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短視頻法律

短視頻法律

發布時間:2020-08-17 12:56:44

1、模仿短視頻被燒重傷女孩離世,視頻發布者要承受刑事責任嗎?

因為模仿短視頻易拉罐製作爆米花被燒傷的女孩的離世,讓眾人也產生諸多疑惑,其中不乏有尋找相關負責人的,其實視頻平台、視頻發布者、模仿者本身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針對不同的情況,肯定主要的負責人是不一樣的。

從發布視頻的平台來說,本身就應該對危險動作視頻發出必要的提示或者警告,而且審核也應排除危險因素。因為視頻散播的對象是不受限制的,發布平台、網站對上傳的視頻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對於其可能造成的安全影響應有合理的評估,如果視頻已發布則應及時糾錯或刪除。視頻發布的網站、平台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從源頭杜絕可能引發危害後果的視頻進行傳播。

 作為視頻的發布者,也應當預料到自己發出來的視頻中含有危險,或許會帶來的某些不良後果。很多含有危險動作的視頻都是記錄發布者偶爾成功完成的或是經歷多次失敗後才成功的影像,觀看者因認知程度的不同可能會不清楚危害後果產生的風險性,所以視頻發布者應當在上傳時加以必要的提醒及警告,以防止危害的發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目前,針對含有危險動作的視頻類信息發布並沒有專門法律予以明確調整規范,在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也非常模糊,視頻的發布規則基本處於法律空白狀態。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法律、出台細則,對視頻類信息發布、傳播作出明確規定,分清各方責任,一旦發生糾紛能夠有法可依。 

2、在短視頻平台上,如果有視頻引起不適,如何用法法律舉報?

不需要用法律舉報,平台上就有舉報的地方,直接點他的頭像,上面舉報就行了。

3、未經過別人同意,拍攝十秒小視頻,法律怎麼處理,

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或他人肖像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規定: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侵犯肖像權構成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

對於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3)短視頻法律擴展資料:

相關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19款短視頻應用為什麼被依法處置?

近日,針對當前一些網路短視頻格調低下、價值導向偏離和低俗惡搞、盜版侵權、「標題黨」突出等問題,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五部門,開展網路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依法處置一批違法違規網路短視頻平台。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談到,根據群眾舉報和媒體報道,經調查核實,「內涵福利社」等19款網路短視頻平台,在管理部門三令五申的情況下,仍然恣意妄為,放任傳播低俗、惡搞、荒誕甚至色情、暴力等違法和不良信息,盜用篡改他人版權影視作品,炮製推薦「標題黨」內容,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違規情節嚴重,社會反映強烈。

根據《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網信辦會同五部門依法關停「內涵福利社」「夜都市Hi」「發你視頻」等3款網路短視頻應用並應用商店下架;聯合約談「嗶哩嗶哩」「秒拍」「56視頻」等16款網路短視頻平台相關負責人,對其中12款平台作出應用商店下架處置,要求平台企業對網民負責、對社會負責,作出全面整改。受約談平台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完全接受處罰,承諾暫停更新相關頻道,全面落實整改,真正履行好企業主體責任。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正面引導和規范管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推動網路短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呼籲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維護網路信息傳播秩序,營造積極健康、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5、女孩模仿短視頻制爆米花離世,視頻製作者、平台和監護人,責任該歸誰?

大家都吃過爆米花,但聽說過爆米花會炸傷人嗎?前不久,有兩名女孩在家模仿網紅博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時,不慎被炸燒傷,其中一名女孩已因傷重離世。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關於「危險視頻」的那些事8月22日,山東棗庄14歲女孩小哲與鄰居家的小孩模仿「易拉罐自製爆米花」的視頻,點燃了家中90多度的酒精,導致爆炸,兩女孩均被燒傷。小哲特重度燒傷面積達96%。9月5日,小哲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

那麼,對於此類危險視頻,視頻發布者和平台是否應在視頻中加入安全提醒?此次事件視頻發布者和平台又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女孩的家長是否也負有責任?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夥人王貝貝律師表示:


首先,目前對於「危險視頻」並沒有標準的規范加以明確。而危險,是指某一系統、產品、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一種潛在的狀態,其發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還有是一些機械類的危害。而危險視頻,則可以理解為涉及或可能引發危險的視頻。

其次,是關於「危險視頻」中是否應當加入安全提示的問題。《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第三條第2項規定了音像製品禁止載有「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且此類「危險視頻」不可以進行錄制、傳播、出版、復制等行為。「危險視頻」由於存在引發危險的可能性,因此視頻的製作者負有提示風險、警戒模仿的義務,而平台也負有對於危險視頻進行基本審查的義務。因此視頻製作者應當在視頻中加入安全提示,未加入安全提示的,平台不應審核通過,或應告知視頻製作者添加安全提示或由平台自行添加。既然視頻的製作者與平台負有進行安全提示的義務,若此二者明知視頻存在危險卻沒有進行相關的安全提示,即是存在過錯,因此造成損害的,構成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若視頻製作者和平台已經完全盡到自身的注意義務,則對於損害結果不存在過錯,也就無須承擔責任。

最後,對於此次事件,無論視頻製作


者與平台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監護人的責任都是無法避免的。監護人對監護對象負有監護責任。而此次事件中,兩個小姑娘一個12歲,一個14歲,均屬於未成年人。從一般理性人的角度理解,使用酒精燈製作爆米花這樣的行為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家長應當避免或制止這樣的行為,但卻放任兩個未成年人進行危險活動,主觀上存在過錯,行為上未履行監護責任,發生了燒傷結果,且燒傷結果與未履行監護責任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所以女孩的父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短視頻該如何監管才能不「短」?

「海草舞」、「手指舞」、「抖肩舞」……對於經常瀏覽短視頻的網友來說,這些詞彙並不陌生。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一批短視頻平台迅速崛起,改變了數億網民的使用習慣。短視頻平台與之前風靡一時的直播行業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充斥著低俗信息,同樣培育著網紅經濟,同樣引起青少年沉迷,同樣需要重拳治理。

一項調查顯示,有49.1%的受訪者每天花費半小時以上瀏覽短視頻,而有66.3%的受訪者表示曾在網上發布過自己拍攝的短視頻。此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台Trustdata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短視頻領域以127.1%的增速位列第二,僅次於共享單車,並且以40.3%的用戶粘性首次超越視頻領域,成為市場「新寵」。

然而,在那些多則幾十秒,少則數秒的短視頻中,真正反映現實生活、記錄真善美的寥寥無幾,多半不是自虐式吃異物就是無厘頭搞笑等惡搞獵奇的視聽畫面。有的打著表演才藝的幌子,藉助誇張妝容或奇裝異服迎合獵奇心理;有的夾雜「葷段子」,以色情露骨內容打起擦邊球,一些短視頻平台已淪為低俗秀場。

盲目模仿、惡搞低俗、內容涉黃……漸成網路新寵的短視頻,日漸暴露其良莠並存的內容生態現狀。一些短視頻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內容形態兩種特徵,迎合了受眾填補閑暇時間的需求或獲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某些內容已經觸及了法律底線。短視頻低俗化現象泛濫,歸根結底是平台為了短期變現快速獲利而無所不用其極。面對動輒數十億的市場規模,早就讓不少失控失序的平台急火攻心,在野蠻生長期選擇了「下三路」發展。但凡監管稍有疏漏,利益驅動之手就會賺得盆滿缽滿,而短視頻平台為了利益,往往對某些低俗內容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古語有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受眾群體正處於三觀塑造期,他們所追逐的流行風潮,必將「潤物細無聲」般內化於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之中。一方面,短視頻的受眾群體更下沉,多為年輕邊緣群體,而平台無形之中得想盡一切辦法適合他們的口味,讓他們在低俗文化中聊以自慰。另一方面,短視頻低俗流行,會混淆網路平台應有的價值判斷標准。用戶對低俗內容爭相模仿導致其流行和廣泛傳播,這既與主流流行文化相背離,也會導致年輕受眾形成「低俗即流行」的錯誤認知和價值判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長足發展,用戶尤其是年輕受眾正逐漸從圍觀走向參與。與「拍客時代」一部手機走天下的網路直播相比,短視頻的技術門檻更高,其傳播不是轉瞬即逝的,有些平台為拉動流量,推出低俗短視頻,正陷入雷同空洞的困境。雖說一些用戶為追求感官沖擊,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包含低俗內容短視頻的傳播空間,但從凈化網路空間計,短視頻內容仍需要以符合法律規定、尊重公序良俗為底線。

短視頻雖短,監管不能「短」,整治低俗內容,不能僅靠平台把關審核,監管部門要主動治理、防患於未然,盡快完善針對網路內容管理和內容生產者的相關法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懲戒機制,形成對不良低俗以及違法違規內容上傳者的威懾效應。

來源:北京青年報

7、都說秘樂短視頻是犯法的那怎麼還會有明星駐入呢?

秘樂短視頻不是犯法的吧,反正就是現在很多人都做

8、抖音短視頻曝光當事人後,對當事人出現了負面影響,已經擾亂了當時事人的正常生活這個是不是觸犯了法律?

是的,暴露他人隱私。
肯定是會觸犯法律的。
被暴露的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訴抖音。

9、法律上該怎麼制定短視頻作品屬性制度?

在法律上定製短視頻,照片的屬性還是有制度的,如果違規的是要受到法律責任的。

與短視頻法律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