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平台這么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平台?
在我做新媒體的五年職業生涯中,曾有兩年多的時間是在做音頻,對音頻新媒體平台的選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以為,做音頻新媒體,還是要把微信公眾號作為大本營,同時用小密圈、小鵝通一類的應用來輔助社群運營,這之後盡可能地去佔領各大小音頻平台,在各音頻平台上做專題運營,謀求推薦位,頭條號一類的以圖文和短視頻為主的媒體平台盡量不要碰了,浪費時間。
①微信公眾號。
微信把在設計公眾號這款產品的時候,就秉承著不做流量分發的原則,所以只為公眾號搭建各種基礎設施,幾乎不幹預公眾號上流量的正常來去。因此,新媒體人在做公眾號的時候,就得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能夠調動的各種資源與能量,想盡辦法獲取流量(粉絲),在獲取流量後盡全力提高流量的利用率,或者是維護品牌(公關),或者是變現。
公眾號上的流量(粉絲)都是我們找來的,因此流量的效果可預期並且可持續。這就是我們所有新媒體人,無論是做文字、做圖片,還是做視頻或音頻,都把公眾號當成大本營的主要原因。
微信公眾號對音頻的支持相比其他媒體形式的確弱了一點,但幾乎不比音頻平台差。目前已經能夠實現暫停、拖拽、連播等功能,我個人預計,未來還會加大對音頻的支持力度,實現音頻轉文字等功能,當然,音頻轉文字這樣的功能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沒實現音頻轉文字的功能時,我們可以手動地把文字版精編在微信公眾號後台,搭配合適的圖片,弄得賞心悅目的,提升用戶使用音頻產品時候的體驗。
②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FM、企鵝FM。
我個人建議重點經營這四個音頻平台。
前三家的用戶量相對大一些,也就是說,總流量會更多,第四家是騰訊自己推出電台,雖然用戶量相對較少,但因為其可以接入QQ音樂、QQ空間等騰訊系其他平台,所以一旦我們能夠獲得平台的推薦,還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流量。
這四家中,我覺得蜻蜓的流量分配機制相對公平,凡是內容好的,都有機會脫穎而出,而其他幾家,平台對流量的干預相對比較多,所以做其他幾家的話,一定要跟平台搞好關系,最好是跟平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樣平台會有專門的人與我們對接,輔助我們的運營,我們可以適當地根據平台的要求生產內容以獲取更多的推薦機會,我們可以經常性地以專題的形式做內容運營,尤其是逢節假日或突發熱點,這就要求我們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了,當然,如果我們內容生產能力不怎麼樣,我們也沒必要去做音頻了。
在這些音頻平台上做內容,我以為就是兩個目的,第一就是擴大品牌影響力,順帶腳來一點變現,之所以說是順帶腳,是因為這些平台也沒有很好地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第二就是把流量導出,導入我們的大本營中,所以我們在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經常性地似有意似無意地提醒用戶訂閱我們的公眾帳號,給用戶一個從音頻平台轉到我們公眾號的充足理由,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四家平台以外,在有餘力的狀態下,一說、百度樂播、考拉FM等相對比較小的音頻平台也可以嘗試,如果做的是音樂類的音頻,QQ音樂的音樂號、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台也要入駐。
2、如何選擇一個優秀的新媒體平台?
其實在進行新媒體平台選擇時,有針對性地選擇為宣傳對象所易於接收的媒體,是增強營銷的有效方法。例如電腦報新媒體平台,在用戶中具有很強的公信力,並具備獨一無二的渠道滲透力,在2015中國報紙移動傳播百強榜里,電腦報靠前,微博真實粉絲突破100萬。
3、新媒體該如何選擇就業方向?
畢業後主要在互聯網、新能源、廣告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互聯網/電子商務
2 新能源
3 廣告
4 教育/培訓/院校
5 公關/市場推廣/會展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新媒體運營、文案策劃、新媒體編輯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新媒體運營
2 新媒體運營專員
3 文案策劃
4 新媒體編輯
5 網路推廣專員
工作城市:
畢業後,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 上海
2 北京
3 廣州
4 深圳
5 杭州
6 武漢
7 成都
8 廈門
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4、做一個自媒體,選擇哪個平台來運營
目前國內的自媒體平台有很多,每個平台的推薦機制都不一樣,至於使用自媒體來賺取收入,還是使用自媒體平台來做品牌推廣,這個要因平台而定。下面,這17個平台可以說是目前國內主流的自媒體平台。
1,微信公眾平台
微信好像也沒啥可說的了,大家都知道。載體是微信手機客戶端,海量用戶,營銷效果超好,它的公眾平台是目前最熱的。
2,企鵝自媒體
企鵝自媒體是騰訊旗下推出的一款自媒體平台,其分發流量受到騰訊扶持,所以流量比較大。
3,搜狐新聞自媒體平台
據說搜狐新聞客戶端安裝量第一(但好像誰也沒當回事),它弄的自媒體平台也很給力,後台很簡潔,發布也很方便,盧鬆鬆在該平台發布文章,幾乎是秒過。流量的話還行,個別文章會有上千的閱讀量。
4,網易新聞媒體開放平台
你發布的文章會出現在網易新聞手機客戶端中,而網易新聞是我必裝的一款APP,裡面的編輯都很會挑事。
5,網易雲閱讀開放平台
強烈推薦這個平台,雲閱讀採取的是抓取網站RSS源,這樣站長省去了更新內容的煩惱,如果你有網站直接RSS輸出到雲閱讀了,目前這個平台是我博客發布內容最完整、最全的了。注冊過程還是挺順利,但沒有任何推薦的情況下,流量也很少。
6,360自媒體平台
最近更新有點慢哦,可能是對自媒體不重視的原因,但從360來的流量入口很多,文章獲得流量不菲。我博客有幾篇文章被放到首頁後一天能有4000+的點擊率。
7,百度百家自媒體平台
之前用程苓峰的案例做個引子,告訴大家:你們來我百度,我會直接分錢給大家,百度聯盟的廣告全部分給自媒體人,申請貌似較難。
8,今日頭條媒體平台
文章工審核,發布速度比較慢,但是數據特別亮眼,往往一些趣味性的文章可以達到60萬的閱讀量,上千的收藏量。
9,微淘公眾平台
早起進入微淘的都能得到官方推薦,現在有點點晚了,但很適合淘寶賣家、淘寶客注冊使用。用淘寶ID登錄後台,這個信息流的賬號運營者將來自淘寶商家、媒體機構,或來自某個消費領域的意見領袖等。
10,新浪微博粉絲服務平台
新浪旗下公眾賬號,點擊我的主頁--管理即可找到該功能,僅限+V用戶。我也注冊了,信息都是以私信的形式發送。信息達到率較高。
11,易信公眾平台
這個,其實聚集聽眾還挺難,主要是營銷人太多,真正用戶較少。網易與中國電信推出的「易信」,除了具備微信的大多數功能之外,易信與微信最大的區別可通過易信給用戶發送手機簡訊。
12,來往公眾帳號
呵呵呵,我沒用過,就不做評價了。
13,盧鬆鬆博客投稿
呵呵呵,寫了那麼多,也要告訴你在我這里投稿也一樣能獲得大量曝光哦,而且你的文章很有可能會被我推送到這些自媒體平台中,省事、省力。前提是你的文章要足夠優秀。
14,飛信公眾平台
牛逼之處在於它還能以簡訊的形式推送到手機上,這是優勢,但感覺不太好。1中國移動推出的公眾平台,認證非常麻煩,還要填表格、提交營業執照、加蓋公章等。
15,騰訊媒體公眾平台
它和微信公眾平台可同步發布,主要面向騰訊新聞客戶端推送,但是服務做的比較一般
16,一點媒體平台
新興的自媒體平台,目前做的也比較好,點擊率閱讀量都還不錯
17,鳳凰新聞媒體開放平台
注冊和審核都比較順利,但是局限性較大,比如含有騰訊字眼的都無法發布。
18,快手小視頻
草根視頻自媒體平台,視頻量大,傳播速度快。
以上便是目前國內比較主流的一些自媒體平台,每個平台的推薦機制和效果都不一樣。
5、廣告推廣為什麼選擇投放在新媒體平台?有什麼優勢?
新 媒體 廣 告 相對於 傳統 媒體廣 告有 很多 的優勢 可 言 。 1價 格 上相 對於電視 廣 告 費 用低 很多 ,新媒體 廣告 的 性 價 比 卻明 顯 高 了很 多 。 2 新 媒 體與 用戶之 間 屬 關 系 更加密切 , 溝 通 的 效 率 和效 果 也更 高。 3時 間 和 空 間上 選擇更 加 的靈 活多 樣 4新媒體是「一 對 一 」 的 互 動傳 播 模式 , 商品 和 服務 滿 足個 性化 需求 。 5 廣 告 的發 布 形式 更加 直接 , 中 間流 通 成 本 低 , 因此 最 終 成 交 價 格 比較 低,性 價比 高。 不 過 新媒 體營銷比 傳 統媒體廣告 操作 起來更難 一些, 廣告 資 源都 太分 散,比如說 找一個 適 合 自己 投放 的公號 首 先就 很難 了 ,所 以一 般要 藉助第 三 方 平台 比較 好 , 目前 像 城外圈和 一 道自 媒 體 平 台都 是不 錯 的 選擇。
6、做新媒體選擇什麼比較好,是微博,微信,還是今日頭條類的自媒體
先籠統回答一下,看你的具體需求是什麼,再選擇平台。
規則不同。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是不同的平台,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規則,用戶屬性也不同,針對自媒體的環境和規則也大不相同。比如,今日頭條的申請門檻雖然放開了,但是仍然有準入門檻;微博只有認證的微博才有機會,而且對內容和運營能力要求極為嚴格;微信公眾號准入門檻最低,但微信公眾號沒有統一的入口,自媒體獲得的閱讀量和粉絲等,完全是靠自己的運營,沒有任何第三方展示的機會。
分步前進。了解規則以後,再分析自己所擅長的部分,看哪一個與自身當前的狀況最為相符,前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獲得一定的粉絲和閱讀量,同時積累一定的人氣,後期再入駐微博和今日頭條兩個平台,逐步讓內容展現量最大化。
新媒體是也有具體的分類的,比如娛樂類、科技類、情感類、母嬰類,一定要選擇好自己的內容主體,這方面可以學一下『小道消息』、『超先聲』、『郭靜的互聯網圈』、『郝聞郝看』、『caoz的夢囈』、『黑馬良駒』這些自媒體大號。
自媒體平台還包括鳳凰、UC、企鵝號、百度百家等多個平台。如果是嚴肅類內容,可以考慮在多個平台上展示。而如果是搞笑、娛樂等媒體屬性不強的內容,則可以選擇微博、微信公眾號兩個為主要載體。
重點不在平台,而在於內容本身,這是新媒體選擇平台的審核標准。
7、自媒體新手如何選擇媒體平台,領域
新手直接做自媒體比較難,不如選個有扶持計劃的企鵝號這種平台來做,更好發展入手
為鼓勵廣大創作者產出更多優質內容,騰訊內容開放平台(企鵝號)聯動騰訊微視、騰訊看點、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騰訊內容生態各分發平台發布創作者專項扶持計劃,為創作者提供更多流量傾斜和收益扶持,助力創作者應對短時壓力
8、自媒體平台這么多,自媒體新人應該選擇哪個自媒體平台
騰訊看點今年出了很多的扶持計劃,很多人都想去參與,但是不知道入口在哪裡,其實去注冊個企鵝號就行了
打開瀏覽器搜一下企鵝號,然後點第一個結果進入
然後選擇企鵝號注冊,接著選擇賬號主體,填寫對應信息提交,審核通過後在後台發文或視頻就可以自動發到騰訊看點上了
9、自媒體人怎樣選擇更合適的平台
平台的定位是否跟自己的定位有關
我們知道有些自媒體平台是有自己的定位的,就像我們做自媒體一樣,也有著不同的定位。這個時候就要看平台的定位跟自己的定位是否一致,是否可以藉助平台來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
假如你的企業是炒股票的,很顯然,你去簡書這個平台去發文章就有點不合適了。因為簡書定位跟你的定位不太相符,而你更應該去一些財經論壇/股票論壇來吸引粉絲。
平台流量是否足夠大
這個可以說是我們選擇自媒體平台的一個硬性指標了。如果這個平台本身影響力不夠大,沒有大的流量做支撐,那麼我們選擇這樣的平台做為自媒體平台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你想看看,你辛辛苦苦的寫一篇文章,發到這個平台上,結果十天半個月過去了,顯示的閱讀量還是一個個位數。那麼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選擇一個自媒體平台,一定要看這個平台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足夠的流量支撐。
平台是否有不錯的盈利模式
我想大部分人做自媒體,在選擇自媒體平台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平台是否可以給自己創造一些經濟收入。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微信作為自媒體平台?因為一是流量大,二是入駐門檻低,三是微信可以為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比如廣點通、贊賞。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今日頭條作為自媒體平台呢?因為頭條的用戶群體也比較大,號稱擁有4億用戶。頭條還有頭條廣告、原創打賞功能,也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的。
平台是否尊重作者
這個尊重作者其實可以看作是否重視作者的辛苦勞作。比如像微信的原創保護功能,則是尊重作者的版權、保護作者的版權。
頭條也有相應的原創保護功能,像知乎可以設置禁止轉載,簡書可以投稿獲取首頁大量流量的曝光。也可以說都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的。相當的支持作者、尊重作者。
10、主流新媒體平台有哪些
1.主流新媒體平台有微博,微信公眾號,QQ,博客和論壇,還有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自媒體等等。還有未來移動端的閱讀。
2.新媒體就是網路媒體,戶外媒體,手機媒體,微博,博客這一類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媒介,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交互性強,就是互動性好,並且信息發布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