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超級女聲全國總決賽10進7唱啦些什麼歌啊
7月31日晚,2009快樂女聲全國總決賽10進7比賽正式打響。經過多輪比拼,黃英成為當晚最大的黑馬,PK翻盤率先挺進七強,而李媛希、曾軼可、潘虹樾相繼被淘汰。
本場比賽以「我愛家鄉」為主題,四位專家評委——電台音樂主持春曉、著名歌手巫啟賢、著名音樂人高曉松、黑楠現場帶來了精彩點評。本場比賽通過湖南衛視國際頻道、湖南衛視新媒體金鷹網進行了全球同步直播,新浪網等也進行了及時現場報道。
在京劇伴唱的中國風開場舞蹈中,全國十強女聲逐一登場,金色衣裝展現出一片青春勃發、朝氣蓬勃的氣息。熱烈的《唱得響亮》主題曲,使全場氣氛掀起了第一個高潮。
在首輪PK淘汰賽中,前兩場積分排位賽中排名靠後的四位選手首先登場,曾軼可以一首《最天使》首先亮嗓,依然的綿羊音,依然的吉他彈唱。黃英則帶來了那首經典的《映山紅》,唱完忍不住熱淚盈眶。兩位選手各得了四位專家評委的兩票,在19位專業評審投票中,曾軼可以一票領先黃英,暫時安全。隨後,潘辰帶來了一首《氧氣》,李媛希帶來了一首《聽說愛情回來過》,專家評委判定潘辰暫時安全。最後,李媛希和黃英進行了淘汰PK前的清唱,黃英首先帶來《在那東山頂上》,李媛希則演唱了《朋友》,25位大眾評審隨後逐一投票,李媛希遺憾被淘汰。
在第二輪封面女聲爭奪賽中,李霄雲一首淺吟低唱的《白月光》率先登場,演繹得絲絲入扣,獲得72分。江映蓉來自於一個30多人的大家庭,爺爺還很喜歡唱《火》,全家人有時還去的士高集體跳舞,她帶來了一首《high歌》,得到87分。談莉娜來自廣西南寧,但因為帶有四分之一印度血統,身邊圍繞著大群印度人,她帶來了一首《印度媚娘》,異域風情讓現場氣氛十分火爆,獲得61分。來自廣州的劉惜君是個客家人,從小在梅江邊長大,她帶來了一首《萬水千山總是情》,獲得77分。出生在上海小弄堂的潘辰,說起自己小時候,覺得大上海離自己很遠,從小因為媽媽送的鋼琴而愛上了音樂,她帶來一首《謝謝儂》,獲得38分。黃英的家鄉在四川達州,從小住在火車站旁邊,家鄉人民都喜歡聽她的紅歌。黃英帶來了一首《太陽出來喜洋洋》,獲得88分。來自成都的郁可唯說家鄉是個很巴適的地方,她擁有一個三個人的樂隊,她演唱了一首《絨花》,獲得81分。來自貴州的潘虹樾回憶了家鄉舉行蘆笙節的場景,很盛大很熱鬧,她帶來了《一樣的月光》,獲得48分。來自湖南常德的曾軼可回憶了小城的點點滴滴,帶來了一首原創歌曲,獲得51分。最後,黃英以高分和彩鈴下載量排名最高成為本周封面女聲。
在第三輪淘汰PK賽中,得分最低的潘辰和被專家評委選出來的曾軼可進行首輪PK,潘辰以17比8淘汰曾軼可。
在搶擂PK賽中,談莉娜一首《狠狠愛》用盡力氣唱出愛情里的全心全意,被挑選而出的劉惜君演唱了《大海》,悠遠遼闊的思念隨風而至,最後劉惜君獲得多數票而晉級全國七強。郁可唯挑選了李霄雲進行PK,郁可唯獲得晉級。潘虹樾和潘辰進行PK後,潘辰獲得晉級。最後,四位專家評委判定李霄雲晉級全國七強,潘虹樾和談莉娜進行了最後的淘汰PK,經過大眾評審投票,潘虹樾被淘汰。整場比賽到此結束。
本場比賽李媛希、曾軼可、潘虹樾被淘汰,黃英、江映蓉、郁可唯、李霄雲、談莉娜、劉惜君、潘辰成功晉級全國七強。敬請期待8月7日晚22:30湖南衛視准點上演的快樂女聲全國7進6比賽。
2、融媒體電視台和傳統電視台差異在哪裡啊?
融媒體中心的概念是在新媒體,自媒體和全媒體的實操及概念上升華的,如果懂了新媒體全媒體的運作方式,那融媒體更多的就是融受眾,融平台,融各大機關單位,引導好群眾服務好群眾。
融媒體中心是要實現服務群眾客戶端的平台,而落地靠的是新媒體技術和全媒體的解決方案。技術才是實現融媒體的關鍵。每一次社會的變革都是靠技術推動變革。
融媒體中心建設,是要有融的概念,而後採用新媒體和全媒體的技術,來高效運作,降低成本,跟之前同樣的成本投入,卻能夠產出3-10倍的內容和宣傳力度,原來需要4-6個人完成的采訪小組,現在一個人就可以勝任,原來一個人做專才,但融媒體時代要的是一專多能,要的是全才。
融媒體時代的核心是解決手中手中的小屏幕,而不是家裡的大屏幕,如果作為傳統媒體的管理者和領導著這個思維不轉變,就不要搞融媒體建設了,搞了也是白搞,傷神傷心。
未來的媒體只有二種屏,一種是移動手機的屏「豎屏」。第二種是電影院的橫屏!
你有沒有發現,連電梯裡面看的電梯廣告時間都縮小了。
電視台的導播設備和轉播設備動輒上百萬,轉播車動輒上千萬,而且移動和操作極為不方便,沒有一個後台的工作組6-10個人(不算前段拍攝的人員)就完成不了一次轉播活動。耗費人力物力財力.
而現在僅僅需要一個手提箱子電視台即可實現,2018年1月北京衛視的《創意中國》欄目總決賽的那款箱子電視台就特別適合各個電視台的融媒體中心改造用,一個小小的手提箱就可以代替專業移動轉播車,具備了所有電視台需要的功能,字幕,台標,扣藍扣綠等等等,現場活動直播全球任何角落都可以同時收看。而每次直播轉播活動的成本僅僅需要網費10-50元而已,根本不需要上星的幾萬元轉播費用。而這樣一台設備才僅僅需要1萬多元,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實現原來5-7個人配合實現的功能,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
同時這個手提電視台還是一台電腦,可以安裝所有新聞媒體工具類軟體,比如中央廚房,各個媒體端後台操作,人工智慧寫稿工具等等,拿出去他就是一台融媒體直播的輕便導播直播轉播車,在公司單位它就是一台能勝任任何編輯剪輯播出功能的工作站。代替了很多花高價錢而只能擺在桌子上做編輯用的電腦。
3、華中科技大學新媒體中心的對外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