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山東新媒體村

山東新媒體村

發布時間:2020-08-14 14:48:46

1、公眾應該如何面對「新媒體村」的出現?

近日,因為一篇題為《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報道,讓一群「隱居」在魯北農村做自媒體的留守婦女迅速爆紅網路。據負責人李傳帥介紹,兩年前他回到老家山東商河縣李廟村,帶領20多名留守婦女成立了一家自媒體工作室,開始了「自媒體」內容創業。目前這些農村婦女一人管理一號,不少人月入過萬,7月份平均收入高出上海平均工資462塊錢。

正當人們驚嘆於農村自媒體內容創業居然也有這么大的空間,並向這群學歷不高、收入不低的留守婦女投來艷羨的目光,以為她們會因為這次爆紅而走上事業巔峰,成為人生贏家之時,卻有媒體爆出,由於不堪網路輿論的巨大壓力,工作室的不少員工心態崩潰,這兩天有多人沒來上班,自媒體工作室已陷入停工狀態。

而所謂的「壓力」,主要是網路上不少人質疑,這些農婦製作的內容沒有價值,有濫造嫌疑。同時,也有人直接將這種內容創作稱之為「洗稿」。這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說起「洗稿」、抄襲這檔子事,已經是司空見慣。以致現如今,看到相似的文章,網友便會條件反射般地指責「這是洗稿」,而被指控者多數時候則置若罔聞、「巋然不動」。如此隨便的背後,是因為誰也沒將這當成一回事,雙方都知道,掐架熱鬧一番後,所有指控都將不了了之。

相比城裡人的淡定,淳樸的農村人就要敏感得多。在她們眼中,被控「洗稿」與說人考試作弊、婚姻不忠一樣,都是很嚴重的指責,將使自己在十里八村的「熟人社會」里難以立足。而這種態度差異的背後,固然與城市農村不同的生活環境、道德觀念等因素有關,但更深層次折射出的,是以城市為中心的輿論視角,對於農村、農民根深蒂固的輕視甚至歧視。

比如關於「新媒體村」這事,我就看到有不少評論質疑:「現在連農民都搞起自媒體了,那以後誰來種地,中國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這種言論表面看來是在憂心「三農」,實際上還是「士農工商四民分業」的舊觀念在作祟。問題是,農民憑啥不能搞新媒體,又憑啥認為農民搞不好新媒體?

最近幾年,因為工作關系,我經常赴各地農村考察,光山東的農村和縣城,今年就去了好幾處。據我的觀察,拜移動通訊及互聯網等「技術破壁」所賜,現如今城鄉間的信息鴻溝已經很小,接近被抹平。很多農民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信息閉塞與後知後覺。之所以類似山東「新媒體村」這樣的事例還不多見,主要是囿於各種現實資源、公共配套、基礎條件的闕如。一旦這方面的短板能夠補上,諸如山東「新媒體村」、浙江麗水「淘寶村」等互聯網新農村將大批量涌現。

至於說農村自媒體內容有沒有價值,是不是粗製濫造,更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所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就像你可以指責拼多多,卻不能無視其在四五六線城鎮及農村市場的巨大佔有率,因為這不僅僅是個消費品味的問題,而涉及到收入分配、城鄉差異等方方面面。

同樣的,盡管根據調查,近六成新媒體人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但五環內的內容審美依然不能覆蓋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內容需求。所以,對作為填補市場空白的山東「新媒體村」嘗試,輿論更應該給予理解之呵護,而非無端之指責。

美美與共,各美其美,五環內的自媒體精英和山東的「自媒體村」,並無直接的高下之分。山東這個「新媒體村」目前的停工,可能原因比較復雜,「壓力太大」只是一個表象,但是面對「新媒體村」現象,還是請放下五環內的傲慢,大家都在一條跑道上競爭。

如果非要說「新媒體村」帶來什麼思考的話,我想或許是:為何農村自媒體內容創業這么少,這么難?那些所謂「粗製濫造」的內容又為何這么有市場

來源:澎湃新聞網

2、在山東的電台頻率都是多少啊!?我想聽收音機就是找不到台啊!?幫幫忙!嘿嘿

1、山東廣播電視台經濟廣播(FM98.2閃電新聞直播)

2、山東廣播電視台文藝廣播(FM97.5閃電新聞直播)

3、山東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FM101.1閃電新聞直播)

4、山東廣播電視台鄉村廣播(FM91.9閃電新聞直播)

5、山東廣播電視台體育休閑廣播(FM102.1閃電新聞直播)

6、山東廣播電視台生活信息廣播(FM105閃電新聞直播)

7、山東廣播電視台音樂廣播(FM99.1閃電新聞直播)

(2)山東新媒體村擴展資料:

山東廣播電視台,是山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依法設立的正廳級播出機構,由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山東電視台和山東省有線電視中心合並組建,於2010年7月29日成立。

山東人民廣播電台(SDR)即山東綜合廣播,始建於1948年11月8日。山東電視台(SDTV)即山東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始建於1960年10月1日,1994年上星改呼號為「山東衛視」。

山東廣播電視台擁有2套電視衛星頻道、8套電視地面頻道、2套數字電視頻道、8套廣播頻道,新媒體端擁有齊魯網、山東IPTV、閃電新聞APP、輕快雲平台和山東手機台。

2019年3月21日,獲得「全國黨媒優秀扶貧報道」獎項。

3、山東選調生考試申論都考什麼?

關於山東選調村官筆試,在2010年—2019年十年中,可以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0年—2018年,其中申論考試時間是10:10-11:40,共90 分鍾,一般設置三個題目,兩小題,一個大題;第二階段是2019年,首次將選調生考試與省公務員考試同步進行,其中選調生申論考試使用B類試卷,考試時間為14:00-17:00,180分鍾,四道題目,考試主題為「民生跟著民聲走」。雖然在2019年的選調生考試中出現了重大變化,但是我們通過對於考試題型的梳理會發現——變化的是題量,不變的是能力。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對於選調生題型來做一個詳細的梳理。
一、歸納概括
屬於必考題型,在2019年之前,每道題10分左右,在2019年4月的考試中,出現了兩道題目的考察,曾經考察過概括問題、成功經驗、作用、原因、特點、素質等,所以歸納概括題目也是我們在復習備考中的重點內容。
如今,縱觀全國各地的題目,一個非常新的趨勢就是「綜合概括」,許多歸納概括題目給出大篇幅的案例,要求我們從案例中分析得出相關的作答要求,我們的同學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此類題目,提升自己對於案例型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綜合分析
考察頻率相對較低。2013年出現評價型綜合分析——點評宿遷模式,2013年出現啟示分析——談談蹲苗對人生的啟示,2014年出現啟示型分析——大學生村官創業經驗帶來的啟示,2019年出現解釋型分析——談談對「A市速度」的理解。綜合分析中的解釋分析和關系分析尚未出現過。
對於綜合分析題目,在2015年之前的選調申論考試中,整體考察頻次較低,但隨著選調生考試逐漸與省考同步的這樣一個趨勢,在未來的考試中,綜合分析會逐漸成為高頻考點,仍要引起我們同學的高度關注。
三、提出對策
在2019年之之前,考察頻率較高,平均每年一題,10分左右,300-400字左右,出現過單純考察對策,也出現過先概括問題再提對策的情況。而在2019年,隨著選調考試與省考同步,提出對策題目未出現在B類試卷中,但是提出對策能力仍然是我們考試中的一大重點考察。
四、貫徹執行
這一題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2019年考試之前,出現頻率僅次於文章。2010、2014、2015、2016都是考察的大題目,30分,800-1000字。其中,考察類型上,2010年寫一篇向沈浩同志學習的倡議書;2014年就報考選調生給父母寫一封信;2015年作為新入職的大學生村官首次與村裡黨員群眾代表見面,寫一篇發言稿;2016年大學生村官的名義,給縣委、縣政府撰寫一份「關於積極運用新媒體推進農村發展的建議」。題目難度並不大。2019年,在B類考試中,雖然貫徹執行題目沒有考察,但是在當前整個考試的大趨勢下,貫徹執行題目所佔比重越來越重,並且貫徹執行題目的分值較高。所以在未來的復習備考中,貫徹執行題目需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備考。
五、文章寫作
在考察頻率上,2011、2012、2013、2017這些年份都是考察文章。其中,2017年要求圍繞「把惠民工程做實做好」主題作文;2013年圍繞「基層歷練是人生財富」主題作文;2012年圍繞「農村文化建設」主題作文;2011以互聯網時代的社會服務為話題作文。在2019年的B類考試中,要求以「『民生』跟著『民聲』走」為主題寫一篇文章。總體來看,對於選調申論考試,文章寫作的主體一直關注基層實際,同學們在復習備考中也要突出這樣的重點。隨著選調考試與省考逐漸同步的大趨勢,在未來文章寫作作為必考題型,一定要引起我們同學的極高度重視。
總體來看,根據我們目前的考試趨勢而言,在申論考試的五大題型中,我們同學要備考階段就要把基礎夯實打牢,以本省選調題目為基礎,輔之省考以及其他地方的選調考試題,通過不斷的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正在考試中「從容應對」。
山東選調生,均是國家儲備的高素質黨政後備領導幹部,均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尤其是山東地處孔府之鄉,非常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並給予選調生非常優厚的政策待遇。

4、山東廣播電視台的山東台頻率

1、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綜合頻道:FM95

2、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經濟頻道:FM98.2

3、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文藝頻道:FM97.5

4、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生活信息頻道:FM105  

5、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交通頻道:FM101.1

6、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鄉村頻道:FM91.9  

7、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音樂頻道:FM99.1

8、山東廣播電視台廣播體育休閑頻道:FM102.1

(4)山東新媒體村擴展資料:

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始建於1948年11月8日。山東電視台(SDTV)即山東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始建於1960年10月1日,1994年上星改呼號為「山東衛視」。

山東廣播電視台擁有2套電視衛星頻道、8套電視地面頻道、2套數字電視頻道、8套廣播頻道,新媒體端擁有齊魯網、山東IPTV、閃電新聞APP、輕快雲平台和山東手機台。

5、農婦自媒體為何停工了?

爆紅農婦自媒體工作室已停工,負責人:農村婦女心態很崩潰。

近日,一篇名為《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文章刷屏了。文章講述了一名叫李傳帥的小伙幾度創業,最終回到家鄉帶領村裡的留守女性做自媒體的故事,文章稱,她們7月的收入平均數達到7594元,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比她們少462塊錢。團隊負責人李傳帥稱,光靠自媒體,每個月收入達到一百萬。

農婦自媒體爆紅後,有網友質疑這種流水線製作的內容沒有價值,有粗製濫造嫌疑,會助長自媒體亂象,傷害原創文章價值,留給外界自媒體行業就是低質量的印象。同時也有人直接將這種內容創作稱為「洗稿」。

如今,在輿論的漩渦中,這個小小的農婦自媒體停工了。工作室負責人李傳帥說,「現在我們這邊的農村婦女心態很崩潰,近期不打算接受采訪。」李傳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已經有多位農婦沒來上班,同時他表示自己工作室的原創賬號也遭到了惡意舉報,損失很大。

來源:鳳凰網科技

6、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2014-12-15在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嶧山鎮呂台村77號。

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800328320294X,企業法人呂建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對電影、電視項目、網路視頻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和管理;各類廣告的設計、製作、發布、代理;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國家限制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貨物及技術除外);計算機軟硬體、計算機系統集成、網路工程、機電工程設備、影視製作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文化藝術交流策劃;企業管理咨詢(不含期貨、證券、金融信息及金融業務);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廣電、通訊工程的設計、施工和技術咨詢服務;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演出器材和音響設備的銷售;物業管理服務(憑資質證書經營);房屋租賃;通訊產品(不含國家專項規定產品)的銷售、售後服務及技術開發。(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山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9168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08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優秀。

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山東中呂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7、農婦自媒體到底是什麼?

最近,媒體報道,農民的月收入從媒體引發了互聯網的關注。但在輿論的關注下,這個鄉村自媒體工作室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目前,該工作室已被關閉,部分原創媒體賬號已被關閉。由於違規操作,李傳帥從媒體「百萬農村計劃」中收取每人6800元的線下培訓費用。李傳帥承認之前的媒體報道誇大了沒有月收入百萬或每天10萬的收入的構成,「一個月就能賺幾萬美元。」

兩天前,8月27日,「刺蝟公社」一篇名為《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文章刷屏了。文章講述了一個叫李傳帥的年輕人,他多次回到家鄉,帶領村裡的留守婦女做自我媒體工作。他們聲稱自己的號反映了農村生活,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超過1萬元,這比一些在北上廣工作的自媒體人的月收入還要高。

自媒體普及以來,一些網民質疑這種流線化內容的無用性,懷疑其捏造不當,會助長自媒體的混亂,損害原創文章的價值,給人留下外部自媒體行業質量低劣的印象。同時,有些人直接把這種內容創作稱為「洗稿」。

現在,在輿論的漩渦中,這個農婦已經不再為媒體工作了。工作室的負責人李傳帥說:「現在這里農村婦女的心態非常糟糕,她們在不久的將來不會接受采訪。」在接受采訪時,李傳帥說,有一些農民婦女沒有來上班,他說自己工作室的原始賬號被惡意報道,損失慘重。

來源:智通財富網

8、2020山東選調生考試申論都考什麼?

關於山東選調村官筆試,在2010年—2019年十年中,可以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0年—2018年,其中申論考試時間是10:10-11:40,共90 分鍾,一般設置三個題目,兩小題,一個大題;第二階段是2019年,首次將選調生考試與省公務員考試同步進行,其中選調生申論考試使用B類試卷,考試時間為14:00-17:00,180分鍾,四道題目,考試主題為「民生跟著民聲走」。雖然在2019年的選調生考試中出現了重大變化,但是我們通過對於考試題型的梳理會發現——變化的是題量,不變的是能力。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對於選調生題型來做一個詳細的梳理。
一、歸納概括
屬於必考題型,在2019年之前,每道題10分左右,在2019年4月的考試中,出現了兩道題目的考察,曾經考察過概括問題、成功經驗、作用、原因、特點、素質等,所以歸納概括題目也是我們在復習備考中的重點內容。
如今,縱觀全國各地的題目,一個非常新的趨勢就是「綜合概括」,許多歸納概括題目給出大篇幅的案例,要求我們從案例中分析得出相關的作答要求,我們的同學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此類題目,提升自己對於案例型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綜合分析
考察頻率相對較低。2013年出現評價型綜合分析——點評宿遷模式,2013年出現啟示分析——談談蹲苗對人生的啟示,2014年出現啟示型分析——大學生村官創業經驗帶來的啟示,2019年出現解釋型分析——談談對「A市速度」的理解。綜合分析中的解釋分析和關系分析尚未出現過。
對於綜合分析題目,在2015年之前的選調申論考試中,整體考察頻次較低,但隨著選調生考試逐漸與省考同步的這樣一個趨勢,在未來的考試中,綜合分析會逐漸成為高頻考點,仍要引起我們同學的高度關注。
三、提出對策
在2019年之之前,考察頻率較高,平均每年一題,10分左右,300-400字左右,出現過單純考察對策,也出現過先概括問題再提對策的情況。而在2019年,隨著選調考試與省考同步,提出對策題目未出現在B類試卷中,但是提出對策能力仍然是我們考試中的一大重點考察。
四、貫徹執行
這一題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2019年考試之前,出現頻率僅次於文章。2010、2014、2015、2016都是考察的大題目,30分,800-1000字。其中,考察類型上,2010年寫一篇向沈浩同志學習的倡議書;2014年就報考選調生給父母寫一封信;2015年作為新入職的大學生村官首次與村裡黨員群眾代表見面,寫一篇發言稿;2016年大學生村官的名義,給縣委、縣政府撰寫一份「關於積極運用新媒體推進農村發展的建議」。題目難度並不大。2019年,在B類考試中,雖然貫徹執行題目沒有考察,但是在當前整個考試的大趨勢下,貫徹執行題目所佔比重越來越重,並且貫徹執行題目的分值較高。所以在未來的復習備考中,貫徹執行題目需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備考。
五、文章寫作
在考察頻率上,2011、2012、2013、2017這些年份都是考察文章。其中,2017年要求圍繞「把惠民工程做實做好」主題作文;2013年圍繞「基層歷練是人生財富」主題作文;2012年圍繞「農村文化建設」主題作文;2011以互聯網時代的社會服務為話題作文。在2019年的B類考試中,要求以「『民生』跟著『民聲』走」為主題寫一篇文章。總體來看,對於選調申論考試,文章寫作的主體一直關注基層實際,同學們在復習備考中也要突出這樣的重點。隨著選調考試與省考逐漸同步的大趨勢,在未來文章寫作作為必考題型,一定要引起我們同學的極高度重視。
總體來看,根據我們目前的考試趨勢而言,在申論考試的五大題型中,我們同學要備考階段就要把基礎夯實打牢,以本省選調題目為基礎,輔之省考以及其他地方的選調考試題,通過不斷的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正在考試中「從容應對」。

9、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他們平時干什麼?

在山東省北部的一個小農村裡,一群農婦成了自媒體運營者,她們7月的收入平均數達到7594元,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比她們少462塊錢。

團隊負責人李傳帥稱,光靠自媒體,每個月收入大到一百萬。

李傳帥是誰,他為什麼要在農村組建自媒體團隊?她們又是如何製造爆款的?無數個疑問成為了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這次尋訪的重點。

收入最高者一個月拿了1.5萬

在一輛計程車上,李傳帥用電話告訴我,進村後,看到一輛寶馬車,讓計程車師傅在那兒停下來。從山東省商河縣往東出發,計程車穿過一片又一片綠油油的包穀地,20分鍾後,拐進一個叫李廟村的地方。「就是這兒了。」師傅看到一輛寶馬車停在擺著綠色垃圾桶的水泥路上。

村子建了很多靚麗樓房,滿臉褶皺的老人在樓房下打撲克牌,小孩兒在空曠的水泥路上玩耍。這里是萬千「389961」部隊(即婦女、老人和兒童)部隊的駐扎地之一,不熱鬧,荒涼。

下了計程車,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人出現在我眼前,圓潤,靦腆,說話操著一口商河口音。他領我穿過一個狹小胡同,走進一棟四合院,打開正房門,裡面擺滿了電腦,坐滿了女工。那是李傳帥的自媒體王國。

辦公區的自媒體工人們

「這里就是我們的辦公區,有20多個人。」李傳帥是一家自媒體工作室的創始人,在魯北的一個小村莊里辦公。他說,大家都很努力,工人的上班時間沒有固定要求,只要在工作日上滿8個小時就行。

放在辦公桌上的一份簽到表顯示,有個叫「苗苗」的女工,好幾天都在早上5點30分簽到上班。她已經在這里一年多,還要繼續做下去,因為能拿到很高的收入。在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塊寫滿名字和數字的白板。李傳帥說,那是工資公告牌。

白板上寫滿了員工們的工資收入。16歲的苗苗在6月拿了4337元,7月拿了6790元。她不是這里收入最高的人。收入最高的人叫路文靜,6月拿了10121元,7月拿了15690元。把她們7月的收入做平均數,17個女工每人可拿7594元。

當地,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一般工人的月收入抵不上她們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而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還比她們少462塊錢,北京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也只比她們多873元。

傳統意義上駐扎農村的「38」部隊,很少參與到掙錢工作中來,在家帶娃、照顧老人保固後方是常態。

現在,一支不一樣的留守婦女軍團出現了,她們每天與電腦為伴,在魯北農村拿著一線城市的收入填補家用,家庭話語權也變得硬氣起來。她們上班的地方,就是她們的家鄉,不用擔心住房,也不用擔心孩子教育。

正在打撲克牌的老人

在北京打拚的人不這樣,他們為住房而焦慮,也為未來而擔心。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住房租賃的月租金均價為4649元/套,環比2017年下半年的4335元/套上漲了300多塊錢,漲幅7.3%。

在那個聚集了中國最多精英的城市裡,新中產們正在被房租漲價侵擾,丟掉了樂觀主義者的積極態度,開始悲觀起來。

擁有初中學歷的苗苗聽說,和她們同樣從事自媒體工作的人,大多在大城市裡的寫字樓上班,生產內容。如她所說,一份調查基數是2887人的數據顯示,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的新媒體人最多,佔59%。分布在三四線城市的從業者人數,比例是33%。另外的7%分布在農村地區。

可就是在那個方圓五里地都是莊稼的村莊里,她們成了7%里的一部分。都市白領、進城農民工、城市大學生……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內容消費對象。

製造爆款

自媒體工人張紅很在意爆款,看著文章閱讀數字蹭蹭蹭往上漲時,她會變得興奮起來,「很有成就感,很多大城市的人都會看我們的文章和視頻」。

她是這樣製造一個爆款的。刷最新的劇,撰寫一些比較簡單的娛樂內容,然後將文章放到一個李傳帥自己研發的原創文章檢測系統里,如果在系統里沒發現內容重復,沒有違反平台和政府的規定,那篇文章就可以進入自媒體賬號後台,通過400塊錢一年的網路通道,傳送到更為廣大的網路世界了。

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是這樣生產的。李傳帥做起來後,鎮領導建議他給當地的扶貧工作做免費宣傳推廣。他最近一次做宣推,是給當地鎮上的一家西瓜種植基地。「我們在文章里嵌入購買鏈接,很快就有訂單了,還賣到了鄭州」。

現在他的團隊是流水線工作,每天好幾個爆文,李傳帥都麻木了,唯一讓他引以為豪的爆款內容,全部涉及農村風俗風貌。那些內容承載著李傳帥對家鄉的反哺之情。

5月,他的一位員工用一張圖片和一首小詩,拿了23.8萬的閱讀量——文章標題是《家裡喜得千金,外公不遠千里來祝賀,送的禮物讓人佩服》。

而另一篇文章只靠幾張房子圖片,就拿到了26.4萬的閱讀量——文章標題是《農村花二十萬的四合院,寬敞明亮,勝過樓房》。

媒介渠道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提高了內容的傳播的便捷程度,卻沒有全面提高內容的深度。

10、如何看待自媒體的混亂狀態?

不少自媒體們深諳規則,他們為了金錢和流量,肆意挑逗著網友的情緒,不顧媒體應該客觀、公正的基本原則,更沒有絲毫的社會責任。就像山東的這個新媒體村,農婦都變成了自媒體,寫文章變成了流水作業,這實在是自媒體的悲哀,也標志著自媒體的淪落。

與山東新媒體村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