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騰訊三季度信息流

騰訊三季度信息流

發布時間:2020-08-20 09:28:05

1、信息流推廣,目前哪個渠道投放效果好

具體有哪些媒體,參考下圖:

效果好不好沒有個具體可量化的值進行對比。

主要看的是廣告主個人的出價如何,產品如何以及廣告設計的好與不好,這幾個因素決定的。

出價高,展示量高,那麼廣告效果就更可能有好效果。

當然,如果產品本身不符合用戶需求,那展示的再多,也沒什麼人願意去點擊。舉個例子,身為一個單身男性,我在朋友圈看到推薦拍婚紗照的信息流廣告只會讓我自閉,而不會讓我想要去點擊。

另外就是創意設計的問題。如果未來某一天我可能奇跡般的有了女朋友,然後又看到了拍婚紗的廣告,而且還是特效不錯的視頻廣告。但是視頻的劇情結局呢,是拍婚紗的兩個人分手了。這種不合大眾需求,且違背產品風格的廣告被看到了我同樣也不會願意去點擊。

所以,做落地頁設計也好,做視頻廣告也好,首先都得符合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了解他們想要什麼,並將其在創意中表達出來,並且還得符合你產品的風格。

講究「自然健康」的飲品食物多以「綠色」風格為主,貼合大自然主題。

講究「高科技高新技術」的產品多以「深色」風格為主,以體現新技術的科技感。

寫廣告文案也是差不多的思路,可以參考參考別的廣告主點擊量比較高的文案。深挖其中體現出的能吸引用戶的字眼,比如「買一送一」、「便宜」、「促銷」等。

2、騰訊為什麼不披露理財通三季報

沒什麼優勢,拿什麼去競爭?

投資者要進行投資理財,需先開立相應的投資理財賬戶。為防範投資者陷入投資理財誤區,造成財產、精神上的損失,投資者在開立儲蓄、保險、股票、債券、外匯、期貨、黃金等投資理財賬戶時應到符合國家監管要求的正規金融機構辦理。
我國金融機構主要分為銀行、保險及證券三大組成部分,但從投資理財途徑上看,證券公司能為投資者提供較多的投資理財途徑及申請更多類別的投資理財賬戶。而部分理財工具(如債券)也可通過多種渠道(銀行或證券公司)開立投資理財賬戶。
一般而言,銀行方面,通過銀行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國債。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保險公司方面,通過保險公司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以購買壽險、財產險等投資理財產品。證券公司方面,通過證券公司申請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運用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進行投資理財。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部分證券公司可通過各省份網站進行網路預約,通過預約的開戶時間則相應較為靈活,可支持周六日開戶。

3、騰訊信息流平台和抖音這倆大平台有什麼區別?攝影行業選擇哪個渠道比較好

騰訊是社交行業的龍頭,成立時間最早,並且憑借QQ和微信兩大超級平台,擁有龐大的流量,可以說基本覆蓋全網用戶。
旗下的廣告產品主要有: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空間及瀏覽器、移動原生、QQ、微信公眾號、天天快報。
優勢:用戶量大,覆蓋面廣,用戶黏性大,適合品牌宣傳,年輕用戶集中,支持oCPM模式投放。
缺點:因為是社交平台的關系,跟社交粘上一點關系的產品一般都是不讓上的。
投放建議:確認自己產品的用戶群,明確產品調性,定向投放到目標人群。
今日頭條是一款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依然是目前最大的信息流廣告平台之一。
主要廣告產品: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穿山甲
用戶特徵:群體廣泛,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偏多
優勢:演算法成熟,定向選項精細,支持oCPM模式,抖音短視頻廣告形式新穎效果較好
缺點:頭條資訊信息流成本高
投放建議:理財、生活、游戲、app等,嘗試oCPM出價方式,抖音成本較低

4、信息流廣告有沒有什麼好平台?

預計在未來兩年,信息流廣告仍會以超過50%的增速發展,並在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57億元。在形式和產品層面,信息流廣告的形式不斷創新,從圖文、大圖到視頻、動態圖等,其中原生視頻廣告越發獲得用戶和廣告主的認可。

從用戶角度看,信息流廣告的接受度和記憶度較高,且媒體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廣告的品牌形象質檢有較強的關聯性。

1、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最大的優勢是它過去兩年已經把內容生態建立起來了,有自媒體作者幫它創建內容,加上有比較強的商業化能力,能夠把商業收入分給這些創造者,第一次大規模的讓內容生產者享受到了利益,所以這會激發更多的內容生產者加入今日頭條的自媒體行列。

所以今日頭條形成了一個相對良性的正循環——商業收入養起來自媒體作者,自媒體作者在今日頭條創造內容吸引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更多的廣告庫存用於商業變現,也有更多的錢去采買流量,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今日頭條還具備一些技術優勢——擁有一套較為先進的內容分發引擎和廣告分發引擎。

當然今日頭條還有一些劣勢——對機器演算法信仰的偏執會忽略用戶作為獨立人的屬性。作為個體的人,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用戶可能既關注汽車、也關注體育、也關注金融,但是如果用戶在某段時間閱讀汽車的文章特別多了之後,演算法推薦出來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汽車,而忽略了用戶一些別的需求,就會導致用戶對機器推薦的內容產生疲乏感。所以我說「成也機器推薦,敗也機器推薦」。當然頭條已經深刻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在過去半年裡增加了大量的編輯人才,用人工去對機器演算法做一些干預。

2、騰訊社交廣告

騰訊社交廣告(原廣點通)背靠騰訊龐大的自有流量,並且它們在商業化上是比較克制的,它的流量儲備是足夠的。另外,它們還在補貼用戶,很多APP加入了它們的聯盟,收益也還不錯。所以我覺得廣點通在這個上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很難有其他的媒體能搶走它的流量。

其次,從廣告系統商業化來說,我覺得廣點通的系統是比較先進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告主還不錯的營銷效果,所以你會發現這兩年只要在移動端投放基本上沒有不投廣點通的。

智匯推是騰訊OMG廣告體系和騰訊社交廣告體系內部競爭的一個產品,隨著他們最近人事上的調整,這個產品的未來發展更取決於他們公司內部的決策。它已經有一定的客戶基礎,但在收入規模的體量上肯定比不過廣點通。

一個公司是否有必要存在兩套邏輯很類似的廣告系統,然後互相爭奪流量,再去服務廣告主。我覺得這是騰訊公司高層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3、微博超級粉絲通

目前今日頭條和微博是在互相靠近。今日頭條想用信息流去切社交,而微博用社交內容依圖佔領信息流,互相搶佔地盤。微博作為社交平台想要做內容分發缺乏經驗,但在熱點事件的爆發、及時性上面依舊優勢明顯。

微博於2012年推出粉絲通,正式涉足信息流廣告。今年9月,最新上線的超級粉絲通的最大特點,在於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標簽選擇、產品形態和投放方式,將更高效地滿足廣告主多元化的營銷需求,幫助廣告主在精準度與規模化之間尋找最優解決方案。

粉絲通有一些天然的特點是其他平台沒有的——關注互動點贊轉發,我相信這種形式的存在,微博應該會在一段時間之內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二梯隊。但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這個還不明朗。

信息流廣告已成為主流廣告媒體標配,微博也不例外,並且已經貢獻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收入。報告期內,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2.76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其他營收43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

4、新浪扶翼

新浪扶翼這樣的平台,老實說,我並不是很看好,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掉到第三梯隊去。未來大量用戶手機里如果裝的是騰訊新聞、天天快報、今日頭條,那裝新浪的人就會變少,在新浪消費的時間就會少,媒體的廣告庫存就會小。

當廣告庫存比較小的時候,擁有的商業變現能力就有限。加之廣告主進行投放時是有運營成本的,比如說一個客戶,一天2萬元錢的預算,你讓他分成10份,一個媒體投2000,客戶不會這么做,因為運營成本太高了,寧願把2萬投在一家平台上,只要效果差別不是特別大。這導致那些少被投放的媒體就養不起更多的內容團隊,獲取不了更多的流量,就會進入一個負循環,但是哪個時間點進入負循環,還不好講,今年新浪還在大力追趕,想成為第二梯隊。

5、UC頭條

UC頭條大魚號我覺得也屬於第二梯隊的末尾。UC是更注重內容還是更注重搜索,這是UC的老闆要深度考慮的問題。如果要突出搜索,內容必定受到影響,反之。目前來看,搜索的盤子略大於信息流。UC今年的產品特別少,想進入第一梯隊是很難的,第一梯隊的門檻越來越高了,未來應該定位為百億才有資格進入。

6、百度信息流廣告

Feed流是百度今年發力的主方向之一。今年以來,李彥宏屢次在公眾場合提及百度Feed流產品。

幾天前,在百度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李彥宏特意說,手機百度集合了信息流和搜索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非常個性化的服務。「我們信息流內容基於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尤其是用戶的搜索內容和興趣。在理解用戶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挖,百度的推薦演算法每天還在不斷改進。」

百度信息流今年收入過百億是達不到的,至於說未來怎麼做,這個就看百度隨著人事上的變動會不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能夠比較大的推進這個事情,否則以現在的情形來看,今年信息流廣告到百億營收是沒希望的。今年進入第二梯隊,達到二三十億的營收還是有可能的。

自百度華麗轉身AI以來,體現在賬面上的信息流業務發展趨勢更加明媚。而眼下,幾乎到了信息流正面對戰的局面,近期有消息稱微信在改版公眾號,同樣准備進入信息流,阿里也在此前高調推出了主攻信息流業務的大魚號。BAT顯然已經在信息流領域暗自較勁。

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戰場

所有媒體不一定要靠信息流廣告賺錢,有些媒體有天然的用戶付費場景,比如陌陌。在陌陌上賣女性面膜賣的超級好。另外從財報來看,陌陌直播的收入已經佔比達到80%,靠用戶刷禮物付費,這些C端產品是很好做的,如果做得好用戶不反感,會主動把錢給你,那你何必苦苦地在廣告主身上賺點錢,然後被用戶罵呢。

第一梯隊,收入規模達到百億級別才能進入第一梯隊,今日頭條、廣點通拿到了第一梯隊的門票。當然,未來如果百度做得好,明後年還是有機會達到百億收入,進入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門檻至少是30-50億,粉絲通、網易我相信今年達到這個數據是沒問題的,算已經拿到門票的選手。另外新浪、搜狐能不能進要打個問號,因為他們還有一部分收入是來自於PC端。明年上半年到六月份應該能看出來。

第三梯隊,包括梨視頻、一點資訊這樣的,他們目前還在拼用戶階段,商業化才剛剛開始。

我覺得他們未來在使用廣告進行商業化時克制點比較好。以適合媒體屬性的商業化形式進行變現,既兼顧用戶體驗,然後悄悄地把錢賺了,媒體開心,用戶也開心。

5、信息流廣告有哪些投放平台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廣告主要還是依託於社交平台的,所以選擇好的、性價比高的社交投放平台才是最好的選擇。看下下面這個

6、騰訊一年盈利多少

993年,22歲的馬化騰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在校時,馬化騰的計算機天賦已小有展露,令老師同學們刮目相看。 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認識了ICQ,一見面,便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注冊了一個號。可是使用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戶中想推廣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他想,能不能做一個中文版的ICQ呢? 1998年,馬化騰立志創業。同年11月,他與大學同學張志東創辦「騰訊」,推出中文網路尋呼機。作為中國第一代網民,馬化騰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ICQ的模仿之作,還不能成氣候,他決定要做屬於自己的OICQ。 當時許多人對網路還不熟悉。就算IT界內的同行,也紛紛對OICQ這個「小孩玩意兒」嗤之以鼻。他們認為成天擺弄這個,沒多大出息,因為靠OICQ撈點「外快」都十分渺茫,更遑論借其發家致富了。 馬化騰卻不這么看,「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他認准了OICQ這個「旁門左道」。稍懂一點營銷常識的人都知道,任何產品的成功都離不開「人口+需求+購買力」的因素,在此基礎之上,馬化騰又將「滿足特定情感」的營銷概念移植過來。馬化騰發現,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與風風雨雨,將中國人打造得深沉內向。相比之下,中國人比外國人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可能更容易接受文字之間的「神交」。 商道即人道,馬化騰看準了OICQ在中國的大好前景——終有一日,它會帶來繼電話、傳真之後的另一種通訊革命!此時的馬化騰,八匹馬也拉不回頭了。 馬化騰的企鵝寶貝生逢其時。1999年,互聯網在中國全面鋪開,OICQ獨特的離線消息功能和伺服器端信息保存功能,在實用性上擊敗了只有本地保存功能的ICQ。1999年底,OICQ的注冊用戶達到了130萬人。 「他是一個專注的人」,幾乎所有業內夥伴提到這位年輕的老闆,都會用「專注」這個詞。六年來,馬化騰只專注於QQ,不做其他的項目。就是在創業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障礙。最初公司運作的全部資本就是幾個小夥子的所有積蓄,而整個公司僅三個全職員工。為了能賺錢,馬化騰他們什麼業務都接,做網頁、做系統集成、做程序設計……簡直就像是個雜貨鋪。據說,當時在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上百家,馬化騰和張志東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挺住。 注冊用戶增加就要不斷擴充伺服器,而那時一兩千元的伺服器託管費公司都難以承受。馬化騰說:「我們甚至到處去蹭人家的伺服器用,最開始只是一台普通PC機,放到具有寬頻條件的機房裡面,然後把程序偷偷放到別人的伺服器裡面運行。」 預見到QQ的大好形勢,馬化騰想把剩下的路走完。事實再一次驗證了馬化騰的眼光。1999年下半年,互聯網在全球范圍「發燒」。受昔日老友網易總裁丁磊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馬化騰220萬美元的投資。 2000年4月,由於AOL狀告侵權,騰訊被迫更改網站域名,產品也同時更名為騰訊QQ,並把形象改造成一隻胖乎乎、系著紅圍巾的Q版企鵝。此後,騰訊相繼推出廣告業務、移動QQ業務及付費QQ會員制。2001年年底,騰訊實現了1022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2002年騰訊的凈利潤是1.44億元;2003年,騰訊的凈利潤為3.38億元,比2002年又翻了一倍多。 。 創業初期,同行業有許多人嘲笑他的「小企鵝」。這些話如風過耳,馬化騰並不在意。憑借QQ3.55億的用戶基礎,騰訊在中國互聯網上呼風喚雨。挾此餘威,馬化騰殺了個回馬槍,正式切入門戶網站,一年內就直逼新浪、搜狐、網易等三大門戶網站;隨手弄了個客戶端搜索,已經悄然排到了國內第四。這一連串的舉動,令當初對「小企鵝」冷笑不已的人們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馬化騰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互聯網犄角旮旯里尋覓商機。一次,他發現韓國有種給虛擬形象穿衣服的服務,於是把它搬到了QQ上。他還找來了諾基亞和耐克等國際知名公司,把這些公司最新款產品、服飾放到網上,讓用戶下載試用、試穿。因為有大量的用戶基礎,騰訊一文不花就得到了這些公司的產品設計,而用戶也樂於讓自己站在時尚前列。馬化騰向這些大企業攤手要廣告費,他們也樂意給。於是,大把的「銀子」又源源不斷地流入馬化騰的腰包。他說,這一業務的增長很快,目前有超過40%的用戶,已經嘗試過購買。根據估算,如果每個用戶願意花一兩元的話,這就是近四億元的收入。馬化騰的獨到眼光又一次為騰訊掙到了錢,2004年前三季度,騰訊凈盈利達到3.28億。 截至2004年9月份,騰訊QQ總注冊用戶數為3.55億、活躍用戶數1.19億、QQ最高同時在線730萬、QQ游戲最高同時在線78萬,躍居中國第一大休閑游戲門戶網站。2004年6月,騰訊成功在香港上市,又募集了2億美元的資金。

7、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具備哪些推廣能力

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以原生形式出現在內容場景中,其中,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支持單圖文廣告(230*152單圖,jpg,<30kb)、三小圖廣告(230*152多圖,jpg,<30kb)和通欄大圖廣告(640*246單圖,jpg,<30kb)三種樣式規格。
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支持網頁推廣、移動應用推廣及電商推廣的能力(騰訊新聞通欄大圖形式暫不支持移動應用推廣)。

與騰訊三季度信息流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