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紀錄片與短視頻節奏上有什麼不一樣?
Vg,路邊有簡訊評價叫上有什麼不一樣呢?這些去哪裡了?
2、最近在研究短視頻領域,請問初學者如何學習互聯網短視頻?
學會短視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一些免費的網站聽課,也可以在抖音在上聽課,抖音官方的巨量課堂。通過這種聽課方式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然後自己申請個賬號去拍作品運營,這個過程是最難的。如果沒有人帶,很難摸索出來。自己拍不出好的創意,拍攝的素材也不會剪輯。這個時候最快速的方式就是脫產去學習,有人一邊跟你講,一邊帶著你做,實操性學習,很快就能上手。我表妹就之前去黑馬程序員那裡學習的,短視頻學了十多天就非常好,如果是自學可能3個月也達不到這個效果。
3、符號互動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請你用符號互動論的「心靈、自我與社會」這個主題,來分析下面這個新聞
符號互動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m(詳情可以在符號學論壇上找哦,有很多資源)
又稱作象徵互動理論,符號互動論的中心觀點是:人類互動是基於有意義的符號之上的一種行動過程,意義不是來自於事物本身,而是來自與他人的互動。其理論淵源可追溯到18世紀以亞當•斯密(AdamSmith)、休謨(David Hume)等人為代表所提出的人類科學必須重視人類相互聯系的基本觀點。19世紀中晚期,美國四位社會學家對符號互動論的形成分別作出了貢獻:詹姆斯(Wiliam James)提出「自我」概念,杜威(John Dewey)闡述了個人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問題,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提出的「鏡中我」概念,托馬斯(William I. Thomas)定義了「情境」。
對符號互動論形成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他在1934年發表的《心靈、自我與社會》一書中對符號互動論思想進行了具體闡釋。米德認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表意行為往往是通過社會互動來實現的,而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類只有通過符號才能實現心靈、自我與社會的互動。符號之所以能作為人類社會互動的工具,是因為人類在使用符號的過程中賦予了符號以規約性的意義。同時米德還認為,通過符號互動,不但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且人們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將他人作為一面鏡子,透過主體的我(I)與客體的我(me)形成「自我」。
對符號互動論進行完備梳理與概括的是米德的學生布魯默(Robert Blumer),他總結了符號互動論的三個基本原理:第一,我們依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而對其採取行動;第二,我們所賦予的事物的意義源於社會互動;第三,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某種情境以意義,而決定怎樣採取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即進行「自我交流」。
符號互動論也招致了一些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該理論僅僅關注的是社會個體之間的互動,而忽視了社會歷史、結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基於此,布魯默與其他符號互動論者指出,即使再宏大的社會力量的影響,人們也總是通過個體的符號互動來感知它們,並且只有首先理解個體互動,才能真正地理解社會。(馮月季)
4、社會學的四種視角是神馬啊?!!!我好像記得有沖突論、符號互動論、結構功能主義,還有一個是神馬?急求
傳統認為,社會學有四大理論視角,即功能主義、沖突論、社會交換論和符號互動論。也有觀點講偏微觀的社會交換了和符號互動論合並為互動論,另增加女性主義視角。
社會學傳統四大視角的劃分主要的理論支撐來自現代社會學理論,即二戰後是1980年代初期,以美國為主的社會學理論流派的觀點。
在當代,這四種理論視角依然是社會學認識社會的出發點,但隨著理論融合程度加深、後現代的影響、社會理論趨勢的影響等多重因素,新的打破嚴格界限的理論開始出現,歐洲社會學理論也重新崛起。所以,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已經不再僅局限於傳統的四大視角。
5、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看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迅速發展
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2019年呈現三大發展趨勢騰訊仍然在加強短視頻的攻勢
騰訊近期低調上線了兩款新的短視頻產品:醬油和哈皮。前者定位游戲短視頻社區,主打60s的游戲短視頻;後者則是娛樂社區,主打搞笑視頻、幽默段子等。然而,僅在11月初,騰訊才剛剛正式推出一款內部代號「火鍋」、名為「yoo視頻」的APP,這也是其繼微視、閃咖、貓餅、QIM、MOKA魔咔、DOV、騰訊雲小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下飯視頻、MO聲、音兔之後,推出的第十三款短視頻應用產品。
在用戶規模層面:用戶體量保持持續增長勢頭,預計2020年將突破6億
2016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到了1.53億人。截止到2017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突破2億人,達到2.42億人。預計2018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將超3億人。憑借著短視頻產品的碎片化、高傳播、低門檻特性,並且目前短視頻整體移動互聯網用戶滲透率較低,用戶紅利仍在,有較大的用戶發展空間,並預計到了2020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將超6億人,達到6.67億人。
2016-2020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市場規模層面:短視頻市場規模持續攀高,預計2020年將超300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路視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僅為19.5億元。截止到2017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了53.8億元。伴隨著短視頻行業監管力度加大,規范行業生態,促進中國短視頻市場的良性發展,短視頻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2018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將達到113.3億元。伴隨著短視頻的火熱,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和廣告主關注帶動整體市場規模提升,預計到了2020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將達357.4億元。
2016-2020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9月中國短視頻APP活躍人數TOP9統計分析
在2018年9月中國短視頻APP活躍人數排行榜中,抖音短視頻以活躍用戶數21478.74萬人,環比增長2.7%,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西瓜視頻,活躍用戶數為6698.31萬人,環比增長1.7%;排名第三的是波波視頻,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490.63萬人,環比下降1.4%。
2018年9月中國短視頻APP活躍人數TOP9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短視頻行業發展現象與趨勢分析
1、全行業集體進軍短視頻營銷
2、短視頻創發持續發力
3、短視頻全渠道營銷已成時代主流
4、中長尾短視頻紅人成為品牌主的首選
2019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短視頻營銷地位進一步提升,有望成為品牌營銷的第一發聲源;
2、隨著客戶及用戶對短視頻內容的高質量需求,KOL的價值將被市場拉升;
3、品牌批量規模化的采購助推短視頻智能投放的發展,AI驅動數字化營銷必成大勢。
6、短視頻中的MCN是什麼?與PGC UGC有什麼不同
MCN是什麼:
MCN(Multi-ChannelNetwork)是一種多頻道網路的產品形態,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這是 Youtube 最早提出來的概念,指的是某個公司或組織通過簽約或自建的方式形成賬號矩陣,通俗地說就是視頻版的聯盟。
MCN與PGC、UGC的區別:
它們的區別在於所屬范疇不同:MCN是一種多頻道網路的產品形態,相當於一個中介公司,上游對接優質內容,下游尋找推廣平台進行變現;UGC和PGC是屬於運營的范疇,主要涉及網站裡面的內容來源問題。
(6)符號互動論與短視頻擴展資料:
PGC和UGC的優缺點:
1、PGC (Professional-generated content)
即專家提供的內容,大多數非論壇性的個人網站,比如現在典型的:36氪、虎嗅網等。他們網站上有相當權威的各行各業的專家提供內容。這些專家能為改網站帶來大量的用戶。
PGC優點 :由站長提供的內容,可控性強,可以經過多層篩選,呈現在用戶面前更具權威,或者更有用。
PGC缺點 :"專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也許一篇文章能有很大吸引力,但是數量方面卻是其弱點。
2、UGC(User-generated content)
由用戶提供的內容,一般的論壇,不可能由站長一個人來寫貼,用戶的數量決定了這個論壇的發展前景。現在幾乎所有的社交網站,都是採用UGC的模式,比如百度貼吧,微博等,以及典型UGC的糗事百科。
UGC的優點:不必操心網站的文章數量,總有無數的用戶每日每夜為網站提供新的血液。
UGC的缺點:文章的質量很難所關,控制不好網站很容易會被廣告、垃圾信息所佔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MCN
網路-PGC
網路-UGC
7、視頻廣告和宣傳片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1.內容、功能上的差別
廣告片更側重於對個體或系列產品的宣傳,反復的播出,使大眾對產品產生強烈的記憶。
比如說VIVO手機宣傳時主打的拍照功能,廣告詞是「照亮你的美」,即使現在宣傳力度有極大部分轉為了跟隨潮流的「全面屏」,但是最終的廣告詞還是圍繞著「照亮你的美」,這種印象已經深深烙印在大眾的潛意識里。
每當你拍照時你都會聯想到這一廣告,進而想到這款產品,並產生購買慾望。這就是企業投放廣告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企業宣傳片從內容上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企業形象片,另一種是產品直銷片。
前者主要是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形象,傳遞企業信息。它可以促進受眾對企業的了解、認可,增強信任感,從而帶來價值。
而產品直銷片主要是通過現場實錄配合三維動畫,直觀生動地展示產品生產過程,突出產品的功能特點和使用方法。從而讓消費者或者經銷商能夠比較深入地了解產品,營造良好的銷售環境。
2.傳播方式上的差別
視頻廣告在傳播過程中主要依賴電視、LED大屏幕、網路播放器、樓宇電視等途徑進行。並在這些傳播媒介上進行轟炸式的視覺營銷。
這就意味著,視頻廣告的投放費用往往會比製作費用高出很多,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都不止。
與視頻廣告相比,企業宣傳片的傳播更加靈活,主要在網路上進行傳播(配合網路營銷),或者固定地點的一台電視機就足夠了。當然,刻成光碟發給客戶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這就意味著,宣傳片在傳播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是非常小的。
並且,在這個電子商務逐漸普及,展會、競標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宣傳片無疑成為企業提高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銷量的終極武器。
3.表現形式上的差別
視頻廣告的時長一般限制在60秒以內,在形式上注重策略、創意、沖擊力和感染力,偏向於「體驗營銷式」的視覺營銷。
而由於時長較短,為了迎合廣告策略,達到足夠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視頻廣告的創意和形式上往往會略顯浮誇,從而達到讓人記憶深刻的效果。
也就是說,視頻廣告的吸引力和視覺沖擊力,往往會和它的真實度成反比。
與視頻廣告相比,企業宣傳片的時長一般會較長,信息涵蓋量大。
且在表現形式上,層次分明、清晰有序。並且企業宣傳片的風格和基調,一般都會迎合企業的文化和理念,在敘述上主要以企業文化、實力、團隊、產品、服務等一些內容加以詳細闡述。
由於企業宣傳片中的鏡頭多以企業實景為主,在敘述內容上多為企業的實際情況,所以企業宣傳片的真實度和可信程度都非常高。
8、新手如何進行短視頻創作?
新手進行短視頻創作,可以從下面四個點入手:
1、確定短視頻內容方向,找到自己熟悉的領域。
當你選擇做短視頻時,首先要確定內容的垂直領域,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就是選自己擅長和了解的區域去做,例如音樂、電影、居家生活等,其次是熱門領域,比如搞笑視頻、鄉村題材視頻等,選擇一個內容方向去做。
2、確定文字腳本。
無論是自己拍攝視頻或是二次剪輯視頻,都需要提前寫好文字腳本,將視頻內容分為幾步,每一步內容是什麼,台詞是什麼,需要記錄清楚,以確保製作視頻是條理清晰,不慌不亂。
3、准備拍攝器材,進行視頻拍攝。
需要准備的拍攝器材有:拍攝工具(攝像機/手機)、三腳架、打光板等。如果不是自己拍攝視頻,可省略此步。
拍攝視頻時,需要根據分鏡頭腳本提前踩點,確定拍攝地點和場地布景、光線狀況、服裝人物等事項。
4、視頻後期製作。
拍攝結束後需要進行適當的後期製作,例如添加濾鏡、轉場、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內容。
(8)符號互動論與短視頻擴展資料
新手製作短視頻的腳本製作過程:
1、搭建框架,確定故事主線。
腳本對於視頻內容的架構至關重要,只要確定了腳本框架,我們就可以根據故事大綱來填充故事。例如,你的故事是以情感為主線,其中又以分手為話題,那麼前因是什麼,後果是什麼。搭建了故事框架,就可以創作故事了。
2、確定場景和道具。
確定故事發生的場景,需要人物、布景、物品,這些我們統稱為「道具」。
例如,真實的場景更讓人有代入感,而虛擬的場景可能成本更低,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場景和道具。
3、確定故事時長。
確定故事內容的時長,用戶大概觀看的時間。時長過長能否吸引用戶看完視頻等等。確定時長,才能根據視頻長度設置反轉和沖突留住用戶。而一般一個視頻要在15秒左右的地方設置一個反轉或爆點來留住用戶。
4、確定拍攝手法拍攝方式。
推、拉、搖、移、跟;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每一種景別和運鏡手法所呈現的畫面效果不同。確定每個畫面想要呈現的效果,選擇怎樣的鏡頭,就可以自然地填充每個畫面的拍攝方式。
5、點題,輸出價值觀。
輸出對用戶「有用」的價值觀。這里的有用可以是技能上的,也可以是情緒上的。例如,你的「雞湯」讓他感同身受,你的「干貨」讓他「受益匪淺」,只需要一個「價值點」,就有可能讓用戶點贊、評論甚至收藏。
9、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如何看待短視頻流行
短視頻也是一種信息傳遞渠道。它的發布者是身邊普通人,內容不需經權威機構過濾篩選,第一時間發布。基於此,人們潛意識里會覺得更親切,更真實,互動性更高。就像跟鄰居朋友閑話家常。從社心角度來講,可能反映了人的群體認同和社會交往方式。
但是不得不警惕的是,很多短視頻質量堪憂,這對下一代身心完善尤為不利。希望大家還是盡量發布高質高雅的內容,凈化提升我們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