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思潮的關系

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思潮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0-08-23 11:59:35

1、新媒體藝術和設計有什麼關系。

就是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
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人類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上的巨大變革,比如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發展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礦物和油料的提純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北部歐洲明朗而富有層次的油畫塑造風格;機器生產的顏料和光學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寫生和印象派的發展。在20世紀,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就是圖像技術對於藝術語言特殊影響作用。
藝術不僅要為社會創造視覺財富,同時也必然要對社會文化進行視覺化的思考。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功能。本世紀以來,伴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和商業性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們開始了對於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開始了用實用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從未來派開始,攝影和現成圖像的拼貼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從激浪派的白南准開始,電視就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在個性化的視覺創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談談數字媒體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的區別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集中體現了"科學、藝術和人文"的理念。這一術語中的數字反映其科技基礎,媒體強調其立足於傳媒行業,藝術則明確其所針對的是藝術作品創作和數字產品的藝術設計等應用領域。
該領域目前屬於交叉學科領域,涉及造型藝術、藝術設計、交互設計、計算機語言、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
新媒體藝術不同於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等現代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它建立在數字技術的核心基礎上,亦稱數碼藝術。其表現手段主要為電腦圖像CG(computer graph)。新媒體藝術的范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確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錄象、計算機、網路、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新媒體藝術已經在不經意中,深入到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中去了。

3、如何看待新媒體藝術在當下社會中的發展

1 新媒體藝術的產生及定義
新媒體自從產生以來就一直是個極具爭議的話題。新媒體包含的內容很多,可以從媒體統治的時代來劃分什麼是新媒體什麼是傳統媒體,也可以從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上來區分,因為新媒體的出現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但無論如何都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新媒體是有別於傳統媒體的新式媒體形態。隨著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也隨之產生不斷變化,並且在人類社會里產生廣泛及深刻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也隨著改變,一部分藝術家也越來越多地依靠新媒體對自己的藝術進行闡述和表達。這種新媒體藝術藉助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試圖從傳統媒體中脫離出來,尋求一種全新的表述方式,從簡單的敘事變為敘情,從單一的感官感受變成綜合性的體驗,無論是新媒體還是新媒體藝術,都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2 新媒體技術對藝術的影響
20世紀末以來新媒體技術逐漸發展,而新媒體藝術則是利用新技術賦予藝術家新的手段,藝術形式不再是單純的平面畫面或者是立體作品,而是各式各樣新式的表現形式,並且大多具有交互體驗。這種體驗給受眾一種全新的感受,不再是單方面的接受藝術家傳達的信息,而是可以參與到其中,能夠更深刻的體驗,這種追求即時效果和互動感受也是新媒體環境下藝術的新的表現特點,作為一種結合了多種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給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也帶來了更多的靈感和更廣闊的視角。作為不停探索人類新想法、不停突破現有界限、走在大眾思維前端的藝術家,將電腦科技等新媒體技術與現有表現手段結合在一起,實現藝術形式的不斷創新。
談到新媒體技術對藝術的影響就需要先了解新媒體所具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一是成本低,製作流程比較簡單。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製作相比傳統媒體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傳統媒體的信息製作環節十分復雜,先由記者進行前期採集編輯,然後由媒體公司進行後台完善總結,再通過各種渠道發送出去。新媒體卻節省了其中很多環節,信息大多藉助網路傳播,在傳播過程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不像傳統媒體需要依靠紙質的大量印刷或電視廣告的大量播放才能達到宣傳的目的,對於一般受眾來說,接收信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相比傳統媒體人們更傾向於免費的新渠道。
二是傳播范圍廣、速度快、信息傳達比傳統媒體順暢。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的傳播可以依靠自由發達的網路和受眾隨身攜帶的客戶端來實現,相比依賴紙張的平面媒體、依賴電視的電視媒體、依賴收音機的廣播媒體,新媒體可以將各種媒體的優勢集為一身,打破媒體自身的界限,將各種技術手段聯系在一起,使信息傳播的雙方都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交流。隨著互聯網及雲時代的到來,產生了信息爆炸的現象,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也不同於以往,更加簡潔明快迅速的接收方式更合乎當下快速的生活節奏。
三是受眾體驗更良好,相比傳統媒體具有交流互動的優勢。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扮演輸出的角色,具有交流的局限性,無法很好地和受眾交流互動,即使有也不能實時互動,不具有時效性,而新媒體技術不只是單方面的輸出,還有雙方互相交流的互動,具有良好的時效性、活躍度、新鮮感。
結合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藝術家在利用新媒體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也可以嘗試相比以往藝術行為的更多的新形式。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對自身人性的探索也越來越多,從大工業社會量產的精神需求逐漸轉變為強調個體突出個性的精神需求,在這一前提下,能夠進行交互的藝術應運而生。人類不再是生硬地單方面接收,而是富有個人情感的交流互動,每個受眾個體的不同都會對信息傳達的這個過程產生不同的影響,造成不同的後果。相比過去,人們更樂意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他人的感受,展現不同的樣態。
一方面,新媒體比傳統媒體更具有客觀上的優勢,另一方面,在主觀層面上受眾也更樂於接觸新媒體。
藝術家在進行新媒體藝術創作的時候可以藉助其信息傳播的優勢,綜合各種渠道,在更多的媒體媒介上進行藝術表達,這種新興的藝術創作形式給人們日新月異的感受。
3 對新媒體藝術未來發展的思考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時代也不斷的推進,當下社會的主要發展特徵之一就是新媒體的崛起。媒體藝術的運用更加廣泛更加專業,新媒體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影響,從事藝術行業應當更加努力學習新的知識以應對不斷快速變化的社會,積極主動對現有的生活進行提升和改變,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新媒體為藝術帶來了全新的科學技術、觀念思想、行為方式,也為藝術帶來了一些弊端,某些藝術的創作逐漸被大眾同化,逐漸變成快餐、簡單、無腦,可供思考的空間越來越少。因為對個性的逐漸倡導,人們對自己的喜惡也愈發明確,在選擇信息的過程中越來越傾向個人口味。如果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的辨別,可能在接收的過程中會因為個人的差異選擇更多的垃圾信息,從而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無法收獲有益的資源。
對科學技術的過度依賴也可能導致藝術本質的偏離,從利用客觀事物表達主觀情感進行思考變為單純為表現客觀事物的技術樣態,從而忽略了人的主觀思想的重要性。在這個信息爆炸、各種想法紛至沓來的時代,對與錯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機器也會越來越像人類,在虛擬世界中存在的人與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人可能愈發分離不清。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人類社會發展的標准或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又是未來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4 結語
在這個新媒體藝術不斷發展的時代里,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對審美觀念也提出新的需求,因此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不僅在客觀上要合理運用科學技術,也要在主觀上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從統一、簡單的平面角度變為多樣、復雜的立體角度。在對新媒體藝術不斷開發和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這種與新技術相依相生的藝術形態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研究新媒體藝術也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進行歸納總結。

4、什麼是當代藝術思潮?它與數字媒體之間的關系

我就現狀談談吧,但是我沒法寫的跟批評家一樣那麼學術。這個請見諒。

總的關系應該是:當代藝術包括新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包括數字媒體藝術。

中國的藝術史上85新潮星星畫展都是重要的革新,標志著當代藝術從西方蔓延到中國。 從印象派的變革我們就了解到。科技的發展對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管狀顏料盒的發明讓印象派藝術家可以背著畫夾去戶外寫生,計算機和相機的發明同樣促進了錄像藝術,攝影藝術等的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也在不斷創新。 於是很流行的一個名詞:「新媒體藝術」誕生了。它包括運用各式各樣的新式媒介作為載體來表達藝術。與傳統的架上藝術有著明顯的對比。 新媒介的運用包括電子科技,生化科技,等等高新技術。而數字媒體則更多的意指運用計算機科技來進行藝術創作吧。

5、數字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以及當代藝術的概念有何關系?

我就現狀談談吧,但是我沒法寫的跟批評家一樣那麼學術。這個請見諒。

總的關系應該是:當代藝術包括新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包括數字媒體藝術。

中國的藝術史上85新潮星星畫展都是重要的革新,標志著當代藝術從西方蔓延到中國。 從印象派的變革我們就了解到。科技的發展對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管狀顏料盒的發明讓印象派藝術家可以背著畫夾去戶外寫生,計算機和相機的發明同樣促進了錄像藝術,攝影藝術等的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也在不斷創新。 於是很流行的一個名詞:「新媒體藝術」誕生了。它包括運用各式各樣的新式媒介作為載體來表達藝術。與傳統的架上藝術有著明顯的對比。 新媒介的運用包括電子科技,生化科技,等等高新技術。而數字媒體則更多的意指運用計算機科技來進行藝術創作吧。

具體的關系樓主可以根據我提到的一些東西再搜索一下資源。這些都是我自己寫的。沒有參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6、當代藝術思潮與同時期其他領域之間的異同和影響

西方當代藝術的藝術流派:
1、20世紀初至一戰曝發: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派、未來主義和抽象派。
特點及代表人物:
1905年法國誕生的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運用鮮艷、濃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代表人物有馬蒂斯、弗拉曼克和德朗。
在北歐,隨著德國1905年橋社和1909年藍騎士社的先後成立,表現主義作為一種重要流派登上畫壇。代表人物有愛德華·蒙克、安索爾、席勒、柯克西卡、諾爾德以及橋派的基希納、藍騎士派的康定斯基和馬爾克。
後印象主義代表人物塞尚是第一個把具象帶往抽象形式的畫家,他的「把自然還原為圓柱、圓錐與球體的三種基本形狀」認識,催生了立體派的誕生。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派繪畫繼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則,將自然物象分解成幾何塊面,從而從根本上掙脫傳統繪畫的視覺規律和空間概念,然而「抽象」藝術在畢加索看來並不存在,他認為只不過有人強調風格,有人強調生活罷了。
立體主義產生後,在上世紀20年代還相繼出現了未來主義、構成主義、絕對主義、新造型主義等立體派分支,其中1909年在義大利出現的未來主義美術運動,利用立體主義分解物體的方法,加上表現速度、時間和力量的因素,以體現「速度美」,代表人物有波丘尼、巴拉、塞韋里尼等。
藍色騎士領導人康定斯基發現了它的奧妙,即僅用顏色、形狀就可以傳達藝術家的感覺和情緒,由此他躍入了抽象主義的范疇。他於1910創作的一幅「無題」的抽象繪畫,被視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幅純粹抽象的作品,進而改變了20世紀的藝術,成為100年以來生命力最頑強的藝術。
抽象派另一代表是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兩人分別代表著抒情抽象和幾何抽象兩個方向。
2、一戰至二戰結束: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社會現實主義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3、二戰後: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超級寫實主義

7、談談藝術思潮、藝術流派、創作方法的關系,並論述研究藝術思潮、藝術流派和創作方法的現實意義

這題真大……
藝術思潮決定了創作方法,創作方法又劃分出不同的藝術流派。
現實意義……
思潮肯定是影響力最廣、最深的
流派是受眾劃分思潮的具體表現
創作方法是體現思潮的外在表現形式

8、什麼是當代藝術思潮?它與數字媒體之間的關系?

我就現狀談談吧,但是我沒法寫的跟批評家一樣那麼學術。這個請見諒。

總的關系應該是:當代藝術包括新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包括數字媒體藝術。

中國的藝術史上85新潮星星畫展都是重要的革新,標志著當代藝術從西方蔓延到中國。 從印象派的變革我們就了解到。科技的發展對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管狀顏料盒的發明讓印象派藝術家可以背著畫夾去戶外寫生,計算機和相機的發明同樣促進了錄像藝術,攝影藝術等的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也在不斷創新。 於是很流行的一個名詞:「新媒體藝術」誕生了。它包括運用各式各樣的新式媒介作為載體來表達藝術。與傳統的架上藝術有著明顯的對比。 新媒介的運用包括電子科技,生化科技,等等高新技術。而數字媒體則更多的意指運用計算機科技來進行藝術創作吧。

與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思潮的關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