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議程及內容
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將於5月26日在貴陽開幕。大會以「數化萬物 智在融合」為主題,
2、博將在惠裕全球家族智庫2018峰會上獲得了什麼獎?
在峰會最後頒布的《家族辦公室》雜志2017年家族行業領袖TOP50獎項
3、2018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通過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我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為3615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為236億元人民幣,增速達到40.5%,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數據國家戰略正在加速落地,大數據行業將持續增長,預計2018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將近6000億元,達到5979億元。到2020年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大數據產業發展必須與市場相融合才能使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中,數據開放度低;企業手中的數據也呈現壟斷現象,數據積累普遍分散、不足,很難真正讓大數據供需自由對接,制約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現在,公共信息資源開展了開放試點,而全球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經摸索出大數據交易的一些規律,促進了大數據交易的發展。大數據產業和規范的市場交易相結合,可以打破數據的壟斷,盤活各類有價值的數據資源,促進大數據的積累和社會化利用。
大數據產業和先進技術的融合則可以有助於克服大數據產業面臨的技術難題
數據智能並非簡單的「大數據+產業」。大數據來源眾多、數量巨大、形式各異,要使其發揮效應,獲得一目瞭然的有效信息,就需要和先進技術加以融合,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關分析顯示,我國交通、零售、地產、醫療、智能製造、金融服務六個行業存在著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而這些數據對於整個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利用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也十分強勁。隨著數據共享、數據開放的推進,在數據應用中處理好數據安全、網路空間治理等也成為挑戰,這些除了需要設定相應的政策規則外,還需要有相應的技術支持。
中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還要和世界先進各國加強融合發展。產業發展越深入,就可能遇到越來越多難題,要把握好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機遇,處理好數據安全、網路空間治理等方面的挑戰,和世界先進國家加強交流互鑒、深化溝通合作必不可少。
總之,「數化萬物,智在融合」,構建良好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需要多維度做好大數據產業的融合。我們相信,隨著社會各界對大數據融合發展的認識越來越深化,大數據產業一定會快速發展,迎來廣闊的產業空間。
4、2018數博會吸引萬人觀展嗎?
5月26日至29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州貴陽舉行。5.3萬名代表和嘉賓、388家參展企業、12萬觀展人群,參會規模創新高。
8場高端對話、65場專業論壇、661位國內外嘉賓……大家圍繞大數據最新技術創新與成就,探討大數據和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問題,探尋大數據發展的時代變革。峰會、高端對話和主題論壇,一座難求成為常態,部分熱門場次還出現了隊伍從三樓一直排到二樓的景象。「來的都是行家,不提前做足功課還真不敢登台發言。」第一次參加數博會的清華大學教師朱恆源說。
6萬平方米的高科技展館內,設置了大數據創新應用、智能製造與信息產品、互聯網創新應用等板塊,海內外參展商圍繞大數據的「聚、通、用」,集中展示關於人工智慧、區塊鏈、產業創新、智慧城市等千餘項全球前沿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天眼系統、智能機器人、5G技術等應用給參觀者帶來一場豐盛的大數據宴席。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