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和報紙的區別

新媒體和報紙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08-23 00:59:01

1、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是報紙與電視兩種媒介間的差異決定其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受眾需求的差異。就兩種媒介的運營方式上看,即使每日出版的日報,正常情況下也是一天一期,其發行周期遠不如可以24小時滾動播出的電視節目來得快;就傳播介質來看,印刷紙媒的靜態展示和電視音畫合一的動態呈現是兩種媒介在生動性、形象性上的最大區別;就信息傳達方式來看,受眾在信息接收時,報紙讀者享有更多的主動權,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獲得信息的時間和地點。
到具體的內容經營上,面對各種同源信息,事實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常規信息和突發信息,相應地可以將新聞報道分為常規新聞報道和突發事件報道,報紙和電視對兩類報道必然共性與個性同時存在。以下將從這兩類報道入手討論報紙新聞如何做好或加強識別性的內容經營,從而更有效地滿足讀者。
一、常規新聞報道
首先,常態下的新聞報道是媒介品牌的一種細水長流式的積淀,因此外觀整體形象的建立至關重要,對報紙而言,首要的一點是強化新聞版面視覺效果的整體感。電視的信息以時間衡量,報紙的信息以空間衡量,那麼電視信息的時點性分布要求其強化版塊的連續性和連貫性效果,而報紙因閱讀時間的滯留性要求其強化版面的整體視覺效果,這不僅是某一次主題報道的要求,而且是報紙長期經營的視覺要求。就單期報紙而言,視覺效果包含了報紙的版式、圖片的選擇與搭配、圖與文的選擇與搭配、廣告的編排、色彩定位等要素,就長期的報紙形象來說,它還包括報紙版式、圖文選擇與搭配、廣告編排等原則的統一性和執行力,這對視覺編輯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建立和加強報紙與讀者的互動,讓報紙真正影響生活。內容、受眾與廣告始終是媒體經營的三大原動力,相對電視而言,收集讀者資料、組織讀者互動遠比電視觀眾的互動在操作上更方便和可行,顯得更大眾化,從而普及性更廣。報紙可以挖掘這一優勢,並充分利用其它新媒體的資源,如網路版、手機簡訊等,建立和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在紙上、紙下和線上開展讀者活動,不僅加強與讀者的聯系,並在更深層次上發揮大眾傳媒的社會引導功能,真正影響生活。對報紙的內容編輯而言,通過互動了解到的讀者需求和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市場導向,另一方面,通過與讀者的長期互動可以形成報紙獨有的資料庫資源,為報紙的廣告營銷中提供強有力的資源和支持。
二、突發事件報道
對於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報紙新聞的時效性顯然敵不過電視,但正由於時效上的滯後為報紙贏得了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就新聞事件收集更豐富的資料,進行更深入的多方采訪和深入分析,做好深度報道。
同時,新聞照片的抓拍和編輯是考驗報紙突發事件報道功底的重要內容。與電視新聞場景的稍縱即逝相比,新聞照片卻可以瞬間永恆,當然這需要攝影記者平時新聞攝影功底的積淀和新聞人職業使命感的覺悟。另一方面,簡短的圖說作為新聞照片的有力補充,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僅陳述事實,而且表達觀點和情感。
此外,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往往會出現一些新聞背景的鏈接,從形式上看,電視新聞的時點性分布決定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只能在時間的持續性上進行新聞背景的鏈接,並且稍縱即逝,而報紙是在版面空間上進行新聞背景的鏈接,讀者對於新聞背景的獲得要比觀眾來得方便和更具主動性,並且可以重復閱讀。由此,突發事件的新聞背景是報紙發揮自身優勢的一個用武之地。

2、自媒體 新媒體 傳統媒體的區別

1、傳統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是相對於近幾年興起的網路媒體而言的,通常我們將平面媒體稱為傳統媒體。2、新媒體:一種與傳統媒體相關的新的媒體形式,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格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在線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紙和雜志。3、自媒體:指個人媒體的意思,通過網路上的互動平台來把自己做成一個焦點,一個新聞源,包括:今日頭條、微信、貼吧、知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路社區。

3、"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的區別

"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是新聞傳播學(或新聞學)的兩個術語。所謂術語,就是各學科中的專門用語,俗稱"行話"。每一個術語都有確切的含義。"媒介"是個普通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媒介的含義是"使雙方(人或事物)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蒼蠅是傳染疾病的媒介"。在相關專業領域
使用媒介時,它就變成專業詞彙了,也就是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在信息傳遞領域,媒介是"指各種信息的傳輸手段。如新聞廣播等","在藝術范疇指藝術家所採用
的表現手段或技法。如油畫、雕塑、版畫等的表現手段或技法。"在繪畫專業領域,媒介是"指繪畫顏料的結合劑和溶解劑。如混合顏料的油(油畫顏料用)、膠水
(膠質顏料用)、蛋黃(蛋彩顏料用)等。用這些媒介還能使顏料與畫布、畫紙等相粘結。"①"新聞媒介"是新聞傳播媒介的簡稱,主要指稱報紙、廣播、電視、
網路這些用於傳播新聞的大眾傳播媒介。它是由硬性工具、軟性工具和中性工具組成的復合工具系統。②例如,組成報紙媒介的硬性工具是版面。報紙版面是利用字
符、圖像、線條、色彩等編排手段,並由標題、正文、圖片、報頭、報眼、報尾等版面元素編印出來的有規格紙張;組成報紙媒介的軟工具包括采編、印製的程序、
規則和方法;組成報紙媒介的中性工具就是語言文字等符號。對於電視來說,組成電視媒介的硬性工具是指錄制聲像的技術設備、發射台和接收機等;軟性工具包括
錄制聲像的技術和技巧、發射和接收的程序、規則和方法;中性工具就是語言文字、圖像等符號系統。
"新聞媒體"是新聞傳播媒體的簡稱,主要指稱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站、通訊社等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組織機構。作為社會組織實體,新聞媒體
的有形構成要素是人、財、物。其中人員是核心要素,沒有人員則不能構成社會組織;其次是資金、技術設備等物質要素。新聞媒體是被組織起來的社會群體,是為
了達到某種共同的組織目標將人們的行為聯合並協調起來形成的社會團體。每個新聞媒體都有確定的組織目標,其中的每個成員也有各自的目標和任務;每個新聞媒
體都有特定的組織系統、技術結構和運行機制;每個新聞媒體都要運用權力和領導行為,依靠決策和溝通來推動新聞媒體的正常運行和管理。新聞媒體無論是內部運
行,還是與社會環境系統的交流,都是有結構的整體性的組織行為。
任何術語的使用都要求規范化,就是必須按照術語的確切含義正確地使用它。目前,我國新聞界對"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的使用,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主要表現在:
第一,混同現象。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中,沒有注意把"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嚴格地區分開,這樣會引起使用上的混亂。這里把有些書中的論述抄錄於下:
"傳播媒介大致有兩種含義:第一,它指信息傳遞的載體、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術手段;第二,它指從事信息採集、加工製作和傳播的社會組織,即傳媒機構";
"從詞義分辨,媒介一般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指傳播的渠道、工具,如電視節目的播出和接受設備、報紙的物質形態等。其二,指傳播機構,如電視台、報社等";
"傳播媒介有時也稱媒體,專指交流、傳遞信息的工具,如報紙、廣播、電視、廣告等。新聞媒體,特指專門用於交流、傳播新聞信息的工具,僅包括報紙、新聞期刊、廣播、電視、新聞電影、通訊社等六種傳統新聞媒介和正在發展的新媒體"。
其實"新聞媒介"是指報紙、廣播、電視等,屬於工具;"新聞媒體"是指報社、電台、電視台等社會組織機構。兩者不宜混同。
第二,錯位現象。在新聞傳播實踐活動中,人們對"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的使用,常有錯位的現象。例如,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媒體廣場"欄
目,其中的內容主要是各大報紙登載的新聞作品(包括新聞評論和新聞攝影),也就是"電視讀報",在內容上並不涉及報社等新聞媒體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改
為"媒介廣場"較為"恰當。再如,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的"媒體速覽"欄目,也是向觀眾介紹報紙的新聞作品和新聞評論作品。這說明人們在實際使用中,
把"新聞媒介"和"新聞媒體"的用法搞顛倒了,應該使用"新聞媒介"的地方不恰當地使用了"新聞媒體",產生了使用上的錯位。
還常聽到"平面媒體"的說法。其實,"新聞媒體"作為社會組織,是不能分為"平面"或"立體"的。也許說"平面媒介"還能說得通,"平面媒介"主要指報紙。
第三,簡稱失當。現在流行的情況是,人們把"新聞媒介"簡稱為"媒介"。這樣簡稱是不恰當的。"媒介"是個普通詞彙,正如本文前頭指出的那樣,
它的使用是很廣泛的。媒介用於新聞傳播領域,稱為"新聞媒介"。新聞媒介是有確切含義、有所特指的新聞傳播學術語,因此,在使用中必須加上"新聞"這個限
定詞,以標明與其他媒介的區別。
同樣,把"新聞媒體"簡稱為"媒體"也是不恰當的。"媒體"一詞在《信息技術詞典》中,把它界定為:"(1)在通信中指通信介質,是用於載送信
號的媒介。在區域網中,一般是指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纜等;在無線擴頻網路,是指自由空間;在遠程網路中,通常是指同軸電纜、普通電纜、光纜以及傳播微波
信號、衛星通信信號和激光的自由空間等。(2)泛指承載信號的固定或可移動載體,如軟盤、光碟、磁帶等。"③《現代傳播技術》對"媒體"的界定:"在計算
機和通信領域,我們所指的文字、數據、符號、圖形、聲音、圖像(靜態的照片和動態的電影、電視和錄像)、動畫等,都可以稱為媒體。"④
在新聞傳播學里,"新聞媒體"是指報社、電台、電視台等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社會組織,與信息技術領域的"媒體"含義截然不同。所以,為了避免混亂,應當在"媒體"之前加上"新聞"這個限定詞。-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注釋:①見《辭海》第3137頁,1999年版
②齊振海:《哲學中的主體和客體問題》第152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③《信息技術詞典》第261頁,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④潘雲澤:《現代傳播技術》第309頁,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深媒體與報紙、雜志媒體有什麼區別?

讓我看到這個問題,你真是幸運了,哈。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比,「深媒體」更具有差異性。 首先,深媒體以圖書為傳播載體,內容上進行前期的傳播策劃,是專業定製出版,深度更勝於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媒體是對宣傳對象的各個角度進行深度解讀,內容更加詳細和完整,由於版面和時間等因素,這一點上其他媒體難以企及。 其次,深媒體傳播的內容是具有選擇性的,通常選取的是和宣傳對象緊密相關題材,內容選取上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內容選擇的多元性更高端,更加註重圖書傳播文化對讀者的深刻影響。 還有,圖書這種特殊的商品選取為深媒體的傳播載體,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比,它傳播的內容功能更加權威,而且成本低,讀者接觸時間更長,所以,它的傳播效率會更高,傳播影響力更加長久。 而近年來,傳統圖書市場發展相對低迷,陸續出現的圖書盈利模式開發也不斷涌現,先期針對企業的定製出版、書簽廣告、以及圖書插頁廣告,都是對於圖書這一文化載體的有效開發,但是,從這幾種形式和效果來看,在一定時間和范圍上算是一種突破,但從整體的發展現狀、方向和思路上,充滿了局限和障礙,同時,給圖書市場和讀者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由此,針對圖書的開發,不是單純的做做整形手術就可以改變命運的,而深媒體,是從本質上進行的一場革命性「變性」手術,全面有效的一種包裝和製作,似克隆?似變性?是,又都不是,是一種潛能的開發,是一種模式開發,是一種利用圖書、發展圖書、開發圖書的有效形式,用深媒體這一空前的概念,為品牌宣傳之路開創新的模式,也為圖書市場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基本上是負責客戶信息的傳達,屬於傳播流程的中間環節,傳播渠道單一,受眾覆蓋面受限,而深媒體第一個環節就已經有定製策劃的傳播性質,一直到製作、渠道傳播和建設到最後的整合營銷推廣都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所以傳播目的性強,主動性明顯,傳播更有序,效果更突出 這個答案還滿意么

5、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
傳統媒體是相對於近幾年興起的網路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台的媒體。比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戶外、通信以及自媒體以外的網路等意義上的媒體。
傳統媒體主要有聲音、圖像還包括電視、收音機等、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而多媒體則集聲、圖、動畫等於一體,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

傳統媒體的優勢
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
發揮傳統媒體的特長
豐富的經驗
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優勢
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信息量大,內容豐富
低成本全球傳播
檢索便捷
多媒體傳播
超文本
互動性

6、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

(1)市場的差異

傳統媒體目前是國家壟斷性的,而互聯網卻是沒有壟斷保護的,互聯網一產生,它就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受眾的差異

傳統媒體是「主導受眾型」,而網路媒體是「受眾主導型」的。在網路媒體里,受眾有更大的選擇權。

(3)寫作的差異

網路新聞文稿關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網路標題的製作是大白話,直接了當,突出重點。

(4)內容的差異

傳統媒體分級管理,網路媒體的編輯職權相對大於傳統媒體的編輯。網站編輯的職權大,也要求他有更強的把關意識。

(5)版面差異

報紙有版面的規律,報紙版面的輕重、主次,標題的處理、版面區域的安排。網路媒體是以時間流分配信息的。沒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網路媒體還沒有形成像報紙一樣成熟的版面語言。

(6)采訪的差異

網路媒體基本是編輯為主,少量的采訪新聞,少量的原創。而傳統媒體是以自采為主。

(6)新媒體和報紙的區別擴展資料:

新媒體的特徵

1、價值

就媒體本身意義而言,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2、原創性

新媒體之所以稱之為新,就新在這里。應該具備基本的原創性。這里的原創性,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個人或個別團體單獨的原創性,應該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時代所賦予的新的內容的創造,一種區別於前面時代所具備的內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種創新。更具備廣泛意義的創新。

比如,分眾傳媒就是一種新媒體,具備原創性,它之所以可以稱為原創是因為它把原有的媒體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間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卻是原創。但是那時的聚眾或者當下更多家類似媒體,都是新媒體典範,他們或者是不謀而合或者是復制,這個原創是這個特定的時間內時代的原創,仍可稱其為具備原創性的一面。而這個原創是理念上創新的典範。

3、效應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網路在90年代中期接入我國,屬於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應,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內幾乎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這種效應必然產生特定的結果。由於這個效應的變化發展,不排除新媒體可以發展成為主流媒體的可能,也就是新媒體在一定的時機也可以脫離新媒體概念限制。所有的概念都是隨著發展而變化。

7、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是什麼?

傳統媒體是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台的媒體,比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以及自媒體以外的網路等意義上的媒體。

傳統媒體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但優勢是能夠發揮傳統媒體的特長且有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優勢是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動性強並且搜索便捷。

8、新媒體與多媒體的區別

「多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
「多媒體」與「新媒體」這兩個詞很新,後者顯得更加時新。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把文本(Text)、圖形(Graphics)、圖像(Images)、動畫(Animation)和聲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互動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領域,使計算機由辦公室、實驗室中的專用品變成了信息社會的普通工具,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管理、學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詢、商業廣告、軍事指揮與訓練,甚至家庭生活與娛樂等領域。
對於「新媒體」概念,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目前主要指報刊、廣播、電視等)的新出現的傳播形式,目前主要指互聯網、手機、戶外媒體。

9、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等網路平台。

自媒體的技術是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術。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上缺的不是產品,而是銷產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就必須用到營銷這種技術,可以給你的產品帶來大量的精準流量。我聯合互聯網上的一些網路營銷大牛,組建了這個群,前面是1 5 3中間是六 五 九,後面是 九 三 4,把他們串聯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學習最前沿的網路營銷,不要加。不是真心想進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轉互聯網+,成為營銷大神,那麼歡迎。

三、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另外,有人會問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嗎 ?小編覺得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是對新媒體的升華,也在新媒體的范疇之內。

10、如何區分自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新媒體並非新興或者新型的媒體的統稱,新媒體應該有其相對准確的概念。新型的媒體或者新興的媒體都是交互網路電視。
新媒體
新媒體,是比較狹義的概念,而且這種概念不能滿足新媒體發展的需求,更不利於行業的交流溝通。故而,歌風傳媒經過對媒體的研究、大量市場數據分析,以及縱觀業內對新媒體認識看法,結合消費者的觀點,總結出新媒體相對准確的定義。此定義,在一定調研基礎上得出,非強加概念,希望供業內人士交流,等待市場的考驗。同時聲明此概念並非一刀切式的界定,希望這個概念能促進行業深層次交流同時帶動行業新發展,此概念也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變化而發展進步。
自媒體
自媒體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 自媒體有別於由專業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
發展狀況
互聯網和移動增值作為新媒體最重要的兩個領域,在2007年得到了快速發展。2007年互聯網市場規模超過400億元,並保持超過40%的年均增長速度,各新媒體節細分市場如網路游戲、B2B、網路教育、搜索引擎是當前盈利的主流,佔59%的市場比例。
2007年移動增值市場規模達到733億元,同比增長23%。2006年移動互聯網規模不到70億元,2007年達到1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0%,市場格局也發生變化,騰訊、三訊門戶和空中網佔領先地位。
此外,在發展迅速的新媒體市場中,還有一類戶外電子屏廣告市場,2007年這塊市場規模達到41.8億元,同比增長91%。
2007年,新媒體產業快速發展,廣闊的市場與日漸凸顯的影響力,吸引資本大規模流入,營銷價值加強,國際化競爭加劇,整體產業向縱深挺進。
區別
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自媒體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產生的。自媒體包括但不限於個人微博、個人日誌、個人主頁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託管平台是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zone和Weibo。 首先,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web2.0則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 其次,自媒體獨自發揚了自有的特點。自媒體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自媒體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

聲明:本站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 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我們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與新媒體和報紙的區別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