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國際空間站沒有中國人?
國際空間站中國沒有參與聯合建造,所以國際空間站沒有中國人。
美國曾無數次表示希望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並數次給我中國戴高帽,以國際空間站需要中國的加入為理由邀請,但均被婉言拒絕。
拒絕緣由:美國希望通過技術交流,了解中國的空間技術程度,並由此限制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
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個國家聯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
(1)新媒體空間站擴展資料:
建造階段: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4年-1998年),主要進行了9次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第二階段(1998-2001年),初期裝配階段。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美國出資,俄羅斯製造)發射成功。1998年12月4日,美國團結號節點艙由奮進號太空梭送入軌道,並於12月7日與曙光號成功對接。
第三階段(2001年-2006年),最終裝配和應用階段。裝配完成後的國際空間站長110米,寬88米,大致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總質量達400餘噸。
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設施最為先進的人造天宮,運行在傾角為51.6°、高度為397公里的軌道上,可供6~7名航天員在軌工作,之後國際空間站將開始一個為期10~15年的永久載人的運行期。
2、新媒體發展四大趨勢
3、美國為什麼拒絕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
原因:
因為美國法律規定,禁止與中國進行此類合作以及對「中國太空項目與軍方關系密切」的擔憂。中國現在正將其太空計劃國際化,為有意參加天宮二號任務的國家提供資金支持。
從2003年首次實現載人航天之後,中國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務,包括太空行走以及發射月球探測車。此外,中國計劃於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施世界首次到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2020年左右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實施月球背面采樣任務。
(3)新媒體空間站擴展資料
國際空間站是一項由六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也指運行於距離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的該計劃發射的航空器。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的。
國際空間站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空局共16個國家參與研製。其設計壽命為10~15年,總質量約423噸、長108米、寬88米。
運行軌道高度為397千米,載人艙內大氣壓與地表面相同,可載6人。據不同渠道和媒體披露的消息,中國曾經提出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但是遭到美國的拒絕。
4、網路空間站包括哪幾種形式
1圖片類廣告。如首頁Button(就像新浪首頁的圖片類廣告),頻道頁,內容頁,或者迅雷下載頁等
2文字鏈。
3客戶端廣告--如騰訊,msn對話窗口,軟體上的廣告
4彈出廣告,如打開迅雷後彈出的(強制彈出的)一般為flash等形式
5流媒體廣告。就是視頻廣告,如新浪,優酷等網站上彈出的,一般價格比較高,以汽車等為主。
6論壇置頂帖,普通帖。在論壇的頂部,以帖子的形式,發布廣告內容。價值不如以上的高
7軟文。相當於公關稿。看起來是個普通的帖子,實際由槍手發的。
8文字植入廣告。www.titan24.com,打開一片文章,文章中的關鍵字被設置成了連接,滑鼠滑過的時候,會彈出廣告框。
以上是從形式上分。從收費形式上還可以分為cpm,cps,cpa,cpc
cpm按照pv的多少來收費,cps按照用戶消費金額收費,cpa按照用戶注冊效果收費,cpc按照用戶點擊付費。
希望能幫到你
5、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如何運營?
一、新媒體是數字化的媒體形式。
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二、新媒體運營方式
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5)新媒體空間站擴展資料
新媒體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大量讀者,跟它草根的特性遠遠分不開,使「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成為現實。
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讓新媒體漸漸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甚至是生活方式。這種新的方式開啟了社會新的領域,激發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體,喚醒了他們都能親自參與社會進程的訴求慾望和權利慾望。這也是新媒體能夠迅速崛起,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
6、新媒體的想像空間還有多大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知名科技博客虎嗅網已經准備上市了,雖然虎嗅網不是個人類型的網站,但是也是科技博客型的網站,跟眾多個人博客、知名科技博客類似,很多個 人站長都希望有一天至少像虎嗅網這樣能夠上市,即使不考慮上市,也至少希望站長的小日子過得優哉游哉;在新媒體越來越重要的今天,在自媒體越來越火熱的現在,在微信越 來越重要的眼下,個人網站究竟還有多大的前途?相信每一位站長都在思考。 一、個人網站的曾經光輝 博客資訊型 盧鬆鬆博客、月光博客、SEO每天一貼等算是個人站長裡面最成功的個人博客了不過據說鬆鬆博客現在也是團隊型的操作了,現在貌似也以公司化運營了,每個博客站的定位 不一樣,個人站長博客裡面這兩個博客算是堅持時間最長、目前收入最高的吧,每一個新出道的站長都羨慕的對象。 資源型 源碼之家也算是一個資源型的個人網站了,很多站長在下載源碼的時候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個人類型的站,不過現在還是不是就不清楚了,只知道該網站的備案仍然是個人名義,每天也是流量大把,內容已經做的非常充足了。 論壇型 28推論壇之前算是牟長青組件的論壇型網站,之前的備案好像還是個人名義,現在是公司名義運營了,(具體沒留意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公司運營的,還是一開始就是公司化運營的),所以,也算是成功的個人網站了。 其實還有無數個個人網站,個人站長碰到最多的也算是個人博客型的了,屬SEO類型、科技資訊類型、程序類型的博客是最多的,當然了,也有其他行業的個人網站,我一個客 戶就是中文域名的個人網站,他是書法家,當然了,可能你搜索不到這個站,中文域名需要轉碼,正確的網址應該是 就可以了,這種個人站是以自己的愛好或者喜好做的,這類型的網站主要是對自己的技藝做一個形象展示,當然也有收入的需求。 無論個人網站是什麼類型,可是現在隨著自媒體、微信等手機端越來越追捧的時候,個人網站已經在逐步弱化,只是弱化他的作用,但是內容仍然需要你的網站進行提供,只不 過轉移了訪問平台而已,就猶如上面的中文域名一樣,在搜索引擎里就進行了轉碼,換成了另一種方式存在,所以個人網站在手機端仍然有其不可改變的地位,只不過改變了原來PC的模式而已,訪問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推廣的平台發生了變化,但是內容都是不變的。 二、個人網站的基本分析 1、個人網站的類型: 其實從上面可以大致看到,個人網站覆蓋了很多種類型,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博客型、資源型、愛好型、資訊型、 產品型等等,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也不單單就是這幾種, 只不過,目前這幾種在個人站長圈裡算是比較多的吧。 2、個人網站的生存方式: 說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想探討的問題,很多站長都關注的一個話題,為什麼呢,做網站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個人網站的核心目的又是什麼呢?錢! 對了,也就是收入,無論怎麼說,都繞不開最後一個比較俗的東西,那就是錢,沒有錢,網站是無法生存下去,沒有錢,站長就沒有動力再分享下去,所以,個人站長的生存方式就成了關鍵中的關鍵 了,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大部分站長經常用的收入賺錢的方法。 廣告聯盟型 這也是個人站長里用的最多的一種,熟知的廣告聯盟有很多,最知名的也就那麼幾種,網路聯盟、谷歌聯盟、淘寶客聯盟,還有現在的360聯盟、搜狗聯盟等等,如果你想了 解更多的廣告聯盟請看諾伊網曾經寫的一篇關於個人站長的聯盟廣告的文章《網站賺錢聯盟站長認可的所有方式》,我收集了很多個人站長能夠操作的聯盟廣告在裡面,當然都是 能夠操作的。 當然了,廣告聯盟有按點擊付費的,有按成交付費的,相信更多的站長喜歡按點擊付費,畢竟流量帶來了,就能夠獲得收益是最直接的,成交付費則是做淘寶客一類的站長比較喜歡,畢竟需要成交才能夠獲得收益,所以轉化成交率做的比較好的站長還是比較喜歡,畢竟收入還是比點擊付費收入要高,而且比較穩定。 私下廣告投放型 目前私下廣告投放的個人站長還是挺多的,只不過,知名的也就那麼幾個,其他的都是在悶聲發大財,所以一般不容易得知這方面的信息,當然私下投放廣告都是一些商家看到你的網站有一定的流量的時候考慮的投放,所以:這類型的廣告多數都是包月或者包年來計算的,對於商家來說費用低廉,對於站長來說,可以快速獲得收入,雙方往往會一拍即合。 銷售產品型 就好比上面我提的那個xn--6206-u42hm54e.com個人網站一樣,這應該屬於個人的產品銷售型的個人網站,有些朋友有自己的產品,無法以企業的名義銷售,所以,建立了個人 網站在網上直接銷售自己的產品,或者自己的技藝,或者自己的技能,這樣的站長還屬於相當的多數,他們一般來說操作的都是極細的某一細分領域,網站的流量不是很大,但是個人網站的用處就非常大了。 付費圈子型 為什麼要提一下這種類型呢,因為這類屬於這兩年個人站長搞的所謂自媒體,創建付費圈子而進行分享的一個收費方式,不得不說,這類的圈子確實也多少有點作用,畢竟免費的分享沒人重視,而付費之後,可以比一般的讀者要優先獲得站長的心得、經驗、人脈等等,又可以過濾掉一些發布廣告的不精準成員,付費圈子也逐漸成為了未來一種收入方式。 3、個人網站的營銷生存 無論上面的收入說的多麼精彩,那麼個人網站如果想生存,則必須推廣,必須獲得流量,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那麼既然要推廣宣傳,相信網上各種方法多種多樣,不過,如 今卻多多少少多了幾條渠道。 自媒體搭配生存 自媒體,也就是所謂的QQ群、微信群、公眾號、搜狐自媒體、今日頭條自媒體,包括最近吵的比較猛的QQ公眾號等等依靠手機端交流,依靠手機端閱讀或者說依靠其他的媒介進 行閱讀,大家興趣一致的,花錢讓一個牽頭人拉入到某一個群體中,分享閱讀群主的文章、知識、經驗、人脈等等,這也是目前部分站長轉型突破的一個嘗試和進步吧。 微信公眾號搭配生存 這個讓更多的個人站長為之一怔,包括最近的QQ公眾號也是一樣,很多人在上面已經獲得了不菲的收入,當然,前提是你得能夠圈粉,圈粉的前提是你本來就有資源優勢,所以,原本有資源優勢的(例如:原本自己的個人網站就有很多粉絲,或者說有很多讀者)很容易轉型到微信公眾號上來,手機端的閱讀率更高,效果更好。 APP手機站搭配生存 APP也好,手機站也好,未來會越來越重要,畢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還是能夠達到的,人手一部電腦,隨時隨地閱讀暫時還是有點困難的,各個站長都施展出了自己的手法在手機端分一杯羹。 三、個人網站的未來發展看法 網站內容的生產 無論個人網站的收入方式有多少種,無論個人網站的收入有多麼美妙,那麼最終離不開一個核心:內容的產出,網站做好了不是永遠不管了,公眾號開通了不是別人關注了就好,總是需要有內容輸入,有文章給讀者看,任何一個網站,無論資訊站,綜合門戶,都是提供文章的,這文章無論是新聞、經驗、知識分享,還是什麼,總之內容的生產時極其重要的。 不信你看,個人博客站每天都需要更新文章;門戶站每天都需要更新新聞;資源站每天都需要更新相應的內容資源;企業站每天都需要更新企業新聞內容;那麼無論個人網站、自媒體、專欄、還是微信公眾號都需要每一段時間給讀者推送相應的文章,沒有對應的更新,讀者來到你的網站干什麼呢?你想想你到了一個網站上需要干什麼呢?無非就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新聞需求、資訊需求、知識需求等等,所以,未來個人網站的內容生產還是跟以前一樣,要有高質量的內容。 網站內容的推送平台 有了高質量的內容,剩下的問題就好說多了,以前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說自己的個人網站上進行推送,或者投稿到一些大型的平台讓平台型的網站給予發布,(能不能發布還不一定)讓讀者閱讀,現在不但可以可以在個人網站上發布,而且我們還多了很多推送平台,例如:與PC個人站對應的手機網站、QQ自媒體、搜狐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包括即將准備登場的QQ公眾號、今日頭條自媒體,提供給我們的平台非常多,我們推送文章的平台再也不局限於自己的PC個人網站了。 廣告收入的搭配 以前我們單一的聯盟廣告,只能在PC端投放顯示獲取收入,現在手機端網站、公眾號、一些自媒體平台、打賞功能等等都在擴展個人站長的收入渠道,只要你有好的文章,就不再局限在原來那個狹小的平台,而是全面開花,各個平台都能夠獲取不一樣的收入。 產品的擴展 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指望著聯盟廣告那點微薄的收入,我們不能總是指望著寫文章獲取打賞收入,得擴展一下自己的產品類型,才能獲得更好的收入。 總結:獲得適當的收入是個人網站能否延續下去的根本,而文章的分享則是個人站長獲取收入的根本,所以,一環緊扣一環;現在個人站長不再局限於以前的狹窄的推廣營銷渠道了,而是更寬闊的推廣營銷渠道,多了N個為我們推廣的平台,不再只是搜索引擎獨霸天下的時候,我們的個人網站在推廣營銷的時候不再受到搜索引擎的局限,但是我們所有的 一切都是在圍繞這個網站圈子轉動起來的,就算是讓用戶轉化到手機站上,手機網站,最終你不還得有個網站?手機站也是依據PC站轉化而來。 本文原創深圳網站推廣/post/605.html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7、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有多大?
覃!念在童鞋一場!給我大大的分啊! 有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2020年,我們就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而這也是國際空間站預計退役之年。那時,中國空間站或將成世界唯一。【核心提示】目前與神八組成組合體、正在太空飛行的「天宮一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主要為試驗交會對接技術。2016年前,將發射完整的空間實驗室。所有準備進行當中「蒼穹一號」、「和平方舟」……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開啟中國空間站征名活動,10個候選名脫穎而出。盡管我們的空間站還沒有名字,也未開建,但工程已立項,所有準備都在進行當中。空間站建設過程,首先將發射核心艙,後分別發射實驗艙I和實驗艙II,與核心艙對接,組合形成空間站。在此期間,由載人飛船提供航天員運輸,由貨運飛船提供物資補給。預計2016年前發射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今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我國計劃將在2016年前研製並發射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目前與神八組成組合體、正在太空飛行的「天宮一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主要為試驗交會對接技術。2016年前,將發射完整的空間實驗室。神九神十一路緊趕每艘神舟飛船的任務都各不相同:「神五」突破一人一天飛行,「神六」實現兩人多天飛行,「神七」實現航天員出艙,「神八」則突破了交會對接技術。在整個交會對接任務中,將先後發射3艘飛船,神九、神十預計明年升空。現在神舟飛船已具備一年多次發射的能力,未來可根據安排,每年提供1至2次載人發射服務,這與未來空間站建設和維護的需求相當。貨運飛船呼之欲出貨運飛船是空間站的地面後勤保障系統,俄羅斯的「進步號」、歐洲的ATV、日本的HTV都是現役先進的貨運飛船,能為空間站運行提供推進劑、航天員補給、維修更換設備、科學實驗樣品等。目前,我國貨運飛船已立項並開始研製,各項指標都瞄準國際先進標准,計劃發射自主研製的貨運飛船,與天宮三號空間實驗室實現對接,驗證在軌補加技術,確保將來空間站飛行推進劑能夠不斷補充。天宮系列優化更新空間站建設運行過程中,另一項非常重要的關鍵技術就是載人生保技術。到後續天宮三號空間實驗室階段,將驗證完整的載人生保系統。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解釋,一旦到空間站運行階段,就要實現長期飛行,必須實現部分再生。以飲用水為例,一個航天員一天一般需要2.5至3公斤飲用水,通過收集冷凝水再過濾提純的方式,每天的消耗也就1公斤左右,這將大大減少飛船上行載荷的要求。
8、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有以下兩點: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受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9、中國為什麼不能參加國際空間站?
當時在提出國際空間站概念的時候,有些國家已經提出了讓中國參與其中,但是美國單方面阻止中國參與,最主要是處於政治目的。
當時我國領導層也反對加入,彼時正處於經濟、科技發展初步階段,不建議參加入到空間站的建設交流當中,這個當時的政治形勢和國內的情形是符合的。
此概念出來的時候,我國經濟發展緩慢,如果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八十年代末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領導人持反對意見。
當時美國認為,中國將來會成為美國全球霸業的潛力對手,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美國認為中國在參加國際空間站建設中,會利用相關技術來發展軍事技術,反對中國加入也是對中國警惕和打壓。
我國當時的航空航天技術非常的不成熟,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尚不足以支撐國家參與到空間站建設。當然,這也和當時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封鎖有關。
10、新媒體人員每天做什麼工作?
最近這幾年新媒體運營非常火爆,而且大部分的公司和企業都對新媒體這一塊非常重視。因為通過新媒體這塊給他們帶來的利潤確實是很高的,所以他們嘗到甜頭之後就會更加重視這方面。而且現在不管什麼行業都會新媒體運營這一職位所以現在新媒體時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下面就跟大家盤點下新媒體運營工作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
1.對新媒體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那位網友的情況是他對新媒體感興趣,但是沒有相關性的工作經驗,不知道如何開始進入這一行,怎麼入手去做的問題。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對新媒體很感興趣,這個是很好的開端,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是持續學習的動力來源之一。其實在做任何工作之前,如果你有選擇餘地的話,盡可能的去選擇自己擅長並且有興趣的工作吧,這樣才會把自己擅長的一面給展現出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知道,新媒體工作其本質上還是媒體,而傳播的媒介主要還是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為主。新只是在前面加了一個"新"字,這個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相對而言的,至於說這兩者的區別我在這里就不講了,不知道的話,可以去百度上找到。我不知道你對於新媒體的定義是如何定義的,如何理解的?
可能有人會說,新媒體不就是微信和微博嘛。個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片面的理解。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認為:「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比如我們看到的播客,YY,今日頭條等等都是新媒體的渠道。在國內我們談論最多的是微信和微博,在這里我就默認以這個為例了。
新媒體運營工作
2.在做之前了解新媒體相關崗位以及工作內容是什麼?
先了解一下新媒體相關的工作崗位有哪些吧?怎麼了解呢?我以拉鉤網舉例,它是專門做互聯網職業招聘的。打開拉鉤網,然後輸入關鍵詞「新媒體」三個字,下面的下拉框會出現新媒體運營,新媒體編輯,新媒體營銷..........。都是大於450的,說明這個職位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了解了這些職位之後呢,你可以從新選擇一個你最有意向的1到2個職位,然後就搜索進去看裡面的工作內容了。我以新媒體運營崗位來舉例說一下,我隨意的進了一個之後,它的職位責任和職位要求是這么寫的:
新媒體運營工作
從這里我看出做一名合格的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的能力:
對主流的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QQ空間的運營要熟悉,懂規劃,至少你有過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
就是內容策劃和活動策劃,對於用戶的運營了,拉活和提高粉絲的活躍度;
促銷活動及文案的撰寫,要求文筆功底好,有活動推廣的經驗;
工作配合這就是團隊合作方面的了,大多數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們看到這個之後,然後可以對比自己有哪些方面不足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後,便可以更有專對性的去學習那個方面的知識了。如果你都不懂的話,那也沒關系,按就一樣一樣的練習吧,多花點時間就行。因為我不是你,所以肯定是不知道你的長處和需求在哪裡了。
好了,知道了崗位和工作內容以後接下來我來說說從哪裡開始著手去學習吧!也是我要說的第三點了。
3.找出10個做的比較好的新媒體人來
為什麼要找10個呢?當然了你也可以找15個,20個都是沒問題的,找這些的目的就是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看好的案例,剛開始可以去模仿嘗試做一下,只有不斷的調整,才會進步的嘛。
我們知道在國內的話,所說的新媒體平台主要還是以微博和微信為主的,進入一家企業去做,大概也是這樣的,甚至還有微信運營這個崗位呢!因為微信每個月的活躍用戶達到5.49億,都想從微信這個平台上分得一杯羹。
那怎麼去找這些人呢?在這里我推薦可以去看看新媒體排行榜,那上面有很多,可以去找適合自己想學習的那個垂直領域的。大家耳能熟詳也有很多,類似邏輯思維,吳曉波書友會,鬼腳七,十點讀書等等。微信的話,我推薦可以關注一下類類有話說、冷兔、杜蕾斯、饅頭學院、新聞哥、自媒體動態、blue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姑婆那些事兒、大聖、李叫獸、留幾手、互聯網er的早讀課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優秀的媒體平台,也可以自己去慢慢挖掘,我是舉例說一下,供參考一下。
關於微博的話,可以去看@新媒體指數,然後去發現裡面按照標簽找人,找到你所感興趣的行業標簽,找到行業領袖並關注他們,每天看看他們在說些什麼,這樣你就會接收到一些最新的資訊了。
新媒體運營
4.考慮加入一個新媒體相關的圈子
筆者本人也是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的,目前主要以微博和微信為主要平台渠道。我當初是怎麼進入到新媒體這塊的呢?當初我也是有興趣往新媒體發展的,但是自己不太懂啊,怎麼辦?後來我就在網易雲課堂上報了一個秋葉老師的新媒體課程,主要是講微博和微信運營的。當時覺得還是付費的課程會珍惜一些,加入進去之後會有學員群,然後老師也會帶一下這樣的。
這是我在線上付費加入圈子學習課程的,另外我在去年也加入一個付費QQ群,關於自媒體方面的,裡面也會定期在線上分享一些干貨什麼的,心得體會,在這樣的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聲去表達你的觀點,我加入這些群之後呢,然後慢慢的跟他們聊天,時間一長也就熟悉了,相互加個好友什麼的,有啥好的信息資源也可以共享一下,這樣就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抱團加入一個適合自己的圈子很重要,取己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你才會在這條路山走得更加長遠。
另外在線下我也會參加一些社群,新媒體人相關的分享活動,走到線下去,能夠加快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又可以交個朋友,擴展了視野和人脈,何樂而不為呢!
5.練習自己的網感和靈感 保持敏銳度
網感是啥?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對於網路的一種感覺,知道網民最關注的是什麼,關心網上所發生了一些熱點,還有網路語言,網上流行的趨勢,對這些的把控能力。這僅僅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在網感,熱點借勢這一塊可以關注杜蕾斯是怎麼做的,在思維上也許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我們有了這種能力之後就可以把網上的那些東西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學以致用。那該怎麼去練習這種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去關注一下3個地方。
百度風雲榜:這個上面有一些網民最關注的熱門新聞事件,想知道網上什麼東西火,什麼趨勢,看這里就知道了。
微博風雲榜:這個上面主要包括了微博上網民最關注的一些問題,看看熱門話題板塊,一般情況下是娛樂性偏強一點,名人明星或者電影什麼的都會有,微博本身就是一個媒體,它就好像是一個廣場,你站在中間說話,別人都有可能會聽得到,互動性也很強,幾乎任何人都可以相關來互動一下。假如說你看到某個你喜歡的名人,他也開了微博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去評論轉發什麼的,以引起他的注意,當然了明星很可能不會陌生的人。
搜狗微信:如果你是做微信運營的話,可以經常上這個上面來看看,上面可以看到微信熱搜榜,熱詞也可以訂閱,多人收藏的,熱門的爆文。看這里就可以知道在微信上什麼樣的內容是比較受歡迎的了,對於微信運營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前期都是需要培養自己的網感,保持對熱點的敏感,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會受到大多數網民的歡迎,從而知道你的受眾愛看什麼。當然了網感這個東西也不是段時間內就可以練成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去看一下這幾個地方,應該去想想看到一個熱點之後,思考如何跟我們自身的產品或者業務結合起來,如何推廣到客戶的面前,並讓他們去相信並接受的過程。只有長期的累積,才能掌握這些,所以要好長期的准備了。
6.練習寫作和文案活動策劃的能力
寫作這個東西剛開始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我認為訣竅就是多看,多練,多寫。可能有人會說,以前上學的時候我連作文都寫得不好,還是會有所擔心。其實我也能夠理解,我剛開始的時候也一樣,怕寫不出來,半天就在那憋著的。通過我自己定期堅持寫了幾個月之後,才發現寫作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這個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堅持訓練和練習。我個人認為,只要你會說話,把一件事說清楚 了,基本上寫東西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以去寫你說熟悉的事物,也可以寫人,寫景,寫總結,寫感悟都是可以的。比如今天發生了哪些讓你覺得好奇的事,遇到什麼人了,你的感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寫的素材內容,只要你敢寫,敢堅持,我相信有1天你會很感謝當初的自己。
關於活動策劃這塊的話,也是需要實踐練出來的,要知道做活動的目的,活動的背景,活動前需要准備些什麼,活動中又要做什麼以及細節方面的,活動後要注意些什麼。像每年的雙十一,京東的618這些都是活動,我們可以去看一下他們是如何玩轉活動策劃的,關注天貓,京東這些平台,從而對自己的運營及策劃會有一定的幫助。
7.做新媒體需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其實新媒體的工作也是比較苦逼的,不是簡簡單單的發條微博,轉發評論就可以了的。也不是微信上文章推送完之後就不用關注了那麼的簡單。
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新鮮,當你做了幾個之後,有可能你又會覺得很枯燥,因為你每天都要去做好的內容,研究數據分析,排版,對用戶的運營把控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對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考驗,在心態上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平常心對待。
8.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長期堅持才會有變現的可能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堅持,我們經常會說,21天可以形成一個習慣,但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根據有關研究發現,想真的改變或培養一項洗的習慣,至少需要3個月或以上時間的堅持。
做新媒體其實也是一樣的需要堅持,每天堅持去看新媒體行業人士在說什麼,堅持看相關的新聞資訊,每天堅持寫作,堅持看新媒體案例,定期走到線下去認識一些新媒體相關的人士,成為朋友,堅持跟別人交流,堅持價值的輸出,堅持多幫助別人,堅持多分享.......至少要堅持1年以上。
堅持之後呢,當你的各方面能力提升之後,你的能量就強很多了,可能會有人找你合作,也可能會出書,各種的可能性都會有的,結果還是取決於自己平常的努力。
如果你想從事新媒體相關的工作,那麼請做好堅持的准備吧。
總結:我很高興有網友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應該回答出來了。給大家做為參考吧,我說的也不一定那麼全面,歡迎資深新媒體人士來指正和補充。沒經驗,想做新媒體工作怎麼辦?
我提出的辦法就是:
①了解新媒體,正確的認識新媒體;
②明白新媒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知道自己缺什麼,從而更好的去學習提升;
③找一些優秀的新媒體人,向他們學習;
④加入一些新媒體的圈子,抱團取暖,共同學習進步;
⑤培養自己的網感,靈感,對熱點的把控能力;
⑥從頭開始練習好寫作能力和文案活動策劃能力;
⑦有一個好的平常心態;
⑧最後就是長期的堅持,價值的輸出,有分享精神,有幫助人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