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說說互聯網廣告精確投放的原理。
你這種情況沒遇到過。
廣告是不是針對大眾型的廣告,可能這個廣告全網投放。
精準投放只是根據cookies做到的,而你的兩台電腦沒搜索過相同的詞,沒看過相同的頁面,除非是大眾型廣告。
1、可能你兩台電腦都看過與廣告相關的頁面。
2、也有可能你現在看的頁面是與電腦相關的。
你多試幾個關鍵詞,看看每天是不是都這樣,如果只是一個關鍵詞,也許是碰巧。
2、新媒體推廣時候不同渠道的流量跟蹤用什麼工具?
數據分析屬於新媒體運營的一部分工作,但是涉及到每個具體的推廣渠道來說,統計和分析的方法以及技能也不相同,比如我們做微信公眾號的話可以使用壹伴、新媒體管家、西瓜數據以及新榜等第三方平台進行統計分析。自媒體平台的話如頭條、百家、大魚、企鵝、搜狐等媒體平台可以借用自媒咖、樂觀等平台進行統計分析,從不同的維度全面的分析文章。此外,對於官網著陸頁推廣的話,可以借用競價推廣平台、或者直接給推廣的URL添加獨一無二的標識符,通過網站的統計後台也能了解不同渠道的推廣情況。以上幾點是我們做新媒體常用的一些統計分析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清大新媒體的廣告投放實時監控功能怎麼樣?
廣告行業泡沫甚多,廣告主拿到的報告中虛假數據較多。清大新媒體通過每台設備設置的獨立ID,廣告主可通過後台大數據實時監控播出情況,隨時查詢互動用戶資料,根據實時呈現的廣告投放數據和媒介預期快速調整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少花冤枉錢,多干能出效果的事。
4、公司最近找了好多網站做廣告投放,也做了好多媒體報道,能跟蹤到營銷效果嗎?
公司的話可以去找專業的機構幫你們做分析,比如慧科訊業就有這一塊的服務,可以做大數據分析,搜尋你們產品的評價、正反面信息,得出一個報告,這樣就能知道你們營銷效果了,很多大品牌都是這么來做效果追蹤的。
5、新媒體廣告如何做到精準投放
1對已有用戶進行用戶畫像。了解目標用戶是誰、分布在哪兒,以便精準投放。
2選擇合適的投放渠道。合適的渠道會讓廣告效果事半功倍。舉個例子:老年保健品廣告會選擇在廣播、報紙、老年雜志投放,而不是百度、豆瓣。
3了解所投放的新媒體的用戶群。舉個例子:二更食堂的文章大多是情感類,文章內容大多面向單身女性;所以,二更食堂的用戶群(粉絲)可初步判斷為:18-30歲的女性。如果要推廣面向青年人群體的產品,在該自媒體投放就很合適。
4選擇優質新媒體(或新媒體廣告平台)進行投放。優質自媒體的特點: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以帶原創標簽為佳)、粉絲活躍度高、廣告少且沒有硬廣。優質的新媒體廣告平台的特點:不會推薦營銷號。營銷號的數據水分大、價格高、效果差。一定要選擇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新媒體進行投放但這類新媒體比較分散。可通過口碑街來找。
6、新媒體廣告你們都會投放那些渠道呢?
首先你要分析你的產品的受眾人群,年齡,性別,消費水平,以及地區分布。也就是通常說的用戶畫像一定要清晰。w
我是從新媒體管理師培訓班學習到的,精準投放,省了很大一筆廣告費。
7、如何有效的跟蹤廣告投放效果數據
如今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已經逐漸成熟,正在打破你所說的「效果無法追蹤」的情況。效果均可以追蹤,就可以減輕你說的問題了,如果說媒體監測數據可以造假的話,銷售數據、到店數據是不能造假的,所以還是有更好的方法的。
不知道你說的大品牌商品是什麼行業的什麼產品,以下舉幾個定量評估的案例。
1.戶外廣告的量化評估,包括戶外廣告投放後,網上的搜索、瀏覽、甚至消費數據,線下到店的質量等;或者看過廣告的人對品牌的認知、印象等是否有提升,這些都可以通過位置大數據、電商數據、到店數據和ID追蹤調研獲取更准確的評估效果。
某互聯網企業於2017年上半年在某一線城市投放了為期6周的戶外廣告,所選的戶外媒體類型主要包括候車亭廣告、地鐵廣告、LED大屏廣告及樓宇LCD廣告,通過位置大數據對廣告觸達的人群進行了更精準的分析,量化每一個評估指標,清晰看到戶外廣告投入帶來的效果。
1)覆蓋規模
基於用戶位置大數據,我們精確統計廣告投放期內經過戶外廣告位的人數,進而獲得可能看過廣告(OTS, opportunity to see)的人群規模。 除了整體覆蓋,對於不同戶外渠道的reach效果也一目瞭然。
2.)觸達頻次
同樣,還可計算出每個受眾被不同媒體渠道及整個campaign的reach頻次。這意味著戶外廣告終於也可實現以R&F(reach & frequency)這一電視及數字媒體中通用的基本指標來衡量廣告效果了。廣告主可以對不同媒體渠道間做橫向對比,優化媒體投放策略。
3.)戶外廣告的毛評點O-GRP值
毛評點(GRP)是電視廣告效果評估的重要指標。當網路視頻興起後,市場上逐漸出現了i-GRP的概念。
而基於位置大數據,戶外廣告亦可實現O-GRP值的計算。從而量化廣告的綜合曝光效果。
2. 數字廣告(OTT電視廣告,視頻前貼片/中插/植入等等)投放後,除了基本監測曝光、點擊數據以外,也可以監測電商平台的搜索、瀏覽和消費行為,搜索引擎的品牌/產品搜索數據,線下店鋪到店數據,通過ID mapping對看過廣告的人做品牌認知調研等。
某母嬰企業上半年在國內三大視頻網站上針對某熱播電視劇做了為期4周的前貼片投放。在各媒體平台均獲得了足量的廣告曝光——從曝光監測數據上看都很正常,之後其線上渠道的產品銷售也有所提升。
但是客戶希望進一步了解:
線上銷售增長是由這一波廣告投放帶來的,還是其他因素所致?
同樣的廣告形式,同樣的劇目內容,三個媒體平台的效果是否有差異?
基於A/B組測試,排除其他對銷量因素的干擾,深入分析了此次廣告投入與產品銷售提升之間的關系。
結果
通過第三方廣告監測機構合作,將此次廣告投放相關的曝光用戶的手機設備號分成了3個曝光組及1個控制組。曝光組分別為在這3個媒體平台上被廣告觸達的用戶;控制組則是沒有被任何一個平台廣告觸達的用戶。然後基於合作方的用戶行為大數據,對這4組用戶前後6周內(投放前1周、投放期4周、投放後1周),在京東平台上的購買行為進行分析,獲得了很有趣的發現。
首先,我們對此次投放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否確有提升進行分析。
上圖為投放時間與各組用戶在電商平台上購買行為的數據關系圖。從圖中可以看出:
1)媒體A和C曝光組,其用戶的購買行為呈現出了非常經典的走勢:
兩組TA在廣告開始投放後,其購買行為出現波動,並在第三、四周開始,其購買行為發生明顯的攀升——消費者對母嬰產品的質量非常重視,即使為快消品也有較長的購買決策周期。
廣告投放結束後,曲線回落,但仍處在高於廣告投放前的水平。
媒體B曝光用戶的行為出現不正常。不僅其購買行為明顯低於其他兩個曝光組,甚至與控制組相比也沒有明顯提升。
我們結合廣告花費、商品單價等信息,進一步對此次投放的ROS(return on sales)進行分析。
加入營銷成本考量後,我們重點關注「每千元營銷成本帶來的銷售額提升」這一指標,結果發現:
此次投放在京東平台上帶來的整體銷售額提升,要高於廣告花費。
三個媒體平台相比較,C媒體的ROS最高,其次為A媒體。但B媒體的ROS卻出現異常,不僅明顯低於其他兩家媒體,甚至遠低於廣告花費本身。
由此我們認為,從廣告是否能有效帶來產品銷量提升的角度,媒體B的ROS過低。客戶應與媒體方與第三方監測結構一起尋找問題,在找到並解決問題前,謹慎起見應減少對媒體B的投放。
8、為什麼清大新媒體的廣告投放更精準?怎麼做到的?
清大新媒體基於區塊鏈技術對線上及線下每時每刻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進而預測用戶行為。廣告主基於清大新媒體對用戶屬性、狀態、興趣、設備、行為習慣、留存信息習慣、媒介接觸習慣等行為預測進行廣告投放,因此真正實現了投放場景精準、覆蓋人群垂直。可以說,後續能夠帶來的營銷回報不言而喻。
9、新媒體廣告投放是什麼?
新媒體的廣告投放是專指在新媒體上所進行的廣告投放。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
新媒體廣告特點—圖案是平面廣告的重要「視覺傳達 要素」,而色彩在視覺傳達上要優於其他要素。
在電子製版和印刷機械飛速發展的今天,廣告業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而作為半永久平面戶外廣告,藉助某個載體使其廣告能懸掛在牆壁上,其安全性能有待改進。而且面積越大,投資成本就越高。
而新媒體廣告只藉助一個平米不到平面就可以做其同樣的效果,其投資成本大大的降低了。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將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傳媒產業的發展更是其中的應有之義。進行媒體融合,是全球媒體進行融合轉型的大勢所趨,是國家戰略的規劃需求。
2015年以後,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了深度融合時期,傳媒業的系統性整合和融通已經開始,媒體也超過了其原有的發展形式和框架。
在內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交融合作;在外部,傳媒產業和其他產業密切連接。這不僅給業界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挑戰,也給學術界帶來了更多更深、范圍更廣的綜合性研究課題。
運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視角,將媒體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到產業競爭中,通過跨越行業、領域的產業融合,實現中國未來傳媒業在形態、業態、生態等領域動態可持續的發展,更是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
2018年組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更是將主流媒體放在了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中信息傳播治理系統的高度,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實現媒體全方位的、升級版的深度融合。
轉型與升級、融合與創新必然成為未來媒體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現實路徑,媒體融合之路任重而道遠。
新媒體投放形式:
1、電子菜譜新媒體:
以中高檔餐廳里平板電腦、pad、ipad電子菜譜為媒體,通過高清大圖、3D效果、視頻效果、音頻效果、超鏈接效果、電視節目效果來增加品牌的公眾認知度,面對的受眾都是高收入人群,使品牌傳播達到最佳效果,充分利用時尚的概念,是到目前為止最年輕最時尚的新媒體。
2、戶外新媒體:
目前在戶外的新媒體廣告投放包括戶外視頻,戶外投影,戶外觸摸等,這些戶外新媒體都包含一些戶外互動因素,以此來達到吸引人氣,提升媒體價值的目的。
3、移動新媒體:
以移動電視,車載電視,地鐵電視等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移動電視節目的包裝設計,來增加受眾黏性,便於廣告投放。
4、手機新媒體:
手機媒體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媒體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為方便並具有一定強制性的平台,它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巨大。未來的兩到三年內,4G手機逐漸普及,手機媒體將成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