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周刊廣州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
2、山東媒體
微周刊,是齊魯晚報系《魯南商報》旗下的周末版。定位為中國第一本新媒體雜志。現主要在濟南、青島、臨沂三地發行,預計發行量20萬份。之後會在全省乃至全國拓展。
微周刊旨在成為一本有代表性的現象級新興雜志。
這一概念與當前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速,閱讀習慣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紙媒市場份額逐漸減少,新媒體不斷涌現。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傳統的紙媒迎來變革的重要時機。如何突破傳統紙媒的限制,吸收新媒體的優勢,創造符合時代特點刊物成為我們突破新媒體圍剿的切入點。
考慮到讀者的生活節奏加快,當前新媒體信息精簡化、快速化以及微博迅速崛起的現狀,我們將周刊與新媒體,微博相結合,提出「微周刊」這一全新的紙媒概念,將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優勢相結合,打造信息快餐,迎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創造出一本新媒體雜志。
新周刊的內容包含四大模塊:微·新聞,微·焦點,微·財經,微·生活。
微·新聞將以微博的形式,用簡短的話語介紹這一周發生的國際、國內、省內重點新聞,具有總結性的同時,避免了新聞稿的臃腫,迎合社會環境下讀者快速閱讀的特點。
微·焦點將選取一周的重點社會事件進行深度評述,通過【編者按】【微評】簡短介紹焦點的由來,通過【深度】進行論述、剖析。這樣即吸取了新媒體的快速化、簡短化優勢,也吸取了傳統周刊的深度論述優勢,在迎合讀者閱讀習慣的同時,保留了紙媒的深度特點。
微·財經將以微博的形式報道一周的財經焦點,同時構建一個財經人物的專欄,報道知名企業家的財經觀點,這一形式兼具新聞簡短與新聞深度的特點。
微·生活將以簡短的話語介紹省內的消費熱點,生活常識,文化信息等內容,是新聞快餐的重要表現之一。
新周刊的出現形式也不同於以往的傳統紙媒,我們將整合時尚雜志,報紙,新媒體等諸多媒介的排版特色、閱讀體驗,打造出一本兼具閱讀性、品質性、前端性的雜志。
除此之外,我們在發行渠道上還借鑒了SNS等新興媒體的圈子化、市場細分化特點,在市場細分基礎上進行發行渠道設計,除傳統的郵政訂閱外,我們還進行社會場所定投,將新周刊投放在諸如酒店、咖啡廳、西餐廳、4S店、高檔餐廳、動車、航空等商務人士、白領聚集的地區,打造一個專屬於我們新媒體周刊的閱讀圈。
總之,微周刊是一個集合了傳統紙媒與新媒體優勢的新型媒體類型,符合時代發展特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3、三明新周報社怎麼樣?
三明新周報社是2012-11-30在福建省三明市注冊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三明市梅列區和仁新村30幢404-406。
三明新周報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4001555921274,企業法人楊為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三明新周報社的經營范圍是:出版《三明新周報》(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設計、製作印刷品廣告,利用自有《三明新周報》發布國內外廣告(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文化活動承辦,品牌形象策劃,新媒體開發運營推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23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良好。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三明新周報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4、濟南媒體
微周刊,是齊魯晚報系《魯南商報》旗下的周末版。定位為中國第一本新媒體雜志。現主要在濟南、青島、臨沂三地發行,預計發行量20萬份。之後會在全省乃至全國拓展。
微周刊旨在成為一本有代表性的現象級新興雜志。
這一概念與當前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速,閱讀習慣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紙媒市場份額逐漸減少,新媒體不斷涌現。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傳統的紙媒迎來變革的重要時機。如何突破傳統紙媒的限制,吸收新媒體的優勢,創造符合時代特點刊物成為我們突破新媒體圍剿的切入點。
考慮到讀者的生活節奏加快,當前新媒體信息精簡化、快速化以及微博迅速崛起的現狀,我們將周刊與新媒體,微博相結合,提出「微周刊」這一全新的紙媒概念,將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優勢相結合,打造信息快餐,迎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創造出一本新媒體雜志。
新周刊的內容包含四大模塊:微·新聞,微·焦點,微·財經,微·生活。
微·新聞將以微博的形式,用簡短的話語介紹這一周發生的國際、國內、省內重點新聞,具有總結性的同時,避免了新聞稿的臃腫,迎合社會環境下讀者快速閱讀的特點。
微·焦點將選取一周的重點社會事件進行深度評述,通過【編者按】【微評】簡短介紹焦點的由來,通過【深度】進行論述、剖析。這樣即吸取了新媒體的快速化、簡短化優勢,也吸取了傳統周刊的深度論述優勢,在迎合讀者閱讀習慣的同時,保留了紙媒的深度特點。
微·財經將以微博的形式報道一周的財經焦點,同時構建一個財經人物的專欄,報道知名企業家的財經觀點,這一形式兼具新聞簡短與新聞深度的特點。
微·生活將以簡短的話語介紹省內的消費熱點,生活常識,文化信息等內容,是新聞快餐的重要表現之一。
新周刊的出現形式也不同於以往的傳統紙媒,我們將整合時尚雜志,報紙,新媒體等諸多媒介的排版特色、閱讀體驗,打造出一本兼具閱讀性、品質性、前端性的雜志。
除此之外,我們在發行渠道上還借鑒了SNS等新興媒體的圈子化、市場細分化特點,在市場細分基礎上進行發行渠道設計,除傳統的郵政訂閱外,我們還進行社會場所定投,將新周刊投放在諸如酒店、咖啡廳、西餐廳、4S店、高檔餐廳、動車、航空等商務人士、白領聚集的地區,打造一個專屬於我們新媒體周刊的閱讀圈。 總之,微周刊是一個集合了傳統紙媒與新媒體優勢的新型媒體類型,符合時代發展特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5、看新聞的好處是什麼
1、看新聞可以增長知識。學到很多東西。
2、看新聞可以增廣見聞。
3、看新聞可以使你在和別人的聊天中有話題可以聊,即使是陌生人。
4、看新聞可以了解世界動態,在政治學習中會覺得比較輕松。
5、看新聞可以了解黨和國家的意向以及新的法規條令什麼的,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6、看新聞可以增強自信心。 能夠了解國內外大事小事,政治,娛樂,音樂,等等.豐富自己的眼界。
(5)新周刊新媒體擴展資料:
新聞,是指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與傳播信息的一種文體。是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
新聞傳播按介質可分為: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廣告媒體、移動互聯網媒體等幾大類。
1、電視傳播機構:中央電視台、地方電視台、娛樂、廣告媒體,如 ,湖南衛視等;
2、廣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地方電台,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3、報紙:中國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
4、雜志:人物類《環球人物》、學術類《新聞傳播》、時事類《新周刊》等;
5、互聯網廣告媒體:騰訊新聞、導向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百度新聞、新浪新聞、挪意時報、鳳凰資訊、中國新聞網、網易新聞、紅網、新廣網等;
6、移動互聯網媒體:微博、微信屬新媒體,是智能移動終端發展的產物。
參考資料:
網路-新聞
6、[自我測評] 聯系報業、影視、互聯網 的歷史與現狀,比較傳統媒介與現代 媒介的異同。
從傳統媒介出現之時開始,人們就可 以從報紙、影視作品中獲取大量的信 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學習 上的,現代媒體也不例外。 而現代媒介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個重 要特徵就是信息的互動性、廣泛性和 及時性。通過現代媒介,可以及時迅 速地掌握第一手的資訊,可以就某一 問題在現代媒體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而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的被動接受者。
7、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怎麼辦?
傳統媒體的出路
以報紙為首的傳統媒體在世界范圍內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以美國為例,主流報紙的發行量逐年持續下跌,多家地方報紙宣布關門或僅保留網路版,致使大量報人失業,其中不乏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嚴酷的現實加上一些技術精英諸如「報紙X年後就會消亡」的斷言,使得整個報業籠罩在一片暮色之中。傳統新聞業究竟是否滅亡,什麼時候滅亡,恐怕最優秀的預言家和未來學者都難以准確估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闢蹊徑,突出重圍。
新聞為本,兼容並包。現實告訴我們,人們並不一定需要報紙,但人們需要新聞。《哥倫比亞新聞評論》2009年10月號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調查報告—《重塑美國新聞業》 。該報告的核心結論是,傳統新聞業應該「以各種可能的媒介,呈現獨立、原創、可信的報道,不管這樣的報道受不受歡迎,能不能賺錢」。使用什麼媒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方式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家普爾教授最初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時,就是想要強調跨越多個媒介平台的內容流動和多種媒介產業之間的合作。傳統新聞業在融合時代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採取兼容並包的姿態將一切可能的新媒體技術為我所用。
草根專業,明確分工。媒介融合的第三個特徵是媒介受眾的主動信息獲取和生產行為。傳受界限的模糊使草根媒介、公民新聞成為Web2.0時代的標志,也成為傳統新聞業的一種巨大威脅。微博客與拍照手機的結合進一步降低草根媒介的門檻,使越來越多的普通網民開始熱衷於擔當公民記者,並在新聞時效性方面開始超越專業記者。面對這支日益壯大的公民記者隊伍,傳統新聞業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逐漸將第一時間報道突發事件的任務交給公民記者。專業新聞工作者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碎片化信息進行整理、篩選、編排,並對新聞進行解讀、分析和評論上,幫助受眾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把握方向。一些傳統媒體已經開始探索吸納公民新聞的方式,並已初見成效
禮品經濟,知識共享。禮品經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傳統的市場經濟或交換經濟,都要求一方在提供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的同時,得到另一方的金錢或物質回報。在禮品經濟的模式下,商品或服務為無償提供,不需要立刻回報。禮品經濟的模式在信息領域十分盛行。禮品經濟的模式在人們已經習慣了網上免費午餐的時代,尤其值得傳統新聞業思考。當許多報紙為網路非法轉載自己新聞信息而苦惱的時候,傳統媒體不妨接受和利用這一現實,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傳統的著作權法似乎已經無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需要。當前興起的「知識共享協議」為知識信息的更廣泛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知識生產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哪些權力需要保留,以促進知識的分享和再生。
參考: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18/144019289881.shtml
8、山東媒介
微周刊,是齊魯晚報系《魯南商報》旗下的周末版。定位為中國第一本新媒體雜志。現主要在濟南、青島、臨沂三地發行,預計發行量20萬份。之後會在全省乃至全國拓展。
微周刊旨在成為一本有代表性的現象級新興雜志。
這一概念與當前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速,閱讀習慣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紙媒市場份額逐漸減少,新媒體不斷涌現。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傳統的紙媒迎來變革的重要時機。如何突破傳統紙媒的限制,吸收新媒體的優勢,創造符合時代特點刊物成為我們突破新媒體圍剿的切入點。
考慮到讀者的生活節奏加快,當前新媒體信息精簡化、快速化以及微博迅速崛起的現狀,我們將周刊與新媒體,微博相結合,提出「微周刊」這一全新的紙媒概念,將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優勢相結合,打造信息快餐,迎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創造出一本新媒體雜志。
新周刊的內容包含四大模塊:微·新聞,微·焦點,微·財經,微·生活。
微·新聞將以微博的形式,用簡短的話語介紹這一周發生的國際、國內、省內重點新聞,具有總結性的同時,避免了新聞稿的臃腫,迎合社會環境下讀者快速閱讀的特點。
微·焦點將選取一周的重點社會事件進行深度評述,通過【編者按】【微評】簡短介紹焦點的由來,通過【深度】進行論述、剖析。這樣即吸取了新媒體的快速化、簡短化優勢,也吸取了傳統周刊的深度論述優勢,在迎合讀者閱讀習慣的同時,保留了紙媒的深度特點。
微·財經將以微博的形式報道一周的財經焦點,同時構建一個財經人物的專欄,報道知名企業家的財經觀點,這一形式兼具新聞簡短與新聞深度的特點。
微·生活將以簡短的話語介紹省內的消費熱點,生活常識,文化信息等內容,是新聞快餐的重要表現之一。
新周刊的出現形式也不同於以往的傳統紙媒,我們將整合時尚雜志,報紙,新媒體等諸多媒介的排版特色、閱讀體驗,打造出一本兼具閱讀性、品質性、前端性的雜志。
除此之外,我們在發行渠道上還借鑒了SNS等新興媒體的圈子化、市場細分化特點,在市場細分基礎上進行發行渠道設計,除傳統的郵政訂閱外,我們還進行社會場所定投,將新周刊投放在諸如酒店、咖啡廳、西餐廳、4S店、高檔餐廳、動車、航空等商務人士、白領聚集的地區,打造一個專屬於我們新媒體周刊的閱讀圈。
總之,微周刊是一個集合了傳統紙媒與新媒體優勢的新型媒體類型,符合時代發展特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9、《侶行》為什麼被封殺?
因為在某次張昕宇、梁紅的直播過程中,他們的航拍拍到了is陣地的情況,而後,法國也是轟炸了那裡,那不管是不是因為他們航拍泄露IS的陣地給他們的敵方,他倆的人身安全都會受到威脅,而IS也自然是要報仇,所以懸賞。所以,就封殺了他們,以此來保護他們兩個。
(9)新周刊新媒體擴展資料:
節目獲獎記錄:
2014年4月,《新周刊》發布2013年「中國視頻榜」,《侶行》獲得「年度視頻節目」稱號。
2014年9月,藝恩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文化娛樂產業年會暨紫勛之夜頒獎盛典上,《侶行》獲"中國最佳網路節目"大獎。
2014年12月,在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百科第六屆中國網路視聽產業論壇上,《侶行》獲得「優秀原創網路視聽節目」稱號。
2014年12月,在中國娛樂營銷研究中心、《南都娛樂周刊》與大中華區艾菲獎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娛樂營銷高峰論壇」上,《侶行》獲得微電影及視頻類「娛樂營銷實效大獎」。
2015年11月8日晚舉行的「第十三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頒獎典禮」上,《侶行》第三季憑借高口碑、高人氣榮獲國際新媒體最具創新真人秀節目獎。
2014年1月19日,2013第三屆金瞳獎頒獎典禮上,《侶行》獲最佳原創視頻欄目製作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