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渠道有哪些?
很多人都不知道 新媒體的傳播渠道有哪些,應該怎樣做,今天跟大家說說新媒體渠道那些事。
工具/原料
微信
新媒體渠道
微博
視頻
搜索引擎
2、新媒體平台都有哪些
一、微信平台
微信活躍用戶6.5億,巨大的用戶群體,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礦,引來眾多淘金者。在微信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個人號、微信群、微信廣告資源。
二、新浪微博平台
近兩年,有觀點認為微博活躍度下降了,「周邊的好多人都玩微信,都不怎麼玩微博了」,這不過是假象。一方面,微博和微信本就不同,微博是社交媒體,微信是社交IM。另一方面,持微博活躍度下降觀點的人,忽略了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和滲透速度。根據微博財報,自上市以來,微博活躍用戶連續九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
在微博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博企業自媒體和微博廣告資源。
三、簡書
簡書是一個創作社區,任何人均可以在其上進行創作。用戶在簡書上面可以方便的創作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簡書成為國內優質原創內容輸出平台。
四、知乎
知乎是網路問答社區,連接各行各業的用戶。用戶分享著彼此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多種多樣的信息。
准確地講,知乎更像一個論壇:用戶圍繞著某一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相關的討論,同時可以關注興趣一致的人。對於概念性的解釋,網路百科幾乎涵蓋了你所有的疑問;但是對於發散思維的整合,卻是知乎的一大特色。
五、直播平台
網路直播最大的特點即是,直觀性和即時互動性,代入感強。當網路直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網路直播便在信息披露,用戶溝通,宣傳獲客等方面大展身手。
(2)線上新媒體渠道都有什麼擴展資料
新媒體平台指不同於傳統上的媒體平台,是一種在互聯網時代新興的信息傳遞平台。
新媒體平台有但不限於: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
3、新媒體引流的渠道都有哪些
引流推廣渠道眾多,簡言之,能放宣傳廣告的地方都是渠道,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渠道。
線上渠道:
1、百度、360、搜狗等搜索引擎;
2、網站合作、Banner廣告、軟文/視頻/音頻/圖片廣告、友情鏈接等;
3、社區、貼吧、論壇、QQ群、博客等;
4、官網;
5、自媒體平台,如微博、公眾號、頭條、鳳凰、百家、搜狐等;
6、APP廣告等;
7、新媒體運營工具72助手等;
線下渠道:
1、報紙、報刊、雜志等;
2、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
3、地鐵、公交廣告等;
4、傳單、名片、易拉寶廣告;
5、包裝廣告等
總結:只要你能看到的地方,都會有廣告,那麼這些地方就是渠道,多一個渠道多一份流量。根據產品/服務定位,確定目標用戶,分析目標用戶特徵,根據目標用戶特徵選擇目標用戶常出沒的渠道,投放相應的廣告,產生廣告轉化,實現目標計劃。
4、新媒體運營的渠道有哪些?
首先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戶外)而言的,藉助互聯網,狹義的新媒體指微博、微信、公眾號、簡訊、郵件,這也是目前企業常用的;廣義的新媒體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運營:
1、微博每天發文,漲粉,促活躍(評論、轉發);
2、微信公眾號發文,漲粉,促活躍(閱讀、評論、轉發);
3、簡訊營銷、EDM營銷
4、與其他新媒體合作,平台互推、大號轉發
5、軟文投放、熱點營銷、事件營銷等
現在很火的直播、小視頻也可以算作新媒體
5、線上營銷推廣最常見的渠道有哪些?
一、內部渠道
內部渠道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官方渠道。它包括:站內資源、官方媒體、新聞自媒體、視頻自媒體、社區、社群等。
1、官方網站
2、官方媒體 、新聞自媒體、 視頻自媒體
官方媒體包含服務號、訂閱號、微博官號、官方博客、官方社區;新聞自媒體如百家號、頭條號、搜狐號、大風號、網易號、虎嗅、36氪等;視頻自媒體常見的有騰訊、愛奇藝、優酷、搜狐、抖音、快手。
服務號常被當作產品來用,直接提供或間接提供產品的增值服務;訂閱號和新聞自媒體多用於傳播,抓用戶的信息需求;視頻類自媒體因其富媒體屬性可承載更多內容,但相應的其製作難度會更大。
這些自媒體和官方媒體之間可以做成矩陣,以為互補協調營銷。
3、社區、社群
社區,這里特指自建社區;社群如微信群、QQ群、豆瓣小組等。
做社區的難度較高,但做成了效果很好;社群是一塊寶地,常用來做產品驗證、新品推廣,例如蝦米音樂和keep都是從豆瓣小組發展驗證而來,而社群裂變正是當下熱門的推廣方式
二、外部渠道
外部渠道內容繁雜、包含廣闊,因其多為付費模式,因此也常被稱為付費渠道。
1、廣告聯盟 、 DSP
廣告聯盟有百度聯盟、搜狗聯盟、360聯盟、谷歌聯盟、淘寶聯盟;DSP平台有百度DSP、廣點通、新浪扶翼、網易-有道智選、今日頭條廣告。
廣告聯盟是通過,KT-關鍵詞定向、RT-到訪定向、PT-網頁定向,來鎖定人群常去的位置;而DSP更偏向人群定向,直接鎖定人群;簡單來講聯盟是搶位置,DSP是買人。
它們的計費方式有CPM-按千次曝光計費、CPC-按點擊計費、CPA-按行動計費和CPS-按銷售額計費。
2、搜索引擎、瀏覽器 、 導航
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狗、360、谷歌; 瀏覽器有360瀏覽器、百度瀏覽器、uc瀏覽器、谷歌瀏覽器;導航如hao123、360導航。
它們之間的差別是搜索引擎提供的是搜索功能,瀏覽器是用來解析網址的工具,導航是將用戶常瀏覽的網站給添加到一起,方便用戶進入該網站。
搜索引擎獨特的的計費模式是競價模式,既不同公司對同一個關鍵詞進行競價,根據價格高低進行排序;其餘計費方式和廣告聯盟相似。
3、問答平台(知乎、分答、百度問答、360問答)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問答平台有知乎、分答、百度問答和360問答。百度問答、360問答被運用於網路推廣已久,知乎和分答出現時間雖晚,但營銷勢能十足。問答平台的功能定位如下:
輔助SEO:由於問答類平台權重通常都比較高,所以比較容易在搜索引擎中獲得比較好的排名。
流量渠道:一方面,通過問答推廣吸引來的用戶,精準度比較高。另一方面,由於問答是「網友與網友之間的觀點與經驗交流」,信息可信度更高,容易形成用戶口碑。
4、微信、微博 、抖音
微博有微博大號、粉絲通、話題排行榜;微信有公眾大號、朋友圈、微信深度合作;抖音有抖音大號。
「雙微一抖」如今已成為線上推廣的主陣地,它們已經內化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佔據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它們三者的秘訣是:最大化利用KOL的影響力、利用社交網路傳播紅利、內容與創意是轉發和分享的關鍵。
對於大號KOL推廣的計費方式較為多樣,有的是基於粉絲數、有的是基於閱讀數、有的是基於互動數,也有的是基於三者的綜合指標。
5、新聞媒體平台、視頻播放平台 and 超級app
新聞媒體平台有騰訊網、新浪、網易、鳳凰;視頻播放平台有優酷、騰訊、愛奇藝;超級app如美團、滴滴、WIFI萬能、美圖秀秀、鎖屏。
新聞媒體平台、視頻播放平台和超級app的渠道合作方式多為cpt-按時間計費模式,所以它們又統稱為T類展示廣告,另超級app之間換量效果良好。
6、新媒體渠道都有哪些?
新媒體渠道都有哪些?
根據流量排名
抖音
今日頭條
百家號
7、新媒體營銷渠道有哪些?
渠道包括:
一、微信平台
微信活躍用戶6.5億,巨大的用戶群體,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礦,引來眾多淘金者。具體而言,在微信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個人號、微信群、微信廣告資源。
二、新浪微博平台
近兩年,有觀點認為微博活躍度下降了,「周邊的好多人都玩微信,都不怎麼玩微博了」,這不過是假象。一方面,微博和微信本就不同,微博是社交媒體,微信是社交IM,所以,王寶強事件之後,「旅遊觀光線」出現在微博上,而非出現在微信之上。另一方面,持微博活躍度下降觀點的人,忽略了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和滲透速度。根據微博財報,自上市以來,微博活躍用戶連續九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微博和微信各有其優劣勢。
具體而言,在微博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博企業自媒體和微博廣告資源。
三、問答平台(知乎、分答、百度問答、360問答)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問答平台有知乎、分答、百度問答和360問答。百度問答、360問答被運用於網路推廣已久,知乎和分答出現時間雖晚,但營銷勢能十足。問答平台的功能定位如下:
四、百科平台(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百科平台有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百科平台是新媒體中的」舊媒體「,但它的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五、、直播平台(映客、花椒、一直播)
網路直播最大的特點即是,直觀性和即時互動性,代入感強。當網路直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網路直播便在信息披露,用戶溝通,宣傳獲客等方面大展身手。
六、視頻平台(秒拍、美拍、優酷)
2016年,視頻內容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但到目前為止,視頻內容的增長還未到達頂峰。根據有關數據預測,到2017年,將有69%的互聯網流量都來源於視頻消費。而如今,許多的品牌主也開始其視頻內容的戰略布局,這主要包括了:品牌介紹、品牌宣傳、產品促銷、增加用戶觸達、促進用戶參與度、業務推廣。
幾種方法:
病毒營銷:
病毒營銷是指企業的廣告像病毒一樣自動地擴散和傳播,其對應的另一個詞「自來水」,意思是有自然來的「水軍」自發幫我們擴散。每個企業都希望實現病毒營銷,病毒營銷的要訣是什麼?鈦鉑新媒體有一個「創意魔方」的理論,它的核心是要想實現病毒式傳播,那麼 「病毒」一定要設計得有創意,我們在實踐中研發出了創意魔方的模型,包括內容創意、話題創意、產品創意和資源創意四個層面。內容創意是指文案、圖片、視頻、長圖、動圖等,在這些方面,通過創意去驅動我們的受眾,讓他們自發地傳播;話題創意是指我們如何去創造話題,讓大家形成關注,甚至形成新聞報道的效應;資源創意是指我們如何去進行跨界合作,如何與企業聯合;產品創意是指在產品側如何去做改進和創新,讓產品本身具備廣告效應。通過這四個層面的思考,可以讓我們的企業廣告像病毒一樣自主地擴散下去。
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口碑營銷:
口耳相傳贏天下,口碑營銷顯威力。口碑營銷,以智取勝。不管你是小企業還是大公司,有一種營銷方法可以讓人人都在談論你的產品或服務,而且所花成本只是傳統營銷經費的1/10,甚至連半毛錢都不需要就能產生3~6倍的成效。這種方法便是口碑營銷。
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運用於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知識營銷:
知識營銷是通過有效的知識傳播方法和途徑,將企業所擁有的對用戶有價值的知識(包括產品知識、專業研究成果、經營理念、管理思想以及優秀的企業文化等)傳遞給潛在用戶,並逐漸形成對企業品牌和產品的認知,為將潛在用戶最終轉化為用戶的過程和各種營銷行為。
互動營銷:
所謂的互動,就是雙方互相的動起來。在互動營銷中。互動的雙方一方是消費者,一方是企業。只有抓住共同利益點,找到巧妙的溝通時機和方法才能將雙方緊密的結合起來。互動營銷尤其強調,雙方都採取一種共同的行為,達到互助推廣、營銷的效果。
情感營銷:
情感營銷是從消費者的情感需要出發,喚起和激起消費者的情感需求,誘導消費者心靈上的共鳴,寓情感於營銷之中,讓有情的營銷贏得無情的競爭。在情感消費時代,消費者購買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數量的多少、質量好壞以及價錢的高低,而是為了一種感情上的滿足,一種心理上的認同。
會員營銷:
會員營銷是一種基於會員管理的營銷方法,商家通過將普通顧客變為會員,分析會員消費信息,挖掘顧客的後續消費力汲取終身消費價值,並通過客戶轉介紹等方式,將一個客戶的價值實現最大化。與傳統營銷方式在操作思路和理念上有眾多不同。
8、新媒體營銷的渠道包括哪些?具體包括什麼?
新媒體營銷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網路平台:如搜索引擎營銷、微博博客營銷、視頻營銷、論壇營銷、社交網路營銷、數字電視機等;
2.手機平台:如微信營銷、微博營銷、app營銷等。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9、新媒體營銷的渠道包括哪些?
一、微信平台
微信活躍用戶6.5億,巨大的用戶群體,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礦,引來眾多淘金者。具體而言,在微信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個人號、微信群、微信廣告資源。
二、新浪微博平台
近兩年,有觀點認為微博活躍度下降了,「周邊的好多人都玩微信,都不怎麼玩微博了」,這不過是假象。一方面,微博和微信本就不同,微博是社交媒體,微信是社交IM,所以,王寶強事件之後,「旅遊觀光線」出現在微博上,而非出現在微信之上。另一方面,持微博活躍度下降觀點的人,忽略了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和滲透速度。根據微博財報,自上市以來,微博活躍用戶連續九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微博和微信各有其優劣勢。
具體而言,在微博平台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博企業自媒體和微博廣告資源。
三、問答平台(知乎、分答、百度問答、360問答)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問答平台有知乎、分答、百度問答和360問答。百度問答、360問答被運用於網路推廣已久,知乎和分答出現時間雖晚,但營銷勢能十足。問答平台的功能定位如下:
四、百科平台(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
常用於新媒體推廣的百科平台有網路、360百科、互動百科。百科平台是新媒體中的」舊媒體「,但它的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五、、直播平台(映客、花椒、一直播)
網路直播最大的特點即是,直觀性和即時互動性,代入感強。當網路直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網路直播便在信息披露,用戶溝通,宣傳獲客等方面大展身手。
六、視頻平台(秒拍、美拍、優酷)
2016年,視頻內容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但到目前為止,視頻內容的增長還未到達頂峰。根據有關數據預測,到2017年,將有69%的互聯網流量都來源於視頻消費。而如今,許多的品牌主也開始其視頻內容的戰略布局,這主要包括了:品牌介紹、品牌宣傳、產品促銷、增加用戶觸達、促進用戶參與度、業務推廣。
(9)線上新媒體渠道都有什麼擴展資料:
新媒體營銷
新媒體營銷是指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營銷的方式。在web2.0帶來巨大革新的年時代,營銷方式也帶來變革,溝通性(communicate)、差異性(variation)、創造性(creativity)、關聯性(relation),體驗性(experience)、互聯網已經進入新媒體傳播時代。 並且出現了網路雜志、博客、微博、微信、TAG、SNS、RSS、WIKI等這些新媒體。
參考鏈接:新媒體營銷-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