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哪次大會提出了新媒體

哪次大會提出了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8-20 16:44:09

1、哪一次會議首次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處於初級的階段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

2、在黨的哪一次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重大戰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黨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來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這是我黨大力弘揚中國夢的時代契機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動力,是與我國的發展緊緊相依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目標,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時代背景下實現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核心的體現。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是繼續邁大步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體現。我國的發展道路,歷來都是建立在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上的,將全民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作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長期以來都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代接軌,與全球接軌,最終目的就是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中國夢付諸於實踐中,落實在行動上。我黨成立的出發點便是實現人民的利益,黨和政府的一切行動和政策都是為了群眾,讓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護,享有應該享有的福利。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適應當今我國發展趨勢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進程全面鋪展開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我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的,是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對我黨長期奮斗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進一步認知,需要我們不斷鞏固和加強對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政策領悟和形勢分析。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和貫徹我黨的基本路線作為前提,解放思想,杜絕固步自封,始終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緊緊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精神,不斷推動改革創新。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我們的思想,不斷形成精神共識。要堅持不懈的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自己,大力弘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越性和領導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實質,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學習領悟,增強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個倡導」和實際相結合,做好本職工作,盡好本職力量,真正融入到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隊伍當中去。

3、4.請問「生態文明」是哪次會議上正式提出並上升為我國國家戰略的?

第18大

4、中共哪次會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開。

大會首次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鄧小平指出:"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5、十三五計劃是哪次大會提出來的

是十三五規劃,黨的十八大提出制定建議,此後國務院及其相關部委根據建議分別編制「十二五」規劃(草案),,在明年三月份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審議通過。

6、「三個代表」是什麼時候哪次會議提出來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澤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時提出的。首次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200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6)哪次大會提出了新媒體擴展資料: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黨和國家全部理論活動、實踐活動,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則、根本依據,成為指引黨和國家新世紀偉大進軍的行動指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三個代表思想始終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實現人民願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7、三個代表是哪次會議上提出的 是十幾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澤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時提出的,不是在人大上提出的。具體內容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黨和國家全部理論活動、實踐活動,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則、根本依據,成為指引黨和國家新世紀偉大進軍的行動指南。



(7)哪次大會提出了新媒體擴展資料: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國社會發展前列的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歷史地位、歷史作用,始終是與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聯系在一起的。什麼時候堅持並做到了這樣「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就興旺發達,就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就經得起任何風浪的沖擊。

什麼時候如果偏離或沒有完全做到「三個代表」,就會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人民就會不滿意,中國共產黨就會遇到困難和曲折。


8、哪次會議提出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中共中央在1986年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第一次提出了「總體布局」的概念。決議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並且使這幾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進。」 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構成了三位一體的總體布局。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階段」 ;這次大會所確定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富強、民主、文明」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現代化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

參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歷史演變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7964364.html

9、新媒體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新媒體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長戈爾德馬克於1967年率先提出。他在其發表的一份關於開發電子錄像(EVR)的報告中,他把電子錄像稱為「新媒體」。1969年,美國傳播政策總統特別委員會主席羅斯托在向尼克松總統提交的報告書中多次使用「新媒體」一詞,由此,「新媒體」一詞開始在美國社會流行並逐漸擴展到全世界。

10、哪次會議明確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

黨的二大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時間:1921.7.23—8.3;
地點:上海、嘉興南湖;
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達、李漢俊;北京張國燾、劉仁靜;長沙毛澤東、何叔衡;武漢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王燼美、鄧恩銘;廣州陳公博,日本東京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可爾斯基也出席了大會。代表全國53位黨員。
確立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
制定黨的綱領: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明確中心任務:領導工人運動。
選舉領導機構: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時間:1922.7.16-23
地點:上海
出席代表:陳獨秀、李達、張國燾、鄧中夏、蔡和森、張太雷、向警予、羅章龍等,代表黨員195人。
中心議題:進一步討論和確定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
大會規定了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大會還指出了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
歷史意義:黨就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

與哪次大會提出了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