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液晶顯示器有像線條一樣的電流瀑布樣子的閃。很輕微仔細看才能看清是什麼原因
顯示器壞了 去修吧
希望採納
2、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怎麼讀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的拼音為:fēi tuā pù liú zhēng xuān huī ,pīng yá zhuǎn shí wàn hè léi 。
一、原文:
《蜀道難》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二、譯文:
唉呀呀!多麼高峻偉岸!
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
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
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高峻無路只有飛鳥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巔。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開山英雄壯士,這樣以後高險的山路和棧道才相互勾連。
蜀中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迂迴曲折的大川。
善於高飛的黃鶴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
青泥嶺的泥路曲曲彎彎,百步九折縈繞著山巒。
屏住呼吸仰頭就可觸摸參星和井星,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只得坐下來撫著胸口長吁短嘆。
好朋友呵請問你西遊何時回還?這蜀道的峭岩險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茂密樹叢之間。
月夜又聽到杜鵑凄涼悲啼,在空山中傳響回盪,令人愁思綿綿無窮盡!
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使人聽到這些怎麼不臉色突變?
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飛流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滾動像萬壑鳴雷一般。
這樣危險的地方,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什麼非要來這里不可呀?
劍閣所在崇峻巍峨高入雲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難攻佔。
駐守的官員倘若不是可信賴的人,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據險作亂。
每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長蛇,它們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難以攀越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2)青海信息流瀑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於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寶元載至天寶三載)身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回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開元年間李白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寄意之作。
二、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3、書山汗水成流瀑,筆陣漣洏化隱鱗。請解釋
書山有路勤為徑,在求學的路上,撒汗拼搏。最終思路會如瀑布一樣發散開來。
書讀得多,付出了勤勞的汗水,最終會下筆如有神。這兩句寫給你高中畢業同學的話,最後幾個字隱喻著:金鱗豈是池中物,一躍龍門進大學。
總之這兩句話你寫的非常好,非常有意義,你的同學肯定會喜歡。
4、瀑組詞有哪些
一、瀑,讀為 pù 時,指水從高山陡直地流下來,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組詞有:
瀑布、瀑水
二、瀑,讀為 bào 時,意思是指水飛濺或為河名。組詞有:
瀑練、瀑河、雨瀑、瀑沫、瀑泉、瀑流、瀑水澗、瀑溜、冰瀑、松瀑、湍瀑、山瀑、懸瀑、迸瀑
(4)青海信息流瀑擴展資料
一、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瀑,疾雨也。一曰沫也。一曰瀑,資也。從水暴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瀑,豪雨,強降雨。一種說法叫沫。一種說法叫瀑,參考而已。字形採用水作邊旁,暴是聲旁。
二、相關詞彙
1、瀑布(pù bù):從懸崖或河床縱斷面陡坡處傾瀉下的水流。
魏巍 《東方》:一個炮彈落在近處,激起的水柱像瀑布一般劈頭蓋臉地打下來,灌到人們脖子里。
2、瀑水(pù shuǐ):是指瀑布。
清·閔麟嗣 《空水閣》:欲窮瀑水源。(翻譯:想要追溯瀑布的源頭。)
3、瀑溜(bào liū):意思是瀑布。
唐·王勃《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惠寺碑》:飛泉瀑溜,盪滌峯崖。(翻譯:從峭壁上的泉眼噴出的泉水瀑布,沖洗山峰懸崖。)
4、瀑練(bào liàn):指瀑布。
明·劉基《贈道士蔣玉壺長歌》:大地浪井瀑練漰。(翻譯:地上的浪井和瀑布相互沖擊。)
5、雨瀑(yǔ bào):雨後的瀑布。
清·魏源《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更較雨瀑謐。(翻譯:比雨後的瀑布更多。)
5、瀑的同音字是什麼?
瀑是一個多音字讀作pù或bào,同音字如下:
曝、鋪、堡、暴、抱。
一、曝pù
基本字義
1、形聲。從日,暴聲。字本作「暴」,小篆字形,從日,從出,從廾,從米。會合表示把米拿到陽光下照曬。廾( gǒng),兩手捧物。本義:曬
2、暴露 [expose to the open air]。
組詞
曝曬、曝露、曝巫、
二、鋪pù
基本字義
1、商店。俗作「鋪」 [shop]
2、卧具;床鋪 [plank bed]。
3、 驛站。古代傳遞公文和投遞信件的地方。現多用於地名 [post]
組詞
鋪張、鋪砌、質鋪、
三、堡pù
基本字義
地名用字。五里鋪、十里鋪等的「鋪」字,有的地區寫作「堡」
組詞
堡壘、堡子、暗堡、
四、抱bào
基本字義
1、懷,胸懷 [breadth of vision]
2、表示兩臂合圍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armful]。
組詞
抱病、抱歉、懷抱、
(5)青海信息流瀑擴展資料
組詞解釋:
1、曝曬
在日光下曬物使干。
2、曝露
露在外頭,無所隱蔽。
3、鋪張
鋪敘渲染;誇張。猶宣揚。鋪排陳設。指過分講究排場。
4、鋪砌
謂用磚、石等覆蓋地面或建築物的表面,使之平整美觀。
5、質鋪
當鋪。
6、堡壘
用於防守的堅固建築物。
7、堡子
圍有土牆的小城鎮、村莊或堡塞。
8、抱病
有病在身;患病。
9、抱歉
心中不安,覺得對不起人。
6、瀑布的瀑組四字成語
沒有瀑布的瀑組成的四字成語,包含瀑字的詞語有:
1、飛瀑 [ fēi pù ]
即瀑布。因其勢飛流而下,故稱。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典雅》:「眼琴綠陰,上有飛瀑。」 清 林則徐 《即目》詩:「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劉大白 《丁寧(二)》詩:「這是你心裡的飛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聲。」
2、瀑水 [ pù shuǐ ]
謂瀑布。
南朝 梁簡文帝 《招真館碑》:「高巖郁起,帶青雲而作峯;瀑水懸流,雜天河而俱灑。」 唐 劉長卿 《望龍山懷道士許法稜》詩:「嵐煙瀑水如向人,終日迢迢空在眼。」 清 閔麟嗣 《空水閣》詩:「欲窮瀑水源,峽束忽無路。」
3、西山瀑布 [ xī shān pù bù ]
西山瀑布在連平縣城西4公里的西山上,故名。
4、懸泉瀑布 [ xuán quán pù bù ]
懸掛的泉水,飛濺的瀑布。
5、飛瀑流泉 [ fēi pù liú quán ]
飛瀑:瀑布,其勢飛流而下;流泉:流動的泉水。泛指急流險渦之水。
7、寫寫大峽谷的瀑流帶給你的感受
大峽谷的瀑流 扎曲村是俯瞰大峽谷的最佳位置.這一段峽谷實在是險峻.北側緊貼雪山.兩岸皆是聳立千仞的懸崖峭壁.峽谷底部不時升騰起上百米高的水霧汽柱.江水奔涌.濤聲震天動地.如果來到谷底.舉頭仰望.真有坐井觀天的感覺:天地一下子變得小起來.峽谷是門字形.上方的天空成了一塊小小的四方形天井.在峭壁.汽柱和濤聲之中.人實在是太渺小了. 這里的瀑流是瀑布群.在峽谷上游急拐彎的端部.出現一處大瀑布.急流奔涌在河床的石槽中.瀑流跌落.聲震山谷.主體瀑布高33米.寬62米.中間有一塊大的黑色岩石.把瀑流分成兩大股.主體瀑布上面的石槽.還連接著一系列小的瀑布和跌水.水流激盪.江水變得像牛奶一樣白.再往下又出現了一串大瀑布.瀑布跌落時騰起的水霧足有數十米高.水霧彌漫.難以接近.水流聲震山谷.迴音轟響.甚至面對面講話都難以聽清.
8、瀑的組詞有哪些
瀑的組詞:
瀑布、冰瀑、瀑流、懸瀑、泉瀑、雨瀑、瀑泉、瀑水、山瀑、松瀑、湍瀑、濆瀑、迸瀑、瀑沫、瀑溜、壺口瀑布、飛瀑流泉、陶氏瀑布、里坎瀑布、西山瀑布、懸泉瀑布、川龍瀑布。
瀑,多音字。讀作pù時指水從高山陡直地流下來,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如「瀑布」。讀作bào時指水名,在中國河北省,亦作「鮑河」;也可指暴雨。
如貴州黃果樹瀑布,中國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渾瑰麗的樂章,它將河水的緩游漫吟和歡躍奔騰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從68米高的懸崖之巔跌落的是整整一條河的熱忱,它既有水量豐沛、氣韻萬千的恢宏,又有柔細飄逸、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寬的瀑面上水汽飄然,若逢適當的陽光照射還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9、賞析「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詩中諸多的畫面此隱彼現,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氣象宏偉,境界闊大,集中體現了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
節選如下: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譯文如下:
離天不滿一尺的險峻高峰,枯松倒掛的懸崖峭壁,飛流瀑布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滾動,發出雷鳴般的轟響。這樣危險的地方,你這位遠道之人為什麼還非要來這里不可呀?
(9)青海信息流瀑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