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第一節關注新媒體

第一節關注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8-27 03:13:39

1、媒體,媒介,新媒體,新媒介的區別

區別:

(1)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傳播機制,已經從傳統媒體的點對面的傳播機制轉變為新媒體的多點對多點、全立體的傳播機制。

(2)傳統媒體採取的是「兩次售賣」的商業模式;新媒體採取的是「免費+收費」的商業模式。

分別解釋:

(1)媒體:媒體(media)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edius」,音譯為媒介,意為兩者之間。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藉助用來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中介物或技術手段。也可以把媒體看作為實現信息從信息源傳遞到受信者的一切技術手段。媒體有兩層含義,一是承載信息的物體,二是指儲存、呈現、處理、傳遞信息的實體。

(2)媒介:使雙方(人或事物)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買家和賣家或者其它兩者之間交接的工具。

(3)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4)新媒介通常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術語。不同的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新媒介。《日本現代設計事典》中對新媒介(New Media)的解釋主要分為三個類型:(1)有線類:情報提供與終端均有線連接的。(2)無線類:衛星播送與高解像度電視、數碼電視等,是電波傳送的。(3)商品類:光碟,八毫米錄像帶等。在這個界定中,數字傳輸與數字製作成為新媒介的主要指標。

2、新聞學導論的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新聞活動
第一節 新聞活動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第二節 新聞活動是人類社會求生存圖發展的需要
第三節 新聞活動的渠道
第二章 新聞
第一節 新聞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兩種新聞定義
第三節 新聞本源
第四節 新聞要素
第五節 新聞類別
第三章 新聞與信息
第一節 新聞是一種信息
第二節 信息的特點
第三節 信息量
第四節 信息與新聞工作
第五節 信息與客觀性報道
第四章 新聞與宣傳
第一節 宣傳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決定宣傳效益的因素
. 第三節 事、理、情——宣傳三元素
第五章 新聞與輿論
第一節 輿論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 輿論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新聞媒介與輿論導向
第四節 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第六章 新聞媒體的產生
第一節 中國古代社會的新聞傳播工具
第二節 報紙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產物
第三節 報紙、廣播、電視的產生
第四節 近代中文報紙產生的特殊性
第七章 當代世界傳媒業
第一節 當代世界傳媒業概況
第二節 西方國家著名通訊社
第三節 西方國家著名報紙
第四節 西方國家著名電視台
第五節 西方國家著名媒體集團
第六節 世界著名網站
第八章 當代中國傳媒業
第一節 中國傳媒業概況
第二節 當代中國著名報紙
第三節 當代中國著名電視台
第四節 當代中國兩大通訊社
第九章 新聞傳媒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新聞體制
第二節 生產力水平決定新聞傳媒業的發展水平
第三節 傳播工具的物理性能決定傳播工具的特點
第四節 受眾的需要促使媒體多樣化
第五節 反映現實生活的需要決定新聞體裁的多樣化
第六節 新聞教育適應新聞業而產生、發展
第十章 新聞媒體的性質
第一節 新聞媒體的共性、特性、個性
第二節 新聞媒體的雙重屬性
第三節 新聞媒體產品的商品性
第四節 中國新聞傳媒業的基本性質和特點
第十一章 新聞媒體的功能與效果
第一節 新聞媒體的一般功能
第二節 新聞媒體的正效應與負效應
第三節 新聞媒體的功能定位
第四節 新聞媒體的傳播效果
第五節 我國新聞媒體的作用和任務
第十二章 新聞媒體的受眾
第一節 受眾是新聞媒體的積極參與者
第二節 受眾的特點
第三節 受眾的細分
第四節 新聞媒體的受眾定位
第十三章 新聞學的主導性理論
第一節 自由主義報刊理論
第二節 社會責任論
第三節 客觀主義理論及其實踐
第四節 公共新聞學
第十四章 新聞自由和社會控制
第一節 新聞自由的含義
第二節 新聞自由是偉大的口號
第三節 新聞自由屬於人民
第四節 公民知情權和政府信息公開
第五節 新聞法規和新聞紀律
第十五章 中國新聞媒體的工作原則
第一節 新聞真實性
第二節 新聞指導性
第三節 新聞傳媒的群眾性
第四節 新聞媒體的戰斗性
第五節 新聞媒體的黨性原則
第十六章 新聞選擇
第一節 新聞學關注於選擇事實
第二節 新聞選擇的標准
第三節 新聞選擇的具體運用
第十七章 傳媒業的管理和經營
第一節 核心競爭力、公信力是傳媒管理經營的基本目標
第二節 媒體的三種所有制和三種管理方式
第三節媒體的三種運行模式
第四節 集約化——媒體經營的基本路徑
第五節 從傳者中心轉向受者中心
第十八章 新技術和新媒體
第一節 互聯網技術
第二節 全球寬頻和衛星傳輸網路的發展
第三節 新媒體
第十九章 新聞工作者的修養與職業道德
第一節 中國新聞傳媒業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附錄一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附錄二 聯合國國際新聞道德規約二則
再版後記

3、新媒體人可以關注哪些公眾號來了解資訊和學習?

1,插座學院
經常有實用的干貨關於新媒體排版,如何寫好文章等的。也提供運營思路,它們家課程體系也比較全面。
2,新榜
他們家有最新的關於新媒體趨勢的新聞,以及分析。
3,新媒體課堂
更多的是側重新媒體工作相關的工具,比較實用。腦洞運營類似這個。
4,微互動
關於選題,標題,運營,等細分的,他們家都有相關文章可以閱讀參考。
5,姑婆那些事
有詳細的關於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文章推送,結合案例說明。
6,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別看到名字就以為只是講產品經理,其實很多時候,思路是相同的。

4、新媒體人都在關注什麼熱點?

可以直接用西瓜助手,上面會有最新的熱點標簽,對應標簽下還有很多優質的文章,你可以參考也可以直接同步到公眾號發文,挺好的。

5、新媒體參與性的理解

對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發展也是一種機遇,專業機構所製作的、高品質的內容仍將是新媒體時代最重要的內容。剛才司馬南提到如酷六這樣的視頻分享網站,其特性是用戶參與性,及草根原創性。草根原創內容,在品牌化、連續性、監管、版權、商業化、產業化等各方面都還存在許多問題,不管是對受眾的吸引力還是商業模式都無法與專業機構製作的內容相比。在新經濟時代,各種傳播渠道日漸豐富,媒體碎片化,受眾注意力缺失,資訊、娛樂、及廣告無處不在,人們有限的時間需要去聽去看的,除了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就是最熱門的。我們新推出的一個網路原創視頻節目《鳳凰非常道》,一開始作了徐靜蕾、李宇春、韓寒的訪談,雖然好象是比我們的平均受眾更年輕一點的人物,當他們成為了時代新銳、青年領袖、社會現象的時候,作為一個媒體我們感到有責任把他們也囊括進來,作為對我們品牌和內容的延伸。引領潮流的人物大家都會關注,因為這跟我們受眾的工作與生活相關,跟個人對時代潮流的把握及職業的提升相關,或至少跟茶餘飯後的談資相關。在長尾經濟的豐饒時代,二八法則照樣適用,熱門文化是大家更關注的東西,因為太個性化的內容缺乏共享性,比如沒有人會去關注一個高校學生在宿舍中用簡單的設備錄制的個人搞笑表演。所以這一點感受跟大家分享,在所謂的長尾經濟,草根經濟的時代,有品位、有版權、可商業化的內容才是真正的未來。在媒體傳播的渠道越發泛濫的時代,人的注意力越來越缺失的時代,人們對高品質的熱門的東西有更強烈的渴求,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學習、和工作,也是人類基本的從眾心理驅使,人們從共同的文化體驗中尋找歸屬感,這一點與參與性、互動性同等重要。

6、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等網路平台。

自媒體的技術是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術。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上缺的不是產品,而是銷產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就必須用到營銷這種技術,可以給你的產品帶來大量的精準流量。我聯合互聯網上的一些網路營銷大牛,組建了這個群,前面是1 5 3中間是六 五 九,後面是 九 三 4,把他們串聯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學習最前沿的網路營銷,不要加。不是真心想進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轉互聯網+,成為營銷大神,那麼歡迎。

三、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另外,有人會問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嗎 ?小編覺得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是對新媒體的升華,也在新媒體的范疇之內。

與第一節關注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