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餐飲業的市場調查
首先定向:
1、一定市場范圍內,餐飲企業的檔次分布,同定位餐飲企業經營特點調查(規模、包房數量、散台等)
2、一定市場范圍內,餐飲消費習慣市場調查,包括婚宴、商務、聚會、工作餐等;還有就是中西風格等。
2、餐飲結合新媒體應該怎麼做?
簡單回答:
餐飲與新媒體,很不錯的想法,但線下與線上結合之前,先讓你做一件事,那就是先打造自己的一個品牌:一道菜,一個招牌或者是一個美麗的廚師等等,只要有都可以,這是你們的切入點。
然後以此為切入點到各種平台去炒作,文案也好,視頻也行,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炒作的項目必須是正能量的那種。
3、餐飲業行業調查的問題
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景氣調查問卷
請於2005年3、6、9、12月13日報出
由企業廠長(總經理)或其委託的企業其他主要負責人填報
表 號:N 2 3 8 表
製表機關:國 家 統 計 局
文 號:國統字[2004]89號
2 0 0 5年 季度 執行期限:2005年12月底止
一、企業名稱及代碼
01 法人單位名稱
02 法人單位代碼 □□□□□□□□ - □ 企業編號 □□□□□□
請於下列各選項後的 □ 中打「√」
二、本行業景氣狀況判斷
16 您對當前本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是 ①樂觀 □ ②一般 □ ③不樂觀 □
17 您對下期本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是 ①樂觀 □ ②一般 □ ③不樂觀 □
18 第二部分問卷計算機平衡項選擇 選擇①共 □ 選擇②共 □ 選擇③共 □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判斷
業務預訂(沒有業務預訂的估計業務需求情況)
19 本期本企業業務預訂比上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20 下期本企業業務預訂預計比本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業務量
21 本期來本企業住宿或就餐人數比上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22 下期來本企業住宿或就餐人數預計比本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競爭能力
23 本期本企業在同行業的競爭能力是 ①較強 □ ②一般 □ ③較差 □
24 下期本企業在同行業的競爭能力預計是 ①增強 □ ②不變 □ ③下降 □
客房出租(限住宿業填報)
25 本期本企業客房入住率是 ①80%以上 □ ②50-80% □ ③50%以下 □
26 下期本企業客房入住率預計是 ①80%以上 □ ②50-80% □ ③50%以下 □
收費(服務)價格
27 本期本企業收費(服務)價格比上期 ①上升 □ ②持平 □ ③下降 □
28 下期本企業收費(服務)價格預計比本期 ①上升 □ ②持平 □ ③下降 □
營業收入
29 本期本企業營業收入比上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30 下期本企業營業收入預計比本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營業成本
31 本期本企業營業成本比上期 ①下降 □ ②持平 □ ③上升 □
32 下期本企業營業成本預計比本期 ①下降 □ ②持平 □ ③上升 □
盈利(虧損)變化
33 本期本企業盈利(虧損)比上期 ①增盈/減虧□ ②盈虧不變□ ③增虧/減盈□
34 下期本企業盈利(虧損)預計比本期 ①增盈/減虧□ ②盈虧不變□ ③增虧/減盈□
流動資金
35 本期本企業流動資金是 ①充足 □ ②一般 □ ③緊張 □
36 下期本企業流動資金預計是 ①充足 □ ②一般 □ ③緊張 □
企業融資
37 本期本企業融資情況是 ①容易 □ ②一般 □ ③困難 □
38 下期本企業融資情況預計是 ①容易 □ ②一般 □ ③困難 □
續表
貨款拖欠
39 本期本企業應收未收的到期貨款比上期 ①減少 □ ②持平 □ ③增加 □
40 下期本企業應收未收的到期貨款預計比本期 ①減少 □ ②持平 □ ③增加 □
勞動力需求
41 本期本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比上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42 下期本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預計比本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固定資產投資
43 本期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上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44 下期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預計比本期 ①增加 □ ②持平 □ ③減少 □
企業綜合生產經營狀況
45 本期本企業綜合生產經營狀況是 ①良好 □ ②一般 □ ③不佳 □
46 下期本企業綜合生產經營狀況預計是 ①良好 □ ②一般 □ ③不佳 □
47 第三部分問卷計算機平衡項選擇 選擇①共 □ 選擇②共 □ 選擇③共 □
四、企業當前對人員的需求情況
48 目前本企業急需哪方面人員(按影響程度選3個)
1、推銷展銷人員 6、餐飲服務人員 11、中、西餐廚師 16、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
2、營業員、收銀員 7、飯店、旅遊服務人員 12、廣告設計人員 17、計算機軟體研發人員
3、治安保衛和環衛人員 8、一般管理人員 13、機動車駕駛人員 18、電力設備安裝運行檢修人員
4、秘書 9、高級管理人員 14、建築工程技術人員 19、生產工人、運輸工人、施工工人
5、財會人員 10、機械工程技術人員 15、機械加工裝配修理人員 20、技師或高級技師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如果上述人員均不是企業所需要的人員,請具體列出企業需要的人員:
五、企業生產經營問題判斷與建議
49 您認為目前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下一步有何打算?有何建議與意見?
填表人姓名: 職務: 電話: 報出日期:2005年 月 日。
4、怎麼做餐飲業的市場調查?
重視產品定位,這個是核心,產品線定位,包裝定位,餐廳環境的定位,價格的定位,消費群體的定位等等,每一次策劃一個餐飲項目,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這個事情。選址最好採用人流量測量工具,進行重點時段的人流測量,例如中午11:30到13點的人群測流,這中間,注意區分年齡階段,消費特徵,周邊店面的情況,客單價,人流走向等等因素,同時區分工作日和周末的區別等,計算好人流。
5、對餐飲業的想法和建議
當今時代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因而選擇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那麼,適合年輕人的創業項目有哪些呢?對於年輕人來說,創業經驗相對欠缺,因此,選擇門檻低、投資金額不需太大的餐飲業是相對較為適宜的。
6、關於餐飲業的調查報告要怎麼寫
北京市統計局、市商委、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市私營個體協會近日公布了對全市餐飲業進行的調查結果,用數據描繪了北京食肆遍布、美味豐盈的餐飲業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實現餐飲業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達到112.4億元,增長幅度為16.4%。其中,個體餐飲戶佔全市總戶數的七成多。
近年來,一批大型商業、科技園區、CBD商務中心區、使館區和金融街都集中在四環路以內,帶動了老字型大小、名牌餐飲集中落戶在城近郊區,使城近郊區在餐飲網點建設和實現零售額上佔了絕對優勢。半數餐飲企業在三環路以內安營紮寨。調查顯示:本市三環路以內共有餐飲企業2422個,佔全部餐飲企業的50.2%。按零售額來看,二環、三環之間餐飲業所佔比重最大,增長也最快;其次分別是二環以內,三環、四環之間,四環以外。
調查還顯示,2002上半年,國有、集體餐飲企業零售額為6.9億元,佔全市的12.1%;有限責任和股份有限公司7.5億元,佔13.1%;港澳台投資和外商投資企業16.3億元,佔28.5%;私營企業8.9億元,佔15.5%;個體餐飲14.3億元,佔25%。由此可見,個體經濟比重最高,港澳台商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個體經濟的比重均已超過國有、集體經濟,成為支撐餐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快餐深得上班族的歡心。中式快餐如馬蘭拉麵、永和豆漿;西式快餐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迅猛,各展其能。據調查顯示,全市共有中式快餐館、西式快餐館621家,佔全部餐飲企業的12.9%,雖然所佔比例不大,但零售額卻增長快速。調查中發現,經營早點的企業仍然較少。調查顯示,本市經營早點的餐飲企業只有1193家,佔全部餐飲企業的24%,不到四分之一,供應仍不能滿足需求。
雖然國有企業在規模上大於外商投資企業,但在經營效果上卻遠遠不如對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本市國有餐飲企業共有573家,營業面積23.6萬平方米,餐飲人員達1.4萬人;比外商投資企業多236家,營業面積多8.7萬平方米,人員少0.4萬人。然而2002年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零售額12.4億元,是國有企業的2.1倍,佔全市餐飲企業的21.6%,而國有企業僅佔7%;在大中型餐飲企業零售額排行中,前5名就有3家外商投資企業,增長幅度最高達32%、最低達17.1%,而國有企業只有兩家,增長幅度也只有10.5%和2.7%。
7、餐飲業報告調查方法有哪幾種?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8、新媒體平台能給餐飲企業帶來什麼?
一)善於製造話題,引發受眾關注
餐飲企業不能簡單地將「互聯網+」
等同於用互聯網賣東西,而是要將互聯網思維融入餐飲行業的各方面。黃升民教授認為,互聯網思維的特質包括:在資源上以豐裕替代稀缺,在傳播行為上以互動替代單向,在傳播渠道上以平台替代管道。②對於餐飲企業來說,傳統的老字型大小對於年輕的消費群體並不具備特別的吸引力,而他們對於網路上的熱門話題關注度和參與度較高,樂於分享自己的見聞。餐飲企業在進行新媒體營銷時正是抓住了這一點。2014年9月,泰國皇室公主詩琳通因喜歡吃川菜,在六十歲生日時宴請賓客,指定眉州東坡作為唯一的餐飲服務商,這也是中國餐飲企業第一次走出國門,眉州東坡成為了製作外國國宴的首家老字型大小品牌。此後,眉州東坡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火速結合微信媒體開展了廣告營銷活動。雕爺牛腩憑借著周星馳的電影《食神》原型的故事背景,開業預熱時邀請微博大V、明星、媒體等到店免費品嘗,並邀請話題人物蒼井空到現場助威,成功為品牌打開了知名度
(二)與客戶互動頻繁,社交傳播效果強
黃太吉煎餅在新浪微博擁有14萬粉絲,重視與粉絲之間的交流,對於粉絲的評論和@都盡量回復,並經常開展很多線下活動,通過講座與粉絲加強交流。望湘園僅在微信「搖一搖」活動中就保持了用戶的持續性關注。在2015年羊年春晚,微信搖紅包成為熱門話題時,望湘園推出了洋洋得意系列卡券,二十張卡券都以望湘園冬季主推的菜品為基礎,給予折扣或贈品優惠。由於春節期間是餐飲業的旺季,客戶在門店消費時參與積極性也高,微信「搖一搖」增加了品牌與用戶的互動頻次。在這之後,望湘園發起「為愛吃狂」活動,並聯合「掌上北京」「北京吃貨」「北京北京」等知名微信公眾號宣傳,發出新菜50元專享券。卡券必須通過門店「搖一搖」或者社交媒體轉發才能獲得,無形中強化了用戶自發的社交傳播
(三)促銷形式新穎有趣,銷售轉化率高
餐飲企業進行新媒體營銷過程中,當擁有了一定的話題熱度後,讓促銷能夠產生實際收益是進行新媒體營銷的重要內容。眉州東坡結合話題營銷同時開展促銷,當客戶
來到眉州東坡門店時,
開啟微信「搖一搖」即可獲得一張卡券,免費兌換一根價值12元的泰國公主國宴上的同款香腸。在開啟微信「搖一搖」活動的二十多天里,活動共發出了近8萬張微信卡券,最終兌換超過6萬張,卡券核銷率達到80%。北京的局氣餐廳也在促銷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樣,在微信「搖一搖」活動中,設置了很多趣味卡券,比如「加塞兒券」「京味十足」「如魚得水」「比逼格更逼格」等,設計得新穎有趣,吸引了消費者參與到營銷活動中來。
(四)特色化的服務和產品
在餐飲企業的最終消費環節中,
門店的裝修和服務會直接影響顧客購買行為的完成,因此特色化的服務和產品成為留住顧客的關鍵點,有助於製造社交媒體討論和分享的話題。黃太吉煎餅每家門店大約10平米左右,在店內裝潢上結合港式茶餐廳的格調,店面陳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奇玩意兒,比如來自華盛頓國家天文博物館的阿波羅登月杯,來自日本的招財貓,來自紐約的愛因斯坦玩偶,增加了門店的趣味性。店內服務員會在兒童節當天扮演動畫片中的人物送餐,顧客戴紅領巾入店可以免費獲得煎餅果子。雕爺牛腩主打「輕奢餐」品牌,主營新中式創意料理,店內服務員均以黑紗蒙面,添加了就餐時的神秘氣氛。顧客上座之後,店員會端來四杯好茶,依次是西湖龍井、凍頂烏龍、茉莉香片、雲南普洱,並提醒客人從左往右依次品嘗。除了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外,餐飲企業的產品也各具特色。局氣餐廳著名的局氣炒飯,原材料是黑米,但卻做成蜂窩煤的形狀,服務員將其端上桌後會澆黃酒點火,在跳躍的火焰旁說祝福語「祝大家紅紅火火」,形式新穎獨特,吸引了顧客在社交媒體發布、傳播。
9、餐飲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