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性

新媒體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0-08-29 10:14:26

1、為什麼我們需要認識媒體?(媒體的重要性)

要說認識媒體,首先我們需要談下媒體的責任!
媒體的社會責任是由其政治、社會屬性決定的,確切地說,媒體的社會責任包含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兩方面。傳媒的政治責任是與它作為政治工具的角色相聯系的,執政為民的中國共產黨歷來胸襟坦盪、旗幟鮮明:黨性原則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原則。只有堅持黨性原則,才能保證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只有堅持黨性原則,才能唱響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旋律;只有堅持黨性原則,才能執政為民,承擔起維護人民大眾根本利益的社會責任。

在當今,媒體的政治責任是與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相一致的,其政治色彩(或稱之為政治功能)是不可抹去的自然色。因而,要講政治,學會政治家辦報,也就是對主流媒體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在當今社會,
媒體是傳播信息的載體,教育媒體是傳播教育信息的工具.
隨著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在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媒體在英文中表達為media,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任何物質工具.沒有媒體,就沒有信息的呈現,沒有媒體就不可能進行信息的傳遞,媒體已經涉及到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作用如此之大,所以我的學習過程之中自然也不能少了它的存在.
我在學習過程中主要用到的媒體有計算機,網路,電影,圖片等等.其中,計算機屬於媒體中的硬體,它為我們上網搜尋學習資料,觀看電影,搜尋圖片提供了硬體設備.網路可以使我們方便有效地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有效資源.同樣,我們可以選擇觀摩電影(歷史片,心理懸疑片.....),來形象地了解他、一些關於歷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媒體,使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而且還能夠長久地進行記憶,大大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
不過,現在的媒體還存在著或這或那的缺陷,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一種毫無缺陷的超級媒體.

2、新媒體時代是否有社會責任理論的一席之地

新媒體時代
有社會責任理論的一席之地
然我們拭目以待。

3、新聞宣傳的重要性和意義

新聞宣傳包括與媒介所持政治主張和價值標準的一致性、典型性、普遍性、針對性、時宜性這五個因素,合稱宣傳「五性」。

新聞宣傳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新聞稿發布,新聞宣傳價值是新聞選擇標准之一。新聞宣傳是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有利於傳播者的,能夠證明或說明傳播者主張的素質。

新聞宣傳

(一)藉助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宣傳活動,達到宣傳目的。

(二)以新聞媒介為手段所發表的重要言論。新聞與宣傳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式,新聞以報道事實、傳播事實為主,宣傳則以擴散觀點、態度、授人以理為主。但嚴格說來,新聞並不排斥觀點,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事實表達某種意見。宣傳向受眾傳播觀點往往要藉助事實,有時甚至直接用事實進行暗示。新聞與宣傳在運用事實方面具有共性,又在如何使用事實及運用事實的程度上有差異。

(3)新媒體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性擴展資料

任何階級、政黨都把新聞工具視為宣傳工具。新聞工具和宣傳工具同為一體,是新聞與宣傳充滿辯證關系的基礎。一切新聞媒介的控制者都要力圖運用宣傳工具的影響,行使「宣傳、報導與批判」社會的使命。

報紙是「一種傳播思想、傳播社會價值和交流經驗的運動過程」。這些代表性的論斷,都把新聞工具的宣傳性看作高於一切,反映了新聞報道具有巨大的宣傳作用。事實上,有些事件性新聞確實沒有直接的宣傳性,

新聞報道無一不具有宣傳性,這主要來自於新聞發出者的主觀報道動機。但對於廣大受眾來說,不一定把一切新聞都視為宣傳品。在大多數情況下,廣大讀者、聽眾、觀眾接觸新聞主要是為了了解事實,接受事實,對空洞的議論不感興趣,甚至要排斥明顯不合自己口味的觀點。

如果報道主體恰當地選擇事實,使觀點隱蔽得非常巧妙、得體,受眾就很難覺察出新聞的宣傳意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報道者的某些宣傳意向。正因為如此,新聞報道的最好表達方式是用事實說話,用事實去影響受傳者。這既是一種報道藝術,又是一種宣傳藝術。

4、怎樣培養媒體的社會責任感

媒介越權即媒介在新聞報道中超越了其社會權力和社會職責的底線,出現新聞報道的偏差和失誤,或者媒介作為社會公共機構承擔了超越職責范圍內的責任和任務。④在社會生活中,媒介承擔傳播信息、監視環境、守望社會、傳承文化等社會責任。但隨著媒介社會影響力的增強,媒介的權力也在無形中擴張,出現了對媒介職權的濫用。
概況來說,在企業社會責任報道中媒體的越權行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媒體在對企業實行輿論監督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扮演了行政部門的角色,行使了本該由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的權力;二是在發生了企業社會責任事件後,媒體強大的輿論壓力實際上構成了對企業的直接審判,嚴重者甚至影響到司法的獨立與公正。

5、現代新媒體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個人覺得應該是引導大眾正確的價值觀!現在社會上嘩眾取寵的無良媒體太多了,一切為了銷量,片面或者失實報道。誇大亞文化。

6、網路媒體要向社會承擔什麼主要責任

隨著互聯網網路新技術、新業務蓬勃發展,移動搜索、視頻搜索、社交發展,互聯網發展多種多樣,受到廣泛歡迎。網路媒體隨之迅速崛起和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已經無法離開網路。網路媒體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日顯重要。下一代互聯網研發應用雲計算、物聯網等已經不是簡單的概念已經進入技術研發階段。今後網上信息的獲取、發布、利用將更加便捷、更加多樣。這對規范網路文化秩序,確保網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地方網路媒體要擺正位置

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而言,雖然有其特殊的優勢,但這只是傳播形式上的區別,它的社會屬性、傳播功能和傳統媒體都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

樹立正面宣傳,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網路作為繼報紙、電台、電視媒體之後的新興媒體,它以方便、快捷、參與性強、傳播廣泛的特點受到網民歡迎,因此,網路媒體肩負的社會責任也隨之增大,要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這就要求我們新時期網路新聞工作者,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網民負責的認真態度,把社會責任意識滲透在每條稿件的轉發審簽上。

提高網路媒體的公信力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地方網路媒體在新聞的選材上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確保新聞網站的公信力。作為地方新聞網站,在重大國際國內事件的報道中要緊跟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不摘抄商業網站和境外媒體的消息,不編發未經核實的消息,不炒作社會中不健康的陰暗面,不片面追求點擊率。加強從業編輯的新聞審視力和判斷力,杜絕 「由著愛好選,任著性子干」的現象。要緊跟當地黨委、政府的導向,報道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科學文明的消息,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增強吸引力、感染力。

打造品牌特色欄目提高核心競爭力。地方網路媒體充分運用自身的條件,形成自身的特色優勢。利用傳統媒體和社會各界通訊員隊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即時新聞和背景材料為主,深度挖掘,二次開發。在報道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還要從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出發,開辦一些具有生命力和傳播力的專題性欄目。使地方網路媒體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播社會主義道德、傳播先進文化的強有力陣地。

及時運用、開發和創新網路新技術,保持傳播的生命力和先進性。地方網路媒體要注重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網頁製作水平,以豐富的新聞信息、多彩的背景材料、生動活潑的網頁設計增強其吸引力,使優秀文化具有吸引力、影響力和傳播力。

樹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地方網路媒體具有服務功能樣化、交互性強的特點。一個沒有充分反映各方意見和實現充分互動的網站,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開通政府與人民群眾的和諧對話,幫助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使人民群眾最現實的、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得到解決。在公眾當中樹立起良好形象,讓網路媒體的作用充分體現。

網路媒體快速成長和日益壯大,其內容也日趨豐富,娛樂性不斷增強,媒介和受眾之間的交流增多。隨著網上文化信息內容、形式趨於多元,文化產品良莠不齊,存在一些不容樂觀的現實:

二.網路媒體的發展不良現狀

虛假新聞多。有些網站片面追求商業利益,為了提高點擊率,不管什麼內容,只要能夠吸引大量的受眾注意力,能夠迎合受眾的庸俗趣味,就極力渲染、製造轟動效應。把未經核實的傳聞編發上網,從而降低了內容的文化品味,使網路媒體應該具有的新聞報道、文化教育和趣味培養功能逐漸減弱。

炒作跟風多。惡意炒作社會的陰暗面,暴露社會中不健康的東西。網路媒體喜歡跟風炒作,尤其是對娛樂新聞中的「緋聞」、「艷遇」等低級庸俗的內容樂此不疲,廣為傳播。

有害信息多。為了片面追求商業利益,在顯著位置放置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廣告條,讓人煩不甚煩。削減了媒體的有效信息量。甚至有些網路媒體為了經濟利益,播發虛假商業廣告、黃色簡訊息等有害信息,使網路上不健康的內容廣為傳播。

三.肩負起社會責任贏得社會的信任

網路新聞媒體是中國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的骨幹力量,只有承擔社會責任,弘揚主旋律,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弘揚社會正氣,引領時代潮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會贏得社會信任,走向成熟。

作為互聯網新聞宣傳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把握有關網路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置身於網路文化建設的源泉,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謀劃網路發展,提高競爭力。大力推動網路文化環境發展及保證網上信息安全。努力在信息社會文化大發展中展現網路文化新面貌。

7、如何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 18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正面引導。堅持「改文風」的要求,用「政治家的頭腦」和「藝術家的手法」,以「娓娓道來」的方式,真正把社會責任落實到行間字里。
二是開辦手機黨校,創新黨員學習教育模式,形成掌上「大課堂」,至今已播發300餘期,新華社總社240餘萬人次接收閱讀。
三是建立「微博黨支部」,利用黨務微博大廳把眾多工作、生活地點分散的黨員連接起來,參加網路組織生活,以虛擬的手段實現了真實的溝通與交流。四是開展微公益活動,利用微博平台組織公益活動,發揮主流新聞媒體的引領、示範作用,助力公益事業。

8、關於媒介社會責任理論的認識,大家有什麼新的,好的,獨特的見解?

社會責任論是繼自由主義理論之後西方世界又一媒介理論。這幾十年內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它終究只是自由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正,無法對媒介發揮社會公共服務功能起到一個根本的推進作用。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媒體採取商業化運作模式以求得自身發展,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傳媒行業的良性循環。同時,新聞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商品,媒體為了迎合公眾的消費需求,大力改善產品質量,加強了新聞的貼近性和可讀性。但在這層「面紗」背後,媒介消費主義傾向卻可能帶來難以預估的嚴重後果.在這個時候媒介的社會責任就成為一種時代的呼喚。
在權力關繫上,新聞媒介既屬於國家直接指揮的行政部門,又屬於文化事業系統的大眾傳播機構;在道義立場上,新聞媒介具有二重性,既是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必須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所以說社會責任感是新聞媒介的靈魂,不可缺失。

一點拙見……

與新媒體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性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