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版面

新媒體版面

發布時間:2020-08-17 03:04:50

1、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

(1)市場的差異

傳統媒體目前是國家壟斷性的,而互聯網卻是沒有壟斷保護的,互聯網一產生,它就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受眾的差異

傳統媒體是「主導受眾型」,而網路媒體是「受眾主導型」的。在網路媒體里,受眾有更大的選擇權。

(3)寫作的差異

網路新聞文稿關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網路標題的製作是大白話,直接了當,突出重點。

(4)內容的差異

傳統媒體分級管理,網路媒體的編輯職權相對大於傳統媒體的編輯。網站編輯的職權大,也要求他有更強的把關意識。

(5)版面差異

報紙有版面的規律,報紙版面的輕重、主次,標題的處理、版面區域的安排。網路媒體是以時間流分配信息的。沒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網路媒體還沒有形成像報紙一樣成熟的版面語言。

(6)采訪的差異

網路媒體基本是編輯為主,少量的采訪新聞,少量的原創。而傳統媒體是以自采為主。

(1)新媒體版面擴展資料:

新媒體的特徵

1、價值

就媒體本身意義而言,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2、原創性

新媒體之所以稱之為新,就新在這里。應該具備基本的原創性。這里的原創性,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個人或個別團體單獨的原創性,應該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時代所賦予的新的內容的創造,一種區別於前面時代所具備的內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種創新。更具備廣泛意義的創新。

比如,分眾傳媒就是一種新媒體,具備原創性,它之所以可以稱為原創是因為它把原有的媒體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間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卻是原創。但是那時的聚眾或者當下更多家類似媒體,都是新媒體典範,他們或者是不謀而合或者是復制,這個原創是這個特定的時間內時代的原創,仍可稱其為具備原創性的一面。而這個原創是理念上創新的典範。

3、效應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網路在90年代中期接入我國,屬於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應,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內幾乎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這種效應必然產生特定的結果。由於這個效應的變化發展,不排除新媒體可以發展成為主流媒體的可能,也就是新媒體在一定的時機也可以脫離新媒體概念限制。所有的概念都是隨著發展而變化。

2、新媒體包括哪些?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3、版式設計的新聞版式

新聞版式設計是新聞媒體通過文字、圖片、色彩等符號向大眾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方式。版式的編排與設計是新聞媒體各種內容編排布局的整體表現形式,是幫助和吸引讀者閱讀的有效手段。
新聞版式設計主要運用於電子出版物和印刷出版物這兩大類型。傳統印刷出版物與電子出版物可相互轉化,協同呈現,互為補充。新聞版式設計的目的,是將出版物以完美的形式展示和傳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版式設計需要突破平面的範式, 走向立體、多元、多維等基於數字時代的綜合應用,從而設計出藝術、技術、商業價值兼備的好作品。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聞版式設計進行探討。
一、新聞版式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
版式設計包含裝幀設計、報紙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眾多領域。出版物的年代、風格、受眾層次及興趣、民族及地區等因素均需在進行版式設計時考慮,然後採用具象或抽象、嚴肅或活潑、厚重或輕松的圖文, 展現人、情、物、景、意、神、象,並用色彩、文字、圖像等分割、組合版面, 吸引讀者、表現主題、啟迪思維、展示創意, 將商業、技術與藝術結合, 連接作者與讀者的思想, 引導讀者的閱讀欣賞行為。
新聞版式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通過點、線、面等元素在版面空間中組合而成的。通過對版面空間進行分割, 置入不同的元素, 對元素之間的關系在比例、位置、方向、輕重、濃淡等方面進行調整、協調, 從而形成個性化、符號化、藝術化的版式作品, 體現個性、時尚、意境與情感等多種內涵。
例如,報紙的版式設計,是設計者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和美學修養,創造一個能夠滿足讀者精神與物質雙重需要的閱讀環境。報紙版式由文字、圖片、色彩、字體、欄、行、線、報頭、報花、報眉以及空白等要素構成,版式設計就是報紙版面構成的組織和結構,版式設計的區域, 可採用顏色分割、圖形分割、直線分割、文字分割等多種方法進行分割。同一系列的設計可在色彩、圖形、文字等方面有所不同, 但最終要構成和諧有機的整體。在版式設計中各元素的組合可運用重復、變化、集合等方式, 通過大小、明暗、曲直、動靜、疏密、高低、旋轉、移動、縮放等手段,形成預想的韻律、節奏、意境、氛圍,以體現作品的主題、內容和風格,使傳播效果最大化。
同時,不同的版式設計和色彩運用表現著不同的編輯思路,也有助於形成不同的報紙風格。一般來講,嚴肅的黨報與相對活潑的晚報、都市報的風格不同,與生活、消費、娛樂類報紙更不同,綜合類的日報與周刊又不同,這種差異讀者很容易從版式上看出來。從而形成了新聞版式設計中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
二、新聞版式設計的藝術技巧
新聞版式設計的基本元素為文本和圖形,要在有限版面中最優化地傳達信息,影響受眾。美學特徵是其重要因素,即結構、色彩、光影、虛擬空間與想像空間等要素的編排指引,使小區域蘊藏深內涵,承載時代與社會倡導的主流意識與情緒。新聞版式設計注重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強調創意、個性化並融合情感。時尚化版式設計正由平面向立體拓展,將形與意有機融合,綜合運用,分類合並,為版式設計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視角。
新聞版式設計的本意就是讓技巧與審美同時起作用,一個成功的版式應該是指不同元素用一種適合觀看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版式設計在組合版面語言符號的不同元素時,不能不考慮到圍繞文字傳播展開的主體性。在讀圖時代,版式設計力圖讓圖片成為獨立的話語載體成為一種趨勢。
新聞版式設計過程可分為構思、構圖、製作、修飾等階段。具體設計過程是:圖文素材採集;繪制多個版式方案草圖;選擇與內容相匹配的風格;進行電腦編排;裝飾元素的修飾與設置;印刷、組裝等。設計需要藉助於紙、筆、電腦等工具,構畫草圖並完善後, 上機操作,將點、線、面、色彩在有限的設計區域內進行解構與重構, 與文字、圖像交融, 達成大小適宜、疏密有致、靜中有動、動中含靜、視覺的、觸感的、認知的、想像的、審美的多層次立體效果。
好的新聞版式設計作品還可以通過絢麗與樸素、喧鬧與沉靜、高亢與低調、輕與重、喜與悲、冷與熱等的取捨比例, 構造形神兼備的意境和語義,從而體現出版物的精髓。
新聞版式設計還包括:由靜向動的發展;由平面向立體、多維模式發展;簡繁之間的切換;角色與場景的交融;插圖的巧妙布設,幻想與真實、虛與實的變換;誇張與變形的運用;傳統與現代的對抗與契合;傳媒的演變與社會時尚;多維、多模式、多時空呈現。
三、新聞版式設計藝術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傳媒市場化競爭機制的形成和新媒體的勃興,面對日益高漲的大眾信息需求,現代版式設計藉助新科技、新材質,越來越趨於個性化的完美。
新聞版式設計趨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對外開放帶來了版式設計以文字標題全部橫排的歐美風格;信息化社會形成了厚報及報紙頭版的封面化;報刊的競爭形成了為吸引讀者採用的標題超粗黑;讀圖時代形成了突出圖片運用和報紙的色彩化;快節奏生活方式為方便讀者迅速閱讀文字的編排少欄化;多元社會形成了適應分眾的分類編排;數字化社會形成了設計桌面系統不斷翻新……
就現代新聞版式設計本身而言,它的發展、創新也體現了與時代合拍的設計理念。版式設計求易、求異的設計理念思潮,是與當今讀者相互交流的一種默契;求易就是盡可能的滿足讀者更快、更多、更方便地獲讀信息,因而形成了貨架式的、簡潔的版式結構;求異就是讓讀者在繁雜的多向的、甚至是魚龍混雜的信息中,盡可能讓讀者主動的獲取有效信息,因而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個性鮮明的版式風格。
現代新聞版式設計要體現時代氣息,例如,我們在吸取歐美效果報紙版式設計的風格時,也要看到他們的發展和變化。如報紙的文字單元是以欄為基礎編排的,等分欄被多數報紙看成是版式編排不可逾越的規則。隨著電腦設計的使用,以及新的桌面系統的開放運用,破欄錯欄的編排為報紙版式更富有表現力的變化帶來了新空間。我們有時還可以看到一種另類報刊設計,大膽採用非報非刊、折頁合版的版式設計模塊,也是別出心裁的個性化追求。

4、新媒體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

新媒體工作其本質上還是媒體,而傳播的媒介主要還是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為主。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和貼吧等新興的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通過策劃出與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以及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地推送消息,提高客戶的參與度,提高品牌、產品的知名度,從而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新媒體運營工作主要包括: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5、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區別在哪?新媒體的優勢是?

區別: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優勢: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低成本全球傳播;檢索便捷;多媒體傳播;超文本;互動性強。

(5)新媒體版面擴展資料: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6、新媒體背景下,報紙版面應當採取哪些措施吸引讀者

讀者想看啥就給看啥,要注意引導讀者走向,符合社會主流

7、新媒體主要是指什麼??

新媒體主要包括基於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於無線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手機終端等;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被應用於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具體有:

1、手機媒體

藉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手機媒體真正跨越了地域和電腦終端的限制,擁有聲音和振動的提示,能夠做到與新聞同步;接受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演變,受眾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選擇和發布信息,信息的及時互動或暫時延宕得以自主實現,使得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完滿結合。

2、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就是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和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數字信號的傳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位元組,如此大的數據流的傳遞保證了數字電視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擬電視的先天不足。

3、互聯網新媒體

互聯網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網路電視以寬頻網路為載體,通過電視伺服器將傳統衛星電視節目經重新編碼成流媒體,經網路傳輸給用戶收看的視訊服務;電子雜志是用Flash的方式將音頻、視頻、圖片、文字及動畫等集成展示的一種新媒體。

4、戶外新媒體

戶外新媒體有別於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廣告牌、燈箱、車體等)的新型戶外媒體。戶外新媒體以液晶電視為載體,如樓宇電視、公交電視、地鐵電視、列車電視、航空電視、大型LED屏等,主要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媒體、新設備的應用,或與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的相結合。

(7)新媒體版面擴展資料:

新媒體根據使用主體及受眾群體的變化,可劃分為精英媒體階段、大眾媒體階段以及個人媒體階段。

1、精英媒體階段

在新媒體誕生之初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僅有為數不多的群體有機會接觸新媒體,並使用新媒體傳播信息,這部分人多數是媒介領域的專業人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及社會階層身份,因此這一時期是精英媒體階段。

2、大眾媒體階段

當新媒體大規模發展並得到普及時,其發展歷程就進入到了大眾媒體階段。由精英媒體向大眾媒體發展,離不開媒介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傳播成本的下降,新媒體以更低廉的傳播成本、更便捷的傳播方式以及更豐富的信息傳播內容成為一種大眾媒體。

3、個人媒體階段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普及,以往沒有占據媒體資源和平台,且具備媒介特長的個體,開始逐漸通過網路來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通過平台展示給受眾,這是個人媒體階段到來的一個標志。

與新媒體版面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