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運用新媒體

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運用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8-29 10:45:03

1、野生動物破壞莊稼的事例

「真拿這些野豬沒辦法了,以前只破壞玉米、紅苕、花生,如今連南瓜、西瓜也吃。我家七八畝西瓜地,瓜剛有點甜味就被它們啃破了。」在鍾祥市胡集鎮新泉村三組一大片西瓜地里,村民孫守軍指著隨地可見的西瓜皮和被扯得亂七八糟的瓜蔓,一臉無奈。 新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繆興國每天都要接到好幾個村民反映野豬破壞農田的電話。新泉村地處白雲山區東大門,與大竹園、楊店、小山等6個村同屬革命老區,1281戶、5000多人散居在方圓74平方公里的大山深處。由於近年來實行退耕還林,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加上野豬繁殖能力強,數量迅速增加,野豬危害農田的事就越來越多。 為了防止野豬損壞莊稼,盡管各村都申請購買了獵槍,但野豬特別精,很難圍獵。村民們燃篝火、放炮竹、敲鑼,在田裡扎稻草人、圈柵欄、噴農葯等辦法都試過,但不湊效。野豬晝伏夜出,與村民「打游擊」。村民劉旭亞說:「最麻煩的是秋播時節,好不容易播下麥種,一夜之間就可能被野豬吃光。有時收獲後的花生地和紅苕地,野豬會用它那長而堅硬的嘴巴免費為你'耕整',叫你哭笑不得。」 胡集鎮經濟發展辦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野豬破壞莊稼愈演愈烈,白雲山區7個村每年被破壞的農田近3000畝,損失100萬元以上。今年是最嚴重的一年,僅西瓜、南瓜被糟蹋的至少有500畝,損失達100萬元。

2、舉出破壞野生動物,殘害野生動物的案例

活取熊膽(百度一下,這個很火),喝穿山甲血。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個人養鳥的規定

該司法解釋涉及的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你所說的百靈、畫眉等不在其列,自然也就不受限制。

4、給那些亂捕亂殺野生動物寫一封信

當你品嘗著一盤盤山珍海味時,你是否想過動物們正在一批批的減少?當你捕殺著一隻只動物時,你是否聽到動物在哭泣呢?美食家們,你們是否能讓死去的動物一一復活?捕獵者,你是否能讓動物死而復生回歸大自然嗎?
眾所周知現在產於中國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野馬 、高鼻羚羊、糜鹿等10餘種動物已經完全絕跡,而大熊貓、長臂猴、老虎、野象、白鰭豚等十幾種野生動物正面臨滅絕的趨勢!由於一小部分的人的無知,貪婪,愚昧,到處捕殺動物使得地球生態不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的人為活動也是有關系的,如戰爭、資源開發、人口增長及農村城市化等,造成了生存環境惡化,使得動物資源又一次遭到嚴重的破壞,瀕危的野生動物日益減少。人們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大量捕殺動物,把捕到的獵物一一賣給飯店、賓館、酒樓等,然後做成菜,再已高價賣給食客進行食用。飯店、賓館、酒樓就為了錢殺死了這么多無辜的生命,滿足某些人的嗜好。人們啊,醒醒吧!保護動物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杜絕亂捕亂殺,讓我們和動物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

讓我們從小做起,保護野生動物,關心野生動物,讓更多人都能投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中來。

5、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的意義?

野生動物資源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社會的必需資源,它具有科學價值、葯用價值、經濟價值、游樂觀賞價值、文化美學價值和生態價值。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從自然法則上講,野生動物的存在是極為必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這是生態平衡的定義,這種動態的平衡是自然生態系統經過長期由簡單到復雜的演化逐步建立起來的,它的存在有著不可置疑的權威性科學性。中國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實施和改善管理的方法與政策。

6、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與持續利用的原則及其利益

經濟效益

7、野生動物保護的保護措施

國家林業局召開「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執法電視電話會議」,緊急部署各地迅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行動,要求當前要從五個方面入手,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工作。該局副局長張建龍此間要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迅速採取行動,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力度,形成高壓態勢,全面遏制並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勢頭。此間會議要求從五方面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執法:
一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各地迅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行動,形成強大聲勢,打擊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和走私、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
二要切實強化野生動物分布區的野外巡護和看守。要在野生動物分布的山頭、地塊、湖區,組織力量加強巡護和看守,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行為,依法制止和懲處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損毀野生動物棲息地、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活動的行為,並收繳或清除獸夾、獸套等非法獵捕工具。
三要全面檢查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場所,清理整頓非法經營利用行為。尤其是對餐館飯店、花鳥市場、葯用野生動物原材料集散地和其他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較集中的場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經營利用非法獵捕或走私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進行清理整頓,並依法懲處。
四要加強林業部門與海關、邊防、運輸等部門的協調行動,綜合整治,嚴查走私、非法運輸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
五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更廣泛地爭取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倡導保護新理念,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發動人民群眾關注、支持保護執法行動,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8、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稿

「保護野生動物」宣傳稿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而野生動植物保護又是其中重要一環。給西部大開發、招商引資創造好的自然環境,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的宣傳,提高全民保護意識,更為重要

這是一個充滿著生命的世界,在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上,從常年冰雪的極地到莽莽叢林的赤道,從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群峰到大洋底層,從森林、草原到萬米高空……無時無處不存在著生命,這些生命互相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鏈。我們人類以及賴以生存的一切生命都處在這個生物鏈當中,這個鏈只要有一環脫節,後果是嚴重的。一個野生物種的衰退或消失就會威脅到其他物種的生存,最終將危及到人類自身的生存。

食用野生動物發生在人類生產力低下,茹毛飲血的年代,然而在現代豐衣足食的社會里,很多種類的野生動物仍被食用,這種風氣近年來已蔓延到全國各地,形成濫食之風。而由此導致全國范圍內亂捕濫獵的案件時有發生,走私倒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案件不斷增加,野生動物種類減少,野生動物資源受到嚴重破壞。請看: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披露的發生在江西省鄱陽湖地區和吉林省大安市毒殺鳥類的案件。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節目披露的發生在雲南省瑞麗的走私野生動物特大案件。這其中許多案件都是因濫食野生動物引發的。在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的指導下,2000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了部分省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全國16個省會城市和5個地區級城市開展了食用野生動物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經營野生動物的場所佔被調查總數的49.8%, 且大部分沒有辦理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在經營的野生動物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佔26.4%。 從來源上看,野外捕捉的佔86.8%,人工養殖的僅佔13.2%。我國自古有"葯食同性"的飲食文化傳統,人們通過食補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很多人相信野生動物的食補作用。但是,在傳統醫學中,食補受到嚴格限制,只是指在身體上缺乏某種物質的情況下才需要進補,而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來說,物質極大豐富,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食品,完全能滿足人們的食補需要,不需要濫食野生動物,而且,對於那些健康的人來說,過多的進補反而會破懷體內平衡,對身體造成危害。營養專家在對家禽家畜和幾種野生動物的營養進行分析比較中發現,它們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標上相差無幾。應當關注的是,現在人們食用的家禽家畜肉類產品都是經過衛生防疫部門嚴格檢疫後才投放市場的,不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很多野生動物則是非法進入流通領域,逃避衛生檢疫,其本身的狀況無人知曉,人們吃了這樣的野生動物,就會導致各種疑難病症的發生,請看專家對此的分析:蛇類是人們常食的野生動物,那麼蛇類的狀況究竟如何呢?蛇身上有多種寄生蟲。拿人們常吃的榕蛇進行解剖。我們隨時可以發現,在蛇的皮下、肌肉里和腹腔中有數以千計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經實驗室鑒定為"曼氏迭宮絛蟲"的幼蟲,裂頭蚴,人們在飲食製作過程中,特別是吃火鍋的過程中,蟲卵和蟲體並不能完全被殺死,裂頭蚴一旦進入人體內,危害很大,可使人感染裂頭蚴病,引起眼、口腔頜面、皮下、腦及內臟各部的疾病,在皮膚上形成直徑1-6CM的肉芽腫囊包,並且不易根治。裂頭蚴在腸道內發育為成蟲,即曼氏迭宮絛蟲,可導致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嚴重時危及生命。因此,吃食引致病魔上身,去病就難了"去病如抽絲",悔之晚矣。 巨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爪金龍",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但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常常偷食,請看專家對市場罰沒來的已死亡的巨蜥的解剖分析………,通過對這只巨蜥肝臟組織病菌的組織培養,結果表明是結核菌,肝臟上的斑點為結核結節,人如果吃了這樣的巨蜥,就會感染結核病。專家研究表明,野生動物與人類共患的疾病比較常見的有15種,如狂犬病、日本乙型腦炎、炭殂等;這些疾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是極大的,希望我們記住"病從口入"的警告。 還有甚者,一些偷獵者常常採取毒殺的辦法獲取野生動物,而且所採用的毒葯毒性大,不易降解,殘留在被毒殺動物體內,食用這樣的動物就有被繼續毒害的危險。請看專家對鳥類血液的化驗分析。此外,現代社會工業"三廢",生活污水、污物,殺蟲、滅鼠葯等高殘留的農葯對環境污染加劇;對野生動物造成毒害,人吃了這種環境下的野生動物就更有中毒的可能。

濫食野生動物不僅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對野生動物資源和整個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引起整個生物鏈的崩潰。過量捕殺猛禽,就會導致鼠害橫行,1999年鼠害造成黑龍江全省糧食減產10%;甘肅地區的三北防護林由於鳥類減少,天牛危害嚴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樹木,已得到治理的風沙地區生態再度惡化,嚴重的沙塵暴頻繁發生;新疆、青海等地由於過度捕捉獵隼等猛禽,草原鼠害日趨嚴重,黃河源頭的瑪多縣,全縣人口不過一萬多人,而老鼠則上億只,鼠害成災,草原沙化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了牧民的生產生活。我國南方一些省區,過量捕殺鼠類的天敵蛇類,造成農作物鼠害增加,糧食產量減少。濫食野生動物,亂捕濫獵野生動物教訓是深刻的,導致的災難是沉痛的。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亂捕濫獵和走私野生動物進行了堅決打擊。1999年國家林業局開展的"南方二號行動",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進行了嚴厲的打擊,濫捕亂獵野生動物的現象

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轉。各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保護工作歷來十分重視,多年來通過組織"愛鳥周"和"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大力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有力地推進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國地域遼闊,自然生態環境復雜多樣,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天堂。我國野生動物不僅種類繁多,數量豐富,而且特產動物多,大熊貓、朱䴉、金絲猴、褐馬雞、揚子鱷、白鰭豚等100多種珍稀動物都產自我國,這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愛護它,珍惜它。人類已經跨入二十一世紀,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時代,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面臨的主要問題。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

9、野生動物的利用與保護現狀?急!!

野生動物的益處
地球上人類起源與動物起源在茫茫歷史長河中時間相隔不算太長。人類形成後依賴林果漁獵以生存和進化。後來發展了農業(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和畜牧業(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生產上去了,有剩餘價值可以剝削,於是原始社會進步到奴隸社會。人類和動物的關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復雜。人和動物在地球食物鏈中互爭口糧又互相依存,接觸頻繁。

中國瀕危動物保護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還進口了不少動物,如灣鱷、暹羅鱷、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這些外來的瀕危動物,也受到國家的重點保護。由於人口眾多,活動范圍廣,使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被迫退縮殘存在邊遠的山區、森林、草原、沼澤、荒漠等地區,分布區極其狹窄。由於被分割成互不連接的獨立群體,近親繁殖,品種日益退化。 中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近年來也遇到了雖然在數量上達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飼養的動物難於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矛盾,長此以往,必然導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滅絕組織」瀕危動物的中國揚子鱷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 野生動物生存面臨著種種危機,實現「安居」還需要「邁過」整體環境惡化、保護措施不力、人們認識不夠這三道「門檻」。 一場「非典」,使「野生動物」成為媒體上的熱門詞彙,不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比以前多了不少。濫食野生動物有害於人類,更是野生動物的浩劫,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從拒食、拒烹開始,但從根本上說,要改變野生動物種類逐漸減少的趨勢,需要整個自然環境的改善,這些並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決的。拒食「野味」只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其中一步,非典提醒我們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但不保護野生動物導致的災害不只是非典。 野生動物保護點多面廣,需要提高全社會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識水平。經營野生動物可得暴利,利益驅動使一些人鋌而走險,但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卻沒有跟上。目前,河北省各市、縣沒有野生動物保護的專設機構,保護野生動物的手段不多,經費不足。安國祁州葯市和蠡縣留史皮毛市場規模在全國都數得著,其中加工利用野生動物的問題較多,但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沒有能力進行認真監督管理。田秋明說:「森林公安負責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案件,但我們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 從茹毛飲血中成長起來的人類,離不開對野生動物的利用,但過度捕殺野生動物將危及人類自身,因為每種動物都有它存在於自然界的生態地位和生態功能。他們和我們一樣共同享有地球家園,真正的和平共處是各安其處、互不幹擾。從廣義上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家園,也是保護人類自己。 每種野生動物都有它們天然的棲息環境,保證著它們的生息繁衍,如果這種棲息環境遭到破壞,動物的自然存續就面臨危機,即使沒有人捕食,也難以生存。保護野生動物,歸根結底還是要保護它們的棲息地。傅芸生說:「每年我們都會接到不少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電話,這說明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在提高,但且不說那些蓄意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人,就是想保護的人認識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動物、人為建設野生動物園都會影響野生動物的生態功能,這都是以人為中心的保護觀念,保護野生動物就應該讓它們自由生活在天然棲息地中。」

網站上還有許多關於野生動物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與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運用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