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形象的打造

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形象的打造

發布時間:2021-03-04 22:14:10

1、談一談新媒體環境下,對於社會輿情的控制與傳統媒體相比有哪些異同

談一談新媒體環境下,對於社會輿情的控制與傳統媒體相比有哪些異同
業界認為媒體微博主要有三個功能:形象塑造、關系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微博有很多優點,諸如穩定、簡單、快捷;但微博也有其致命缺陷,例如其龐大、廣泛、不確定的受眾面讓用戶不好把握這樣的多元互動。基於視野窄化的原理,從個人情趣愛好出發,微博用戶會選擇具有某些一致性的人進行關注,這種用戶偏好聚合下的自我的議程設置,逐漸形成一個輿論群體。要想使得自我議程設置成為公眾議題,媒體微博必須要善於分析自身受眾心理,發布適合一部分受眾的內容,不斷提高粉絲的參與度。媒體微博在運營時要注重策略調整,通過形象塑造、信息推送、意見領袖、話題策劃等策略增加自身微博的影響力。

微博言論空間的自由性及巨大的發表空間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公開透明,其裂變的傳播效果增強了微博輿論監督功能。媒體微博在其傳統媒體的強大的影響力基礎上提高了信息的實效性,通過強互動凝聚輿論力量,在熱點事件當中自成一派,引導輿論走向,形成密集的監督網。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輿論話題的引導,如何掌握主動權,這是我們當下急需的。

一、學習認識新媒體,進一步認識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新媒體有著明顯不同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媒體的特性,認清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新媒體在信息發送上具有即時性。傳統媒體反映的是新近發生的事實,而新媒體卻能將正在發生的事實瞬間告知公眾。這給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政府部門和傳統媒體必須轉變觀念,學習認識新媒體,通過新的傳播渠道及時發言、傳播資訊。一些政府部門已經開設了官方網站、博客、微博等,積極疏通傳播渠道。事實證明,善於運用新媒體,及時回應民意訴求,對密切與群眾的關系,對提升自身影響力,都十分有利。

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具有互動性。無論是參與網上討論、轉發手機簡訊,還是轉載網路言論,受眾常常集信息的接受與傳播於一體,傳統媒體時代「我播你看」的單向流動,正向「全民參與」的傳播模式發展變革。這帶來了傳播內容的極大豐富,各種信息都被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社會思想意識加速多元化,傳統的輿論引導格局正經受著深刻的沖擊。新媒體的出現,既為公眾參與政治生活開辟了新通道,也為黨和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提供了無限可能。領導幹部需要改變執政理念與方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途徑,搭建起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優化決策流程和執政方式的新平台,及時、全面地與公眾溝通。

新媒體在信息接收上具有集群性。集群式接收、個性化傳播是新媒體的又一明顯特徵。不同年齡、收入、職業、興趣的人們在對信息的鑒別、篩選上,具有一定范圍內的趨同性,這種趨向促進了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又加速集群性進一步走向深入。輿論格局的變化,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繼續延續以往「批量生產」式的傳播方式,傳播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二、善於運用新媒體,是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新突破口

置身新媒體時代,怎樣更好地傳播主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怎樣更好地化解矛盾、在危機事件發生後掌握主動地位,怎樣更好地聽取群眾呼聲、進一步改進工作,都是擺在執政黨和各級政府面前的重要命題。媒體技術、傳播手段的更新,為進一步聯系群眾、更好地服務群眾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一要合理設置議程。傳統媒體主導的傳播形態,其特點是「一對多」,媒體往往能夠引導和控制輿論,起到議程設置的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如果點擊率夠高、轉發量或轉載量夠大,普通人的言論一樣能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引發社會大討論,傳播形態變為「多對多」。研究發現,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與受眾之間存在著雙向互動設置議程的復雜關系。這就要求執政黨、政府部門必須遵守新聞傳播規律,主動出擊,善於運用傳播技巧,使媒體願意圍繞自己發布的信息進行報道,並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互動,產生放大效應,合理地為公眾設置議程。

二要處理好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消息的瞬間廣泛傳播,是新媒體凸顯威力的重要表現。然而,怎樣恰當處理好突發事件消息的發布,一直以來都是政府部門深受困擾的一個問題,新媒體的介入,使這種困惑更加凸顯。當前,新媒體逐漸成為熱點新聞的首發媒體,而政府部門和傳統媒體卻頻頻在第一時間失語。公眾被具有震撼性的消息「擊中」後,很快開始參與各種猜測和討論,這固然印證了新媒體傳播之快、影響之大,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是權威解釋缺席後情緒焦慮的一種反映。在傳播技術足以顛覆傳播形態的今天,不敢說、不願說、說不好都需要摒棄和改變,人們呼喚政府部門改變心態,尊重公眾的知情權,真正從有利於事情解決的立場出發,在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的前提下,利用好新媒體這支利器,將事件真相和處理結果及時告知公眾,平息不實傳聞,主導社會輿論。

三要做好輿情分析。從根本上講,網路輿情監測要求達到實時性、全面性和准確性。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能滿足系統輿情信息服務市場三個要素,實時性:輿情獲得越早,給應對和處置留下的餘地就越大,而網路輿情的發展往往是爆發式的,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失最佳時機將追悔莫及;全面性:網路輿情容易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信息量大,容易使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准確性:海量信息條件下,如何准確地掌握問題核心,不為紛擾所困,是得出正確判斷的關鍵。「輿情是社會的脈搏」,隨著網民隊伍不斷壯大,網路輿情越來越受重視。源自網路的言論和現實意見相互影響、融合,往往成為社會情緒的晴雨表。由於參與的門檻低,同時具有一定的隱匿性,網路輿情某種程度上更為真實地反映了大眾心聲。善於傾聽,及時捕捉網路輿論熱點,了解不同階層群眾的想法和願望,並對公眾的訴求整理、吸納之後轉化為決策依據,對密切黨群關系、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三、善於管理新媒體,打造積極健康的話語場

新媒體發展迅猛,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人們在為它推動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建設叫好的同時,也逐漸認識到,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它需要接受相應的監督管理,規避可能帶來的弊端。首先要正視新媒體時代的輿論特點。匿名發言會降低傳播者的責任感,致使網路上出現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時候人們來不及辨識事實真相,就開始表態發言,加速了不實消息的散播;有的網站或網民為了提高點擊率,將一些垃圾信息、不健康不道德的信息也放到了網上……網路傳播的即時性、廣泛性在這些時候「助紂為虐」,致使網路輿論走向暴力和失范,網路監管也成了一個世界難題。其次要加強立法,促進新媒體健康發展。很多國家都在網路安全、信息自由、未成年人上網保護等領域進行了立法。當前急需建立和完善與新媒體直接相關的法律制度,將新媒體置於相關部門有效監管之下。新媒體存在的輿論風險,不僅需要執政黨和政府部門高度關注,公眾也需對此廓清認識,提高媒介素養。要使公眾了解,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虛擬世界同樣也要講大局、負責任,網路世界中的個人言行,一樣要接受法律法規的監管。監督的作用體現在一方面優化自媒體輿論生態,另一方面培養網民的權利意識,鼓勵網民以公開的、合法的途徑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新的傳播格局,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挑戰,但挑戰與機遇往往並存。適時開通微博,利用這個傳播平台,給信息插上飛速傳播的翅膀,粘合更多的網友擴大自己的網上陣地,從而在這個網路輿論場中查知民意、發出聲音、引導輿情,這是時代賦予傳統媒體的使命,更是傳統媒體轉型的契機。

2、西方眼中中國形象的變化及原因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國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國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萬別,要說清楚中國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的確十分困難。不過,總體而言,中國形象總是有一些關鍵的點,它們是整個國家形象的關鍵部分,它們直接影響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地位。
如果我們能將這些關鍵的點描述出來,也就差不多呈現了一個大致的中國國家形象了。這些關鍵點,也是構成國家形象的維度。具體而言,這些中國形象的關鍵點存在於中國自近代以來縱向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也體現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不同領域的橫向維度。 西方看中國形象總得經歷了一個從「烏托邦」到「意識形態」的過程。自《馬可•波羅行紀》,中國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當時西方社會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當時整個西方物質匱乏,貧窮落後,王權衰微,社會動盪不安,而當時的元朝富強、繁榮,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傳教士來到中國,然後寫游記等作品來寫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其作品中不乏很多誇張和虛構成分,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馬可·波羅游記》,那時候的中國是一個由馬可·波羅在他游記中創造的「真實烏托邦」形象,也正是馬可·波羅的描繪,使西方人對中國充滿無限想像。其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財富和強大有力的君權,這是貧窮、動盪的西方人最為嚮往和羨慕的。因而當時的中國在西方人眼裡是典型的「烏托邦」形象。 18世紀70年代之前,歐洲對於中國的社會集體想像物主要是正面的,但是少數作家的創作中,中國形象卻與社會集體想像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鳩《法的精神》總體上把中國政府看成專制的;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嘲諷中國人缺乏「斗爭精神」;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續編》等作品中把中國人描述為貧困、奸詐、愚昧而又自以為是。再如18世紀70年代之後,歐洲對於中國人的社會集體想像物主要是負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詩歌中卻對「中國花園」、「中國長城」和「中國人」充滿贊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紀啟蒙運動時代,中國和烏托邦形象只是為了批判本國的現狀,中國的烏托邦現實假的烏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後,西方塑造的中國形象是烏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這是由這一個時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決定的。處於現代性萌發階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關心異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價值,而一個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啟蒙運動使中國形象向負面轉化,中國形象中否定性的內容越來越多。這是中國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現,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證西方文化的完美和優越。
到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人形象就全面變成了「烏托邦的意識形態」,完全是負面的,1966
年文革時期的中國唯一一次成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烏托邦,1968年西歐發生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時,學生們非常重視中國。他們認為只有中國才有真正的人道,並視中國為一種不滿現實的理想主義情懷,從而想像出一個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國,而這顯然並不符合中國當時的歷史事實。
總而言之,西方人看中國總得經歷了一個從「烏托邦」到「意識形態』的過程。

3、全球化時代下中國應塑造怎樣的國家形象

美國政治學家布丁(Boulding, K.E.)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
通過上述定義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國家形象是社會交往與互動的產物;二、國家形象是在一系列信息輸入與信息輸出過程中產生的;三、國家形象是自我認知與國際認知博弈的結果。
目前的或者以前的世界霸主,如:英美蘇法等,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戰爭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建立新國際政治格局,如: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如今中國的崛起,能否通過和平的方式建立新的世界格局是眾多人關注的。
中國國力的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國際事務中有更大的發言權,都表明中國在崛起。漢語在世界范圍內的流行,各地創辦孔子學院,儒學文化被全球接受,這說明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而如今的金融危機讓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信譽度等均下降,而中國一舉超越日本成為美國的第一債權國,讓中美之間更加相互依賴。
丘吉爾曾說過:『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在國際政治中,只要不動不動就侵害別國利益,幫助欠發達國家,相信形象就會不錯,當然不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4、簡述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性 談談你心目中的國家形象以及如何維護國家形象

美國政治學家布丁(Boulding, K.E.)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 通過上述定義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國家形象是社會交往與互動的產物;  二、國家形象是在一系列信息輸入與信息輸出過程中產生的;  三、國家形象是自我認知與國際認知博弈的結果。
總體形象
「國家形象」作為反映在媒介和人們心理中的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歷史、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綜合印象,「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其中既包含著對於國家的認識,同時也包含著理性評價和感性態度,「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進程中,「國家形象」已經並仍將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每一個中國人必然遭遇的現實問題。國家形象,既包含特定國家在國內的形象也包括其國際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場流通的前提下,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國內形象之間往往互相參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僅深刻地影響到本民族每個個體對於國家共同體的認知、認同,從而影響到民族凝聚力和歸屬感,而且也復雜地影響到其他國家和民族對於中國政府、民眾以及所有中國的精神信息和物質產品的接受和評價,從而影響並決定著中國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國家形象,作為一種主觀印象,實際上構成了人們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心理預設。負面的國家形象,會使人們對這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所有相關信息和行為的認知和評價帶有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的敵對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國家形象則往往使人願意用更理解、更親和、更接納的方式對待該國及其民眾的信息和行為。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其實就是對人們認識和評價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正面預設的塑造。
內涵
在國家影響的塑造中,首先是作為國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制度和行為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其次,各種機構、團體、企業和社會民眾也對國家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此外,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自然和社會環境等等都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總體上來看,被新聞媒介反映出來的政府、機構、企業和公民的行為,與國家形象的關聯最直接。國家形象首先是以媒介對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客觀反映」為基礎的。通過媒介反映出來的一個國家是否開放、自由、民主、富強,該國的社會是否公平、正義,該國的民眾是否誠信、正直、善良、寬容、博大,是國家形象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新聞媒介的報道,特別是具備「客觀性」、「平衡性」的報道,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公開透明,都體現了新聞媒介塑造國家形象的硬功能。  相對而言,通過虛構的文學藝術所反映的國家形象,其影響力明顯更軟,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文化的「軟形象」。這種軟,使文化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中,體現了一種「上善若水」的包容、浸染、滲透的軟性功能。這種影響,更像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具有持久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國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餐飲文化,以及中國的京劇、民俗、民間文化等等,都成為國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奧運會開幕式,作為一個文化事件,它的華麗、豐富、恢弘,特別是對中國「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國與時俱變的民族精神的闡釋,對於塑造一個文明燦爛、文化獨特、開放改革、求新求變的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不僅驚動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評價比較負面的人改變了看法。  因而,文化,不是用當下發生的事件來塑造國家形象而是以所傳達的文化來建構國家形象。我們不能想像,如果沒有好萊塢,美國的國家形象怎麼可能具有現在這樣的世界影響力;而我們也可以理解,當美國政府奉行單邊政策,在全球窮兵黷武的時候,美國發達的文化仍然改變不了美國形象在全球的下降。一個國家的實體形象與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其實正是國家形象的兩輪,一硬一軟、缺一不可,一損俱損,一榮未必俱榮。
中國的國家形象
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其國家的「成長性」註定了中國已經並將繼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近年來,中國、中國人、中國元素、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符號、中國風等等,越來越頻繁和突出地出現在全球媒介信息之中,共同建構了「中國形象」,為人們提供了對於中國歷史、現狀、自然、人文、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綜合印象」,這種印象中既有對中國國家和民眾行為的「反映」,也有感性和理性的「判斷」,既有對中國的「認識」,更有對中國的「評價」。  正因為中國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國,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陣痛、蛻變、剝離時的污穢,將不可避免地呈現給全世界。加上中國的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等等都與目前占據世界格局中心地位的西方國家明顯不同,因此,中國形象的「負面性」,往往會被一直處於文化優越、經濟優越和制度優越感中的西方媒介所重視、所放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媒介自身則往往又可能「迴避」中國形象的「成長」陰影,自覺地用「頌歌」修辭來打造中國形象,因而往往導致中國傳媒「天使化中國」與西方傳媒「妖魔化中國」的對立和沖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國需要更加深入地通過「改革開放」來創造一種事實上更文明進步富強的中國,呈現一個「現實」的中國形象;一方面也要通過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相互溝通、相互視界融合來盡可能呈現一個相對「正面」的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往往能夠迴避國家形象認知方面的硬性差異,用更加柔軟的方式塑造國家形象。這種軟性的文化塑造不僅更容易感染和影響人,而且往往也比特定的事件、人物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所以,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於國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5、心目中的中國形象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是一個愛護和平、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和平國家;中國正通過自己的國家實力和國家影響力在努力 的維持著國際秩序和構建和平的生存環境;包括中國積極參與動盪地區的維和行動和海上護航行動、反恐怖活動。

回眸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鑒真東渡傳教,鄭和七下西洋。我們的祖先曾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大開放迎來大發展,四大發明曾一度是我們的自豪。

但是到了近代,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思想僵化。中國脫離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國。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太多太多的苦難,太多太多的枷鎖,東方巨人,你怎麼了?東方巨人,你為什麼不怒吼?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屈辱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輝煌的前景向我們走來。抗美援朝報國仇,萬隆會議結朋友。大慶石油奏凱歌,兩彈一星顯身手。自力更生,內強國力;五項原則,外接友鄰。

新中國以不屈的自尊,獨立自主,攻破堅冰。以嶄新的姿態,和平共處,走向世界。鮮艷的五星紅旗終於在聯合國庄嚴升起。展望未來,中華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理智。

十年內亂後,黨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領導下,「改革東風送殘冬,對外開放春意濃。」經濟特區、沿海明珠;863計劃、一國兩制;留學熱潮、冰雪長城。這一切無不在昭示著:中國的無限發展生機和活力。「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堅持對外開放,與時俱進譜新篇:浦東崛起,港澳回歸;北京申奧成功,「神舟」號遨遊太空;上海舉行APEC會議,中國經濟順利入世。這一切無不在昭示著:中國巨龍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強大。

歷史給我們以啟迪: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自尊自立,自信自強;未來給我們以召喚: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胸懷寬廣,博採眾長,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明天我們就是祖國的棟梁。祖國永駐我心,我心屬於中國。

6、新媒體環境下中國主流媒體如何開展新聞改革

首先,發揮傳統優勢,深化拓展挖掘信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泛濫又稀缺,稀缺是因為垃圾信息太多造成受眾難以捕捉有用信息,傳統媒體應該深化在深度報道,線索挖掘(例如微博爆料,記者取證采訪),信息求證上的優勢。除此之外,傳統媒體要細分受眾,為特定群體受眾提供高質量的細分信息。
其次,積極融入新媒體,傳統媒體在渠道拓展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報紙做電子報,電視做網路電視,數字電視,廣播也可以上網,拓寬形式,做好渠道,傳統媒體一樣可以成為復合媒體。
最後,發揮新媒體與全媒體的集合品牌優勢,增強媒體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爭取做成綜合性全媒體運營的大型權威媒體,為社會提供正確的議程設置和合理健康的輿論導向。
以上三大點來自揚子晚報主編講話,內容是個人理解。

與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形象的打造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