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看待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系?
2、為什麼今年的「偶像選秀」不火爆了?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沒有創新,觀眾難免會審美疲勞。
2018年兩檔偶像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大火,「樂華七子」與「火箭少女」兩大團體出道,尤其是以男團為首的蔡徐坤,女團中的錦鯉人設楊超越人氣大漲,圈粉無數,也加大了各個節目對打造偶像團體的熱情。但很顯然2019年的兩檔節目《以團之名》與《青春有你》熱度平平,就連接下來的《創造營2》都令人擔憂。
「偶像選秀」節目之所以不火爆,最大原因就在於節目對於觀眾沒有太大吸引力,沒有新鮮感。2018年的節目之所以很火,主要原因就是節目具有足夠新鮮度,中國開啟打造男女團模式,使人們對國內偶像充滿無限遐想與期待,也非常欣慰我們國家也可以成功打造一支很棒的偶像團體。人人都好奇所有的第一次,然而到了2019年的「偶像選秀」節目模式與之前節目內容不相上下,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創新點,自然無法留住觀眾了。
時間問題。從2018年到2019年,已經開設四擋「偶像選秀」節目,這其中時間間隔太短,造星能力看似很強,實則達不到觀眾心中所願。在短時間內好幾檔節目令人「消化不良」,也許時間拉長會更好一些,如今的「偶像選秀」有太濃厚的商業氣息,令人很不舒服。
藝人本身能力也有很大的問題。
2018年出道新人職業能力一般,觀眾認可度不高。由於去年出道的一些藝人,外界對於他們的質疑聲頗多,這也導致觀眾質疑選秀節目的質量,不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市場壓力較大。2019年開年至現在,綜藝節目層出不窮,新舊節目都輪番上陣,吸引了不少人目光,相較於「偶像選秀」節目,許多觀眾更喜愛看綜藝節目,看到一些喜歡的熟悉面孔,有一種滿足感,因此在各式綜藝節目的沖擊下,「偶像選秀」節目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選手顏值原因。這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早在《青春有你》開播之時,許多人就狠狠吐槽了男藝人的顏值問題,在這個看臉時代中,顏值還是至關重要的。
相比之下,2018年選秀節目中的男女藝人,有人有高顏值,有人話題度高,自然能夠給節目引來流量了,總體而言今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太過於平靜了。
3、初音未來算是新媒體藝術作品嗎?
VOCALOID的確算新媒體,就初音未來而言更像一種新藝術載體,和白紙屬性一樣,讓人在初音身上發揮自己的想像
4、2019藝人新媒體指數出爐,肖戰為何不敵千璽?
因為易烊千璽出名的時間比肖戰早,所以肖戰才會不敵易烊千璽!藝人新媒體指數出爐,肖戰不敵易烊千璽的原因一共有兩個,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易烊千璽出名時間比肖戰早。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因為易烊千璽比肖戰更年輕!
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易烊千璽出名的時間比肖戰還早!肖戰是最近一段時間才出名,憑借著《陳情令》才被很多人熟知。在此之前他並沒有那麼出名,一直都是默默無聞。但是相比之下,易烊千璽卻是早好幾年前就已經出名了!
而易烊千璽出名的時候,肖戰最多隻是一個不溫不火的演員而已。因此,易烊千璽不論是在出名早還是在粉絲多的情況下,都是要高於肖戰的。而這也是為什麼藝人新媒體指數當中,易烊千璽高過肖戰的第一個原因了!
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易烊千璽比肖戰更年輕!對於藝人新媒體指數來說,他們的考量是綜合和全面性的。雖然這個指數意義不算太大,但是卻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於肖戰來說,他現在的火爆,在娛樂圈裡面算是一枚“小鮮肉”了,因為肖戰也還是比較年輕的!
可是,易烊千璽比肖戰更加的年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易烊千璽這么年輕就有了這么大的成就。與之相比,肖戰和易烊千璽誰更容易被期待,誰的未來更寬闊?
顯而易見,肯定是易烊千璽!易烊千璽才二十歲出頭,遠比肖戰更有不可估量的未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藝人新媒體指數裡面,易烊千璽獲勝的第二個原因了!
那麼,對於易烊千璽的藝人新媒體指數勝過肖戰這件事,你們又是有什麼看法呢,我的老伙計?
5、近日,獨家買斷《海賊王》新媒體版權的搜狐網邀請SNH48的湯敏,楊冪,娜扎,孫藝洲等超人氣偶像為
網上配音現在有兩種
一個是台灣配音(300-400集左右),一個是大陸配音(只有50集左右)
現在明星配音的也屬於大陸版,以後會出來的。
6、如何養成小眾偶像?
今年最受關注的網綜莫過於《中國有嘻哈》,從吳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嗎?」開始,到總冠軍PG ONG、GAI的大火,這檔節目在今年夏天成功地把一群「nobody」變成了「somebody」,從地下rapper變成了受主流文化認可的藝人,網綜時代的造星能力不容小覷。
但說到「造星」不得不提起12年前由龍丹妮親手打造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當年這幾檔節目捧紅了李宇春、張傑等年輕偶像,12年後,她再次打造的《明日之子》選出了顏值不高卻才華出眾的冠軍毛不易,從傳統電視媒體走到自媒體平台,時代的變化賦予了偶像誕生、生存以及粉絲模式的新定義。
結合在媒體行業多年的經驗,車澈、龍丹妮在會上分享了關於「時代網綜的造星」、「野性生長的偶像時代」的觀點與看法。
以下為車澈、龍丹妮演講內容(精選):
《中國有嘻哈》導演車澈:時代網綜的造星
《中國有嘻哈》導演車澈
小眾文化的大眾出口
《中國有嘻哈》是一場有計劃的冒險,實際上在今天、在2017年的12月,我們可以認為這個冒險已經成功了,但是倒退回去在2017年的3月份,我們在任何的場合、每一個角落被所有人質疑。在被質疑的時候,我們問自己是不是應該做的事情,本質上愛奇藝的管理層和我們的核心團隊都知道這是一件不一定成功的事情,冒險就有失敗的可能性,有計劃的冒險就是我們知道其中的風險原因承擔這個風險。
因為我個人和我的團隊一直信奉一句話,就是小眾文化的大眾出口,這句話不是我們今年講的,實際從2016年我還沒有來到愛奇藝,我跟我的團隊和合作者一直在講這句話,就是什麼樣的地方能誕生爆款。
我認為爆款只能是從小眾文化到大眾文化的演化,個人認為任何一種大眾文化都曾經是小眾文化,我們的流行音樂曾經不是小眾文化嗎。我當時參與一個項目《加油!好男兒》,應該是當年比較好的電視選秀之一,好男兒也誕生了很多超級明星,但是在好男兒當時運作的時候,我們是一直被批評的,被批評就是好男兒的定義是不是能由這些外貌較好的演員歌手來承擔,當時的主流媒體其實給了我們很多的反問。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加油!好男兒》也是中國第一批花樣美男的集體展示,十年之前花美男這個概念是小眾文化,當時社會的認知和主流媒體對花樣美男的概念不是很認可,十年之後我們看到它的發展非常好。到今天,連街上的阿姨大媽看到長得帥的男孩子都會說這是小鮮肉,沒有質疑。
小眾文化向大眾文化蛻變中是容易產生這樣的爆款的。早了就是先烈,踩中就是爆款,晚了就是從流,這個非常准確。為什麼《中國有嘻哈》通過一個節目可以生產這么多嘻哈歌手讓他們從素人到嘻哈藝人,之前這一塊完全沒有被開發,小眾文化的大眾出口什麼時候都成立的,無論從藝人還是內容方向,基於這個判斷,愛奇藝在青年文化、街頭文化上還會不斷開發。
社交媒體的非線性運營
新浪微博真正幫助我們做到了網綜的非線性運營,電視綜藝有線性的運行規律,就是第一集播完播第二集,之後第三集,我們所有的新文化體也是跟這個走,第一集播出之後,你出的話題可以上熱搜,之後第二集再上熱搜,以此反復。
但這件事在《中國有嘻哈》完全被打破了,線性的播出邏輯被打破了,這件事當時我們被垢病了很久,就是因為錄制跟播出之間有時間差距,總決賽錄制有一段是直播給所有的觀眾看,觀眾通過這個直播看到的《中國有嘻哈》的四強,看到第四個人,但這個人當時在播出的節目中還沒有復活,這個像一個bug。但新浪微博的討論讓我們形成了一種,所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觀感,他們的邏輯線不同,從而形成碰撞混戰。
社交媒體為偶像引流
首先,新浪熱搜這件事非常誇張,最多的一次,熱搜中的十個我們佔了九個,除了一個是推薦。當時《中國有嘻哈》什麼都是熱搜,新浪微博普及的東西不光推廣這個節目,實際推廣了嘻哈文化本身,因為像freestyle這種詞都是嘻哈文化的專業詞彙,但是現在被推廣成大眾詞彙,大家把懟換成diss,還有flow等一些詞。
不管這個節目有多火,必須承認這些嘻哈歌手畢竟不是主流的藝人,但是他們在新浪微博上用明星打call團的形式跟主流明星無縫對接,在他們從素人變成明星的過程中產生了巨大作用。因為有這么多線上的明星幫他們打call,觀眾會把他們劃為同一種人,這對他們成為主流明星來說至關重要。
其次是漲粉,他們一共漲了2085萬粉,通過新浪微博的漲粉可以看到他們真正完成了這種蛻變。這些嘻哈選手非常會玩,他們在微博上互動,PG ONE自己發圖,跟范冰冰互動,包括他們的直播。新浪微博的玩法非常好,當時我們的賽制是有投票的,新浪微博的官方線上投票、線下的拉票會,熱門的短視頻還有新浪的微博故事,有特別勁爆的點。所以實際上微博的投票包括微博故事這些產品,對當時《中國有嘻哈》整個網綜運營產生了非常好的後果。
哇唧唧哇娛樂文化有限公司總裁龍丹妮:野性生長的偶像時代
這個時代發生很多變化,我們以前理解的明星都是基於一個傳統的行業,比如說電視媒體、春晚、爆紅的電視劇,讓所有明星成為家喻戶曉的偶像。但這個時代告訴我們,我們在不同的圈子製造不同的偶像就可以了。
哇唧唧哇娛樂文化有限公司總裁龍丹妮
1平台+0粉絲=X超級偶像
一個平台加一個零粉絲的素人造成一個X的超級偶像,這是今天互聯網急速發展的時代產生的。仔細分析偶像成名經歷仍然逃不過媒體曝光平台資源、優秀的團隊、產品的力量,可是經過我的研究,這個時代的偶像從傳統媒體到電視媒體到互聯網媒體,在1+0的情況下,我們這個時代的偶像的DNA是什麼,這個時代的互聯網DNA,就是different nets answer。
different根植於多元化的不同,我們以前說一個人與眾不同,更多是強調這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成長背景,但是隨著今天技術的發展,現在想讓年輕人覺得你給我的東西是不同的。
荷茲是我們《明日之子》里的二次元偶像,是我們人類選秀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二次元人物,這個劃時代的意義今天不好說,當時荷茲剛出來的時候都很反感他,說為什麼要假人跟他PK,我們當時做這個不是噱頭,因為我們不需要耗費巨大的金錢和成本去設立這么一個人物。但如果十年以後,我們再說2017年夏天我好像參與了一個比賽,是全球歷史上第一個二次元人類參與和人類競技的比賽,你想有多麼牛。
偶像的重新定義
偶像在這個平台上,我們發現不到兩年所有的定義都被推翻了,從包裝到才華等。兩年前我們說小鮮肉當道,所有人身價不菲,因為有馬太效應和延續效應,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明日之子》冠軍是毛不易,是中關村工作人員的長相,會覺得怎麼就是他?他詩一般的原創能力,訴說這個世界的敏感洞察善意和憧憬,我們現在的世界有的音樂可以撩妹,有的可以療傷,但毛不易的音樂是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的溫和,不是diss,而是堅定的鼓勵。我們總結三個字「喪暖燃」,毛不易是典型代表。
一個人本身真實內在加上平台能力加上優秀的團隊,再遇上機遇才可能紅,比如我剛剛說的毛不易。在這種嚴格意義下,如果不是科班出身還能俘獲幾百萬粉絲,這就是現在網路技術飛速更新還有我們時代價值多元化包容,以及對才華的重視給我們帶來的紅利。找到自己的特色,然後把自己丟出去,都有可能被認知,這是自媒體和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每一個偶像自身才華和價值的重新認知和定義。所以我完全相信未來的偶像,只有從多元化價值甚至小眾化價值的勢頭縫里才能引起真正的共鳴和追捧。
粉絲商業模式
如今的偶像製造早就從傳統的名師高徒人才培養模式,變成了非常明顯的粉絲模式,小到每次的應援、造型,粉絲團隊專業資源整合能力,不亞於任何一個專業的公司和公關公司,更重要的是他們比任何一個公司和公關公司投入了更多的熱情。這種由粉絲主導發起的內容層出不窮,如同一個個閃光燈。
所以我回頭說,Nets就是我們把聚光變成閃光,在新媒體時代,我對偶像的理解是聚光,通過不斷的粉絲養成,十個、二十個、五十個站點的建立,建立高熱情高素質的粉絲團體,在不同的渠道多頻次高閃光的發聲,從聚光燈到閃光燈,形成我們在這個新的時代對偶像這個產品的認知和打造思路。
新時代的信息復合性
我自己和我的團隊將近做了20年節目製作,有15年是關於年輕人和偶像製作這件事,我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以電視電台紙媒為主導的時代,經紀團隊和明星只需要一場(發布會)就可以了。可是這個時代,幾乎是無死角的信息與日俱增,我們又要商業開拓還要會策劃熱搜還有賣萌,懂直播、抖音,還有AR、AI,還要對未來的音樂和高科技有驚人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很難。這就是如果我們在這么復雜的時候,我們還要在一個圈層有我們自己的超級偶像,要愛這樣復合式先天預判性的運營團隊,這是新時代的復合性的工作模式。
其次,消息傳遞方式則從告知變為互動。以前開新聞發布會告訴你,我要發專輯。現在是互動,所以一條微博勝萬金,明星偶像首選發布平台是微博,戀情告白、結婚、生兒育女、八卦緋聞、你錯我錯、事實是什麼都在這里進行發布。從偶像和粉絲的關系看,從偶像的嘴裡親口說出的,真實性遠遠大於報道。我們一定要在這個時代通過我們自己的自媒體和多元化、可發聲的渠道建立起粉絲們可被觸摸可被寵愛,可被信仰的圈層領袖。
最後,我們進入了偶像野性生長時代,國民偶像是偽命題,巨星時代一去不復返,多元化價值觀是金礦,網路才能帶來靈感。偶像進入了野性蓬勃的生長時代,我們要做的是認真面對他們,擁抱他們,讓真正有才華的偶像閃閃發光。
7、新媒體短視頻的創作要素是什麼?
創作要素有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商業定製。
特點: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又比直播更具有傳播價值。
超短的製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內容對短視頻製作團隊的文案以及策劃功底有著一定的挑戰,優秀的短視頻製作團隊通常依託於成熟運營的自媒體或IP,除了高頻穩定的內容輸出外,也有強大的粉絲渠道;短視頻的出現豐富了新媒體原生廣告的形式。
(7)新媒體偶像擴展資料:
類型:
1、短紀錄片
一條、二更是國內較為早出現的短視頻製作團隊,其內容形式多數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內容製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運營優先開啟了短視頻變現的商業模式,被各大資本爭相追逐。
2、網紅IP型
papi醬、回憶專用小馬甲、艾克里里、等網紅形象在互聯網上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其內容製作貼近生活。龐大的粉絲基數和用戶粘性背後潛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3、草根惡搞型
以快手為代表,大量草根藉助短視頻風口在新媒體上輸出搞笑內容,這類短視頻雖然存在一定爭議性,但是在碎片化傳播的今天也為網民提供了不少娛樂談資。
4、情景短劇
套路磚家、陳翔六點半、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等團隊製作內容大多偏向此類表現形式,該類視頻短劇多以搞笑創意為主,在互聯網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
5、技能分享
隨著短視頻熱度不斷提高,技能分享類短視頻也在在網路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
6、街頭采訪型
街頭采訪也是目前短視頻的熱門表現形式之一,其製作流程簡單,話題性強,深受都市年輕群體的喜愛。
7、創意剪輯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