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網紅短視頻致安全事件頻發,危險短視頻誰來監管?
盡管辦公室小野與去世女孩家屬達成和解,但這起安全事件暴露出來的短視頻監管難題遠遠沒有到鳴金收兵的時候,多元治理格局有待形成,這需要監管部門、平台、短視頻創作者、用戶等多方共同努力。
簡單回顧下這起安全事件的前因後果。8月底,山東棗庄兩名未成年女孩哲哲、小雨在監護人不在場時,於家中模仿一條網路視頻內容製作爆米花,在錯誤操作下引發爆炸,導致嚴重燒傷,其中一名女孩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而她們在事發前在抖音觀看了知名短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的視頻。
一時之間,辦公室小野成為眾矢之的,盡管其表態稱本次事故並非模仿自己的視頻,但翻開辦公室小野過往視頻,腦洞大開的背後大多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而她在視頻拍攝過程中有安全保障和消防措施的情況下,尚且在操作過程中受傷。
對於好奇心強、辨別能力弱且安全意識淡薄的未成年人來說,盲目模仿大V短視頻中演示的操作過程,很容易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要麼讓自己受傷要麼同伴受傷,更有甚者將帶來生命危險。
令人遺憾的是,自己吃過虧的辦公室小野既未指出視頻拍攝是在專業人士監督之下完成,也未添加「危險動作,切勿模仿」等提示信息,無形中給慘劇的發生埋下了種子。
據央視報道,兩名女孩在操作中因為材料不足,並未使用相對安全的酒精燈,而是使用了家中濃度高達90%、重達一公斤的桶裝高濃度工業酒精,在火還未熄滅時再次倒入酒精,最終引發爆炸。
在我看來,在這起悲劇中,盡管辦公室小野並非直接推手,但屬於間接的「幫凶」,理應承擔一定的責任。正如其在聲明中提到,將對賬號內容進行全面整改,全平台永久下架帳號中一切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在整改到位之前將無限期停更。而雙方達成和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去世女孩家屬,卻永遠無法修復家長失去愛女的痛。
事實上,這起誰都不願見到的悲劇,不僅給辦公室小野上了一課,不要為了搏眼球而只顧腦洞大開,忽略了內容本身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給平台上了一課,內容審核時不要以為不涉黃涉暴就可以過關,應堅持積極向上的內容導向。
眾所周知,短視頻因趣味性、互動性、娛樂性而迅速走紅,不僅吸引BAT高調入局,也誕生了頭條系、快手等實力強勁的玩家。與其他新興行業類似,短視頻行業發展初期呈現出野蠻生長態勢,亂象頻出,加上政策監管的滯後,導致尚未形成健康、成熟的行業秩序。
2、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如何?
88.1%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
日前,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幾家短視頻平台負責人,並責令其全面整改。近兩年,短視頻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觀看和製作短視頻在年輕人中形成了一種潮流。但一些短視頻內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 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63.8%的受訪者希望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62.8%受訪者指出短視頻平 台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後女孩張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傳短視頻到微博和幾個短視頻App。張琳認為,短視頻創意點來回那麼幾個,更多用戶加入後,內容同質化愈發嚴重。「還有的短視頻App上首頁的門檻低,低俗內容多,有的短視頻平台隨著用戶的擴充,品質也降低了,發現這種情況我就會卸載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9.4%的受訪者感覺觀看或製作短視頻的青少年多。
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
63.8%受訪者希望加大對短視頻平 台的監督管理力度
調查中,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大。
90後女孩夏薇(化名)經常看短視頻。在她看來,有一些短視頻內容不適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還是有大量低齡用戶。
「有害短視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精神健康有極壞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老師金紅梅認為,短視頻有利也有弊,就像電腦,能用於學習也能用於游戲,但游戲真的毀了很多孩子。
「國家現在對短視頻的治理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台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比如共享單車開鎖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視頻製作者不擇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而對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這些不良短視頻讓青少年覺得只要有爆點、爆款,沒有知識也能賺錢,上學沒有用。」
調查顯示,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
朱巍認為,視頻的篩選、推送不能僅根據流量,必須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向上向善的互聯網文化,引導青少年明辨善惡美醜。
張琳認為,平台自身應該對產品保持高追求,推薦優質內容,在後台要設置審核機制,同時減少廣告。用戶要有道德意識,多傳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視頻有害的一面,也應該想辦法讓好的、有利教育教學的短視頻獲得學生關注。」金紅梅認為,老師可以利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比如數學老師,可以將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關故事放進短視頻,利用其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科文化之美」。
關於治理短視頻亂象,調查中,63.8%的受訪者希望網信辦連同有關部門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訪者建議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台、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其他建議或期待還有:完善網路內容管理機制(57.2%),平台自律,推薦優質合法內容(47.7%),明確短視頻平台發布商業廣告的合法范圍(38.9%),平台加強內容審核(35.6%),為用戶提供舉報渠道,並及時處理(26.2%)。
朱巍認為,短視頻平台使用什麼樣的演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主管部門去審核,進行專門法律規定。此外,平台的主體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夠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這一條,早在2016年12月1號國家網信辦出台網路直播相關規定時就明確過。如果立法比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嚴厲的方式來治理」。
受訪者中,00後佔2.3%,90後佔29.7%,80後佔51.6%,70後佔12.4%,60後佔3.4%。學歷為初中的佔1.4%,高中的佔8.6%,專科的佔21.7%,本科的佔62.0%,碩士研究生佔5.6%,博士研究生佔0.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3.0%,二線城市的佔43.7%,三四線城市的佔20.1%,城鎮或縣城的佔3.0%,農村的佔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3、網路短視頻存在哪些問題?
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來源:中國青年報
4、你最討厭短視頻的什麼梗?
隨著疫情的發展,很多人都被迫的宅在家裡。然後也不能出去,那麼他們通常會在家做什麼呢?有的人就會在家裡睡懶覺,啊,有的人就會去拍一些短視頻,但是他們的視頻質量都並不是那麼的好,而且有些梗也讓人不喜。那麼你最討厭短視頻哪些梗呢?我最討厭有關於這三方面內容的短視頻的梗。一:關於妻子大變樣的視頻,這樣的梗也讓人不喜歡。
短視頻裡面其實很多人拍家庭感情生活。有很多的人會拍自己老婆前後對比的照片,然後做成一個視頻。就是結婚前是校花的模樣,結婚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尤其是因為生孩子,導致自己的身材發胖。然後她的老公會通過一些社交平台發布出來,他也許會說這是很搞笑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玩的梗,但是我覺得,這是不尊重自己的老婆,以及不尊重自己的家人,老婆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還不是因為為你生兒育女,導致自己的身材大變樣。這種梗一點都不好笑。
二:以惡作劇為樂的短視頻,會讓人很討厭。
由於視頻千花百樣,很多人會想方設法讓別人觀看自己的視頻。那麼這個視頻就應該有賣點了。很多人就會以惡作劇為樂,做一些惡作劇搞笑視頻,但是我覺得這種短視頻的梗並不好笑,而且具有不良的教育意義,因為小朋友看了之後,有可能也會模仿。比如,在人一杯牛奶裡面放了很多的鹽,人喝了之後非常痛苦的模樣,人們會通過視頻把這一瞬間記錄下來。看似很搞笑,實則一點也不好,既浪費了食物,又沒有教育意義。三:以胡亂改造別人作品為樂的梗的短視頻,以此引出的梗真的很討厭。
很多原創視頻是非常優美的,有的人卻偏偏要特立獨行,把人家的原創視頻改的一塌糊塗,還以此為樂,侵犯了別人的原創權。有時候配上一些非常不好的網路流行詞。這些梗我實在是欣賞不來。
總而言之,雖然網路是很自由的,每個人可以自由發言,是由拍攝短視頻,但是你拍攝短視頻的梗一定要有水平,有文化,不然很容易遭到別人的討厭。
5、短視頻對年輕人的影響是好是壞?
短視頻本身是沒有什麼危害的,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自製力也太差了,經常控制不住熬夜看小視頻
6、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
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短視頻平台那麼多傳電影片段的為什麼都沒人管吧?估計電影片段是被允許的。
7、抖音等短視頻軟體是否正在摧毀年輕人的價值觀?
抖音不是在摧毀,抖音只是在迎合。它不僅僅是在迎合女性,它是迎合人性。
人性本來就是貪婪、好色、懶惰、膚淺、愚蠢……
而學習、努力、自律是對慾望的剋制,是辛苦的,反人性,是只有少數人通過學習自律,慢慢克服和擺脫自己人性的弱點,也只有少人是清醒的。
8、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如何看待短視頻流行
短視頻也是一種信息傳遞渠道。它的發布者是身邊普通人,內容不需經權威機構過濾篩選,第一時間發布。基於此,人們潛意識里會覺得更親切,更真實,互動性更高。就像跟鄰居朋友閑話家常。從社心角度來講,可能反映了人的群體認同和社會交往方式。
但是不得不警惕的是,很多短視頻質量堪憂,這對下一代身心完善尤為不利。希望大家還是盡量發布高質高雅的內容,凈化提升我們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