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宮承波

新媒體宮承波

發布時間:2020-08-19 02:48:56

1、宮承波主編新媒體概論第二章新媒體發展概觀ppt有嗎

從兩點來講,一點就是人(靈魂人物),二點就是思想(轉變觀念)。
1.打造靈魂人物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現在很多企業官方微博都已死,可是我們卻發現那些行業里的意見領袖他們的微博卻玩得風生水起。其實關鍵就是人,企業官微對於粉絲來講是一群人,而對於意見領袖來說,粉絲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可以跟他進行溝通、互動、交流,也就是靈魂人物。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另一個人的粉絲,是因為被這個人的某方面特質所吸引,所以一個微博或者微信平台,要想大量吸引更多粉絲關注,必需為這個平台打造一個平台的核心靈魂人物,利用這個平台的靈魂人物,吸引更多粉絲的關注,其實我們講的核心靈魂人物,通常指的就是企業的創始人,提到阿里巴巴大家馬上會想到馬雲,提到騰訊會想到馬化騰,靈魂人物要抽出時間跟粉絲進行互動、溝通、交流。
就拿筆者自己運營「總裁網路營銷」公眾號來說,我經常抽出時間為公眾號寫文章,跟讀者進行溝通互動,這樣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優勢,因為只有關注我運營的公眾號,就可以第一時間閱讀我寫的文章,與我溝通互動,我就是靈魂人物。
如果您的公眾號沒有獨一無二的特色,請問為什麼讀者需要長期關注您,關注3天、一個星期就可以取消關注,打造公眾號靈魂人物是一種很好的維持讀者持續關注公眾號的方法。
2.平台思維
要想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必須能夠提供更多粉絲所需要的價值,就像一家電視台一樣,要想提高電視台的收視率,它必須引進更多的優質電視劇,才能獲得更多的觀眾。同樣一個優秀的公眾平台,必須擁有更優質的作者提供內容,才能吸引粉絲關注。
最好的辦法就是整理優質的文章,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泛作者時代,作者已經沒有價值了。信息太多,反而整理優質的內容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因為他幫助人們節省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就跟《讀者文摘》一樣,都是整理各大報紙、雜志優質的文章,它並不提供原創內容,也不會花大價錢簽約作者,就受到大量的讀者歡迎,因為他幫助讀者節約了寶貴的時間,本來讀者需要閱讀100本書、60本雜志才能發現這些優秀的文章,現在只要讀一本讀者文摘就可以了。
3.資源運作
隨著粉絲越來越多,最終這些粉絲都會變資源,當然是資源就可以拿出交換、變現,如果擁有的平台資源只供自己使用,那麼這個平台發揮的影響力會很小,如果這個平台的資源,可以為平台裡面的粉絲所有,那麼這個平台就更有價值,打造粉絲跟平台利益的共同體。
如果這個平台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假如是1000個人甚至10000個,那麼就等於10000個人一起幫助你做大這個平台,因為這些資源也可以為他所用,一定要把平台的資源讓出去,打造粉絲跟平台利益的共同體,平台的生死存亡都跟他們有關,不要讓粉絲成為一個旁觀者。
4.把讀者當作顧客
請問什麼是讀者?讀者就是讀完這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的人,讀完以後作者跟讀者不需要保持任何的關系。
請問什麼是顧客?購買產品以後,商家必需保持跟顧客的關系,並且必需對賣出的產品負責任。
簡單來說,一種不需要維持關系,而另一種需要長期維持關系。如果我們希望利用新媒體來變現,那麼我們就需要把讀者當作顧客,因為只有顧客才能長期創造利潤,而讀者只是短短的一次購買。
5.打造多個媒體傳播渠道
要想獲多的粉絲,必需擁有多個價值輸出的渠道,這樣才能保證新媒體的活躍度,運營過新媒體的朋友就會發現,剛開始關注的粉絲往往很活躍,可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很多粉絲的活躍度就會下降,一個新的平台只有每一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粉絲增加才可以保持平台的活躍度,所以一定要為自己的平台准備多個價值的輸出渠道,以保持平台的活躍度。
6.重視人脈關系鏈的傳播
新媒體當中人脈鏈傳播改變了傳統媒體傳播模式,把每一個粉絲都變成了傳播的載體,粉絲是觀眾同時又是內容的傳播者,這樣的傳播想像力可以無限的放大。如果分享您內容的觀眾是一位擁有10萬粉絲的行業領袖,那麼這一次傳播所產生的影響力,將會是原來的10倍甚至100倍。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分享內容的粉絲擁有的粉絲人數,同時通過人脈關系鏈的傳播,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下,為平台獲取到更多的粉絲,增加平台的影響力。
要想做好人脈關系鏈的傳播,需要從內容上下功夫,問一問自己,為什麼粉絲會自願地幫助你主動傳播,答案只有兩個字,就是內容。

2、我是大二的學生在2011年的時候想考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生,我想問問要看什麼書呢

新聞學 917
新聞史 ①《外國新聞史教程》 李磊等 中國廣播電視
②《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 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
③《國際新聞界》(期刊)、《新聞大學》(期刊)、《現代傳播》(期刊)
918
新聞理論 ①《新聞理論》 雷躍捷 中國傳媒大學
②《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 雷躍捷等 中國傳媒大學
③《新聞理論教程》 何梓華 高等教育
④《媒介批評》 雷躍捷 北京大學
⑤ 與專業相關學術刊物
919
新聞業務 ①《廣播新聞業務》 曹璐、吳縵 北京廣播學院
②《廣播電視新聞評論》 王振業 北京廣播學院
③《新聞報道新思路》 陳作平 中國廣播電視
①《網路傳播與新聞媒體》 鄧炘炘 北京廣播學院
②《網路傳播學》 吳風 中國廣播電視
920
報刊理論與實踐 ① 《十四大以來人民日報版面研究》 王武錄主編 中國傳媒大學
②《十四大以來人民日報評論研究》
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黨報》 王武錄主編
王武錄主編 同心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
傳播學 921
理論傳播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務與廣播電視》 胡正榮 中國廣播電視
②《中西新聞比較論綱》 童兵 新華出版社
③《新聞媒介通論》 袁軍 北京廣播學院
④《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 胡正榮 中國廣播電視
922
應用傳播 ①《電視收視率解析》 劉燕南 北京廣播學院
②《受眾分析》 劉燕南等譯 中國廣播電視
③《媒介經營管理》 凌昊瑩 復旦大學
④《媒體創意導論》 宮承波 中國廣播電視
⑤《文化創意產業總論》 宮承波 中國廣播電視
⑥《新媒體概論》 宮承波 中國廣播電視
923
傳播學研究方法 ①《調查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廣播學院
924
電視文化傳播 ①《電視文化學》 陳默 北京師范大學
②《電視紀錄片比較研究——民眾文化的電視記憶》 張雅欣 中國傳媒大學
925
女性學 ①《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 劉利群 中國傳媒大學
②《媒介與性別》 卜衛 江蘇人民
③《性別化的人生——傳播、性別與文化》 (美)朱麗亞•T.伍德 暨南大學
926
國際傳播 ①《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 [法]阿芒•馬特拉 中央編譯
②《國際傳播學》 關世傑 北京大學
927
新媒體 ①《內容產業論》 趙子忠 中國傳媒大學
②《數字傳媒概要》
③《大匯流:整合媒介、信息與傳播》 閔大洪
(美)鮑德溫著 復旦大學
華夏
國際新聞學 928
國際新聞 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評:傳播學》 魯曙明、洪浚浩 中國人民大學
②《西方新聞理論評析》 徐耀魁 新華
③《國際新聞與跨文化傳播》 蔡幗芬 北京廣播學院
④《全球化視野中的國際傳播》 蔡幗芬等 五洲傳播
⑤《中國傳播學評論》第二輯 張國良 復旦大學
⑥《外國新聞傳播史》 張隆棟 中國人民大學
⑦《國外廣播影視體制比較研究》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國際廣播
⑧ 雜志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008

3、懂樁的幫個忙,急急急啊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體說需要三面才即創意麵才、即創意麵才、創意經營面才創意管理面才決定創意產業教育三領域即創意教育、創意經營教育創意管理教育其創意教育培養創意才目標應說整文化創意產業教育基礎核——沒創意才、沒創意所謂創意經營、創意管理句空所謂創意傳播疑屬於創意教育范疇
媒體創意專業適應創意代需要創辦新型、特色專業抓住創意代眾傳媒本質適應市場經濟條件傳媒競爭與發展需要代、力專業說效利用、整合傳媒資源優勢——良教育基礎豐厚業界資源體現傳媒辦特色校領導支持經幾群策群力目前該專業已基本創意型
傳媒媒體創意專業簡介
、培養目標:
本專業應傳媒事業發展需要創辦帶交叉、綜合特色藝術類專業旨培養現代傳媒所需要專業媒體創意
本專業培養具備素質:
1. 通曉美、藝術及眾文化領域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美藝術素養
2. 掌握創新思維原理並能夠功移植、應用現代傳媒領域
3. 既懂傳播規律懂市場規律闊視野形現代傳媒運營整體性、綜合性握及相關領域創意與策劃能力
4. 具備較強文本讀解能力熟練掌握文字、圖形、色彩、聲音等傳播符號操控技術並能夠創新性思維指導靈運用媒介信息建構與傳播技能、技巧
本專業配Adobe實驗室內先進媒體設備授課程保證手機進行實踐操作與訓練
本專業面向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版、報刊及新媒體培養高素質、強能力、創新思維媒體創意與策劃才培養面向市場需求眾傳媒信息建構與傳播及媒介經營與管理等提供創新性策略構思專業創意即創新思維核集藝術素養、傳播智慧及經營管理策略於體復合型高級專門才
媒體創意教研室:
宮承波(主任)、李建剛(副主任)、王建華(副主任)、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
媒體創意研究
主任:宮承波
副主任:李建剛、王建華
研究員: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庄捷、李飛雪
主要課程:傳播、策劃、媒體創意導論、創意思維、傳媒市場調查與企劃、媒介經營管理、傳媒政策與規、新聞采編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視聽語言、新媒體藝術、非線性編輯、藝術概論、視覺傳達設計、電腦圖文創意、數碼特效合、流媒體設計與製作、WEB設計與製作、電印刷創意、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等
制位:四文士
目前陸設專業院校海戲劇院浙江傳媒院

發現面文字全部我放網路面
我媒體創意專業

4、媒體創意的中國傳媒大學

本專業是應傳媒事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一個帶有交叉、綜合特色的藝術類專業,旨在培養現代傳媒所需要的專業的媒體「創意人」。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以下素質:
1.通曉美學、藝術以及大眾文化領域的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美學和藝術素養。
2.掌握創新思維原理,並能夠成功地移植、應用到現代傳媒領域。
3.既懂得傳播規律,也懂得市場規律,在開闊的視野中,形成對現代傳媒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以及相關領域的創意與策劃能力。
4.具備較強的文本讀解能力,熟練掌握對文字、圖形、色彩、聲音等傳播符號的操控技術,並能夠在創新性思維指導下靈活運用媒介信息建構與傳播的技能、技巧。
本專業配有Adobe實驗室,內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授課過程中,保證人手一機,進行實踐操作與訓練。
本專業面向廣播、電視、電影、網路、出版、報刊及新媒體,培養高素質、強能力、有創新思維的媒體創意與策劃人才,培養面向市場需求,為大眾傳媒的信息建構與傳播以及媒介經營與管理等提供創新性策略和構思的專業「創意人」。即以創新思維為核心,集藝術素養、傳播智慧及經營管理策略於一體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宮承波(主任)、李建剛(副主任)、王建華(副主任)、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
媒體創意研究中心
主任:宮承波
副主任:李建剛、王建華
研究中心成員: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庄捷、李飛雪
主要課程:傳播學、策劃學、媒體創意導論、創意思維方法、傳媒市場調查與企劃、媒介經營管理、傳媒政策與法規、新聞采編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視聽語言、新媒體藝術、非線性編輯、藝術概論、視覺傳達設計、電腦圖文創意、數碼特效合成、流媒體設計與製作、WEB設計與製作、電子印刷創意、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等。
學制學位:四年文學學士
媒體創意屬新聞傳播學類專業,而非藝術類專業。
所屬學科: 文學
所屬門類: 新聞傳播學類
專業名稱: 媒體創意
專業代碼: 050306W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修業年限: 4年

5、關於中國傳媒大學 現當代文學的研究生報考!!!!

050301新聞學2008 招生目錄(本專業招生 80 人)

研究方向:
01新聞史
02新聞理論
03新聞業務
04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選一
③707新聞學基礎
④811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 (含中外文史基礎知識、漢語言和政論寫作)
參考書目:
707新聞學基礎
①《新聞理論》雷躍捷 中國傳媒大學
②《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等 中國廣播電視
③《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王振業等 武漢大學
④《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 高等教育
⑤《廣播電視辭典》趙玉明等 北京廣播學院
⑥《外國新聞史教程》李磊雷 中國廣播電視
⑦《媒介批評》躍捷 北京大學
811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
《文史要覽》王振業等 中國傳媒大學
復試科目:
919新聞史
《外國新聞史教程》 李磊等 中國廣播電視
《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
《國際新聞界》(期刊)、《新聞大學》(期刊)、《現代傳播》(期刊)
920新聞理論
《新聞理論》雷躍捷 北京廣播學院
《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雷躍捷等 北京廣播學院
《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 高等教育
《媒介批評》雷躍捷 北京大學
與專業相關學術刊物
921新聞業務
《廣播新聞業務》曹璐、吳縵 北京廣播學院
《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王振業 北京廣播學院
《新聞報道新思路》陳作平 中國廣播電視
《網路傳播與新聞媒體》鄧炘炘 北京廣播學院
《網路新聞編輯》鄧炘炘 北京廣播學院
922報刊理論和實踐
《十四大以來人民日報版面研究》王武錄主編 中國傳媒大學
《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4年卷 黨報中心 中國傳媒大學

復試備註:
復試科目:
01方向為919新聞史;
02方向為920新聞理論;
03、04方向為921新聞業務;
05方向為922報刊理論與實踐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J108新聞采訪J211新聞寫作

050302傳播學2008 招生目錄(本專業招生 80 人)

研究方向:
01理論傳播學
02應用傳播學
03傳播學研究方法
04電視文化傳播
05媒介與女性
06國際傳播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選一
③708傳播學理論與歷史
④811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 (含中外文史基礎知識、漢語言和政論寫作)
參考書目:
708傳播學理論與歷史
《傳播學總論》胡正榮 北京廣播學院
《傳播學史》[美]羅傑斯 上海譯文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美]沃納·賽弗林 華夏
《傳播理論》[美]斯蒂文·小約翰 中國社會科學
《傳播學在世界》段鵬等 中國傳媒大學
811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
《文史要覽》王振業等 中國傳媒大學
復試科目:
923理論傳播學
《新聞媒介通論》袁軍 北京廣播學院
《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胡正榮 北京廣播學院
《中西新聞比較論綱》童兵 新華
《傳播政治經濟學》文森特 華夏
924應用傳播學
《傳媒經濟導論》2003版 周鴻鐸 經濟管理
《傳媒經營與管理》周鴻鐸 經濟管理
《電視收視率解析》劉燕南 北京廣播學院
《媒介經營管理》凌昊瑩 中國廣播電視
《媒介戰略管理》邵培仁 復旦大學
《當代國際文化貿易與文化競爭》李懷亮 廣東人民
《文化帝國主義》湯林森(馮建三譯) 上海人民
《媒體創意概論》宮承波 中國廣播電視
《廣播的創新與發展》胡正榮 北京廣播學院
《中國電視策劃與設計》胡智鋒 中國廣播電視
《受眾分析》劉燕南等譯 中國人民大學
925傳播學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廣播學院
926電視文化傳播
《電視文化學》陳默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外紀錄片比較》張雅欣 北京師范大學
927女性學
《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張京媛主編 上海文藝
《女性主義思潮導論》艾曉明等譯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女性主義》(1-4卷)荒林主編 廣西師范大學
928國際傳播
《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法]阿芒·馬特拉 中央編譯
《國際傳播學》關世傑 北京大學

復試備註:
復試科目:
01方向為923理論傳播;
02方向為924應用傳播;
03方向為925傳播學研究方法;
04方向為926電視文化傳播;
05方向為927女性學(含女性文化學、女性史學、女性主義批評史);
06方向為928國際傳播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J108新聞采訪J211新聞寫作

這是08年的信息,但是都很有參考價值的。
樓主要是還有需要的話再找我。

最後祝樓主能成功!!!

6、急急急!!幫個忙啊~~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大體上可以說需要三方面的人才,即創意方面的人才、即創意方面人才、創意經營方面的人才和創意管理方面的人才,這也就決定了創意產業教育的三大領域,即創意教育、創意經營教育和創意管理教育。其中,創意教育是以培養創意人才為目標的,應當說是整個文化創意產業教育的基礎和核心——因為,如果沒有創意人才、沒有創意,那麼所謂創意經營、創意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所謂創意傳播,無疑屬於創意教育范疇。
媒體創意專業是適應創意時代需要而創辦的一個新型、特色專業,它抓住了創意時代大眾傳媒的本質,適應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傳媒競爭與發展的需要,是一個有時代感、有活力的專業。可以說,它有效地利用、整合了中國傳媒大學的資源優勢——如良好的教育基礎和豐厚的業界資源,體現了中國傳媒大學的辦學特色。在校方領導的支持下,經過幾年來的群策群力,目前該專業已基本創意成型。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創意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應傳媒事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一個帶有交叉、綜合特色的藝術類專業,旨在培養現代傳媒所需要的專業的媒體「創意人」。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以下素質:
1. 通曉美學、藝術以及大眾文化領域的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美學和藝術素養。
2. 掌握創新思維原理,並能夠成功地移植、應用到現代傳媒領域。
3. 既懂得傳播規律,也懂得市場規律,在開闊的視野中,形成對現代傳媒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以及相關領域的創意與策劃能力。
4. 具備較強的文本讀解能力,熟練掌握對文字、圖形、色彩、聲音等傳播符號的操控技術,並能夠在創新性思維指導下靈活運用媒介信息建構與傳播的技能、技巧。
本專業配有Adobe實驗室,內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授課過程中,保證人手一機,進行實踐操作與訓練。
本專業面向廣播、電視、電影、網路、出版、報刊及新媒體,培養高素質、強能力、有創新思維的媒體創意與策劃人才,培養面向市場需求,為大眾傳媒的信息建構與傳播以及媒介經營與管理等提供創新性策略和構思的專業「創意人」。即以創新思維為核心,集藝術素養、傳播智慧及經營管理策略於一體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媒體創意教研室:
宮承波(主任)、李建剛(副主任)、王建華(副主任)、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
媒體創意研究中心
主任:宮承波
副主任:李建剛、王建華
研究中心成員:羅琳、詹騫、塗曉華、劉萍、庄捷、李飛雪
主要課程:傳播學、策劃學、媒體創意導論、創意思維方法、傳媒市場調查與企劃、媒介經營管理、傳媒政策與法規、新聞采編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視聽語言、新媒體藝術、非線性編輯、藝術概論、視覺傳達設計、電腦圖文創意、數碼特效合成、流媒體設計與製作、WEB設計與製作、電子印刷創意、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等。
學制學位:四年文學學士
目前大陸開設此專業的院校還有上海戲劇學院和浙江傳媒學院

你可以發現上面的文字全部是我放在網路裡面的。。。。
因為我就是媒體創意專業學生

7、廣播電視概論的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宮承波(1966-),男,山東章丘市人。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後曾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任媒體創意專業委員會主任、媒體創意研究中心主任。 有專著《新媒體的多維審視》、《傳播學綱要》、《媒體創意導論》.合著《新媒體產業論》、《文化創意產業總論》、《民族審美心理學》、《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以及主編教材《新媒體概論》、《廣播電視創意與策劃》、《出版策劃》、《新聞歷史與理論》、《新聞業務》、《動畫概論》等。
副主編:成文勝(1969~ ),女,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專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艾紅紅(1970~ ),女,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專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蕭盈盈(1979~ ),女,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講師。
葛自發(1987~ ),男,文學學士,畢業於河海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傳播學專業碩士生。

8、【中傳】【新聞傳播考研】中國傳媒大學的國際媒體專業?

國際媒體研究方向,也就是你說的04方向從2004年這個專業建立起來就已經開設,據我了解是廣院國新招生最多的方向,怎麼可能是冷門呢。
關於你說的網上找不到04的相關資料,考研介紹一般都以專業為單位來介紹,很少具體到下面的小方向的,沒有資料是正常的。

05屬於國際新聞碩士班,和前面四個不是一個培養體系,報考人數可能爆滿,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估計,報名的時候注意其難度。

祝你好運!

與新媒體宮承波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