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民生

新媒體民生

發布時間:2020-08-15 08:13:04

1、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民生新聞記者

一、增加民生新聞「含金量」提升節目普遍關注度
民生新聞節目經過多年的發展,為整個廣播電視發展做出了貢獻,至今民生新聞節目仍然是一些台的主打「龍頭」節目。
但是,在有些台民生新聞節目卻呈現走「下坡路」的勢頭。一檔民生節目為什麼會出現收視率下降的情況?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節目的「含金量」出現了問題。
要增加民生新聞節目「含金量」,提升節目普通關注度,就要徹底改變一成不變的民生類新聞的老方式和節目形態。
(一)要注重投訴話題的遴選
選題要緊盯與社會和諧、民生幸福、生活美好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沒有錯,一些「家長里短」投訴服務一定要做好。但是也要明白,一檔節目還是辦給廣播電視覆蓋范圍所有受眾收聽收看的,如果天天只停留在這類服務上,就會失去人的關注。所以, 要注重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要對投訴電話進行遴選,從中發現具有挖掘價值的線索,使民生新聞節目真正成為百姓實現幸福生活的有力推手和展現政府部門、行業主管單位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塑造民生新聞節目的公信力、權威性和認可度,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達到輿論引導的目的。
(二)注重線索的挖掘與延展
1.注重「廣度和深度」的挖掘。發揮民生新聞貼近性的優勢同時,如何讓匯集百姓瑣事、網路熱點、民生百態的民生新聞節目辦出彩?這就需要對一些新聞進行多層次多角度挖掘,在尋找新聞點中,展現其新聞的廣度和深度。廣度和深度的挖掘要善於抓住事件的「關聯點」,向與之相關連的其他方面擴展,對看似孤立的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審視,變一個人、一件事的投訴為大家都關注的話題,通過信息量的增加,提高普遍關注度。
2.注重「本質」的挖掘。要通過對「深度」的挖掘與探索,探求本質,揭示事件的規律,從單一的普通話題中挖掘出所具有的普遍意義,以引起共同關注。例如:一檔新聞節目有10個投訴,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反映下水道不通的。第二天主持人將下水道疏通情況進行了答復,解決了這部分觀眾反映的問題。可隨後幾天相同的投訴還是不斷涌來,節目天天陷入這種投訴與回復的循環往復「怪圈」如此下去新聞節目怎能不失去「銳氣」和關注。
仍以下水道不通投訴為例,另一檔民生新聞節目的記者和主持人不是簡單回復下水道不通情況就算完事兒了,而是深入采訪了下水道一直較通暢的小區,又采訪了幾個投訴下水道不通的小區。發現其中一個投訴多發小區由於建築工地的水泥、雜物等建築垃圾都排入主下水道,一遇大雨,就會排泄不暢,造成小區污水橫流。記者依據事實,聯系了職能部門及建築開發商,進行了整改,並對所有建築工地進行了拉網檢查,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了問題。隨後該地區的這類投訴立即大幅減少。只是一個簡單的下水道堵塞問題,引發了整個城市的討論,吸引的關注人群大大增加。
(三)民生新聞要「接地氣」
時常會聽到抱怨,現在地市台的民生新聞難做,有線電視上百個台,上下周邊各媒體競爭激烈等等。其實一些民生新聞節目走出困境,提高服務水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握本地這一「獨有」資源,「接地氣」。
二、變被動為主動,加強「主題策劃」,凸顯節目「特色」
一檔民生新聞節目絕不能依賴每天從其他媒體那裡獲得相同的話題資源來生存。除了緊緊抓住那些「含金量」高的線索,進行「放大、深化、擴展」外,還要通過自主的主題策劃打造一系列節目的「主話題」,成為節目的「綱」。對其進行連續多天重點挖掘、討論,形成一定的「效應」,形成節目的「枝幹」,形成節目的「特色」,形成節目的「靈魂」,最終塑造民生新聞的品牌形象,展現民生新聞節目的整體實力。
(一)注重重大主題活動策劃
作為民生新聞節目,其脈搏必須始終與城鄉發展律動相一致,要主動出擊,與當地重大民生事件緊密結合,與民眾訴求相統一。圍繞人們所關心的衣食住行等不斷策劃具有獨家特色的系列主題活動,「讓節目帶著大家走」。例如:飲用水是否達標,肉食品市場是否安全等等,可會同職能部門進行全面檢查,形成節目的一個個亮點,始終吸引大家關注。
(二)注重節慶以及季節性話題策劃
不同節慶日、不同的季節等等,人們的關注度是不同的,因此要想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水平,一定要緊緊盯住這些節慶及季節性的「節點」,主動預先策劃,布置精兵強將優化服務,以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三)注重應急事件預案策劃
一年四季,各種自然災害如暴雨、大雪、大風造成的交通堵塞和各種突發事件,都要在平時做好預案,形成節目聯運機制,一旦啟動,則環環相扣,連續滾動報道,形成全方位服務。辦民生新聞節目的相關負責人一定要把各種應急預案作為工作的重要環節做好、做細、做實。
三、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提升節目的參與度
現在,一些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還依然停留在接聽熱線、記者采訪相關部門、答復的老形式,不免顯得單一。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節目的手段也要豐富,要改變單一的熱線參與方式,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進行立體式聯系,建立廣泛、快捷的信息溝通載體。
四、用足行政資源,提升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現在有些民生新聞擁有很好的「資源」,現在許多民生新聞節目使用「上線資源」最多的是有投訴,涉及相關部門時,將有關負責人請進演播間,做訪談節目,並沒有將這些資源綜合運用到位,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如:關注家居裝修污染,聚焦乘坐電梯安全等關注民生系列主題新聞活動,通過這種與有關部門聯動的方式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關注度,增強了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最終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水平。

2、民生周刊的新媒體介紹

<

3、《共同關注》欄目是民生新聞嗎?民生新聞欄目一定得是地方台嗎?真誠期待專業人士講解

屬於民生新聞欄目
不一定得是地方台
從上世紀末開始,民生新聞節目不僅成為很多城市電視台的重點欄目之一,而且受到普通觀眾的廣泛關注。但是,近幾年,由於諸多原因,不少民生新聞節目出現了播出內容漸趨平淡、同質化嚴重、品位不高、缺乏深度、受眾層次低等問題,早期收視率的瘋狂和受眾的興奮點也漸漸地冷了下來。筆者試圖結合菏澤電視台《百姓天天看》欄目的不斷改版、創新做些探討。

一、民生新聞的認識誤區

一是新聞關注點的認識存在誤區。由於一些從事民生新聞的編采人員,甚至個別主創人員的思路狹窄,選題多為雞毛蒜皮的瑣事,比如交通肇事、打架斗毆、偷竊行騙、房屋漏水等都是邊緣化新聞。

二是對新聞娛樂化的認識存在誤區。受電視娛樂化的影響,為了增加娛樂色彩,吸引觀眾的眼球,個別民生新聞節目便經常播報一些街頭鬧劇,如夫妻打架、鄰里糾紛、民工跳樓、流浪漢乞討等。

三是受眾訴求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前些年,民生新聞圈子裡流行著一句話:「好看是真」。接著,不少城市台民生新聞節目就一味追求「熱鬧好看」,卻忽視了大多數觀眾更高層次的收視需求,新聞缺少應有的深度和廣度。

四是采編播人才的引進上存在誤區。個別城市電視台對民生新聞重視不夠,欄目缺少優秀的采編播人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出鏡記者說的是半生不熟的普通話,主持人不合時宜地隨意發揮,節目內容編排嚴重混亂,甚至把沒有任何關聯、性質完全不同的報道胡亂編排放在一起。

二、民生新聞的發展創新方向

(一)全面提升民生新聞的品格

民生新聞要體現出新聞欄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確保城市電視台民生新聞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民生新聞節目之所以深受觀眾的歡迎,贏得民眾的關注,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所釋放的極大的公信力,把百姓的願望、意見和要求作為報道的重點,強化了自身的輿論監督功能,新聞品格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得到加強和提升,在客觀上起到推動社會和諧的作用。如菏澤電視台《百姓天天看》欄目創辦之初,播出的主要內容為家常理短、生活瑣事、鍋碗瓢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媒體的輿論導向的責任。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欄目一方面加強了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對凈化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一方面加強了整體策劃,注意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來切入。如針對菏澤城區燒烤食客不文明、公共設施人為地破壞、行人不遵守交通秩序等現象,欄目策劃了《菏澤,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系列報道,《醜陋的燒烤食客》(之一)、《哭泣的公園》(之二)、《馬路的哀嘆》(之三)連續播出後成了全市上下一個時期以來議論的主要話題,市委、市政府也及時回應,責成城建、環保、交通、交警等部門針對實際,研究對策,限期整改。所以,民生新聞要全面提升民生新聞的品格,要重視評論的力量,要喊出自己的聲音。

(二)積極參與黨政主導的活動

積極主動地配合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是確保城市電視台民生新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重要前提之一。民生新聞創辦初期,涉及到黨政會議或會議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民生新聞欄目的記者一般是不會在邀請之列的。但是,隨著民生新聞欄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民生新聞事實上也越來越起到主流媒體的作用,黨政會議邀請民生新聞記者參加並不鮮見。比如,今年春季菏澤發生了某開發商集資詐騙案,受害市民數百人,涉及金額兩億多元,影響特別惡劣,市委市府決定《百姓天天看》為發布新聞唯一指定欄目,兩周的時間報道了10多條涉及此案的內容。這些說明,民生新聞的地位提高了,民生新聞是可以參與到黨政活動的,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欄目一定堅持「民本取向」,要貼近老百姓、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要設法從高樓走向平地,千萬不可按時政新聞的要求去辦「民生新聞」。

(三)體現主流媒體的話語權

一般情況下,地方台都有兩檔新聞,一檔《XX新聞》(城市名稱標志)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時政新聞,一檔是用以滿足老百姓收視需求的民生新聞。具體到菏澤電視台,就是一檔《菏澤新聞》(時政),一檔《百姓天天看》(民生)。大家普遍認為,因為《百姓天天看》更貼近百姓,很多時候收視率都是位居所有欄目之首,甚至最高時達到30%以上。但是,近年來,民生新聞有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那就是「主流新聞民生化」。同時,隨著民生新聞的主流化,也使得民生新聞應該向時政拓展。換句話說,新聞向下看平民是「時政」,平民如何看時政屬性就又還原成了「民生」。關鍵是從平民角度看時政,要注重尋找當地市民的興奮點,同時採用市民喜聞樂看的形式,把從時代、全局看到的經濟社會發展與受眾的切身感受、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機結合,用平民化方式讓受眾從新聞中獲取新聞的信息、感受到報道的脈搏。

(四)融入各種新媒體手段

民生新聞傳播速度快,內容含量大,涉及范圍廣。如《百姓天天看》有5部熱線電話,每天平均接到200多個電話,有價值的大概有30或40條的樣子,能做成新聞的也就10多個,但是我們僅僅靠新聞熱線是不夠的。裡面要有爆料,關鍵是有很多新聞當記者趕過去的時候,已經抓不著爆料點了。再則,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地方台受人為因素制約也比較嚴重,有看點的好新聞少之又少。怎麼辦?整合各種新媒體,培養「草根記者。」據某資料顯示,第一時間發出東南亞海嘯事件報道的不是專業記者, 第一時間拍下2005年7月7日倫敦地鐵爆炸事件張照片的作者也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但他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聞線索。我們要大膽融入家用DV、博客、播客、手機視頻、網路相冊、QQ個人空間等各種新媒體手段,擁有豐富的新聞來源,把民生新聞節目辦得更加豐富多彩。

(五)形成相對穩定的框架結構。

目前,地方台電視民生新聞尚缺乏一種相對穩定、規范的框架結構,大部分是雜亂的板塊,如奇聞軼事、娛樂信息、讀報、民生調查等構成了民生新聞欄目的內容。限定民生新聞的框架結構,也就確定了民生新聞節目的相對固化的模板和形式約束。今年以來,菏澤電視台《百姓天天看》欄目在總結前幾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全面改版,推出了《社會聚焦》、《有事打電話》、《冷暖人生》、《百姓DV大賽》等子欄目,既使節目具有明確的形態特徵,易於識別、接受和生產,同時也增強了民生新聞節目的生命力。事實證明,一個好的節目形態和好的節目手段的框架結構是民生欄目正確的發展方向。

此外,民生新聞還要創新體制,改革制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確保城市電視台民生新聞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不少城市電視台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生存的壓力。在「新聞立台」理念的支撐下,不少城市電視台把民生新聞節目視為自己的品牌和亮點,並以此實現生存的整體「突圍」。但是,城市電視台受管理體制的制約,在體制創新和制度改革方面還難有大作為。要想把民生新聞節目辦好,就要積極引進競爭機制,對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篩選淘汰,進而充分調動采編播人員的積極性。

4、如何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水平

一、增加民生新聞「含金量」提升節目普遍關注度
民生新聞節目經過多年的發展,為整個廣播電視發展做出了貢獻,至今民生新聞節目仍然是一些台的主打「龍頭」節目。
但是,在有些台民生新聞節目卻呈現走「下坡路」的勢頭。一檔民生節目為什麼會出現收視率下降的情況?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節目的「含金量」出現了問題。
要增加民生新聞節目「含金量」,提升節目普通關注度,就要徹底改變一成不變的民生類新聞的老方式和節目形態。
(一)要注重投訴話題的遴選
選題要緊盯與社會和諧、民生幸福、生活美好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沒有錯,一些「家長里短」投訴服務一定要做好。但是也要明白,一檔節目還是辦給廣播電視覆蓋范圍所有受眾收聽收看的,如果天天只停留在這類服務上,就會失去人的關注。所以, 要注重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要對投訴電話進行遴選,從中發現具有挖掘價值的線索,使民生新聞節目真正成為百姓實現幸福生活的有力推手和展現政府部門、行業主管單位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塑造民生新聞節目的公信力、權威性和認可度,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達到輿論引導的目的。
(二)注重線索的挖掘與延展
1.注重「廣度和深度」的挖掘。發揮民生新聞貼近性的優勢同時,如何讓匯集百姓瑣事、網路熱點、民生百態的民生新聞節目辦出彩?這就需要對一些新聞進行多層次多角度挖掘,在尋找新聞點中,展現其新聞的廣度和深度。廣度和深度的挖掘要善於抓住事件的「關聯點」,向與之相關連的其他方面擴展,對看似孤立的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審視,變一個人、一件事的投訴為大家都關注的話題,通過信息量的增加,提高普遍關注度。
2.注重「本質」的挖掘。要通過對「深度」的挖掘與探索,探求本質,揭示事件的規律,從單一的普通話題中挖掘出所具有的普遍意義,以引起共同關注。例如:一檔新聞節目有10個投訴,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反映下水道不通的。第二天主持人將下水道疏通情況進行了答復,解決了這部分觀眾反映的問題。可隨後幾天相同的投訴還是不斷涌來,節目天天陷入這種投訴與回復的循環往復「怪圈」如此下去新聞節目怎能不失去「銳氣」和關注。
仍以下水道不通投訴為例,另一檔民生新聞節目的記者和主持人不是簡單回復下水道不通情況就算完事兒了,而是深入采訪了下水道一直較通暢的小區,又采訪了幾個投訴下水道不通的小區。發現其中一個投訴多發小區由於建築工地的水泥、雜物等建築垃圾都排入主下水道,一遇大雨,就會排泄不暢,造成小區污水橫流。記者依據事實,聯系了職能部門及建築開發商,進行了整改,並對所有建築工地進行了拉網檢查,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了問題。隨後該地區的這類投訴立即大幅減少。只是一個簡單的下水道堵塞問題,引發了整個城市的討論,吸引的關注人群大大增加。
(三)民生新聞要「接地氣」
時常會聽到抱怨,現在地市台的民生新聞難做,有線電視上百個台,上下周邊各媒體競爭激烈等等。其實一些民生新聞節目走出困境,提高服務水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握本地這一「獨有」資源,「接地氣」。
二、變被動為主動,加強「主題策劃」,凸顯節目「特色」
一檔民生新聞節目絕不能依賴每天從其他媒體那裡獲得相同的話題資源來生存。除了緊緊抓住那些「含金量」高的線索,進行「放大、深化、擴展」外,還要通過自主的主題策劃打造一系列節目的「主話題」,成為節目的「綱」。對其進行連續多天重點挖掘、討論,形成一定的「效應」,形成節目的「枝幹」,形成節目的「特色」,形成節目的「靈魂」,最終塑造民生新聞的品牌形象,展現民生新聞節目的整體實力。
(一)注重重大主題活動策劃
作為民生新聞節目,其脈搏必須始終與城鄉發展律動相一致,要主動出擊,與當地重大民生事件緊密結合,與民眾訴求相統一。圍繞人們所關心的衣食住行等不斷策劃具有獨家特色的系列主題活動,「讓節目帶著大家走」。例如:飲用水是否達標,肉食品市場是否安全等等,可會同職能部門進行全面檢查,形成節目的一個個亮點,始終吸引大家關注。
(二)注重節慶以及季節性話題策劃
不同節慶日、不同的季節等等,人們的關注度是不同的,因此要想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水平,一定要緊緊盯住這些節慶及季節性的「節點」,主動預先策劃,布置精兵強將優化服務,以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三)注重應急事件預案策劃
一年四季,各種自然災害如暴雨、大雪、大風造成的交通堵塞和各種突發事件,都要在平時做好預案,形成節目聯運機制,一旦啟動,則環環相扣,連續滾動報道,形成全方位服務。辦民生新聞節目的相關負責人一定要把各種應急預案作為工作的重要環節做好、做細、做實。
三、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提升節目的參與度
現在,一些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還依然停留在接聽熱線、記者采訪相關部門、答復的老形式,不免顯得單一。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節目的手段也要豐富,要改變單一的熱線參與方式,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進行立體式聯系,建立廣泛、快捷的信息溝通載體。
四、用足行政資源,提升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現在有些民生新聞擁有很好的「資源」,現在許多民生新聞節目使用「上線資源」最多的是有投訴,涉及相關部門時,將有關負責人請進演播間,做訪談節目,並沒有將這些資源綜合運用到位,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如:關注家居裝修污染,聚焦乘坐電梯安全等關注民生系列主題新聞活動,通過這種與有關部門聯動的方式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關注度,增強了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最終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服務水平。

5、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布局

先說官方媒體:

央視。互聯網產品: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央視新聞砸了上千萬做移動,這些錢可以做一個網站了。

人民日報。產品: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微博,微信。客戶端的廣告都打到地鐵上了。

新華社。產品:新華網,新華社微博,微信,客戶端。新華社做的比較低調,但客戶端,微信做的都很好。

這三家媒體,客戶端跟傳統的電視,報紙分開,為另一個系統,有獨立的記者,編輯。所以權威性也不如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紙質版。前幾天人民日報客戶端發的批評豆瓣評分的事就可以看出來,這種漏洞非常明顯的文章,人民日報紙質版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人民日報評論部後來發的這個東西就能看出來。

另外多說一句,微信公眾號「俠客島」不代表人民日報立場,俠客島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人民日報海外版是什麼?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海外網」,跟人民日報是分開運營的,權威性還不如人民網。所以,大家要了解中央精神,還是以人民日報紙質版為准。

效果:放幾張微博的圖。

看轉發量和評論就知道影響力了。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在微博領域,和新浪自己運營的號,頭條新聞,幾乎是微博上媒體的三巨頭。

另外,吐槽一下人民日報微博。

2月17日人民日報 微博:倡議:更多客戶端把彈窗用於尋人、打拐等民生領域,賦予尋人更鮮明的時代印記和技術紅利,解救出更多陷於悲劇的家庭,讓人間奇跡變成巷陌尋常。轉起! 。

順便看看@人民日報 最近7條微博,又祭出雞湯+收藏+快捷鍵+轉起。共有991條微博有「轉起」 。

以上是微博上的影響力。網站,微信,客戶端也都是非常好的。可以看一下微信閱讀量。當然,其中有很多硬新聞,也有很多雞湯類。。。當時傳播量依然很廣。足見,官媒在大家心中的分量還是很足的。

6、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等網路平台。

自媒體的技術是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術。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上缺的不是產品,而是銷產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就必須用到營銷這種技術,可以給你的產品帶來大量的精準流量。我聯合互聯網上的一些網路營銷大牛,組建了這個群,前面是1 5 3中間是六 五 九,後面是 九 三 4,把他們串聯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學習最前沿的網路營銷,不要加。不是真心想進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轉互聯網+,成為營銷大神,那麼歡迎。

三、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另外,有人會問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嗎 ?小編覺得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是對新媒體的升華,也在新媒體的范疇之內。

7、如何做好新媒體視野下的群眾工作

新媒體視野下的群眾工作的發展其實也在不斷營造了一個開放、平等的網路議事廳,它能夠更便捷地進行網路民意調查,新媒體可以成為匯集社情民意的便捷通道。新媒體具有貼近基層、貼近民生、貼近民眾的特點,它既能拓展搜集社情民意的渠道,又能大大提高收集社情民意的效率。這也與黨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主張是相符相承的。新媒體可以讓民主監督更有力。基層組織應該鼓勵並引導黨員幹部運用新媒體與公眾溝通,參與網上輿論引導,凈化網路輿論環境。

8、如何才能在新媒體帳號上增加粉絲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想一想你平時關注某個賬號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主要因為這個賬號能夠給你提供感興趣的信息,如圖文視頻等。如果這個賬號長時間不更新好的文章視頻了,可能你就會取關了。

你想在自媒體上增加自己的粉絲也是一樣的道理。確定一個領域,並且在這個領域中精心組織輸出好的作品,平台系統會推薦給感興趣的閱讀人群,如果你的作品大家喜歡看,系統則會通過大數據計算等方式持續不斷的推薦。這樣一來,人們喜歡你的作品就會關注你,你的粉絲就會多起來。

做自媒體重點在於堅持,以及堅持輸出好的作品。這樣一來,平台喜歡,看的人也喜歡,你的粉絲會漲的很快。

9、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

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媒體是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使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也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領域。

科技快速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媒體的形態,如雨後春筍般的速度涌現出來,以它的開放、縱情、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打破了傳統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信息的壟斷。

(9)新媒體民生擴展資料:

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

1、根據項目需要策劃並制定部門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運營策略,策劃並執行推廣活動;

2、制定目標任務,通過活動、社群、文章內容等手段完成KPI考核,建設有效運營手段提升用戶活躍度;

3、具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取數據報表,分析推廣效果並優化;

4、參與公司整體品牌、產品的營銷策劃與市場推廣;

5、負責對外PR工作,拓展並維護外部媒體資源關系網路,與KOL建立長期友好關系,建立媒體檔案庫。

任職要求:

1、中文系或新聞傳播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3年以上新媒體(微博、微信等)文案撰寫經驗,熟悉網路化表達方式;

3、文字編輯、創作能力突出,能獨立完成原創內容稿件撰寫和偽原創內容編輯;

4、善於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解決用戶痛點的文字;

5、善於捕捉互聯網熱點事件與話題,對網路語言敏感度高,思維活躍、有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

6、經常混跡於朋友圈、知乎、微博、天涯、豆瓣等各類互聯網的論壇/社群,有較強的文案策劃能力,能對社會化話題進行發想創作;

7、有廣告公司文案經歷或媒體(自媒體或大號)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8、熱愛互聯網行業,勇於創新,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創意優,能快速響應社會、行業熱點話題,對整合傳播、新聞傳播、活動與事件管理均有深刻的認識與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媒體運營 (產品運營手段)

10、新媒體運營是干什麼的?

作為一位新媒體人,基本道德素質我們還是要遵循的:
我們要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假;
不發誇大負面新聞;
不能傳播不道德的事情;
不能發布垃圾信息;
切實關注民生實事,不再跟著眼球跑;
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自省;

與新媒體民生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