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媒體App如何完善
據人民網研究院長期對新聞類App的排名跟蹤以及對用戶使用情況跟蹤調查也可看出,傳統媒體所出的App在與商業互聯網公司如新浪、網易所出的App以及其它新興移動互聯網閱讀器的競爭中處於全面不利的態勢,每周監測下載或有效使用排名前20的新聞類App中,很難看到傳統媒體的身影。 根據比較觀察,也得出一些傳統媒體可改善的地方,僅供參考:一、研究用戶行為,尊重移動用戶習慣 首先,研究表明,移動用戶的閱讀行為和其使用傳統媒體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在晚上10點到凌晨1點之間是移動用戶閱讀的一個高峰時段。但調查發現,在這最寶貴的黃金時間,許多傳統媒體的App卻不再有內容更新,因為這不在傳統媒體的上班時間。 另外,調查發現,三分之二左右的傳統媒體App沒有推送功能,而搜狐、騰訊的手機客戶端一天會推送四五次,有的甚至更多。研究還發現,在閱讀模式、夜間模式、字型大小選擇、橫豎屏顯示等功能及用戶體驗指標上,傳統媒體的App應用表現欠佳。比如,僅有少數傳統媒體的客戶端提供了可根據網路環境自動選擇最佳接收方式的環境選擇功能。 而這些欠缺大多都是可以靠技術手段完善的。在強調用戶體驗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大部分傳統媒體似乎並不重視技術所帶來的變革。新媒體專家Rob .Regan總結道,未來五種職位將成為媒體的標配:首席數字官、首席戰略官、首席增長官、首席內容官、首席產品官。《商業價值》雜志新媒體負責人陽淼也指出「互聯網公司習慣把受眾稱為用戶,而傳統紙媒則把受眾稱為讀者,這是本質的區別」 。其本質區別是,傳統平面媒體往往把自己紙上的內容機械地搬到手機App上,大部分媒體對利用新技術去拓展自己的業務似乎思考不多。二、發掘移動終端特點,加強「運營」的理念 許多用戶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用自己的手機打開微博,在微博上已經有豐富的新聞信息;相比之下,許多傳統媒體的App使用頻率卻不高。在競爭激烈的App市場,大部分媒體的App往往都面臨一個尷尬處境:即用戶剛下載時有一陣熱度,但是之後就很少有人持續去點擊,用戶活躍度很低。這說明在運營App時,除了保證新聞內容外,要認識到媒體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內容的價值,還應該是服務的價值。調查發現,只有少數幾家傳統媒體新聞應用整合了UGC,輸出新聞仍然是傳統媒體手機客戶端的主要模式。整合UGC以增強用戶對應用的粘度,並未受到大多數媒體的重視。另外,很多網路媒體新聞應用已實現了「個性化推薦」,如根據閱讀歷史智能推薦新聞的功能。而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做到 「實時性」,更符合移動傳播的基本要求。三、切勿「畫地為牢」,努力尋找增量讀者 很多傳統媒體在定位移動媒體用戶的時候,容易陷入一個誤區:經常把原有的媒體讀者數量當做所有媒體形式的讀者總量來計算,頗有些「畫地為牢」。其實,在移動媒體上,還要考慮在原有紙質媒體外的增量讀者市場。比如《環球時報》紙質報紙的讀者大部分是政企工作人員且男性偏多,年齡多在 30-40 歲之間;但其移動終端的用戶則更為年輕,性別比例更均衡。這對《環球時報》拓展年輕族群用戶、掌握持續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非常有利。還有一個更好的例子如《新京報》,其紙質媒體主要面對北京市場,但移動媒體卻將用戶拓展到全國甚至全球。四、先找準定位,再談收費與盈利 有投資界人士表示,紙媒的App是傳統媒體的有益補充,但很難獨立賺錢。因為App的規模小而且內容少。建議把App作為平面媒體的客戶關系維護、互動工具,平媒抓真實用戶的突破口,而非新的平台,這樣才能找準定位。 也有一些媒體正在移動終端上進行App盈利的嘗試,並取得了一定效果。如《第一財經周刊》採取的方法是將內容分成免費版和付費版,或者在免費版當中設置付費內容。這種做法的好處不但能發展新用戶,而且能提高免費向收費用戶的轉化率。《第一財經周刊》電子版主編劉春表示,《第一財經周刊》去年的iPad版獲得了約300多萬元人民幣的營收,其中有110萬來自電子雜志訂閱付費(共有約2萬訂戶),還有約200萬的廣告收入,其中大部分是品牌廣告。 可以看出,在所有媒體的新媒體業務中,專業類媒體似乎更容易成功。
2、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渠道都有哪些
傳統媒體:電視、電梯、公交、報紙、廣播
新媒體:主要以網路為主,微博、微信、sns、問答類(知乎、知道)、論壇、博客、b2b平台等一些網路渠道
3、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
(1)市場的差異
傳統媒體目前是國家壟斷性的,而互聯網卻是沒有壟斷保護的,互聯網一產生,它就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受眾的差異
傳統媒體是「主導受眾型」,而網路媒體是「受眾主導型」的。在網路媒體里,受眾有更大的選擇權。
(3)寫作的差異
網路新聞文稿關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網路標題的製作是大白話,直接了當,突出重點。
(4)內容的差異
傳統媒體分級管理,網路媒體的編輯職權相對大於傳統媒體的編輯。網站編輯的職權大,也要求他有更強的把關意識。
(5)版面差異
報紙有版面的規律,報紙版面的輕重、主次,標題的處理、版面區域的安排。網路媒體是以時間流分配信息的。沒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網路媒體還沒有形成像報紙一樣成熟的版面語言。
(6)采訪的差異
網路媒體基本是編輯為主,少量的采訪新聞,少量的原創。而傳統媒體是以自采為主。
新媒體的特徵
1、價值
就媒體本身意義而言,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2、原創性
新媒體之所以稱之為新,就新在這里。應該具備基本的原創性。這里的原創性,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個人或個別團體單獨的原創性,應該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時代所賦予的新的內容的創造,一種區別於前面時代所具備的內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種創新。更具備廣泛意義的創新。
比如,分眾傳媒就是一種新媒體,具備原創性,它之所以可以稱為原創是因為它把原有的媒體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間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卻是原創。但是那時的聚眾或者當下更多家類似媒體,都是新媒體典範,他們或者是不謀而合或者是復制,這個原創是這個特定的時間內時代的原創,仍可稱其為具備原創性的一面。而這個原創是理念上創新的典範。
3、效應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網路在90年代中期接入我國,屬於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應,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內幾乎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這種效應必然產生特定的結果。由於這個效應的變化發展,不排除新媒體可以發展成為主流媒體的可能,也就是新媒體在一定的時機也可以脫離新媒體概念限制。所有的概念都是隨著發展而變化。
4、自媒體 新媒體 傳統媒體的區別
1、傳統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是相對於近幾年興起的網路媒體而言的,通常我們將平面媒體稱為傳統媒體。2、新媒體:一種與傳統媒體相關的新的媒體形式,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格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在線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紙和雜志。3、自媒體:指個人媒體的意思,通過網路上的互動平台來把自己做成一個焦點,一個新聞源,包括:今日頭條、微信、貼吧、知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路社區。
5、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是什麼?
傳統媒體是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台的媒體,比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以及自媒體以外的網路等意義上的媒體。
傳統媒體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但優勢是能夠發揮傳統媒體的特長且有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優勢是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動性強並且搜索便捷。
6、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
傳統媒體是相對於近幾年興起的網路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台的媒體。比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戶外、通信以及自媒體以外的網路等意義上的媒體。
傳統媒體主要有聲音、圖像還包括電視、收音機等、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而多媒體則集聲、圖、動畫等於一體,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
傳統媒體的優勢
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
發揮傳統媒體的特長
豐富的經驗
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的優勢
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信息量大,內容豐富
低成本全球傳播
檢索便捷
多媒體傳播
超文本
互動性
7、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何不同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
眾所周知,新媒體的產生對於傳統媒體具有很大的沖擊作用,但是這個沖擊表現在哪裡、相對於新媒體它又有那些優勢呢?
就以廣告傳媒為例,傳統媒體的廣告無非就是對你做一個宣傳,讓受眾能夠知道你的產品或者企業,但是它僅僅只是讓別人知道,並沒有讓客戶真正的了解到你的想法;同樣的商家讓傳媒公司給他們做一個廣告,廣告做的很漂亮,但是真正宣傳的廣度及深度,卻沒法得到回饋。這就是傳統媒體的最大弊端,而新媒體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原因便是通過新媒體客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商家所要表達的信息,同時商家也可以通過新媒體知道廣告的廣度和深度。
之前曾經接觸過一家傳媒公司,這家公司剛開始是做傳統的廣告傳媒的,公司老闆也在當地的傳媒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新媒體的發展讓這個老闆發現傳統媒體的弊端使得不足以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具有強有力的競爭,所以這家公司開始向新媒體轉型,起步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初見規模。
在推廣方面,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是信息化的,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給新媒體有著巨大的作用。必如PAPI醬為什麼可以這么火,公眾號家家企業基本都有,就是因為新媒體的借了互聯網的勢,傳媒加上互聯網使宣傳推廣的數量及質量都大大提升。
8、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新」在哪裡?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而言,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新的傳播載體。新媒體是網路媒體,以互聯網會傳播載體,快速,多媒體,立體地傳播信息。新的傳播方式。新媒體的網路傳播把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有機融合在一起(比如社交媒體),而傳統媒體基本屬於較單一的大眾傳播。新的傳播內容。大眾化的內容,碎片化的內容,泛新聞開始出現。新的互動機制。傳統媒體缺乏受眾參與,而新媒體則特別強調受眾的參與,提供了各種渠道和方式吸引受眾介入傳播。9、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區別在哪?新媒體的優勢是?
區別: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優勢: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低成本全球傳播;檢索便捷;多媒體傳播;超文本;互動性強。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