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海關在哪裡?
2、山海關為何如此險要?
山海關的險要體現在其地位作用重要和城防設置險峻兩點。
一是山海關地扼東北進入華北主要通道——遼西走廊的咽喉。
東北進入華北主要有三條通路:第一條是由通遼經赤峰過居庸關進京入關。第二條是由朝陽經承德過古北口進京入關。第三條是由錦州、葫蘆島經秦皇島過山海關入關。
第一條路距離最遠,第二條次之,兩條路都要遠繞深入燕山腹地,山路險峻,無路迂迴,為作戰行軍不可取也。第三條路相對最為平坦,距離也最短,只有山海關北依燕山,東傍渤海一處險峻,奪此關口即打開了入關通道。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地位作用的重要。
二是山海關城依山阻海而建,符合「通川之道,要害之處」的古代城市規劃原則,建有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具有七城連環、萬里長城一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
關城建築頗具匠心,是罕見的奇作。整個城池布局為四方形,周長4.6公里,城高12米,厚7米,東牆頂寬15米多,可「十人同行,五馬並騎」。城牆內部土築,外用磚砌。城設四門,「東曰鎮東,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遠,俱設重鍵」。水門3個,居東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積水。城外四周浚有護城河,平時蓄水,戰時防敵。城四門上各有箭樓。此外,在東面城牆上還有臨閭樓、威遠堂、牧營樓、靖邊樓,均為防衛所用。
為了防禦體系的完備,關城東、西門外,各築有東羅城、西羅城;城南北築有南翼城、北翼城;城四門處建有瓮城;東門外,有城堡、峰火台多處。這樣,山海關城及其附近軍事設施,構成了古之軍事建築群。確實大有「山海關關山海」之勢。
所以,從明清到軍閥混戰,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這里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軍事上控制東北和華北的咽喉地帶。
3、山海關長城介紹
4、關於山海關的資料
5、山海關大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