景和碎片時間的情景下,用戶期待能夠快速完成手機端的任何動作,如果一個頁面的元素太多,會讓用戶不知所措導致跳出。所以在手機頁面中要盡量避免出現一個以上的按鈕或可跳轉鏈接。

10、讓的品牌賬號人性化

數據顯示,面對用戶的投訴,企業主動服務以及注重人性化服務,會有34%刪除差評,33%改成好評,18%變成忠實用戶……

 可能的話,盡量實時回復用戶的留言,說話不要太刻板,讓用戶感覺賬號是一個真實有趣的人而不是統一話術的官方客服。實際上,用戶的每一次留言,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是品牌和用戶深入溝通的絕佳機會,同時也是發展忠實粉絲的最佳途徑,錯過了也許是不可估計的損失。

8、新浪微博互動粉絲數怎麼算的

互動數是用戶對博主發布的內容產生的互動的一個統計指標。系統會記錄每個用戶對博主貢獻的互動數。

互動數計算規則:

1、用戶對博主發布的內容(包括微博、評論、微博故事)產生的互動行為(包括轉發、評論微博、贊微博、回復評論、贊評論)等都可以獲得互動數得分,包含PC和移動的互動行為。

2、粉絲產生的互動數雙倍記分,每個粉絲對博主發布的每條內容的重復互動只記一次。

3、當系統檢測到用戶有異常互動行為,這些互動將不會計算互動數。

微博的粉絲轉化率的計算公式:回復數/粉絲數=粉絲轉化率。

(8)新媒體粉絲活躍數怎麼算擴展資料:

粉絲互動榜排序:

1、粉絲互動榜是實時根據粉絲們所貢獻的「互動數」大小,從高到低排序的;

2、前1000名的粉絲會進入「粉絲互動榜」,如果你對博主的互動數沒有達到前1000名,系統會顯示「未進榜」;

3、互動榜按自然月累計積分,每個月的1號0點會清零。

9、怎麼才算一個活躍用戶

用戶活躍度取決於網站的用戶定位和業務定位。
1,首先是用戶行為的分析,用戶在網站上能產生什麼行為?
2,其次是用戶屬性的分析,用戶在網站上擁有什麼樣的屬性?以微博為例,用戶可以發微博評論轉發,收藏,關注私信用戶有發布的微信,微博數,轉發數,評論數,被關注數,關注數,收藏數兩個維度結合到一起就可以定一出活躍用戶特徵。還是以微博為例,活躍用戶的定義可能是每天發布微博三條以上評論五條以上關注新用戶,五個以上為一博,總數超過50條未關注祝超過30人等等。
活躍用戶是相對於禮物是用戶的一個概念,是指哪些會時。不時地光顧一下網站,並為網站帶來一些價值的用戶流失用戶,是指哪些曾經訪問過網站和注冊過的用戶,但由於對網站漸漸失去興趣後逐漸遠離網站切爾切底徹底脫離網站的那些用戶。活躍用戶用於衡量網站的運營作死現狀,而流失用戶則用於分析連網站是否存在被。淘汰的風險,以及網站是否有能力留住新用戶。

10、怎樣查新浪微博活躍粉絲數

活躍粉絲是企業粉絲中在近期發生操作的用戶,例如:進行發微博,評論,轉發等操作的用戶。
活躍粉絲的方法如下:
1、站在用戶的角度,說他們的語言。
在復旦大學2014年最新報告中,不同年齡的人群在社交網路的行為習慣差異很大:90後喜歡記錄生活、80後愛社交、70後則為了學習和資訊。80後的非主流和小清新,90後的彈幕和二次元……品牌的受眾是多元的,他們有不同的語言和行為方式,跟他們溝通需要懂他們的語言,在他們的語言體系中對話。
2、驅動力
如果 希望用戶轉發 的內容,首先要思考的是他為什麼要這么做,是情緒化驅動還是物質性驅動?物質性驅動很容易理解,壕們一般都會發iPad、iPhone之類的。不過對於新媒體運營而言,顯然天天發獎品也是吃不消的,所以最應該關注的是情緒化驅動。在美國知名營銷公司Act-on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了幾種容易引起互動的情緒:

3、向用戶「請教」
激發互動有時候也不需要那麼復雜,向用戶請教問題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當 像用戶請教問題時,會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同時也讓他們覺得自己富有學問,成就感倍增。知乎為什麼能火呢,因為「請教」與「被請教」是人的剛需。
4、根據平台特性定製內容
目前大多數品牌的精力都集中在微信、微博,通常來說兩者兼有。很多運營者傾向於兩者共用內容,甚至微信的概要直接變成了微博的內容。當然這種做法很方便,但很顯然這是在消耗微博粉絲熱情的行為。
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性,微博140字的限制和開放的關系屬性,決定了它是個內容為王、段子致勝的媒體環境,同時由於微博不限制發布頻次,所以時效性是其非常大的優勢,諸如現場直播和互動的功能,微博相對微信會很有優勢。
微信更像一本雜志,內容即產品。對於品牌和消費者而言,微信不是一個即時溝通的渠道,而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服務中心,服務和產品做得好了,消費者自然會常來找 ,否則 就安靜的做一個公眾號吧。所以,企業招聘微信運營人員的時候,應該考慮懂運營的產品經理。
5、持之以恆
想想和 關系最好的朋友都有哪些,他們是不是會經常約 喝酒、扯淡或者逛街、看電影,不管怎樣,這些人大多會經常出現在 的生活中,哪怕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 的受眾也是一樣的,能與他們產生經常性聯系的品牌,更容易產生情感聯系。
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提高粉絲活躍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周期性的讓他們有所期待,比如小米會定期發福利,定期向粉絲徵集關於產品改進的建議,定期搞一個發布會……所以,趕緊召集小夥伴策劃一個定期更新的欄目吧,壕的話每天發一部iPhone6是個不錯的選擇。
6、豐富的表現形式
文字、圖片、視頻、音樂、H5、游戲、信息圖、GIF……單一的形式多少會有點無聊,多元化的表達往往能極大的激發用戶的參與積極性,一篇文章,除了用文字表達,也可以是一首歌、一段視頻、一張信息圖,或者是一個H5應用。
英特爾在這方面表現值得借鑒,在Intel官方微博、Twitter上, 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
多彩的事物總是讓人喜聞樂見的,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表現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份數據報告,用文字敘述和用信息圖展示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形式始終要服務於內容,適合才是最好的,「豐富表現形式」的意思是在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發散的思考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表現,想想怎麼讓 的內容更有趣、更好玩。
7、游戲化
從互動性來說,游戲一定是最值得學習的對象。准確來說這里的游戲指的是游戲設計思想:即時反饋、激勵、成就等等。
激勵、成就的運用例子很多,曾經盛極一時的論壇對勛章的運用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Foursquare的簽到徽章,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將用戶的行為激勵可視化、公開化。想想正在運營的微信,或許應該給那些經常給留言的粉絲頒個獎,起個響亮的名字叫「100個夢想傾聽者」。
8、降低參與門檻
知道用戶從認知到參與的過程是個漏斗型收縮的過程,隨著參與環節的增加,用戶會逐漸的流失,因此在設計活動環節時需要簡化用戶參與,降低門檻。
9、簡單直接的交互設計
這一點在移動的環境下尤為重要,因為在移動場景和碎片時間的情景下,用戶期待能夠快速完成手機端的任何動作,如果一個頁面的元素太多,會讓用戶不知所措導致跳出。所以在手機頁面中要盡量避免出現一個以上的按鈕或可跳轉鏈接。
10、讓 的品牌賬號人性化
數據顯示,面對用戶的投訴,企業主動服務以及注重人性化服務,會有34%刪除差評,33%改成好評,18%變成忠實用戶……
可能的話,盡量實時回復用戶的留言,說話不要太刻板,讓用戶感覺賬號是一個真實有趣的人而不是統一話術的官方客服。實際上,用戶的每一次留言,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是品牌和用戶深入溝通的絕佳機會,同時也是發展忠實粉絲的最佳途徑,錯過了也許是不可估計的損失。

與新媒體粉絲活躍數怎麼算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