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閱讀率

新媒體閱讀率

發布時間:2020-08-10 20:34:55

1、什麼是新媒體?有哪些特點 ?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目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路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通道的方式。」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

新媒體的特點
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對此,吳征認為:「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
周進指出,新媒體可以與受眾真正建立聯系,同時,它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節目專業化越來越強,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等。
郭煒華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有研究者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新媒體近乎於零費用信息發布,對受眾多為免費,這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製作成本造成挑戰。」張毓強還以「倫敦爆炸案」為個案提出了新媒體的多媒體整合態勢。「市民威廉·達頓拍攝了手機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於圖片直播的方式『報道』了災難現場狀況。這些照片很快進入各大電視網的新聞頭條。在這次『報道』中,手機、博客、互聯網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將『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權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體形式與媒體工具的結合,顯示出了巨大威力」。

廣告在新媒體中的運用
新媒體的廣告投放是專指在新媒體上所進行的廣告投放,廣告主在新媒體進行廣告投放比例一般20%左右。

新媒體廣告投放的表現形式
戶外新媒體:目前在戶外的新媒體廣告投放包括戶外視頻,戶外投影,戶外觸摸等,這些戶外新媒體都包含一些戶外互動因素,以此來達到吸引人氣,提升媒體價值的目的。
移動新媒體:以移動電視,車載電視,地鐵電視等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移動電視節目的包裝設計,來增加受眾黏性,便於廣告投放。
手機新媒體:手機媒體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媒體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為方便並具有一定強制性的平台,它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巨大。未來的兩到三年內,3G手機逐漸普及,手機媒體將成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藍牙廣告在新媒體廣告投放中的特點
手機是持在手中的交際圈、是手中的靈動伴侶、是移動的生活藝術,是不可離身之物。2007年,手機媒體將很可能異軍突起,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藍牙廣告(BlueAiring)。
定向性:藍牙廣告打破傳統廣告媒體定價的行規,廣告主定好自己的支出預算,定向定條發送給目標客戶。
精確性:藍牙廣告的最大特性是直達接收者手機上,「一對一」傳遞信息,強制性閱讀,100%閱讀率!
細眾性:藍牙廣告直接影響最具消費力的一族,且同一產品可根據不同的細眾對象輕松傳遞不同的廣告信息,以求最大程度鎖定最有效的目標消費群。
漫延性:藍牙廣告具有極強的漫延性,接收者可將信息隨身保存,隨時咨詢廣告主,需要時可反復閱讀,並可隨時發送給感興趣的朋友。
靈活性:藍牙廣告發布時間極具靈活性,廣告主可根據產品特點彈性選擇廣告投放時間,甚至具體到某個時間段內發布。
互動性:信息接收者可以採用不同方式回復信息源,及時方便地參考信息的反饋和再創造,其明快的互動性使得藍牙廣告具有越來越強的娛樂性。

2、閱讀量經常大幾萬的都有哪些新媒體平台?

給你先看個真實例子,電腦報新媒體於8月6日推送了一篇名為《逃離公眾號?開玩笑!你逃給我看啊!》的頭條文章,極短的時間內閱讀量就突破兩萬大關,而轉發率更是超過了600多次。

3、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很少,怎麼辦?

01換個角度蹭熱點
熱點 是一定要蹭的,這一點,相信做新媒體運營的小夥伴都萬分贊同。
但是要注意的是,熱點是具有強烈的時效性的,所以蹭熱點一定要及時。當未能在最佳時間蹭到熱點時,不妨考慮換個角度蹭一下熱點,嘗試一些「令人震驚」的角度。
換個角度,與同質文章區分開來,可能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02文章封面
封面和標題會直接影響文章的打開率。如果不是幾萬粉絲的大號,封面最好不要用純圖片。
封面有文章關鍵詞,有文章相關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章打開率。
03文章標題
「標題黨」還是要做的,但是不能做純粹的「標題黨」,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標題黨」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別人打開閱讀,只有內容才能將粉絲留下來,說是「標題黨」,其實標題和文章的內容要保持一致,否則粉絲被標題所吸引,點進去之後發現並不是他們想看的內容,消費的是粉絲對公眾號的信任。
小編覺得標題採用熱點+反問的形式還是比較可取的一種方式。
04發送時間
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剛開始很難准確地選一個好的時間,是需要不斷實驗的哦。要選擇你的內容針對的人群,她們的日常空閑之間,這樣文章被發現的幾率會大大提升哦~
總結:
無論是文章內容、風格,文章的標題、封面,還是發送時間,都是需要運營者進行多次實驗的。
因為每個公眾號的定位不同,目標用戶不同,粉絲的喜好不一樣,哪怕是同一類型的公眾號,用戶的閱讀習慣可能都是不一樣的。
只有不斷測試、不斷完善,抓准目標用戶的喜好,才有可能獲得持續的關注。

4、為什麼我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只有10

這要看你的公眾號粉絲有多少了。
這里涉及到一個概念,叫點開率,就是說你的粉絲里有幾個閱讀了文章。一般文章的點開率都是在10-30%,就是說你的粉絲基數如果在100-300個,那麼你的閱讀量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粉絲只有10個,閱讀量有10,那證明你的內容非常好,只是推廣做的不夠,那就去做推廣唄。
如果你的粉絲上萬,閱讀量只有10,那證明你的內容不好,甚至非常差了。那就重點提高內容質量。
舉個例子吧,我的公眾號占邊,ID是sunshineintherain002,我現在的粉絲基數是500個,我的最近一篇文章閱讀量118,那這個就是正常的。
另外,我做的是讀書號,只分享讀書筆記,如果關注者沒看過這本書,就不會點開了。這點和娛樂號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要從兩方面去考慮這個問題。一個是粉絲基數,一個是內容定位。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到你!

5、各家新媒體里的文章可以人為刷閱讀量和贊嗎?會不會被官網察覺到而得不到理想的流量

你所說的讓員工閱讀和點贊這個肯定是不違反平台規定的,你的閱讀和點贊是真實有效的,違規的是那種工作室很多手機刷量的行為。

6、為什麼現在閱讀量成了大家判斷一個賬號優劣的標准?

自媒體現在很多都靠流量,靠吸引粉絲注意和關注。

有人覺得,如果做自媒體沒有10萬粉絲不算大號,如果做不出+閱讀算失敗。

很多自媒體用粉絲量和閱讀量作KPI考核。

小全8,看到各平台自媒體賬號都在追求數字好看,這樣好不好?

基於微信公眾號的自媒體賬號,如果進入的早,10萬粉絲好似並不困難。

但是如果後期進入的想10萬粉絲都非常難。

當然娛樂八卦、兩性情感、社會動態、搞笑視頻等除外。

現在,閱讀量成為大家判斷一個賬號優劣的標准。

今天,我們來談談大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邏輯。

1.閱讀量多真的很好看。

不管是在企業做新媒體,還是自己做自媒體,閱讀量成為自己一個炫耀的資本。

小全8,認為閱讀量的確可以反應文章受歡迎程度,但並不能直接反應出文章質量,比如說標題黨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有了好看的閱讀量,變現好像容易的多,也有不少人願意買單。

當然最終是不是這樣,大家玩自媒體的人,內行的人大家心裡都有數。

如果做自媒體,既沒有10萬粉絲,也做不了10萬+閱讀咋辦?哪自媒體就不做了?小全8,覺得看賬號本身價值。

1000粉絲理論相信大家都清楚,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垂直細分領域和自帶流量。

而垂直細分領域本身受眾面相對較小,自帶流量雖然少但精準。

2.閱讀量多就是錢。

時至今日,超過八九成的自媒體靠廣告收入,這里的廣告包括平台補貼、自營廣告、平台廣告、還有各種軟文。

平台補貼、平台廣告、自營廣告等都是靠流量說話,玩過網站的朋友都知道那單價真低。

現如今自媒體的廣告雖然看起來不錯,其實也差不多。

至於靠軟文收入,這主要和自媒體相關性、自媒體品牌影響力,當然和閱讀量也有關系。

文/小全8。告訴你從0開始玩轉網路營銷

7、在新媒體中作者可以通過哪些套路引起讀者 增加閱讀量?

一般人看新聞無論是手機新聞還是報紙上的新聞,都會先看標題,標題好了,吸引眼球了才會往下看,當然標題一定要真實,在真實的基礎上再加以修改,注意不能過頭。其次是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閱讀性。

8、新浪微博閱讀量和轉發率的問題

題主,你要是選擇我這個回答,你就完全了解為什麼閱讀數數千上萬,轉發量評論數為零的原因了。

《新浪微博天量「閱讀數」遭吐槽》

新浪微博悄然推出了「閱讀數」功能,沒想引來眾多網友的吐槽。

昨天,不少網友們發現自己微博多了一個「閱讀數」,令他們驚奇的是,一條轉發幾十的微博,閱讀數高達數萬條。「真有這么多嗎?這不科學!」許多網友如此表示。

然而,目前新浪微博的閱讀數只是在個人主頁才能看到,而無法對所有人顯示。「半抱琵琶半著臉」的姿態也讓人感覺不好。

對此,不少認證用戶指出,新浪微博此舉有「山寨」騰訊微博的嫌疑,騰訊微博在半年前就推出了類似的功能並帶來了積極的效果。

通過新浪微博搜索「閱讀數」,找到結果417802 條,論熱度,可以排在新浪微博前3位。

天量閱讀數演算法遭吐槽

天量的「閱讀數」,是如何統計出來的,這是眾多網友質疑最大的地方。

據了解,新浪微博的「閱讀數」的演算法是:網友在瀏覽微博時,頁面中出現過某條微博就算是被網友看到;當微博被轉發時,網友閱讀轉發後的微博時,也算原微博的一次閱讀數。

在不刷新頁面的情況下,每一次的微博載入就算一次閱讀數;在頁面刷新並重新載入頁面時,算多次閱讀。例如,刷本人主頁10次,那麼本人前N條微博的閱讀數各加10。

這種與常識有很大的背離的設計,也是造成眾多網友誤解的地方。

「新浪微博的『閱讀數』是模仿騰訊微博,但騰訊微博的演算法已經比較優化,例如不計算作者自己閱讀帶來的流量,扣除頁面刷新導致的重復計算等等,但不知何故,新浪微博沒有採取行動」,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據分析,新浪微博此舉或許為了製造繁榮,拉回一些「草根」網友的心,當然不乏商業上的訴求。

此前,《華爾街日報》刊出的《到底有多少人在用新浪微博》一文,嚴重質疑新浪微博用戶數據注水,引發了人們對新浪微博的質疑。

與此同時,新浪微博大V和草根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大V一個普通的微博都有上千的轉發,而絕大多數的網友的微博幾乎沒有人轉發,極大影響他們的熱情,進而導致微博活躍度整體呈下降趨勢。「現在就算0轉發,也可能有幾百上千的閱讀數,確實很爽。不過,這始終是虛假繁榮」,網友吐槽說。

商業變現不被看好

不過,閱讀數並不是出於優化用戶體驗,而是折射了新浪微博的商業化訴求,也為眾多網友所警覺。

一段時間以來,新浪微博的「商業化」探索一直陷於困局。展示廣告分流原先廣告主成為痛點,而「會員」、「微任務」到最近的「粉絲通」,導致用戶體驗下降,一直遭到各方的吐槽。

此次「閱讀數」推出不僅被指「山寨」騰訊的嫌疑,也被普遍認為是其為商業化鋪路的一個重要動作。

「許多廣告客戶在新媒體營銷,需要更為精準的統計,更高的傳播效果。而新浪推出閱讀數,估計是為了迎合這一需求。」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更多的曝光量就意味著更多的廣告收入,這可能是目前新浪微博『閱讀數』演算法背後的驅動力」。該人士分析,但至於這一演算法,存在許多致命點。

雖然「繁榮指數」提高了短時間可以吸金,但這屬於「飲鴆止渴」,無異於此前搜索行業的「欺詐點擊」,廣告主很快就能有所察覺而壓縮預算。

營銷界對此也不看好。認為此前新浪微博的營銷價值基本等同於展示廣告,以「閱讀數」虛假繁榮來吸引廣告主,也與真正的「新媒體營銷」完全悖離。
本文系作者 互聯網泡泡兵 授權鈦媒體發表,並經鈦媒體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與新媒體閱讀率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