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與新媒體需要作文寫得好嗎?
網路與新媒體需要作文寫得好嗎?
網路新媒體一般是對文筆有些要求的
1、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簡介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進一步發展。
2、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主要課程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3、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能掌握網路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路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4、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通過系統學習畢業後能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路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網路平台、大中型網路媒體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2、互聯網與新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作文
建議把標題改成,互聯網色情對學生是有害的。
網路色情被稱為「電子海洛因」,足以說明它的危害性。
危害之一:影響青少年網民的學業或工作。
迷戀網路色情對青少年最直接、最明顯的影響是荒廢他們正常的學業或工作。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網路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達到8.5小時。個人的精力、時間是有限的,把大量的精力、時間浪費在網路聊天室必然會影響青少年的學業或工作。
危害之二:扭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走向性犯罪。
網路色情提供大量的色情圖片與文字,而其中的很多圖片與文字宣揚的是各種畸形的性行為如性變態、同性戀、戀童癖、亂倫等。不論是青少年主動尋求還是被動接受這類信息,對他們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性行為都會產生沖擊。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打著「健康」旗號的網站傳授的所謂「性知識」錯誤百處,根本就不具有科學性與嚴謹性。長期接受這些畸形的、錯誤的信息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塑造、發展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一些自製力差、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禁不住誘惑,鋌而走險,從此走向性犯罪的深淵。媒體已披露過多起青少年學生因長期迷戀網路色情而不能自拔,最終走向性犯罪的案例。
危害之三:危及青少年的人身安全甚至性命。
一些有組織的色情製造、傳播者利用網路聊天室誘騙青少年提供各種有償的性服務(為別人或為自己),不僅是明目張膽的犯罪,對青少年的人身安全甚至是性命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在南方某省就發生一起犯罪團伙利用網路聊天室誘騙女性青少年賣淫的惡性事件。而一些個人犯罪分子則利用聊天室與青少年網友進行「網戀」、「網婚」,時機成熟時約請見面。自今年初以來,媒體報道了不少於5起青少年女性被網友強暴並殘殺的案例。網路色情對執迷不悟的青少年的人身安全構成了直接的威脅,一些青少年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3、網路時代的故事作文500字
我和網路的故事
自從互聯網的出現,他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還使許許多多的人們迷上了網路,愛上了網路,我也不例外,小小年紀在周圍壞境的熏陶下便使我對網路不再陌生。在我求學的過程中與網路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媽媽曾經對我 說過,我我小時候很頑皮,每當他們在正在用電腦的時候,我就會來抖亂,學著大人 的摸樣,偷偷的搶過滑鼠在那亂晃,還嘈著媽媽放貓抓老鼠給我看。碰上媽媽有正經事要做的話,媽媽就會放支兒歌給我聽聽,我也樂得開花,跟著音樂節奏扭起來。
後來便慢慢學會了玩五花八門的小游戲,什麼……之類的都有玩過,玩起了游戲來的時候,那可是沒完沒了的,便引起了媽媽責備。她很擔心我長時間的面對電腦,眼睛會出毛病。在媽媽的喋喋不休的話語中還在繼續著精彩的游戲,最後,媽媽不得不來了個下馬威,一把拽過滑鼠把電腦關掉。我只好灰溜溜的走出房間。
後來上了小學,便開始上電腦課,從那時起,我慢慢學會了打字,學會了一些基礎的電腦知識,學會了在網上找資料,還學會了建立自己的網站。悶得慌的時候,放點流行音樂來享受一下。啊!互聯網真的是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我現在和將來要努力的學好功課,掌握知識,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為社會貢獻力量。
只要我們充分認識互聯網,取利避害,揚長劈短,一定會滿載而歸的!
4、作文「新媒體的發展對我有何影響」
新媒體的產生與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表現。新媒體的對於各類新聞的報導和傳播要比電視新聞速度快,讓公眾能夠第一時間獲知世界各地的新聞信息。網路新媒體是新媒體中的主導,它越來越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並將持續的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於電視新聞的收視率以及廣告傳播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應該如何應對將是個挑戰。如果不想辦法改革,創新,依然走老路子,必然將會被新媒體所取代。
5、網路時代作文
網路——一張用高科技手段編織的信息網正在飛快地要籠罩所有的地球人。即使你不主動觸網,也難逃被網觸上。網路時代,我們無處可逃。管你喜歡不喜歡,你必須生活在網路時代。網路正在影響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和同事上班最怕停電,一停電,單位里的近20台電腦就死了,而且無法通過網路與外界聯絡、傳輸文件。有幾次是電信局那邊的機房有問題,害得整個網路都中斷癱瘓了。
筆者知道,有越來越多的人像筆者一樣越來越少看報紙了,了解新聞的渠道主要是上網,在網路上的各個新聞網站上瀏覽。在網站上看新聞的好處,一是信息來得快,報紙還沒到,在網上就能看到它上面刊載的東西了;二是每篇新聞它都會給你提供幾條、幾十條相關新聞,使你能比較全面地了解整個新聞事件的進程和發生的背景,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反應、評價。因此,許多有條件的人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然後才做其他事情。一旦因停電或者網路、機子的故障上不了網,就會焦躁不安,那些依賴網路傳輸文件等的人更是一下子就抓瞎了。
記得有一次單位里的主機突然上不了網了,大量該傳輸出去的文件無法傳送了,大家以為是機子出了故障,趕緊打電話給賣電腦給我們的那家經銷商,他們過來看過後說機子沒事,是電信局那邊出了問題。並說早上已經有10多家客戶給他們打電話反映機子上不了網,可能有問題。而其實問題是出在網路上,而不是機子有毛病。看看,上不了網,好多事沒法做,大家都急啊。
那天我手裡捏著幾張匯款單興沖沖地去郵局取少得可憐的稿費,可櫃台裡面的工作人員面無表情地說,現在網路有問題,取不成了,你明天再來看看吧。我只好悻悻地走了。
現在郵局裡都是電子匯兌,網路有問題,你連取錢都取不到,能不叫人急嗎?
網路上更急人的事還多著呢。前兩天,筆者在咱們紅河州的一家官方網站上竟然瀏覽到了幾條公開販賣 假鈔和國家嚴控的精神類葯品的信息。
我還在紅河聊天室里遇到一個東北的傢伙,問我可不可以幫他買到槍。我問他買槍干什麼用,他說和別人結了仇......
在聊天室里,色情等有害信息更是頻現。
這就是網路,什麼東西都有,恐怖吧?
當然了,網路上的好事也不少。有人通過網路信息找到了商機,像芙蓉姐姐那樣更是通過網路成了社會上的名角。。。。。。。
我有一位朋友,通過在網上聊天找到了愛情的歸宿,結果兩個原本隔山隔水的網友最終成了一對恩愛的夫妻。有人會說了,通過網路騙色騙財的事多了。那當然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網路大了,什麼樣的人都有。難道沒有網路就沒有騙色騙財的事情發生嗎?不見得吧。
二、網路輿論顯示民意
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網路只是供年輕人或者是無聊之人消磨時光的工具,經常上網的人一定是不務正業甚至是不正經。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不了解網路的了。
據權威部門統計,目前我國網民已達1.11億,佔世界網民總量的11%,成為世界上一個龐大的網路群體。而以即時、互動為特點的網路傳播方式,更為公眾表達民意、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輿論平台。網路的「輿論場」作用,日益受到我們國家高層領導人的的重視和肯定。
據報道,除了高層領導親自上網了解民意外,中央和國務院設有專門機構,每天從網上搜集重要信息,以「互聯網輿情」形式提供給領導人參考,網路輿論已成為一種「公開的內參」。
2003年湖北打工青年孫志剛因無「暫住證」在廣東被「收容」致死,消息在網路上激起強烈討論,引起政府高度重視,實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員乞討收容遣送辦法》隨之被廢除,許多地方開始取消「暫住證」;2005年湖北佘祥林「殺妻」冤案曝光,再次掀起一波網路輿論大潮,推動了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序改革,死刑核准權統一收歸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而從前兩年北京大學生硫酸「潑熊」事件、教授「論文造假」事件到最近女青年「虐貓」錄像事件等,均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進而延展到道德層面的反思和法律立法方面的討論……種種事例表明,網路輿論的影響及作用日益顯著。
筆者過去也常聊QQ,而現在則常在各大網站的論壇里漫步,見著感興趣的帖子就跟一個,或就某一問題發表一些意見建議(不知溫總理看到過否),還開辟了網路個人空間,寫點博客,做樓主策劃貼出些個專題,有幾個以展示開遠風光、美景圖片專題得到網友好評,被論壇加了「精」字。接觸網路越久就越覺得網路輿論真的是最真實表達民意輿情。
在網路的論壇里,每每看到那些熱議開遠發展的帖子就讓我感嘆不已——別以為老百姓不關心開遠的發展、對開遠的發展沒有想法,其實,開遠一點一滴的發展變化都能令他們欣喜和自豪。比如,在「開遠的城市建設在州內能排第幾」專題目的帖子里,有網友就這樣說:「個舊不大但精,開遠不精但大,再雜個說么也是州內第一大城市喃~(蒙自現在看挨大,但還差的開遠點呢)」「開遠應該往精品化上狠下功夫,開遠的高層建築比較少,個舊的樓比較高,看起來有氣勢.」從這些言論不難看出網友對開遠的熱愛,而且其中的分析也是比較冷靜的。網上還有許多討論開遠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話題,其中不乏理性的思考,真希望開遠的父母官們都能看到這些網上輿情,也感動一下,也深思一下,在決策時認真考慮一下網民們的意見和建議。
6、浮躁的互聯網時代作文600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網路覆蓋全球,人們每天接收的訊息越來越多。無形中,我發覺身邊的不少人的心氣愈發浮躁起來。
歸結起來,攀比心估計佔了一個大份量。
以前的人們生活較單純,種地養孩,天晴忙田地,下雨織毛衣;偶有空閑就在一起家長里短的,畢竟都是一個地的人,你家我家的情況也大致大同,就算你家今天吃肉,我家可能明天也包個餃子,再闊綽奢華,也都誇張不到哪去了,鄰里之間,那點底也都知的差不離了。
可現在不同了,尤其是朋友圈出來後,無形中的一種不平衡,攀比較量愈發地濃烈。
聽金星老師曾講過的一段關於朋友圈的言論,她說,有時感覺朋友圈就是一仇人圈。
為什麼這么說?
金老師舉了個例子。
有時她錄節目很晚了,人很累,就想著這個時候能回家洗個熱水澡休息一下,多美呀。得,拿起手機翻翻朋友圈,這個曬在哪旅行的美景,那位曬正在吃大餐的照片。此時自己的困頓和別人的休閑享受,這心裡落差,一下就會把原本還是疲憊的心情摻進了莫名的羨慕嫉妒呀。
自己工作累就算了,偏偏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人的娛樂把自己給刺激了,這心情能好嗎?
還有一個就是,朋友圈裡經常也會轉些有志之士,成功人士的典範。
看多了,人就浮躁了。
人家怎麼那麼有本事,人家怎麼動不動就上高檔餐廳,曬名品,開豪車,摟美女,再回頭看看自己,滿腹不甘。
有篇文章曾討論過這類的問題。
他說現在的快餐效應,媒體們已習慣把結果直接呈現給讀者,巨大的差距,遙不可及地感覺會給受眾不小的刺激感,這樣他們的文章就很容易就博取眼球了。
如此之下,大多數人只看到他們那些成功者行走在雲端的奢華享受,卻沒有人深入了解他們光環後曾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似乎人家那些金餑餑都是一下從天上掉下來的,絲毫不費吹灰之力。
如此的長久之下的心態,怎能不浮躁。
我覺得,解決這樣的心態,最好就是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培養自己的幸福感。人無完人,我們如果事事跟人攀比,那是活在別人的陰影里,明明自己也有一番天地,何必盯著別人的不放呢?放寬心,在自己的天地里施展拳腳,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景,才是我們自己生活的意義。
7、作文題目:網路時代與當下社會
解放思想、延伸課堂,讓寫作與網路結緣
—————探索網路時代的作文訓練途徑
人們都說寫作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但是現實中能夠堅守領土的語文教師實在微乎其微。我們承認有不少名師在寫作輔導方面做出了艱巨而碩果累累的探索,也有不少教師心懷濟世情懷艱辛地跋涉著;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當前中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依然處在高耗低效的低迷狀態。
宋朝朱喜曾經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尋常的作文課有些類似閉門造車,反反復復的題目、無比熟稔的話題、滿身腐氣的陳材、千文一面的結構,再加上或淡到乏味或艷到迷惘的語言表達,實在叫作者讀者提不起絲毫興趣。我覺得作文既然是對生活的描述,就理當回歸活生生的生活。失去了生活的作文,必然是毫無生氣的泥塑木偶,甚至是嚇人的木乃伊。而回歸生活,則不僅僅是素材從生活中來、感悟向生活中要,我覺得我們為人師者的作文輔導也點評也應該走出教室四堵牆壁,走向廣闊的生活。下面一些理念和做法都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希望能為諸位同行提供一些幫助。
空間、博客、微博給學生搭建一個寫作的舞台。平常我們作文訓練,甚至是嚴格的高考考場上,盡管命題者已經盡量給予了相當寬泛的自由,意在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往往事與願違,學生們面對那些與之生活較為遙遠的話題還是覺得無話可說,硬擠出來的必然是語言蒼白面目可憎的高調低俗文章;而那些書寫性靈的帶著個性的文章不入判卷老師的法眼,那麼一個作文低分實在是每個考生傷不起的重創。於是學生們的寫作激情日漸喪失,偶有提筆,也墜入新型八股惡道。
但是,除了多寫,作文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捷徑可走,越不愛寫越寫不好,越寫不好越不愛寫,這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怪圈。但是作文本上的那些陳詞濫調有遠非學生所喜歡的。於是作文似乎就走進了無法回頭不能掉頭的死胡同了。作文需要突破,在這網路時代,我想我們的生活已經和網路息息相關了,語文和作文為什麼還要將網路拒之於千里之外呢?荀子曰:君子善假於物也。作文因為網路而顯出新意,這不就是新形勢下作文教學的柳暗花明嗎?可能有的老師心下惴惴,覺得將這些洪水猛獸引進課堂,豈不是開門揖盜?其實網路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中,已經成為學生不必可少的生活調劑品了。尤其是近些年來手機走向智能化,利用手機上網的學生與日俱增,網路成為學生生活的一個不可獲取的組成部分了。不說這樣說嗎:生活與語文的外延是相等的。那麼我們語文老師何不順應形勢順勢而為,引進網路這個源頭活水,開創作文教學的一片新天地。
‚對慾望不理解,人就永遠不能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摧毀了你的慾望,可能你也摧毀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壓制它,你摧毀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印度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如是說。其實,學生絕非沒有寫作的慾望,而是不愛寫那些主題陳舊、材料平庸的遵命作文;學生也絕非寫不好作文,如果我們看看他們寫在帶鎖日記本中的文章,和真正有感而發的東西,我們會驚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高明。每個學生是有靈性的,也是有一種天然的寫作能力的,只是他們面對我們的應試作文感到無所適從而已。為了考試穩妥拿得高分,有多少人主動被動地泯滅了個性和靈性,加入到現代八股的行列中來。我們的作文教學的失敗其中有可能就是命題的失敗,干吧苦澀,高深玄妙的作文題目加上匆匆一小時的寫作時間,再帶著考試成敗的擔心恐懼,我想很少有人能寫好應試作文。而鼓勵學生開通博客,打造空間,甚至讓學生開通微博,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心得,真正讓學生寫作自由的放膽文章,有了寫作的慾望,有了寫作的成果,再加上有眾多的讀者的點評和關注,那麼學生的寫作水平必將水漲船高。
縱然,高水平的寫手未必能在考場上贏得高分,但是就筆者這么多年來從事語文判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