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西方媒體

新西方媒體

發布時間:2020-08-27 09:35:11

1、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

代表媒體:

1)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簡稱AP)

2)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簡稱UPI)

3)路透社(Reuters Ltd,簡稱Reuter)

4)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簡稱AFP)

5) 俄羅斯通訊社(簡寫ITAR-TASS)

6)衛星通訊社 (Sputnik news agency & radio,簡稱Sputnik)

7)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簡稱DPA)

8)新華社

拓展資料:

1、路透社

路透社的創立者保羅·朱利葉斯·路透(1816—1899年),在哈瓦斯通訊社當翻譯。1849年離開該社,在德國的亞琛設立通訊機構,利用信鴿向布魯塞爾傳遞商業及股票行情,但效果並不理想。

1850年,英吉利海峽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第二年,路透於倫敦正式創辦了路透社。其傳播的內容,大部以商業消息為主,訂戶多為銀行家及證券經紀人,後來才逐漸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消息報道。

路透社一開始得不到倫敦報界的支持,處境艱難。如《泰晤士報》便是反對路透社最力的一家。

1858年,倫敦《廣知晨報》在路透的鼓動下,成了該社的第一個報紙訂戶。緊接著《每日電訊報》、《前鋒晨報》、《晨間郵報》、《標准報》等相繼成為路透社的經常客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採用路透社的消息了。

在得到倫敦報界的支持後,路透社的業務迅速膨脹起來。美國的南北戰爭、歐洲的法德關系,成了其國際報道的重點。同時,路透社還將觸角伸向了未被開墾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並同歐洲其他兩大通訊社展開競爭。

2、美國聯合社

1848年,墨西哥戰爭期間,為了及時報道這場戰爭,紐約市的6家大報成立了一個聯合採訪部。戰爭結束後,那6家報紙又出於共同采訪國外新聞的目的,在聯合採訪部的基礎上,合股組織了「港口新聞聯合社」。

這6家合股人,共租用兩條船,迎接入港的歐洲船隻採訪新聞,所需經費由合股人分擔。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組為紐約新聞聯合社。此後,紐約新聞聯合社便迅猛地發展起來。

哈瓦斯通訊社、沃爾夫社、路透社的最初出現,是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個人企業來創辦的,與報界並無直接關系。

而紐約新聞聯合社,一開始就是以報紙之間合作社性質的組織出現的;其存在和發展的目的,不在乎營利,而在於為報紙提供消息。

3、法新社

全稱為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

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而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

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4、塔斯社

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簡稱。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採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5、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

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6、合眾社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2、為什麼西方媒體越來越親華

西方媒體並非越來越親華,只是隨著新右翼政治影響力的衰退而變得不那麼反華罷了。中國遭受敵視和歪曲,是因為中國拒絕遵從新右翼的價值觀,但依然取得了成功。

At some point westerners begin to ask: 「You have said that this Chinese government continues to violate human rights and yet the government is still there and Chinese travel overseas more and spend money and they are not violent so something you (the western media) have been telling us about China doesn』t add up.」
在一點上西方人自己也開始發問:」就像你們經常報道的 什麼中國政府一直在侵害人權,可政府依然存在啊;中國人旅行更多,花錢更多,而且一點也不殘暴啊之類。所以你們(西方媒體)所告訴我們的那些事情是不合情理的。「

3、世界三大新聞媒體是什麼

BBC: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是英國的一家政府資助但卻獨立運作的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
CNN :CNN(即Cable News Network,又稱有線電視新聞網)是美國的有線電視頻道,由特德·特納於1980年創辦,目前為時代華納所有。
AFP: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4、國際主流媒體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媒體屬於國際主流媒體?

最近偶然讀到麻省理工學院教授Noam Chomsry一篇題為《主流媒體何以成為主流》(What Makes Mainstream Media Mainstream)的文章。他老人家說,主流媒體又叫「精英媒體」(Elite Media)或「議程設定媒體」(Agenda-settig Media),這類媒體設置著新聞框架(the Framework),所有二、三流的媒體每天都在這個框架內篩選新聞。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發行量大就是主流媒體.美國「現代新聞之父」普利策認為,大眾化報紙的三大賣點是「體育、緋聞、犯罪」,英國一位媒體大亨亦曾說過,「報紙銷量要上去很簡單,每天在版面上多加幾條玉腿就行了」。但精英媒體的讀者群,並不需要或不屑於雞零狗碎、男盜女娼之類的東西,他們不需要這個解悶。他們需要媒體精英在信息的海洋中大浪淘沙,提煉出值得百忙中抽出時間一看的咨訊及觀念。

如今的主流媒體大多來自西方: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合眾社--西方四大通訊社
<華爾街日報>
<紐約時報>
<華盛頓郵報>
《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福布氏》、《財富雜志》等

5、國際主流媒體有哪些?

國際主流媒體有:

1、美國聯合通訊社: 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美聯社編輯部門有總編室、國際部、對外部、經濟新聞部、體育新聞部、圖片新聞部、特稿部、廣播新聞部。

2、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3、路透社: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4、俄羅斯新聞社:創建於1961年,是俄境內外提供信息時效性強、高水平的權威新聞媒體之一。每天,全世界都有幾百萬人閱讀、收聽、收看和轉載俄新社的信息。

5、中國國際新聞通訊社:簡稱「新通網」,是中國香港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通訊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系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性通訊社。

6、世界上重要西方媒體以及他們的英文名稱是什麼?

美國的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AP) 英國的路透社(Reuters) 法國的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e, AFP) 俄羅斯的俄塔社(itar-tass) 日本的共同社 義大利的安莎社

7、世界前三大媒體是???

BBC: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是英國的一家政府資助但卻獨立運作的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
CNN :CNN(即Cable News Network,又稱有線電視新聞網)是美國的有線電視頻道,由特德·特納於1980年創辦,目前為時代華納所有。AFP: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8、法新社和路透社各是哪個國家的媒體?

法新社
法新社全稱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英國路透社創辦人朱利葉斯·路透,德國沃爾夫通訊社創辦人伯恩哈德·沃爾夫都曾在該通訊社工作過並加以仿效創辦了自己的通訊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瓦斯社的業務迅速發展,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員300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淪陷,但哈瓦斯社並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為戰爭所迫而離開新聞社的工作人員紛紛返回。後哈瓦斯社與在抵抗運動中成立的幾個通訊社合並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獲得臨時公共機構地位。法新社名義上是獨立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法新社領導機構包括三個組織:(1)管理委員會是法新社最高領導機構,委員任期三年,管委會由社長兼總經理主持;(2)高級委員會負責監督法新社章程的實施;(3)財務委員會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和財務管理。

法新社業務上分三大部:新聞部、總務部、技術部。攝影部較小,從屬於新聞部。總社每天通過各條線路用各種文字編發新聞稿。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新聞稿訂戶約3500家。

1957年1月10日,法國政府發布一項法令,規定法新社應准確、迅速、清晰並完全獨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向全世界各地發消息,報道世界政治、金融、體育新聞和傳送各種圖片。報道分別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其中法文稿11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條線路,占所發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總社編譯,阿文稿在開羅中東社代為譯發,葡文在里斯本和聖保羅翻譯。

法新社的技術設施非常先進,擁有多台計算機、無線電發射台及5顆不同的衛星。用於編稿的顯示終端數十台,擁有電傳機數千台。

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也是英國創辦最早的通訊社。1850年由保羅·朱利葉斯·路透 (paul julius reuter)在德國亞琛創辦,1851年遷址到倫敦。創辦人路透原為德國人,後加入英國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
在全球每個角落、每個熱點,都可以看到路透記者和攝影師。它每天24小時向世界「露透」最快、最詳實的新聞。「據路透社報道」,是人們最熟悉的詞彙。早在1857年,路透的新聞網已擴展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整個歐洲。在大西洋海底電纜尚未鋪設之前,路透就向大洋彼岸的美國派遣了新聞報道員,全面報道美國國內戰爭的消息。1865年,路透社比對手們搶先兩個小時,宣布了林肯總統遇刺的噩耗。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而形成的路透社,已經是世界新聞界的領袖。至1980年,共有雇員2595人,其中國內有1000多人。在雇員中,有532名記者,551名技術人員。它在國外共有122個分社,分布在75個國家和地區,派出的常駐記者約370名。在未建分社的地方,路透社僱用了1000多名當地人作為它的兼職記者或報道員。它自己的分社和兼職記者發稿點加起來共有183處。它還同120多個國家或私人的通訊社建立了業務聯系,以擴大它的消息來源。它同約1500家外國報紙有供稿聯系。

9、世界著名媒體有哪些是什麼

世界著名媒體介紹如下:

1、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是由James Sheridan及其兄弟於1888年創辦的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

該報在倫敦、法蘭克福、紐約、巴黎、洛杉磯、馬德里、香港等地同時出版,日發行量45萬份左右,其中70%發行於英國之外的140多個國家。

2、《世界新聞報》

《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是富商基思·魯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擁有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一份小開型日報(tabloid)。

《世界新聞報》是星期日版的《太陽報》。《世界新聞報》是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章,2004年後期該報的每日發行量達320萬份。

3、《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The Times)是英國的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是一張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著巨大影響的報紙。

《泰晤士報》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

《泰晤士報》在英國國內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魯伯特·默多克收購之後,有指《泰晤士報》的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4、《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被合稱為英國三大報。

由約翰·愛德華·泰勒創辦於1821年5月5日。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稱為《曼徹斯特衛報》。1959年8月24日改為現名。

總部於1964年遷至首都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該報注重報道國際新聞,擅長發表評論和分析性專題文章。

5、《觀察家報》

觀察家報是英國創刊最早的星期日報紙。1791年創刊,1976年被美國里奇菲爾德大西洋公司購買,1981年2月25日又易手於烏特拉姆公司。

發行量75萬份。該報是政治文藝綜合性報紙,著重政治、經濟和文藝方面的長篇評論。它與政府、政黨領導人關系密切,因而消息也較靈通。

10、現今西方媒體對全球新聞報道與國際輿論的控制有多大?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央視著名主持人芮成剛曾經采訪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博士。芮成剛問加利如果聯合國葯增補第六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是誰?加利說,是美國的CNN,因為他控制著世界上的話語霸權,因為他的後台是美國,由於美國有強大的國力,所以對世界的向心力就大。
還有,美國控制著墨西哥85%的輿論。美國媒體對墨西哥人的思想灌輸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的教育部要大得多(這是高中政治書文化生活的內容)

與新西方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