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啟示

新媒體啟示

發布時間:2020-08-23 02:00:29

1、我想轉行做新媒體,問問大佬們怎麼學習新媒體運營?

即將畢業的應屆生一枚,同樣是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目前在入門的過程中。從迷茫、到決定轉行新媒體運營、再到最後的入門,在這個過程中,我走了不少彎路,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大家一定的啟示和幫助。文章的目錄如下:

 

另外,如果需要新媒體運營的資料的話,可以在文末領取,都是我自己整理分類的,十分全面,希望能幫到你們呀。

 

一、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需要堅定轉行的決心

轉行是需要勇氣的,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我覺得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新媒體運營這個問題比如何入門新媒體運營這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你首先得從思想上說服自己,其次,你才能從行動上說服自己,否者內心不堅定或盲目行動的話,你會很容易放棄。那麼,怎麼堅定轉行的決心的呢?

 

1.首先,了解新媒體運營

當我們在了解新媒體運營的時候,我們在了解什麼,必然是它的工作內容和發展前景,這也是我選擇新媒體運營的重要原因。


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用戶調研、內容創作、渠道運營、圖片設計、視頻剪輯、數據分析等,工作的內容比較多,不過我個人認為自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發展前景:提到發展前景,第一要看市場需求,第二考慮工資和晉升機會。

(1)從市場需求來看,新媒體運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拉勾網上就可以看到,幾乎各行各業都在招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從出版社、培訓機構等這些傳統行業到社交、短視頻、電商等這些互聯網網行業無一例外。所以可以看出,新媒體運營還屬於新興行業,目前正在迅速發展中。

(2)從發展前景來看,新媒體運營的工資在初期可能不算特別高,因為它注重工作經驗,不過一旦有了1-3年的工作經驗之後,薪水還是十分可觀的,可以參考一下拉勾網上的工資。 

2.其次,了解自身

一是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二是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

興趣愛好:這個看你平時對什麼比較感興趣,你願意把時間花在什麼事情上面,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比較開心。比如我自己,我喜歡聽歌、看電影、看書、寫文章、攝影之類的。總的來說,就是喜歡偏文藝一點的東西。

生活方式:你需要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穩定的,還是有挑戰性的;是輕松的,還是有壓力的;你是想先苦後甜,還是不太願意吃苦。這對於你的職業規劃和工作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

3.最後,人崗匹配

最後要做的就是將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內容和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做一個匹配。下面以我自己為例:

興趣愛好上,我喜歡寫文章、攝影、視頻這些,而新媒體運營剛好有這些工作內容的要求,這就和我的興趣愛好十分契合,雖然目前我的寫作、PS、PR等各種能力都不太行甚至不會,但是也沒關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後可以慢慢學習,最重要的是自己真的喜歡,學習的時候也會開心、有動力和滿足。

生活方式上,我喜歡有挑戰性一點的生活,希望每天都能學到新的東西。而我覺得新媒體運營可以滿足我的要求,因為互聯網發展很快,它需要你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技能,適應新的變化,同時,由於新媒體運營工作內容比較多樣,也可以使我學到更多的知識。

總的來說,你需要結合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內容、發展前景以及自身興趣愛好來考慮是否真的要從事新媒體運營,如果做出了決定,那就要好好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

二、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不同學習方式的優缺點比較

在尋找入門新媒體運營的方法的時候,剛開始我也和大家一樣,在知乎搜各種回答,看了很多人的回答,雖然很有收獲,但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習。

學習方式無非兩種,一是自學,二是報班。自學的好處就是省錢,缺點就是費時間而且學習不一定有針對性;報班的話,可以節約自己摸索的時間,而且學習內容都是專業老師安排好的,更加有效率。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很排斥報班的,可能是聽了太多關於「智商稅」的這種說法,包括考研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准備,沒有報任何班。

但是找工作真的和學習很不一樣,學習你可以憑借自己以前的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是,對於毫無工作經驗的我來說,還是零基礎的轉行,我真的是不知所措,所以認慫,交智商稅就交智商稅吧,然後心裡說服自己,沒事,以後找到工作可以把這錢掙回來嘛。

2.一些學習平台的推薦

說道報班,我自己考慮了以下幾個機構,經過多方面比較,選擇了其中一家。大家如果也准備報班學習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三節課:學習時長:7周、有效期三個月 | 優點:P1班價格便宜、比較多實操性作業 | 缺點:理論知識講得不夠詳細全面;開課有人數限制,不能隨時開課

起點學院:學習時長:90天 |優點:有比較多的實戰項目,包括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等 | 缺點:有開課時間限制,不能隨時學習,課程進度是安排好的,不能超前學習

半撇私塾:學習時長:視個人學習進度而定,有限期一年|優點:課程內容全面體系,在新媒體運營方面具有專業性,有老師帶著做實戰項目,還有求職面試班。| 缺點:價格與其他相比偏貴,不過三個月內學完課程可以返還30%的學費,這樣算下來其實也還好

總的來說,在選擇報班的時候,你需要考慮一下兩個問題。一是時間。你的時間是否充裕,你喜歡自己靈活安排時間還是每天固定時間,你計劃用多長時間學完。

二是學習內容。你是想學一點皮毛還是想學系統全面的知識,你是想專門精學新媒體運營還是想學其他運營知識,比如半撇私塾就是專門做新媒體運營這塊的,像起點學院針對的是互聯網運營,內容也包含新媒體運營,但是不太全,所以得看你的學習需要。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三、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需要了解新媒體運營的能力要求

在了解新媒體運營的能力要求之前,我先以我自己對新媒體運營的理解,來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些能力要求。

新媒體運營為什麼存在?簡單來說,新媒體運營就是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之上,以新媒體為渠道,把產品的賣點傳達給用戶,實現讓用戶購買產品的目的,並且,將產品賣出去之後,讓用戶使用的滿意,從而讓他重復購買甚至推薦其他人購買。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哪些核心能力呢?

用戶調研能力: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所以,在生產產品之前,必須了解用戶需求,並且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做出調整,這就需要用戶調研能力;

文案撰寫能力;企業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由於廣告費用太貴,要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出去就不能完全依賴於傳統廣告的方式,而直接營銷的方式又會讓人反感,所以,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就是要將自己的產品的賣點通過故事或其他方式宣傳出去,這就需要文案撰寫能力;

渠道運營能力:寫了內容需要曝光,所以需要藉助於微信、抖音、知乎、微博等各個渠道將文章或視頻推廣出去,這就需要你熟悉各個渠道的規則,具備渠道運營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由於成本有限,不可能在所有平台都做推廣,所以需要根據訪問量、轉化率等數據來選擇一到兩個最有效的渠道,這就需要數據分析能力。

當然,新媒體運營的能力要求遠不止這些,這些只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能力,更多的能力要求,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拉勾網的招聘要求。

四、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需要有針對性地提高相關能力

既然了解了新媒體運營的能力要求,那為了入門,應該怎麼去學習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呢?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實踐,你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怎麼去運營。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學習的。

(1)用戶調研能力——去真正做一次用戶調研

用戶調研的目的就是了解你產品目標用戶的痛點,然後針對他們的痛點,來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並在用戶的不斷反饋中,改進自己的產品。

如何進行用戶調研。 首先,你得了解用戶的基本信息,建立用戶畫像。其次,了解他們的痛點和需求。在這方面,可以參考這個邏輯:你的目標用戶是誰?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他們現在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他們對現有方式的評價如何?他們對你提供的解決方式如何評價?

以我個人所做的用戶調研為例,我的調研是針對在線教育機構學員完課率低的問題,找到阻礙他們學習的因素,從而找到解決辦法。

(2)文案撰寫能力——根據運營的要求,自己寫一篇文章

新媒體運營的核心就是內容創作,只有創造出好的內容,才會被讀者接受,否則,不管形式多花哨,內容質量不行,也是白搭。

如何提高文案撰寫能力?首先,選擇一個好的標題,主要是多看,關注爆款文章的標題是怎麼寫的,然後總結,模仿;其次,選擇合適的文章類型,文章類型主要分為故事文和干貨文,比如,你是為了提高產品知名度,可以選擇故事文,講述一個品牌故事;如果你是為了吸引用戶購買產品,可以選擇干貨文,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引導用戶關注自己的產品。

(3)渠道運營能力——運營一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從功利的角度來看,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就是為了求職需要,因為,你面試新媒體運營的時候如果沒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是很可能被面試官鄙視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如何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呢?這里主要有兩種思路。

A.針對個人興趣愛好。比如,你喜歡電影,你可以用公眾號記錄自己看電影的感受,寫下影評;你對化妝很有心得,就可以用公眾號分享自己的化妝護膚的經驗,還可以推薦一些你認為好用的化妝品;你喜歡拍照,就可以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

B.如果沒有突出的興趣愛好,可以嘗試運營一個與新媒體運營知識相關的公眾號,這樣,一方面可以記錄和鞏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和心得,另一方面,內容與新媒體運營相關,面試時也有話可說。我自己就選擇了第二種方式,如下:

(4)數據分析能力——用數據監測工具分析相關數據

除了選擇渠道外,從搜索關鍵詞到選題都是需要數據分析的,比如,你在寫文章的時候,為了保證瀏覽量,就需要了解這個文章標題的關鍵詞是否是熱詞,如果不是,你也可以看熱詞排行,將熱詞放到你的標題之中。

如何進行數據分析呢?其實對於新媒體運營而言,你不用掌握太深奧的數據分析能力,重要的是學會相關數據監測工具的使用。比如,我在分析知乎的某個話題是否被很多人瀏覽時,就用到了Distill Web Monitor工具,以下是我監測的該問題的瀏覽量變化情況。

我還整理了我這幾個月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新媒體運營的相關資料,包括理論知識、必備工具、PS課程、簡歷模板、面試經驗等,如果有需要可以自行領取呀!(對,我就是這么善良~)

寫在最後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入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論的知識最後還是需要付諸實踐,不管你是像我之前一樣在糾結之中,還是已經決定轉行,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一定的啟發。

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問我,同是天涯淪落人,我也很願意和你分享交流呀!領取資料的方式見文末圖片。祝大家都能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碼字不易,我可是擠出了我要寫5萬字畢業論文的時間來碼這篇文章的哇。一來是想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出來,二來也是想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學以致用。如果有啟發,點個贊再走呀!有問題或是需要資料也可以在評論區聯系我喲!

2、在數字媒體環境下如何理解媒介即訊息

「網路時代」實現了技術創新媒介的第三次偉大飛躍,人類步入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博客、播客、維客等網路新媒體應運而生,繁榮和活躍了傳統的媒介形式。這些新媒體從三方面向我們詮釋了「媒介即訊息」的含義。

⒈舊媒體成為新媒體的內容。麥氏說:「除了光這個例外,其餘一切媒介都是成雙結對的。一個媒介是另一個媒介的『內容』」。」「小汽車裝在火車上運輸時,它是在使用鐵路,於是它就成為鐵路的『內容』。同理,用貨櫃車裝運時,它使用的就是公路。依此類推,印刷術使用手稿、電視使用電影、電影使用劇場、文字作品使用聲音等等,都是這樣的情況。雜交也好,母體承載子體也好,都要產生新的化合物,如象有聲電影或『無馬拉的車』一樣。」②一種媒介的內容往往取自於另一種媒介,而在涉及新媒介時,其內容通常都來自於之前的媒介。文字、聲音、電影、電視等等都是一種媒體,它們能承載、傳遞信息和情感。在web2.0時代,博客、播客、維客引入並聚合了它們,成為能夠容納巨大信息的新媒體。例如:博客的個人日誌是通過文字來詮釋它的內容,播客則更多地借鑒了聲音、電視、電影圖像等來完成內容的表達。互動維客則更像一本在線編輯的網路全書,包羅萬象,藉助的舊媒體形式更豐富。舊媒體是新媒體內容的觀點,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來看,有它的現實操作意義。它啟示我們運用媒介之間相互容納性特點,推陳出新,不斷創造新媒體,同時通過新、舊媒體的競爭,實現媒介生態的繁榮。

⒉新媒體是對舊媒體的揚棄。網路電視,如點播版的ppstream、pplive 等改變了電視你播我看的被動局面,電視稍遜即逝、不可及時回顧的缺陷得到彌補。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內容及不同時間段進行觀看。牛頓寫給友人的信中提到「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舊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媒體的巨人。新媒介是對舊媒體的延伸,它的元素在舊媒體里萌芽,它是對舊媒體一些元素的放大,對另外一些元素的舍棄。播客作為新媒介產生,就是將博客里的「音頻播放」、「視頻瀏覽」「圖片相冊」等元素的放大,而對文字元素等一種或多或少的舍棄。

⒊新媒體誘發新環境,宣告一種全新的體驗。「所謂媒介即訊息只不過是說: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於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構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 ③麥氏不無揶揄說「『內容』好比一片滋味鮮美的肉,破門而入的竊賊用它來渙散看門狗的注意力,媒介的影響之所以強烈,恰恰是因為另一種媒介變成了它的『內容』。」「任何一種媒介的內容或訊息的重要性,實際上和原子彈彈殼上鐫刻的文字一樣。」 ④這就是說,媒介本身像原子彈一樣具有影響和改變社會的威力,而媒介的內容像是彈身上的文字,是何文字、如何鐫刻都不是很重要的,不起決定性的作用。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6031105.html

3、奧巴馬政府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公共舉措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奧巴馬政府對印度尼西亞的公共外交是在亞太「再平衡」戰略和構建美國—印尼「全面夥伴關系」的背景下展開的。與之前歷屆美國政府相比,奧巴馬政府對印尼的公共外交雖有一些新內容和新舉措,但其基本形式和本質是相同的。信息傳播手段與互動方式、公共外交活動的具體內容、印尼的政治與社會環境、美國—印尼國家間關系,以及地區安全形勢等都會影響奧巴馬政府對印尼公共外交的效果。通過探討奧巴馬政府對印度尼西亞的公共外交活動,有助於深化對美國—印尼雙邊關系及當前美國對東南亞乃至亞太戰略的認識。

4、新媒體運營的招聘啟事得到了哪些啟示

【純手動】

新媒體運營相對於傳統運營或媒體來說,屬於一個比較新穎的職業,這個職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挑戰。

如果覺得這份工作是一份聽起來很高大上工作中也很高大上的職業的話,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新媒體運營是一個十分枯燥而又辛苦的職業,也許你已經習慣了早九晚五,周末雙休。那麼我告訴你,如果你選擇了新媒體運營,那麼你就和這一切say goodbye吧,因為你的每時每刻都在工作。

你要與目標客戶產生交互,你要無時無刻不關注最新的動態走勢,你的生活將融入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也將會融入你的生活,如果這一切都是你已知並且想做的,那麼可以告訴你,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工作就是各種刷微博,微信@#¥%……當然不僅僅局限於這些,你所能接觸到的一切新媒體都會成為你的工具,現在只需要一個腦洞大開的你。你的產品(服務)受眾人群愛用什麼,你就要學著去用什麼,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迎合客戶,要抓住客戶所思所想,這樣你又成功了剩下一半的一半。

剩下的四分之一就需要你有自己的觀點看法,能適時作出調整,為了更好的與客戶產生交互而努力,刷曝光促轉化了。。

最後希望你能成功,純手打的字,希望能夠採納!

5、咪蒙在自媒體方面曾經大獲成功,可以給到傳統媒體人什麼啟發?

傳統媒體太過重於客觀事實,缺乏對讀者共鳴的發酵,我覺得傳統媒體應該像自媒體一樣多關注讀者的個人心理需求,讓文章落地,不要「假大空」。只有傳統媒體擯棄之前的觀念,照顧讀者的情緒,才會吸引更多的流量。只有流量多了,傳統媒體才會越做越好。

滿足痛點是很多自媒體大號獲取流量的叢林法則,只是「咪蒙」系把這個法則使用到了極致。而一旦承續「咪蒙」的基因「只抓痛點,不及其餘」,讓渡事實和價值觀,虛構類似悲情的「寒門狀元之死」,最後這位「死去的狀元」也就成了壓垮「咪蒙」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同的媒介就會產生不同的文本邏輯和閱讀方式。慢閱讀是「持續、專注、非跳躍性」,可以沉思推論,可以揣摩想像。而快屏讀則是一觸即發、一見傾心,需要正中下懷、步步為營。當然,由於注意力稀缺,快屏讀容易造成一目十行後的不假思索,無形中容易形成理解的壁壘,這就需要傳統媒體的內容文本在新媒體端有所改變。

傳統媒體重在事實呈現,自媒體重在痛點滿足。新聞是對新近事實的報道,這已經成為新聞的經典定義。同時,新聞業還尋求「將事實和觀點區分」的新聞專業主義,並以此建立起中立、客觀、平衡這些新聞的基礎標准。然而,在互聯網的「流量正義」面前,這樣的標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6、江南春分眾傳媒成功的經驗,給你的啟示有哪些?

創意無處不在,創意就是財富。那時候人們對新媒體還很陌生的 時候,分鍾傳媒率先經營樓宇電視、移動電視,賣場電視。它的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只播廣告。吸引了大量的廣告主

7、大眾傳播的發展對電視節目的啟示。

湖南衛視的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學的興盛,直接源於大眾傳播事業的興起。如今,對"大眾傳播"這個名詞,人們已是司空見慣,耳熟能詳。
湖南衛視善於用商業化的方式造勢,把它做成一項社會運動,把節目做成節目外的一場社會風尚、社會風潮,就如同在進行廣泛的民眾動員一樣。另外,湖南衛視還善於利用大眾傳播的遍在性和累積性等特點,把賽程弄長,產生累積效應,進而累積關注、累積人們的忠誠度。暫不提湖南衛視做法的好壞和其自身的成功與否,我們先就一系列問題對它的大眾傳播效果展開認識和分析。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曾經一度鼓勵將電視劃分為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於是他順便攻擊了湖南衛視及其代表性特色節目超級女聲。而實際上,中國是否適合實行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的區分還是一個有待爭議的問題。 首先,我們國家與外國的電視節目在大環境上沒有可比性,外國存在大量18歲以下兒童不宜的節目,因此外國必須設立公共電視台和商業電視台,否則外國的電視管理會出現十分混亂的局面。而中國本身已經設立了一套健全的電視節目審查管理法規,所有的節目不存在違法的問題,因此中國沒有必要來設立公共電視台和商業電視台之分。其次,從審查制度上來看,過分地審查節目會剝奪觀眾的選擇權,知情權,話語權。「超級女聲」好不好?認為好的人大可高聲叫好,認為不好的人大可高聲叫罵。但是最後選擇的權利在每一個人自己。
那麼,超女在湖南衛視的大眾傳播中到底扮演過什麼角色呢?大眾傳播的功能不只是監督環境,解釋報道,她的重要功能之一當然包括娛樂大眾,湖南衛視只不過是將這一功能完成了一次突破。小崔是個媒體中人,他當然應該知道我們所說的媒體全稱是「大眾媒體」,與此相關的那門特艱深的學問叫「大眾傳播」,換來換去,大眾兩個字始終沒有被甩掉。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大眾絕對不如小崔更憂國憂民、更高雅、更喜歡看深夜的N.G.,但是他們也是有權利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權利享受自己不那麼高雅的、無害的快樂。
超女的進行無疑是「庶民的勝利」與傳媒的突圍.我們不得不承認,湖南衛視再一次成功!不論褒貶與否,「超級女生」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唱遍大江南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去單一化的大眾傳播媒介。「超級女生」的成功在於恰倒好處地整合了報紙、廣播、電視和網路這四大媒介,並通過電視和網路為主導,廣播和報紙為補充實現了其傳播效果。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手機作為「第五媒介」在傳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這樣,包括手機信息在內的五大媒介的整合,給湖南電視台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同時,湖南電視也為互聯網、移動通信網、有線電視網三網互動開辟了實驗田。其次,超級女聲現象表現為一個很完整的傳播過程,所體現的傳播學特色更是可以從傳統的傳播模式圖中抽象得出。超級女聲現象的產生,有它在商業上的運作因素,但是在更加深度的層次上來講,超級女聲熱的現象深度表現的是在傳播社會學上所具備的完整的傳播過程。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媒介、反饋這幾個傳播要素都在超級女聲的現象中有所特殊表現。作為一個典型的傳播現象,超級女聲的大眾傳播活動,符合了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揭示了傳播的本質。 從傳播學上講,超級女聲無疑是一個成功的運營模式,它的發展也讓我們的媒介民主化運動更加的有目的,讓大量的讀者提前嗅到了西方文化的氣息,同時這次風潮的興起也讓多種多樣傳播方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網路視頻、手機新聞、電視展示……等等以後都在日趨成熟。
當然,除了超女,湖南衛視的大眾傳播還表現在其他很多方面的活動。5月28日,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與湖南衛視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將以百度搜索社區為依託,在跨媒體平台及內容、產品及品牌、公益及事件、互動電視製作等領域展開深層次的戰略合作。業內觀察人士認為:「此次百度搜索社區與湖南衛視達成戰略合作表明,傳統的電視正在嘗試與互聯網建立一種共生的關系,雙方的合作將取長補短,構成一個新型的互動新媒體。」此後,湖南將進一步打開網路這一傳播模式,獲得更多的收視和受眾以及更大的社會效益和收益。
再從第六屆金鷹電視藝術節看湖南衛視媒體的傳播策略。第六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體現出傳播者在傳播策上的思考和突破:首先,抓住「有意受眾」,對受眾身份以及受眾群體進行了分析,從而利用超級女聲這一強大的品牌和優勢資源,請用她們作為金鷹超級演唱會的主角。其次,考慮和認識到受眾心理,受眾情感對電視節目設置的影響,從而做好「溫情傳播」,創造了「廣泛的感召力」。最後,將金鷹節的主題定為「感恩的心」,這樣樹立了媒體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金鷹節的三大主體活動:開幕式,超級演唱會,閉幕式及頒獎晚會。盛大的活動場面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了,湖南衛視作為如今國內的「品牌媒介」背後強大的製作實力。它有著一支智慧的創意隊伍,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事實證明它完全把金鷹電視藝術節做到了國內一流的電視大型晚會的水準。
近年來湖南衛視在製作娛樂節目上的巨大成功,就在於其成功的定位:大眾娛樂的載體。在2005年超級女聲總決賽之夜,盛大的場面已經創造了幾乎與央視春晚相當的收視率,這不得不說湖南衛視完全具備把大型晚會活動置於「規模和影響力」之中的能力!與多種媒介的多觸角合作及金鷹電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又一次次地證明了這一點。湖南衛視作為國內強大的品牌媒體,在傳播策略上有諸多成功之處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與思考,並應用於媒體實踐之中。

與新媒體啟示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