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視頻帶貨app的是如何盈利的呢?
短視頻帶貨app時候通過拍攝短視頻,去給商家引流銷售商品的方式去掙錢。比如說愛多貓平台,商家通過銷售商品掙錢,自媒體人聽過幫助商家提供創意短視頻去獲取傭金掙錢。
要是考試這么問應該回答不包括。但是現實中,為了賺錢什麼下三濫的辦法都用啊
3、短視頻怎麼賺錢?有什麼平台?求大神指教,謝謝!
短視頻賺錢的方式很多,比如渠道分成,電商變現,內容付費,內容合作,廣告變現,簽約獨播等等。
就拿渠道分成來說,現在很多渠道都是有分成的,雖然一開始可能不多,但總比沒有強吧!推薦渠道里今日頭條、天天快報、一點資訊是有提成的,視頻渠道里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是有提成的。
推薦平台:
1、搜狐號
雖然目前搜狐推出的自媒體平台還沒有加入收益分成系統,不過搜狐網站在百度搜索引擎中的權重是眾所周知的,同時目前搜狐自媒體平台還有2個推廣廣告位可以添加2個需要推廣的網站信息,而且羽度非凡認為搜狐號在未來也一定會開放廣告收益分成系統。
2、網易號
之前在網易號發布過一段時間的文章,不過由於推薦量、閱讀量都不太好,而且由於我經常寫的文章是各個品牌的智能手機,而文章中只要涉及到某些智能手機的品牌,網易號就基本不會審核通過,不過畢竟是三大門戶之一,所以如果你運營的是其他領域的話,不妨在網易號注冊後運營一段時間試試。
3、新浪看點
新浪看點是在去年8月份左右才推出的新平台,雖然也有收益分成系統,可是卻不夠透明化,它的賬號等級變化以及分成金額並不僅僅是靠閱讀量影響的,同時入駐平台獲得分成的人數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批入駐新浪看點的作者,當時第一個月獲得的分成是2000多元,到了2017年12月份不僅星級從四星降到三星,而且收益也從當初的2000多降到200多。
4、百家號
之前百家號的賬號體系還是劃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等,不過在升級的體制方面卻存在一些問題,很多用戶達到指定的要求卻沒能升級成功,而後百家號進行系統升級,取消賬號等級制度,只保留新手和正式運營兩個階段。目前百家號的單價還可以,不過閱讀量則需要碰碰運氣了。
5、趣頭條
趣頭條看視頻,趣頭條裡面有視頻,新聞等信息,是一家上市公司,財力雄厚就不用說了,所以給的補貼多,看看新聞就可以賺到零花錢,有很多人每天賺幾十上百元,大家可以嘗試下,反正免費的,又不會有什麼損失,以後零花錢就可以靠它了。
4、短視頻+電商APP:商品 or 內容誰更重要?
從關繫上來看,電商是平台的核心,可又沒有很強的要求(很多視頻並沒有上線購物入口),只發視頻不做電商也可以;同時平台又以問答的形式和話題歸類的形式引導,在一定方向上對內容製作的范圍進行限制,引導內容向電商上靠近。
這種奇怪的現象背後,體現了鹿刻和刷刷看團隊的「糾結」。作為帶著「電商」基因的平台,賣貨是其發展根基。然而短視頻又是內容為王的行業,如果過多的干預創作,將無法吸引用戶興趣,用戶「看」的興趣都喪失掉,就更難談得上購物了。
5、2019短視頻行業分析,為什麼要選擇短視頻做電商?
根據 2019 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用戶規模迅速增長, 2019 年上半年用戶8. 57 億人,成為僅次於即時通訊的第二大應用類型。所以2020年選擇短視頻做電商是行業發展的必然。
大環境催生了比特紅短視頻直播電商的誕生,比特紅APP結合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專注於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農業新消費品升級,振興地標產品IP,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6、用戶+內容時代,短視頻電商是下一個風口嗎?
現在短視頻確實在一個風口。
從2016年papi醬拍賣第一條天價短視頻廣告,時間過去一年,短視頻的營銷攻勢越來越強,但請注意,在風口上活躍的大多是短視頻的創造者,而非被視為短視頻生死存亡關鍵的「金主們」——渴望通過短視頻為自己找到營銷新風口的企業主們。
一邊是內容創造者花樣百出、眼球激盪卻難以變現。
一邊是企業廣告主們,還在觀望著短視頻的營銷姿勢。
總是偶爾爆款!這個梗要破
對於企業主來說,選擇什麼樣的渠道進行營銷,只是一個選擇題,它們不介意慢半拍、跟個風。
但對於短視頻平台來說,沒有選擇,只有試錯和想辦法讓企業主盡快選自己。
4月末,作為關鍵詞里就掛著「營銷」二字的上海車展上,主流短視頻平台秒拍就在這個營銷戰場上拋出了自家營銷解決方案——在展會開始之前,即推出了「車展Online」主題活動。
和以往線上看車展不同,此次秒拍更多的採取「群眾路線」,以懸賞徵集UGC(用戶產生內容)視頻的模式,讓用戶結合指定車品進行拍攝。
換言之,頗為類似命題作文,先期通過部分短視頻達人先期製作範本的方式,激活參與熱情,也形成內容引導,進而讓UGC能夠將專業視頻作為素材和藍本,進一步提升內容的質量和深度,同時也讓許多不能親自到達車展現場的內容創作者,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間。
結果亦如預期,僅以其和長安汽車合作的#長安歐尚約拍大賽#懸賞活動為例,就吸引了10位粉絲量超過50W+的不同領域達人參與和推介主力參展車型長安歐尚A800,懸賞活動視頻總播放量超過4600萬次。
但問題依然存在。營銷常有,而活動不常有。常態化的營銷等不起,短視頻創作者和平台的生存壓力也不允許等。
此處必須將偶爾變成常態,才能打破企業營銷的短視頻壁壘。
一個經常被提及的案例是一個名叫悅味的廚具公司,由於它們的一款鍋入選了淘寶二樓的第二季「夜操場」,結果5分鍾時間不到的一個短視頻,讓它們在播出的頭一個夜晚,就賣出了「四年半的鍋,短片在前三天播放量達到330萬,我們店鋪在三天時間內內部訪問量突破480萬」(廠家語)。
問題依然存在,一個爆款視頻的出現,依然是一個偶然現象,然後順手將一個產品刷成了爆款。但這樣的營銷效果,就如同等待一個一年一度的展會一樣,依然難以形成常態化的營銷節奏。
有內容才有生態:重的品牌、輕的銷量
略重一些的產品,也在進行短視頻探索。較為成功的是已經在新浪微博上被稱之為80萬官微教頭的海爾。
2016年11月14日,一段視頻里國內平衡大師以海爾洗衣機機頂為平台,將4枚5角硬幣豎立疊放在一個俄羅斯方塊上,洗衣機運轉的情況下,硬幣紋絲不動。隨後38秒的視頻迅速在網路傳開,一天之內點擊率達到數十萬,被網友評為「最走心」的傳播視頻。
其實,這本身就是海爾官微在社交網路上發起的一場#硬幣達人挑戰賽#短視頻極限挑戰。
嘗到甜頭的海爾,更是在隨後的時間里,接連推出或轉發了若干個風格各異、話題鮮明的短視頻在微博之上,如2月21日,其在管微上以「雖然存活時間不長,但我覺得這個游戲還是蠻簡單的」為引語,分享了段1分鍾的短視頻,內容則是拍攝電腦屏幕上一個很簡單的小游戲,而且玩的水平並不高。
可這段視頻卻獲得了310萬次左右的播放,在微博上有超過2萬次轉發,何也?或許在這個簡陋的視頻里,海爾兄弟恰到好處的「合影」,以及形成雙手托起游戲畫面的樣式,更加能勾起人們的情懷感吧。
如果說,前一個硬幣達人是用極限挑戰的方式來襯托海爾產品的性能,後一個則完全是品牌形象展示。而對於海爾等品牌來說,通過短視頻所要達到的,通過短視頻多樣化的展示和差異於廣告精緻程度、更加彰顯親民特徵的品牌價值的呈現遠比直接導流去銷售幾件,更加有效和有意義。
重的產品用短視頻來推動品牌,不僅僅是價格或質量上的重,其實本身也是企業自身已經達到了一定重量級之下的訴求,而短視頻,則讓「廣告長度」的視頻,不再那麼精緻和大牌,更容易讓人們在以社交為元素的平台之上找到感覺。
去精緻化的製作:眾包出去才是硬道理
在海爾的案例中,可以明顯的看到一個類似過去有獎徵集風格的眾包短視頻模式。其實,這也是當下許多企業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啟動短視頻效益的方法。
3月,大眾高爾夫在秒拍上亦推出了一次懸賞令,用一周的時間,以#好G友一輩子#為主題貫穿整個推廣階段,在秒拍平台進行用戶短視頻招募,最終形成一個史上第一支由100位粉絲代言的廣告片。
而在玩法上,則是以多個汽車類視頻自媒體推出相對精緻的PGC趣味視頻,形成3百餘萬的累計播放,進而從PGC(專業生產內容),引發用戶參與,形成UGC生態。而結果呢,來自用戶創造的該類視頻,播放量則達到了4千餘萬次,點贊數也超越了PGC的百倍。
大量車迷不再是扮演觀看汽車大咖的解說、介紹,而是自己用各種方式來詮釋和該款車型的緣分。一場眾包試驗,也就由此獲得了成功。
同時,解剖該案例還能看到更多短視頻的組合拳,企業通過和平台合作,依託6s前貼片+角標等商業化短視頻資源形成較為傳統的短視頻商業廣告,擴大覆蓋面;通過#買啥車配得上我#這樣的話題,來打造高爾夫的「車探」,形成一種類似新聞視頻一樣的呈現形式,同時延續到隨後開啟的上海車展上,讓新聞和探展變得更加具有時效性和可觀賞價值。
其實這也給出了更多的企業參與短視頻營銷的路線,即用專業化團隊生產、精緻的官方「廣告」打底,撬動社交網路上,對品牌和產品有認知度的用戶,主動以原創短視頻來形成「刷屏」效果。
而更為關鍵的是,只有眾包,才能真正啟發創意,而不是靠一兩個廣告公司偶然天才的創意,去市場上撞營銷的大運。
海量UGC一旦被引爆,盡管未必美觀大方,但在它自己的「朋友圈」之上,或許就意味著精彩。而這也是短視頻區別於傳統視頻的營銷真相——一個自帶社交屬性、自主傳播、興趣傳遞的即插即看的動圖。
總結一下:隨著最近幾年短視頻APP等軟體的興起,短視頻的營銷手段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是重點。
內容引自新浪
7、現在電商做推廣,圖文、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三種形式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廣告主們現在更傾向於用短視頻和直播來做內容推廣了
數據來源於:DataEye-EDX
從大數據統計的數據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圖文廣告還是存在的,但現在不管是廣告主,還是短視頻用戶,都更傾向於接收短視頻形式的廣告。
接下來我就從「視頻」和「短視頻」兩點來分析為什麼現在的人更喜歡做/看短視頻了。
視頻其實用戶從始至終都是更偏愛視頻廣告一點的。
相較於圖文,視頻更能帶動受眾的情緒。
從以前的電視廣告就能看出這一點。
光是能看到動起來的明星,就比單單在宣傳欄上貼張海報要的好得多了。
視頻的視覺、聽覺雙重的沖擊肯定是要比圖文廣告要來得好的。
但相對的,以前的視頻廣告特別的貴,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做視頻廣告的。
做視頻的錢、請明星的錢、買時間段的錢...總的錢錢加起來能嚇死個人。
但不管怎麼說,用戶更喜歡看視頻廣告是肯定的。
「送禮就送腦X金」、「有人模仿我的臉....」等等,這些魔性的廣告如果只是出現在一張海報宣傳單上,會有那麼的洗腦的嗎?
我覺得是不會的。
視頻上的演員表情、語氣、動作,這些結合在一起的廣告效果,無論如何都是要比圖文要來得好的。
短視頻而現在,製作一個短視頻,並把它上傳到抖音,這其中耗費的出了一點的時間和勞動成本以外,就沒了。
要做廣告,也不過只需要花個個把萬塊。相對來說在傳統媒體上做廣告已經便宜很多了。
便宜、又好做、又有更好的效果。何樂而不為了呢?
用短視頻APP的用戶多,在這種平台上做廣告,更容易被更多的人看到。
而且它「短」,別人看一則文章的時間,可能另一個人就已經刷過去三四條短視頻了。這也就意味著同一時間里,短視頻廣告可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只要有一點點好的創意+算起來不太多的錢,就能做到好的廣告效果。
隨著萬物互聯5G時代的接近,我覺得未來短視頻廣告還會有新的一輪春天到來。
順便延伸一下,提提現在火熱的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同樣是新的內容推廣形式,現在快手淘寶抖音都有推出相應的直播功能。19年作為私域元年,時下越來越多的玩法將直播間私域和電商聯系在一起,通過去中心化玩法,將高居不下的流量價格轉化成社群內低成本推廣價格,去中間廣告商賺差價的情況下,商家和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極大的好處。
而2020年直播主播/網紅獲得了職名——「直播銷售員」。其本質上就是銷售員,在未來越來越多直播銷售員加入戰場,分割流量,可以預見的是流量在直播之間的流動將更加的頻繁,直播也將更加的細分。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極好的。
短視頻之所以成為時下主流的推廣內容形式,究其原因是在於其表達的內容更豐富於圖文,能給客戶以更強力的心理暗示和刺激。消費者也更願意相信短視頻素材中所表達出的產品功效等。
而直播所展示的內容基數更優於短視頻,加上專業銷售員以「專業」角度解讀產品,以意見領袖身份為消費者傳達產品的好,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直播的效果要更優於短視頻。未來直播形式也將更頻繁的穿插在電商產品之間。
但並非是說直播將取代短視頻重新成為新的主流。
就像如今圖文仍然沒有消失一樣。短視頻其優勢在於短,在於可鋪量等。直播不可能像短視頻那樣,時刻發布時刻傳播,只能固定時間直播,除非用機器人充當銷售員身份,24小時帶貨,但那是未來的事情了。
短視頻依然會火熱,直播也會火熱,兩者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分別適應於不同的消費群體,滿足各自群體的需求。
8、目前短視頻APP和段子APP 有什麼區別?最近比較火的一遍APP屬於什麼APP啊?
看點視頻比較火
可以去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最新版的看點視頻APP
上面已經增加了創建欄目和添加視頻的功能
可以把喜歡的視頻添加到欄目中,打造獨一無二的欄目
9、短視頻app開發,可以找哪個公司?
我表哥在雲豹科技工作,他們是做短視頻app開發的,我表哥負責的是高效的人臉識別和動態渲染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