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的多媒體教學

新的多媒體教學

發布時間:2020-08-29 00:14:50

1、 使用多媒體教學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謝謝!

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和作用:
1、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並能夠突出要點,有助於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圖文聲像並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3、動態性,有利於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4、交互性,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並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5、通過多媒體實驗實現了對普通實驗的擴充,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
6、可重復性,有利於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克服遺忘。
7、針對性,使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成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2、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有哪些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方便、快捷、高效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授課時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2、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而應用普通教學手段難以講清楚,甚至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重點、難點,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而形象。尤其是用圖片動畫和視頻就更直觀更形象
3、信息量大,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將大量的信息帶給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更新豐富的前沿資料。
4、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活潑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真實性,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上單調的教學模式,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多媒體教學有哪些優缺點

多一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 方便、快捷、高效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授課時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條件的院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園網或者是教育網,甚至整個互聯網上,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交流。 2 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而應用普通教學手段難以講清楚,甚至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重點、難點,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而形象。尤其是用圖片,動畫和視頻就更直觀更形象! 3 信息量大,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將大量的信息帶給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更新豐富的前沿資料。 4 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活潑,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真實性,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上單調的教學模式,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可是多媒體教學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1 劣質多媒體課件的產生及一哄而上的多媒體教學必然會導致許多劣質多媒體課件的產生。文字總結,難以發揮多媒體教學在教育中的優勢。這種課件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由於表現形式單一,易使學生產生大腦疲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目前的現狀是無論授課內容是否適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是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只是播音員和解說員,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現一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後無法進行教學實踐的情況。 3 教師把握教學過程的難度增加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節奏快,難免重點不突出,信息過多過濫還會使學生無法跟上講課的進度,只能被動地接受授課內容,缺乏思維的過程。並且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過多的動畫或視頻文件,也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 4 過多依賴於多媒體課件,會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4、如何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其次我們要掌握在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在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瀏覽資源、選擇媒體和分析學生。
1、教師在課前要認真閱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理解教學目標,找出重點、難點。這樣我們在課堂上才能抓住重點,在講授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2、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分析學生。要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學目標的差距,才能決定教學中知識講解的深度以及如何處理新知識點與原有知識的關系;要分析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對教學的影響,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分析和想像力都較差,所以我們要盡量將事物形象化,減少教學難度,便於學生理解;要分析地域對學生學習認知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學生可能對外界的信息了解較少,對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了解,而城市地區的孩子對一些自然界的規律也不了解,這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理解的障礙,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注意;要分析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興趣,教師要知道學生想要了解和探索什麼,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課前應根據學生的特徵選擇好媒體資源。如我在上《王二小》這篇課文時,課前就要想到現在的學生生活過得比較幸福,無法體會王二小當時所處的環境是個什麼樣的環境。所以我在認真瀏覽媒體後,就選擇了《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中的一段情景,充分反映了戰爭年代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讓學生在多媒體創設的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中,去體會一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他們明白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
二、在教學中應注意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密切結合起來。對於每個教師來說,傳統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而多媒體教學對我們教師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教,學生學。而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靈活多樣、形象直觀,代替了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但是我通過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發現,有一部份教師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完全把計算機作為了教學的工具,完全忽略了作為教師,姿體語言對學生所產生的作用。他們只管坐在計算機前操作(把已准備好的課件通過計算機傳到電視屏幕上),再配上必要的提問。師生之間少了些許互動。教師只顧操作計算機,觀察不到學生的言行舉止。這樣,不利用課堂教學所要提倡的師生雙邊活動。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三、應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許多優點,能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學生能直觀、形象、生動地掌握所學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特點、認知水平等來選擇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總之,合理地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教育的發展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5、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新的教學方式包括互動教學嗎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6、如何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實踐證明,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應是充分利用當代認知心理學原理,使學生通過多個感覺器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考察與傳播效率,增強教學的積極性、生動性和創造性。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體現了這點,達到了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其表現如下:
1、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授課,能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有趣,增強了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國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思想政治課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原理,這些概念、原理很抽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解便很枯燥。同時,有許多概念、原理,由於學生對其缺乏感性知識,也使得教師的講解在學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利用圖形、圖像、聲音、三維動畫技術等綜合手段,以大量視聽信息、高科技表現手段來沖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加上虛擬現實技術,將抽象問題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敘述變得生動有趣,使教學內容表現得豐富多采、形象生動,從而增強了教師講解的可信度。如課例中在分析如何對待傳統文化時就引入了閩南兒歌《天黑黑》,動聽的音樂,配上教師簡練語言的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2、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授課能豐富教學內容,濃縮教材精華,擴大教學容量。
多媒體課件走進課堂,廣大政治教師既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捕捉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來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可以濃縮教材精華,再現典型歷史場景,使學生在幾分鍾內能跨越幾千年的歷史時空,縱橫跋涉於廣袤的多種學科領域,從而有效擴大了教學容量。滑鼠輕點,天下知識皆匯於咫尺熒屏,內容豐富而詳實,教師"如虎添翼",學生"如魚得水"不僅能夠強調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同時也為教學的綜合性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如課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實現了教材知識的回顧與遷移,從初三第四課聯繫到初二第四課的內容,在知識的運用中又引用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樹立和堅持「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讓學生列舉社會現象或身邊的事例,並進行簡單的評價,如此設計既體現了時代性,又避免了空洞說教;既掌握了書本知識,又進行了時事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3、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授課有利於變難為易,刪繁為簡,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准確合理地處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點,便是如何將教材重點、難點突破,以達到讓學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便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多媒體教學課件可將抽象復雜的理論形象地表現出來,解決教材重點、難點。如在學習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時,引用了2008北京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與介紹,學生一下就對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要結合時代精神創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切文明成果這一重點知識有了直觀而又深刻的認識。
4、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優化學生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多媒體教學課件多角度、多層次的信息刺激,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在思想政治課中,有許多概念、原理需要學生理解、記憶。數量過多,使學生難於記憶;似是而非的概念又使學生難於清楚地辨析。多媒體課件聲、圖結合,將學生的眼、耳、手、腦等感覺器官均充分調動起來,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多媒體課件可以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各個知識點,從局部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再到全局綜合,便於學生形成一個縝密的知識網路結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容易記憶、理解、掌握。 如在學習艱苦奮斗精神這一知識點時,我就播放有關千手觀音的視頻,讓學生在感性的信息刺激下,對艱苦奮斗精神與時代發展同在這一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2)多媒體課件大容量的信息傳輸,適時的教師點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學生求知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感性認識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從量變飛躍為質變。學生如果缺乏足夠的感性認識,就難以對事物和問題形成理性認識。思想政治課傳統授課方法的不足,便是無法在課堂上向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認識,而多媒體課件則因為它的內容濃縮、容量極大,因而在使用的過程中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在學生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後,教師適時地加以講解點撥,可以促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從了解事物現象到認識事物本質,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例如,講解初三年級第四課的「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形勢」時,播放我國目前生存環境及環境問題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播放與討論中學到了更多新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課件能擴展學生知識面,激活學生潛在的創造靈感。
多媒體課件有效地擴大了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到了更多有利於創新的科學知識。不斷更新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提高了學生信息化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進取心和求知慾,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講解科技革命這一知識點時,播放了神州六號成功升天的視頻,並讓學生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與課內理論知識相結合,分析說明「神州六號載人飛船飛行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體現了教材哪些知識點?通過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求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巧妙地將教室小課堂與社會大舞台有機地結合,從而為實現知識、覺悟、能力三者有機統一這一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5、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授課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給沉悶的傳統教學課堂帶來了一次革命,也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壓力和動力。教師的活動將不在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隻粉筆、一塊黑板或加上簡單的電教手段完成,而是綜合運用多種媒體技術。這樣,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尤其是多媒體的使用,而且還要能夠運用多媒體手段設計和實施教學,科學地選擇和編輯教學課件,指導學生運用多媒體進行學習等等。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授課,傳統的知識傳授式的教學模式將會打破,教師的作用將更切入教學活動的內核,進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以充分發揮。

7、怎樣才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怎樣才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呢?
(一) 注意在多媒體教學中設計真實的背景。教學中要運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真實的背景資料,它反映知識在實際中運用的方法,它要求考慮實際問題的復雜性並從中進行探索,以便學生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在計算機教學中,往往在課堂枯燥的講授,學生毫無興趣,但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原有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同
我們的概念和思維方式,並內化到自己新的認知結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 (二) 多媒體程序要設計學生的合作過程,設計學生的反思過程,設計學生的表述過程。情景學習的研究表明: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之間的合作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對於多媒體互動式教學,應該設計一些過程和內容,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解決,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許多多媒體程序在設計時忽略了留給學生必要的反思時間,這是一個失誤。實際上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內,對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反思,通過對比自己和老師、同學解決問題的不同點進行反思,學會思考和運用,調整原有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升華。情景學習理論強調清晰表述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清晰的表述促進知識的抽象和系統化,將潛意識轉化為意識,從而納入認知結構。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學習情景,將學生分組,一起討論問題,發現問題,辯論問題,這一切能確保學生有機會進行清晰的表述,「使緘默的知識變成清晰表述的知識」。 (三)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多媒體教學過程的一部分。傳統的評價學生的的方法是作業和考試,即主要是在課堂之外的,課內也有,但一般用於鼓勵學生。實際上評價應該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過程,即在多媒體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有可能出現的各種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設計相關的評價,結合學生的反思,促進學生對自身認知結構中缺點和優點的認識,從而優化認知結構。

8、多媒體教學有哪些優缺點?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在教學手段上比較單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感,學習興趣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2、多媒體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想像力。採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想像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

3、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信息容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有的學科知識很雜很泛,比如: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很多時候需要記住死的知識點,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多媒體做出來可以省很多時間。

4、多媒體教學可以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有的抽象知識點或者是歷史時間跨度比較大的課文,若單靠教師一人在台上講解,盡管使盡混身解數,由於受自身表演限制難以完全表達清楚,使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

9、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1.合理控制多媒體課件信息
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控制呈現的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明確課堂容量的大小並非取決於內容的呈現速度,而取決於學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多媒體課件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加快信息傳遞的可能性,傳遞信息的多少還得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因此,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規律。設計好多媒體課件所呈現的教學內容。
2.「形式」服務於「內容」
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始終意識到該課件是要講述某一部分教學內容,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在設計風格上要講究科學性和實用性,應簡明扼要,表述清楚;圖文搭配合理;字型大小要協調,整體色調要和諧;聲像的使用要慎重。總之,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有度,不能一味追求「新」、「奇」。進而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3.加強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教學手段,教學都是一個嚴肅、嚴謹的過程,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內部的邏輯規定性和科學的嚴密性。多媒體教學課件僅僅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師追求的終極教學效果。因此,一個教師教學課件做得質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不在教學上下功夫,那麼教學課件也只能是教學的一個門面.對教學難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協助作用。教師在製作課件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而不要為了趕時髦而將「節節課」、「門門課」都做成多媒體課件。
4.認清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
教師應該時刻認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認清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用來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不可能取代教師。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工具和手段。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反應.適當、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
5.加強對教學教法的專研創新
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課件資源。但是要依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重新整合課件內容,形成新的、能夠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還要加強對教學教法的研究.嘗試將多媒體課件與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等各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能力.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10、多媒體是怎麼引入教學

什麼是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在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出現,但當時是採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與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九十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並藉助於預先製作的多媒體教學軟體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並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

與新的多媒體教學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