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日報新媒體建設報告

日報新媒體建設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09 00:37:03

1、永康日報的新媒體發展

永康日報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核心任務是抓好綜合門戶建設,加快全媒體融合。即建設和發展區域門戶,建設立體傳播和互聯網運營的綜合平台。主要內容為:「三大產品線」:傳統紙媒、PC端(新聞網、生活網)、移動端(微博、微信、手機報和APP);「四大功能」:主流新聞、專業資訊、生活服務、互動娛樂。
近些年來,《永康日報》已初步形成平面媒體、網路媒體、移動媒體「三位一體」的全媒體格局:
2009年9月,與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共同組建永康新聞網,開始擁有網路新聞發布平台,每天發布本地新聞和國內外重要新聞,並開設各類論壇,初步實現與網民的互動;
2011年,與移動公司創辦永康手機報,現有用戶1700戶;
2012年,開通新浪、騰訊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現有官方微博賬號5個、官方微信賬號2個;
截至目前,共擁有LCD(室內電子顯示屏)50塊;
2014年3月,永康生活網正式上線。永康生活網注冊用戶已達17萬,微信粉絲3.96萬,日均流量穩定在6萬左右,社區論壇日均發帖量在1000左右,UV和獨立IP等數據保持上升的趨勢。無論是本土用戶數還是新聞傳播力、服務影響力上都已成為永康本土第一網路門戶。
2014年11月27日,8890便民服務平台正式開通。8890便民服務平台組織了97家黨政機關和公用企事業單位、186家生活服務加盟商家和8家社會公益服務組織,囊括了107個非應急類投訴服務熱線電話、200多項生活服務項目,到目前為止共受理群眾咨詢、投訴和求助10710多件,日均受理接單量90多件,真正成為了傳統媒體新聞為民、服務民生的主通道,大大提高了永康日報的用戶粘性和影響力、公信力。

2、對新媒體建設現在發布內容的看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一、新媒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目前,不少傳統媒體特別是地方媒體,在新媒體的發展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上步入一些誤區:有的在發展的觀念上存在「重建設,輕融合」的認識,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出現「多、快、省式」的低水平融合,沒有正真實現「水乳交融式」的深層次融合;有的片面地以為融合就是建網站、數字報、手機報,開通博客、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出現「大拼盤」的現象;有的簡單地認為融合就是把紙媒內容搬到新興媒體上,把新興媒體內容嫁接到紙媒上,出現「大雜燴」的現象。榆林日報社如今雖然建起了網站,開通了數字報、手機報、電子屏,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也在逐步運營,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建成,但是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上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媒體之所以出現這種低層次的融合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發展思路上沒有樹立互聯網思維,在發展的措施上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的融合,沒有真正形成「立體化」傳播新格局。
二、新媒體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全新的理念是發展的前提,深層次的融合是發展的保證。因此,要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地市媒體就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在進行深層次的融合的基礎上,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1、樹立互聯網思維,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樹立互聯網思維具體來說就是要樹立九種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台思維、跨界思維。用戶思維要求媒體「以讀者為中心」「讀者至上」的理念,提供個性化新聞;簡約思維要求媒體在形式和內容上,用「簡約風格」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抓住讀者;極致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打造比較優勢;迭代思維要求媒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進行創新轉型;流量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經營流量」的理念,做到「流量出效益」;社會化思維要求媒體以「眾包」的理念,借力發展新媒體;大數據思維要求媒體建立數據信息服務平台,提供信息、服務產品;平台思維要求媒體建立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解決不同媒體間技術障礙;跨界思維要求媒體樹立跨界經營的理念,形成「報、台、網、屏、微」一體化傳播新格局。
2、狠抓「五個融合」,創新媒體發展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要從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融合。
(1)體制融合。媒體需要消除制度障礙,進行「頂層設計」,重組內部組織結構,改革不同業態的媒體管理體制,構建符合全媒體發展的新格局。通過整合新聞信息、人力資源,建立起統一指揮調度的新聞編輯部,統一報道部署,統一策劃主題,統一組織采訪,統一編發稿件,實現內容集約化生產、新聞信息產品多層次開發。
(2)技術融合。媒體需要打破各媒體之間的技術壁壘,建立起一個支持文圖、音視頻、簡訊等多種信息錄入、遠程寫稿和編審發布,可以提供文字數據、圖片數據、視頻數據和歷史資料等多媒體數據,並集報紙、網站、手機、電子屏、微博、微信等為一體化的「信息終端」平台和信息服務平台。
(3)內容融合。媒體需要按照紙媒、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特點和運行規律,形成不同定位、不同個性、不同特色的新聞信息產品。紙媒突出本土特色、權威發布、深度解讀、輿論引導;電視突出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網站突出海量化、專題化、個性化;新興媒體強化互動性、及時性、分眾化、個性化
(4)人才融合。媒體需要轉變用人機制,建立全媒體人才管理體系,真正實現人才隊伍融合。要培養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的全媒體新聞隊伍,培養和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為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記者要成為「全天候」記者,既能采寫文字、拍攝圖片,也可錄制視頻。編輯要成為「全能」編輯,既掌握紙媒編輯技術,也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新興媒體編輯技術,滿足多終端傳播的需求。經營管理人才要既懂紙質媒體運營,也懂新興媒體運營。
(5)管理融合。媒體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薪酬制度進行改革,通過薪酬改革調整各媒體利益,形成適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管理模式。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把更多的資源向融合發展傾斜。要不斷完善經營機制,圍繞「專業化、品牌化」的經營主線,為客戶搭建傳播平台,提高報紙廣告的吸附能力和全媒體運營的拓展能力。

3、人民日報在新媒體面臨的挑戰

人民日報是一家權威刊物,他的觀點和評價都是客觀公正的,是傳統媒體的領軍企業,面對新媒體,人民日報有屬於自己的應對措施,比如,電子版閱讀,而且,人民日報廣泛而強大的閱讀群體足夠支持他面對革新。

4、新媒體發展方向研究報告

?

5、發展新媒體需要哪些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

1.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提速 協調一致共同發聲
在高新技術的有力支撐下,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明顯提速,通過新媒體矩陣中各單位的聯動發聲、相互監督,能夠有效擴大信息張力,提高政府「網路問政」的工作效率,增強信息監管力度,促進政務新媒體健康運轉。建立政務新媒體矩陣,一是要以提高各直屬單位開通政務新媒體賬號的覆蓋度為基礎,為發揮矩陣作用提供組織保證;二是要健全政務新媒體管理制度規范和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制度約束和必要的技術手段,保證政務新媒體聯動有效,監管有力。
2.「雙微」融合對接推進政務新媒體綜合發展
微博是淺社交、泛傳播、弱關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傳播、強關系的平台,根據微博、微信的自身特點,二者相互協作、互為補充的模式將成為政務新媒體發展的新趨勢。特別是政務微信平台可通過二次開發方式疊加整合各類應用,能夠實現行政辦事等便民服務功能,以政務微博為發布平台,政務微信為應用平台,政府網站、政務APP相互促進,更加豐富政務新媒體功能作用。
3.平台整合能力提升「政務O2O」時代開啟
一方面,通過政務新媒體整合信息發布資源,有利於及時准確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相互促進,有利於密切政府部門與網民關系,擴大政務新媒體自身的群眾基礎,樹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文化協調發展。

6、東陽日報的新媒體發展

面對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東陽日報》不斷理清發展思路,改革創新傳統報媒,大力發展新媒體。成立了新媒體中心,創辦了東陽手機報,託管了東陽新聞網,開通了生活門戶網站東陽網,並設立了東陽日報官方微博、微信賬號,從而大大拓寬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進一步提升了東陽日報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第一傳媒的影響力。初步形成了以《東陽日報》為龍頭,東陽新聞網、東陽網、東陽手機報、東陽發布、電商平台東陽淘、《東陽人》雜志、《東陽新農村》雜志、無線東陽app、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微信矩陣等全媒體矩陣。

與日報新媒體建設報告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