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自媒體新困境

自媒體新困境

發布時間:2020-08-13 08:03:21

1、自媒體平台未來發展趨勢會好嗎?

自媒體的發展模式永遠不會過時,就看你怎麼玩,各大平台會不但優勝劣汰,不是你寫得好就有用,辛辛苦苦寫得很好卻沒流量,不推薦,罵平台的大有人在,這樣有用嗎。平台都是有自己的演算法,有自己的規則,並且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過不久又有變動,不去研究隨便寫的不會有太大收益的。做任何一行都有訣竅,要深入研究深層次的東西,不要看其表面,其實說也不難,一旦搞懂了就都通了,月入幾萬的和月入幾百的朋友我都有,但對自媒體的領悟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不同,策略不同,所以收益也不同,相同的只是同樣的時間。
如有興趣一起討論的朋友可私信我。

2、自媒體的最新盈利模式有哪些

自媒體的最新盈利模式有3種:線上、線下、仿明星、名人、大公司CEO等。具體如下:

1、線上經營,即自媒體所有人通過媒體內容經營聚集了一定數量的粉絲之後,尋找合適的廣告主在平台上做廣告,實現廣告收益。



2、線下變現若要發展成常規穩定的經營項目,一般需要媒體創辦人具備一定的社會身份,例如暢銷書作家、大學教授、媒體記者等等,由此才能將線上線下資源有機對接,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



3、效仿明星、名人、大公司CEO等人的做法,依託於前期在自媒體上積累的人氣和個人影響力,通過線下渠道變現。線下變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出書、演講培訓、企業咨詢,甚至可以考慮開個網店賣書等等。相比後者對媒體創辦人的要求會高些。



自媒體的內容其實是不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准,也沒有相應的規范。自媒體內容是由自媒體人自行決定的。而目前的自媒體的特點是平民化,由於移動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使自媒體的入門門檻越來越低,導致一些內容變得越來越低俗,信息泛濫也變得越來越嚴重。

(2)自媒體新困境擴展資料:

主要特性有

個性化是自媒體最顯著的一個特性。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創業者在創辦自媒體平台時一定要給用戶提供充足的個性化選擇的空間。

碎片化是整個社會信息傳播的趨勢,受眾越來越習慣和樂於接受簡短的、直觀的信息,創業者在創辦自媒體平台時應該順應這種趨勢。

交互性是自媒體的根本屬性之一。其實受眾使用自媒體的核心目的還是為了滿足溝通和交流的需求,創業者要在自己的平台上給用戶提供充分的分享、探討、交流、互動等多元化體驗。

一提到自媒體,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微博,但微博僅僅是自媒體的一種模式而已,不但微博本身可以給使用者提供文字、圖片、音樂、視頻、動漫等多種選擇,創業者也可以創辦出文字之外的,以圖片、音樂、視頻、動漫等為主題的自媒體平台。

3、自媒體是不是越來越不好做了,怎麼從零開始起步?

自媒體曾經讓許多人投入進去,也成就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物,自媒體目前還處於紅利期,許多人在兩三年之內實現了人生的逆轉。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產業,它的投入成本不高,只要有一根網線,一台電腦或者一台手機,就可以開始創業,我的一個朋友就是一台電腦,每年創造幾十萬元的產值,它讓許多人實現了創業的夢想。

萬事開頭難,走出了第一步都是從零開始的,粉絲是零,發表作品是零,評論互動是零,廣告分成是零。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不能因為沒有一個粉絲,就認為必然會失敗。成長的道路不同,摸住門道就會快一點,一直在探索,沒有抓住規律就慢一點,這也沒什麼奇怪的。

想嘗試這個行業,首先你要起個好名字,還要有個自媒體賬號,比如微博賬號,美食賬號,或者什麼公眾號,抖音賬號。然後你自己找一個定位,自己熟悉的,對用戶有幫助的高價值內容。比如我那個朋友做淘寶的,他就把淘寶有關的一些體會,做淘寶,開店鋪的一些經驗,分享出來。這就是你的定位,能夠引起別人的興趣,能夠解決存在的問題,說出的內容有價值,能起到啟發和幫助作用。堅持下去,每天更新,如果內容有用有價值,自然有人閱讀,有人分享,有人轉發。

有了更快的成長,可以學習別人的經驗,看別人是怎麼做自媒體的。這個就是加入一些,優質的社群,請教一些自媒體成功人士,多讀他的文章,同行多學習。了解一些新媒體方面的課程,操作的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專業知識能力,從零起步也可以做得很好,只要堅持下去。輸出好的內容,快得一個月,就可以取得初步的成功。

4、談談你在運用自媒體中遇到的困難疑惑建議等?求解答

我在運用自媒體的平台當中,就是有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傳視頻的文件處理不好弄,而且有時發的圖片和文字不知道怎麼樣進行截圖和分享。

5、自媒體行業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

自媒體行業未來有4種趨勢:
趨勢之一:內容專業化----更垂直、更長尾、更可信
首先是從業者更加專業化,草根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隨著國內傳媒行業繼續洗牌,預計將有更多傳統媒體人投身於自媒體,他們將把更多新聞專業主義的規范注入到自媒體的內容生產中來。未來,類似高曉松的「曉說」、羅振宇的「羅輯思維」、王凱的「凱子曰」、遲宇宙的商業人物、秦朔的「秦朔的朋友圈」等專業化運作方式將成為頭部自媒體內容的主流生產方式,並且不斷塑造自媒體公信力,而那些主要靠文摘、資訊整合的生產方式註定會沒落。
其次是內容生產更垂直。目前,從互聯網金融、母嬰到旅遊,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已形成一批少數頭部自媒體。未來,這些頭部自媒體預計仍將保持內容的高度垂直,並在專業度上繼續提升。相比以整合既有資訊、以搞笑逗樂為主、帶有濃厚草根氣息的自媒體,聚焦高質量原創性內容生產的自媒體將更容易獲得資本注意,並贏得更高估值。
最後,內容開發更長尾。自媒體的內容生產還將進一步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類似餐飲老闆內參這樣,把上游供應商、下游餐飲實體店與用戶全產業鏈打通的做法將得到更多同行的效仿和升級。此外,基於內容的周邊產品開發也將更加活躍,比如關注二次元文化的自媒體將更多地進入到電商領域,關注情感問題的自媒體還有可能與線下心理咨詢沙龍相互結合。
趨勢之二:組織結構化----從個體戶走向公司化
與第一代自媒體大都以個體戶方式的生產內容相比,未來自媒體若想更為穩定地生產高質量內容,還需要搭建完整的團隊,以機構化的方式運作,以便為後期的商業化提供各種組織介面,在組織形態上將朝公司化的方向轉變,並且一些頭部自媒體將加大從傳統媒體引進人才的力度,以壯大其內容生產實力。
以視頻類自媒體「二更」為例,該自媒體目前的運營團隊已超過100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設有分公司,已經接近一家傳統新聞類周刊的人員規模。未來,除了少量頭部自媒體繼續保持個人化運作之外,絕大多數頭部自媒體將朝公司化、機構化方向發展,在組織架構上將日益接近新媒體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從傳統媒體也開始推出一些類似自媒體的賬號,比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俠客島」,《北京青年報》的「團結湖參考」,都是傳統媒體試圖建立人格化、試水粉絲經濟、與自媒體爭奪用戶的嘗試。但是自媒體有別於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文本表達的更加自由、激勵機制的完善。
可以預見,在人格化、粉絲經濟的道路上,自媒體與傳統媒體必將狹路相逢,而非漸行漸遠。
趨勢之三:投資常規化----更多優質自媒體將被投資
目前,在新媒體的陣營中,自媒體仍然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資本的介入。騰訊科技企鵝智酷調查表明,2015年自媒體對微信公眾號的投入力度加大,2014年約53%的運營者對公眾號進行投入,2015年這一比例上升到64%,且各個投資區間的投入都有所上升。這說明自媒體正經歷著優勝劣汰的過程,且資本的投入在不斷加大,只有投入資本、增強實力,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分析已獲投資的自媒體發現,具有以下兩個特徵的自媒體融資成功率更高。第一個特徵是專業垂直,相比較而言,垂直自媒體更容易獲得融資,最近半年,已經有12缸汽車、有車以後、車早茶、玩車教授等四家汽車類自媒體獲得了融資。第二個特徵是創始人有媒體高管經歷,「一條」創始人徐滬生曾擔任《外灘畫報》執行主編、「新榜」的徐達內曾擔任《東方早報》副總編、「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是央視《對話》製片人、「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曾擔任《鳳凰周刊》副主編、「商業人物」創始人遲宇宙曾任《中國經濟周刊》主編等。從總體上看,投資界對自媒體仍然處於零星投資狀態,其中由吳曉波牽頭成立的獅享家新媒體基金錶現最為活躍,多投資於垂直自媒體的第一名。
趨勢之四:強化內容授權與平台自律
自媒體經歷較長時間的野蠻生長,「侵權者生,不侵權者死」已經不再是主流自媒體團隊的共識,隨著司法、行政以及微信公眾號等主流平台治理力度的強化,正版化與合規運營已經成為自媒體商業化的主旋律。自媒體由「野蠻」走向「文明」,既是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內容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自媒體持續發展與升級迭代的必然趨勢。
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國內自媒體平台均不斷建立完善其平台的侵權通知刪除制度,強化了版權授權與利益分享機制,持續加強自媒體知識產權保護。另外,微信公眾號平台於2015年1月公測上線「原創聲明功能」,通過相似文本比對技術以及快速處理機制構建原創保護生態,推動自媒體內容保護由被動時代跨入主動時代。並且,微信還將其技術能力向外輸送,幫助其他內容平台上的用戶更便捷的向微信進行版權侵權投訴,知乎與豆瓣都相繼開通微信公眾號侵權投訴渠道,帶動了自媒體知識產權生態的整體凈化。同時,可以看到,更多的自媒體自發進行內容授權與付費轉載,法律自媒體高杉LEGAL、法律讀庫、知產庫等均建立了完善的內容授權付費機制,在平台自律方面起到良好的標桿作用。
未來,在新型互聯網治理機制中,自媒體將更多地完成從傳統的「治理受體」向「治理主體」角色的轉變。

6、為什麼現在自媒體發布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有專自媒體助手有個很強大的功能,基於百度引擎進行全網搜索,對你的文章進行原創度評測,在自媒體文章抄襲情況嚴重的現象下,來保證你的文章原創質量,提高你的認知度,避免和他人類似。

7、中小型自媒體如何走出閉環困境

這個很簡單,不做了就走出閉環困境了。若繼續做,永遠也走不出閉環困境。做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賺錢必須有流量,有流量必須要吸引讀者,憑什麼吸引讀者?——講新聞?大把的官方媒體最新新聞,而且自媒體平台基本不讓你發新聞類的;講故事?成千上萬搬運工在講故事,一鍵發布幾十個平台,你的原創講得過他們嗎?其他吸引讀者的你就不要想了,說不定一發布就封號了,關鍵是你的身份證、手機號再也注冊不了這個平台了。

8、你對自媒體新行業的看法是?

越自律越自由

9、2020年做自媒體還有前景嗎?

做任何事情只要從此刻開始就不晚,圖文自媒體依舊有自己的優勢,就百家號來說,依舊對於自媒體的文章權重比較高,是很多企業以及個人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有可觀的收益。
短視頻必定是一個趨勢,現在依舊在爬坡期,所以要抓住機會哦!
忠告:做自媒體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不懈,開始都不好,甚至會有些沮喪,但是平台需要有可持續輸入能力的作者,並且作品優質。加油哦!
希望可以給予採納,謝謝!

10、自媒體從業者每天都需要出新的作品都快枯竭了,你是怎麼創作的?

做任何職業都需要天份的,考一個人的思維,哪怕天份再高,也會出現枯竭的。要不斷學習積累,不斷體驗生活,不斷收集靈感。可以多看看綜藝節目,尤其是國外的,越新推出的越好,掌握行業動態,到圖書館查閱書記,古代的時間久遠一些的。這能讓你的思維時間跨越范圍大,古今結合策劃更多的作品。再看一些點評類的節目,回顧自之前的作品,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從而找到之前沒有表達完整的思路,創意出新的作品!這些只是初步的想法,有機會的話可以深聊!

與自媒體新困境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