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蘭詩全文
2、木蘭詩 最簡單的翻譯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
(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2)木蘭詩短視頻擴展資料:
一、背 景
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數年,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查《木蘭詩》,《樂府詩集》收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據《樂府詩集》的編者宋代的郭茂倩說,此詩最早著錄於南朝陳智匠(梁武帝時任樂官)的《古今樂錄》。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所以,學者們大都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二、木蘭生世
關於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間。
2、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
關於木蘭的姓名,主要有:
1、木蘭,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詳。
2、一般認為姓花,名木蘭。
3、此外,還有姓魏、朱之說,也有說「木蘭」即是姓,無名。
三、賞 析
《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做官,顯然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古詩源》),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陂)有木蘭山、木蘭草原、木蘭湖,木蘭天池等木蘭八景,並引杜牧《木蘭廟》為證。
其後,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反映出《木蘭詩》的深刻影響。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同時,早在韋元甫擬作之前,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已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
3、買櫝還珠的故事(不要視頻)(短一點)半分鍾之內
有一個楚國商人在鄭國賣珍珠,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這匣子用桂花、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用紅色的美玉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還給他珍珠.這個楚國人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啊.
人們借這個成語批評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捨
放棄主要的珍貴的東西而要次要的不好的東西
4、木蘭詩 詩句賞析
一、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二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展現濃郁的親情;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
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原文
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
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
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
《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5、衛視中文台的木蘭辭短片誰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2MDgxODI4.html
江蘇衛視絕對唱響任燁青絲結木蘭辭,是這個嗎?
6、木蘭詩超級簡短翻譯
織機的聲音連綿不斷,花木蘭正在窗戶下織布。聽不到織機的聲音,只能聽到木蘭的嘆息聲。 問木蘭想什麼、回憶什麼。木蘭既沒有想什麼,也沒有回憶什麼。昨天晚上見到了軍中的文告,可汗大規模的徵兵,徵兵的名冊很多,每卷都有木蘭父親的名字。木蘭的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哥哥,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替父親出征。
去東邊買了匹好馬,去西邊買馬鞍,去南變買籠頭,去北邊買馬鞭。早上辭別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黃河邊上,聽不到父母呼喚木蘭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水流的聲音。次日早上,離開黃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腳下,聽不到父母呼喚木蘭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上,敵人騎的戰馬的聲音。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渡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打更的聲音夾雜在北方的寒氣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鎧甲上。許多將軍戰死了,壯士很多年才歸來。 回來見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冊封了許多官職,賞賜了許多立功的將士。可漢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意做官;願意遠足,回故鄉。
木蘭父母知道女兒回來,忙出門相迎;木蘭的姐姐知道妹妹回來,馬上化 妝;木蘭的弟弟知道姐姐回來,忙殺豬宰羊。開開我房間的東門,坐在我的西邊床上,脫下我的戰袍,穿上我舊時的衣裳。對著窗戶整理頭發,對著鏡子貼花黃。出門去找朋友,朋友們都很吃驚:和木蘭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蘭是女郎。 雄兔靜卧時,兩只前腳時時爬騷;雌兔靜卧時,兩隻眼睛常眯著。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拓展資料: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è),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ān jiān),南市買轡頭(pèi tóu),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j īn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bìn),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為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二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託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展現濃郁的親情;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詩中幾件事的描繪詳略得當,一,二,三,六,七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四,五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結構上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7、木蘭詩翻譯簡短100字
木蘭詩翻譯150字
1、織布聲一聲一聲的,木蘭在織布。不近息,問木蘭在想什麼,木蘭也沒在想啥,昨夜見到的徵兵文書,幾乎每卷都有父親的名字。
2、父親沒有長大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買下馬鞍和馬匹替父親出征。
3、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黃河邊。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
4、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斗,十年之後得勝而歸時天子論功行賞。木蘭不願做官,只求衣襟還鄉。
5、父母聽聞連忙迎接,姐姐聽聞精心打扮,弟弟聽聞宰豬殺羊,為姐姐慶祝。
6、出門去見多年的戰友,戰友竟不知木蘭是個女孩子。
8、木蘭詩搞笑版 最新木蘭詩搞笑版大全
木蘭詩搞笑版如下:
嘎嘎復嘎嘎,木蘭欲自殺。不聞慘叫聲,維聞粗繩拉。問女傻不傻,為何要自殺。木蘭既不傻,木蘭又不答。昨夜見罰單,共罰三萬八,罪名十二條,條條要畫押。木蘭所有錢,只有三毛八,又要坐監獄,決定要自殺。東市買菜刀,西市買手槍,南市買吊繩,北市買砒霜。回家寫遺書,然後畫畫妝,不覺菜刀剖腹疼,但覺自殺不宜用手槍。穿好白長褂,遺書兜里裝,不覺拉繩上吊痛,但覺自殺不便用砒霜。自殺何方好,木蘭想又想。扔掉刀和槍,倒掉毒砒霜,粗繩樑上吊,木蘭已死亡。死後見閻王,閻王坐明堂。抽她十二鞭,賞她百千棒。木蘭問為何,閻王說她罪太長;願派千里馬,送女還故鄉。爺娘聞女來,雙雙去投江;阿姊聞妹來,墳墓裡面躺;小弟聞姊來,自投身體喂豬羊。木蘭成鬼魂,衣服穿不上,走路如飛行,處處可穿牆,官吏來捉人,大門敲咣咣。出門看官吏,官吏皆發狂:同斗十二天,不知木蘭是鬼像。自己變成魂,家人全死亡,罪名一火車,木蘭為何活世上?
嘰嘰復嘰嘰,公雞泡母雞。考試夠刺激,答題靠心機。上課聽不懂,都怪老古董。老師廢話多,麻煩又啰嗦。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要我學英語,根本不可能,至今思項羽,不會說英語。語文不合格,更顯我性格;數學不合格,老師全負責;英語不合格,因為我愛國。考試考得好,全靠同桌好。考試考不好,同桌做不好。天天上學愁更愁,老師講課無離頭,聽得我就像夢游,次次批評無理由。功課多得想報仇,作業做得像傻頭。光陰不似箭。日月不如梭。功課全靠抄,不然就不交。上學等放學,放學等過節。一年又一年,此意恨纏綿。同學本是同班鳥,一到放學各自飛,一天就這樣OK![br/東風吹,戰鼓擂,現今世界誰怕誰。只因南風吹,雨微微,全怪自己太會吹。天蒼蒼,野茫茫,作文紙上見四行。自古美女愛俊男。數風流人物,非俺莫屬!
唧唧復唧唧,木蘭開飛機,開的什麼機?波音747!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有所思,沒錢買飛機.昨夜見軍帖,要用轟炸機,飛機十二架,架架買不起.阿爺無大錢,木蘭無金銀,願去買鋼鐵,從此造飛機.東市買圖紙,西市買螺絲,南市買玻璃,北市買鐵皮.旦辭爺娘去,暮宿舊機庫,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鐵皮摩擦滋啦啦.旦辭機庫去,暮至軍營旁,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將軍大呼哈哈哈.萬里開飛機,關山一下沒.熱氣傳機翼,日光照玻璃.將軍被嚇死,壯士魂已飛。飛來撞天子,天子躺病床.策勛十二轉,賞賜倆耳光.可汗問所欲,木蘭不願進牢房;願開747,飛著回故鄉。爹娘聞女來,端起機關槍;阿姊聞妹來,當戶舉手槍;小弟聞姊來,舉槍噌噌推上膛。開我機艙門,進我飛機藏,脫我戰時袍,換上飛行裝,多裝手榴彈,對外架機槍。出門埋炸彈,親友皆驚忙。離別十二年,不知木蘭變態狂。瘋子腳蹬地,獃子眼緊閉,兩人並排走,誰能說我不正常?
9、木蘭詩翻譯簡短
譯文
織布機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問姑娘在想什麼,問姑娘在思念什麼。姑娘並沒有想什麼,姑娘並沒有思念什麼。昨夜看見徵兵的文書,知道可汗在大規模徵募兵士,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
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聲音。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斗,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
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
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營的夥伴,夥伴們都非常驚呀: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腳時常動彈,雌兔兩隻眼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一起並排著跑時,怎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0、花木蘭的故事(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