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百家講壇短視頻

百家講壇短視頻

發布時間:2021-02-05 18:17:00

1、現在百家講壇不火,當年這個節目有多火?

曾經火遍全國的百家講壇,這些年確實很少被人提及,也似乎很少被人觀望。曾經的風光無限再也無法找回,或許這也是時代的變遷吧。

想想《快樂大本營》火了近二十年,現在不也沒像以前那麼的受人青睞了。

當年這個節目有多火?

曾經的百家講壇可算是掀起一片熱潮。

百家講壇在2001年7月於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播出,題材的也是非常廣泛,當然主要以中國歷史、文化為主,也有一種科普歷史知識的作用。

當時,百家講壇播出後,確實很受歡迎,網友們面對鏡頭中的專家教授們講起中國歷史文化,那滔滔不絕的演說,看著直讓人贊嘆,這教授們確實挺有水平啊。

像當時火的學術明星就有易中天、於丹、王立群等人,這幾位百家講壇的主講者,當時可是被「捧上了天」。很多網友們都直呼其為「大師」啊,可以說節目是有多火。

《百家講壇》的熱播,也掀起國內人們對國學文化研讀的熱潮,這種熱潮可以說前所未有。特別是06、07年那幾年,百家講壇在央視綜藝節目中可是收視率可是連連位居第一,這樣的成績可見受眾度是有多高。

一場熱潮,《百家講壇》火了,同時也火了易中天、於丹等曾被稱為「國學大師」的人物。

這個節目為什麼火?

在網路不似現在發達的時代,能通過電視節目,看到一些有用的知識見解,還能通過別人「說書」形式的講解分析,省卻自己讀書的繁瑣,真的是很高效!

再加上我們崇尚學習,與其看一些無聊的不切實際的電視劇,還不如來點真實的歷史故事增廣見聞!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知道點知識裝裝門面也是好的。

這個節目後來為啥不火了?

,1,百家講壇節目呢,主要以一位專家在講台上講說,對於某些歷史文化故事,點評自己的觀點。話說,剛開始還挺有新穎,但是一連數年都是如此,那就過於單一了。

2,剛開始呢,有易中天、於丹等「大師」,他們的講述倒也是比較精彩,也很有氣勢。一時很多人去追捧,但是時間久了,聽著聽著也就乏味了。

3,如今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看電視的人都越來越少了,通過電視觀看《百家講壇》的人自然大幅減少。而且想要獲取那些知識,在網路上也是非常的方便,這算是最主要的方面了。

4,現代人越來越浮躁,已經看不下去一部小說,追劇也是倍速,也就喜歡刷刷手機短視頻之類的耐心還算有點!

總結感想:

所以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追捧之物,受追捧的多自然也就很火。而百家講壇當年那麼火,也是因為人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學習知識還挺有效、方便。現在呢,人們覺得手機好像比看《百家講壇》更實在啊。

浮躁的時代,讀書的人尚且少了。還是提倡大家放下手機多讀書……

但話說回來,也並非手機不能增長見聞!畢竟,今時不同往日。

2、百家講壇大隋風雲 視頻下載,Mp3也行,最好高清的

百家講壇大隋風雲 視頻下載
http://hi.baidu.com/bjjtan/blog/item/491debf6767a0852d7887d0b.html

這里就有,整理的還比較全,視頻下載,Mp3都有內,下載速度容也比較快的。

3、百家講壇中的成員都是有誰?都是誰上過百家講壇。

2004.05.27.千年少林(2集)-馬明達
2004.06.23.金正昆講禮儀(20集)-金正昆
2004.06.25.身邊的禮儀(3集)-金正昆
2004.09.16.杜甫的文化意義(2集)-莫礪鋒
2004.12.21.古埃及文明之謎(6集)-李曉東
2004.12.30.吳建民盤點2004(2集)-吳建民
2005.01.04.孔慶東看金庸的武俠小說(15集)-孔慶東
2005.01.11.說聊齋(24集)-馬瑞芳
2005.03.01.二戰人物(18集)-馬駿
2005.03.08.周國平談女人、愛情、婚姻、孩子(4集)—周國平
2005.03.29.老子與百姓生活(15集)-姚淦銘
2005.04.02.劉心武揭秘《紅樓夢》(44集)-劉心武
2005.04.19.漢代風雲人物(32集)-易中天、王立群
2005.05.24.漢代國策風雲(4集)-方爾加
2005.07.09.鄭和下西洋(2集)-毛佩琪
2005.07.13.說清朝二十四臣(49集)-紀連海
2005.09.13.智商與智商(4集)-曾國平
2005.09.20.明七十帝疑案(15集)-毛佩琦
2005.11.01.方爾加講孔子(4集)-方爾加
2005.11.08.正說三國人物(9集)-周思源
2005.11.16.經典中的愛情(3集)-劉揚體
2005.11.22.地域文化的形成(4集)-葛劍雄
2005.12.20.希臘史詩與神話(2集)-趙林
2005.12.26.周思源也說秦可卿(5集)-周思源
2006.01.02.唐詩的故事(17集)-康震
2006.01.09.從悲到喜說西廂(5集)-李昌集
2006.01.25.楹聯的故事(3集)-孫丹林
2006.03.27.另類英雄李雲龍(3集)-徐放鳴
2006.06.01.《西廂記》中的愛情(3集)-李昌集
2006.06.05.魯迅(6集)-孔慶東
2006.06.12.陸游(4集)-孫丹林
2006.06.29.唐伯虎(5集)-孫丹林
2006.09.01.明亡清興六十年(46集)-閻崇年
2006.09.17.慈禧(27集)-隋麗娟
2006.10.30.呂不韋(6集)-孫立群
2006.11.06.蘇軾(10集)-康震
2006.12.11.玄武門之變(8集)-孟憲實
2007.01.06.王立群讀史記_漢武帝(37集)-王立群
2007.02.01.慈禧陵寢(2集)-趙英健
2007.02.18.於丹《莊子》心得(10集)-於丹
2007.03.08.李斯(6集)-孫立群
2007.03.19.玄奘西遊(36集)-錢文忠
2007.05.01.紅旗渠的故事(4集)-李蕾
2007.05.05.我心目中的陳嘉庚(2集)-主講人:陳毅明,主持人:易中天
2007.05.07.貞觀之治(11集)-孟憲實
2007.06.27.新解三十六計(24集)-喬良
2007.07.01.楊子榮(5集)-張望朝
2007.08.20.正說吳三桂(6集)-紀連海
2007.08.28.范蠡(7集)-孫立群
2007.10.01.焦裕祿(3集)-周文順
2007.10.26.傳奇紫砂壺(4集)-康爾
2007.10.30.探秘中國漢字(2集)-趙世民
2007.11.07.李清照(10集)-康震
2007.11.19.武則天(32)-蒙曼
2008.01.01.馬未都說收藏(52集)-馬未都
2008.01.21.詩歌唐朝(10集)-莫礪鋒
2008.02.07.於丹《論語》感悟(7集)-於丹
2008.02.18.李蓮英(11集)-紀連海
2008.03.02.康熙大帝(23集)-閻崇年
2008.03.17.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5集)-周汝昌
2008.03.31.周嶺解密曹雪芹(10集)-周嶺
2008.04.14.唐高宗真相(9集)-孟憲實
2008.05.01.梅蘭芳(5集)-翁思再
2008.06.02.解讀中醫(5集)-王新陸
2008.06.07.《紅樓夢》中的端午節(1集)-周嶺
2008.06.08.王立群讀《史記》_秦始皇-王立群
2008.06.16.白蛇傳奇(5集)-段懷清
2008.06.23.康熙陵寢(3集)-趙英健
2008.06.30.抗日名將楊靖宇(5集)-張望朝
2008.07.18.李煜(10集)-趙曉嵐
2008.08.04.胡雪岩的啟示(15集)-曾仕強
2008.09.04.太平公主(18集)-蒙曼
2008.10.01.軍旅作家王樹增講長征(10集)-王樹增
2008.10.11.先秦諸子百家爭鳴(36全集)-易中天
2008.10.13.道光與鴉片戰爭(15集)-喻大華
2008.11.03.道光陵寢(2集)-趙英健
2008.11.05.京劇大師程硯秋(3集)-胡金兆
2008.11.10.梁祝傳奇(5集)-段懷清
2008.11.17.孟姜女傳奇(3集)-段懷清
2008.11.20.牛郎織女傳奇(2集)-段懷清
2008.12.01.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7集)-毛佩琦
2008.12.10.范進中舉(3集)-高日暉
2008.12.24.大變動中的中國_甲午風雲(2集)-王曉秋
2008.12.29.鮑鵬山新說《水滸》(63集)—鮑鵬山
2009.01.24.《紅樓夢》中的春節(2集)-周嶺
2009.01.26.大年初一說經典(1集)-易中天,楊治國
2009.01.27.解讀三字經(43集全)-錢文忠
2009.03.09.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10集)-喻大華
2009.03.23.嘉慶陵寢(2集)-趙英健
2009.05.04.正說包公(5)-李煒光
2009.06.02.孟子的智慧(9集)-傅佩榮
2009.06.11.戰國說客雙雄(10集全)-姜安
2009.07.13.兩宋風雲(30集全)-袁騰飛
2009.08.12.金戈鐵馬辛棄疾(8集)-趙曉嵐
2009.10.01.回首開國大典(6集)—江英
2009.10.07.易經的奧秘(15集全)-曾仕強
2009.10.12.風雨張居正(25集)—酈波
2009.11.06.班墨傳奇(3集)—錢文忠
2009.11.24.苦命皇帝咸豐(10集)-喻大華
2009.12.04.伶界大王譚鑫培(3集)—翁思再
2009.12.07.長恨歌(41集)—蒙曼
2010.01.17.白居易(7集全)-莫礪鋒
2010.01.24.唐宋八大家(30集)-康震
2010.02.06.破解幸福密碼(8集全)-畢淑敏
2010.02.14.孔子是怎樣煉成的(18集全)-鮑鵬山
2010.03.04.水墨齊白石(7集)-呂立新
2010.03.11《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17集)-劉心武
2010.03.28.名相管仲(5集全)-董平
2010.04.16.塞北三朝(23集全)-袁騰飛
2010.05.10.永樂大帝(31集全)-商傳
2010.06.10.成語趣談(2集)-吳桐禎
2010.06.12.走進曹操(7集全)-於濤
2010.06.19.解碼關公(9集全)-梅錚錚
2010.07.08.解讀《弟子規》(22集全)-錢文忠
2010.07.30.抗倭英雄戚繼光(14集全)-酈波
2010.08.13.清官海瑞(8集全)-酈波
2010.08.21.「救時宰相」於謙(8集全)-酈波
2010.08.30.大明嘉靖往事(15集全)-方誌遠
2010.10.01.王樹增解讀淮海戰役(9集全)-王樹增
2010.10.10.竹林七賢(13集全)-劉強
2010.10.23.東漢開國(21集)-魏新
2010.11.13.末代皇帝溥儀(21集)-喻大華
2010.12.04.鮮為人知的楊家將(6集)-梅毅
2010.12.10.傳奇王陽明(14集)-董平
2010.12.24.三言二拍(11集)-韓田鹿
2011.01.04.俠骨柔情陸放翁(10集)-楊雨
2011.01.14.向諸葛亮借智慧()-趙玉平
這是最近的清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百家講壇康熙大帝片頭背景音樂

http://218.64.245.5/2007/520yyq/429/06.Wma

叫<光明大將軍專屬>.....

5、為什麼現在百家講壇不火了?

層出不窮的歷史故事,撲朔迷離的恩怨,難以捉摸的英雄,默默無聞的朝唐飄浮,那些已知的未知帶著無盡的誘惑,吸引著無數渴望的目光。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了解歷史真相的途徑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如何才能找到在時間洪流中難以找到的過去呢?

因此,在雜亂無章的信息中,往往存在多假少真的情況,這對擁有5000多年歷史文化遺產的新一代中國非常不利。有人曾說:“在繼承中求發展,在創新中彰顯特色”。要增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和美好未來,正確的歷史定位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種情況下,論壇應運而生。

講故事,品味生活。2001年7月9日,中央電視台第十期節目播出了“百家講壇”節目,這是幾十年來從未失傳的節目。

顧名思義,“百家講壇”講述的是100個家庭和各種口味生活的故事。它的主要內容是通過講述歷史上發生的事件或文物來探索歷史所蘊含的意義,並通過說話者的口才喚起人們的思考。

“百家講壇”的主題選擇曾經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古代的軍事地理和軍事故事。

然而,考慮到市場份額和觀眾的接受度,節目組對“百家講壇”進行了改進。經過內容的不斷演變,確立了以講述歷史發生的事情為主要表現形式,輔以探索歷史故事背後的生活真諦。

這里沒有觀眾,沒有客人,沒有演播室、桌子和演講者。這是講堂的基礎課。現在,可以說它非常簡單,沒有新的想法。

但正如劉禹錫所說:“思是一個寒舍,只有我的美德是好的。”。百家講壇以其獨特的理念、豐富的演講者歷史知識和輕松有趣的表達方式,在眾多娛樂綜藝節目中熱血沸騰,備受關注。

這些都是他們所學的製作團隊所具備的製作和製作技巧。

百家講壇開始時的節目內容很無聊。央視想首先做的可能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的科普節目,這與市場上其他科普節目不遠。它也可能有點無聊,因為演講者的知識太豐富了。

從一個全面的科普節目到一個歷史科普節目,從博大精深的研究知識到自然的故事講述,看似微小的變化讓這個綜藝節目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百家講壇誕生後的一段時間里,它在歷史愛好者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然而,這樣的盛會並沒有持續多久,慢慢地,“百家講壇”從祭壇上掉了下來。

長期繁榮是每個項目都想得到的榮譽。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娛樂方式的改變,長盛不衰是一個虛幻的夢想。不管夢有多長時間,它總是在太陽升起時醒來。它曾經引領時代潮流。綜藝節目的典範《快樂大本營》就是這樣,靠大樹乘涼的“百校講壇”也是如此。

對於大講堂的衰落,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永遠不要忘記你為什麼要開始,你的使命是可以完成的。

他寫下的“寧靜,沒有寧靜,就沒有未來的寧靜”,這是劉謙所寫的“沒有寧靜就沒有未來”。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不追求名利,才能展現自己高雅的品位、從容的心和無限的未來。這句話特別適用於“百校講堂”,原本是一個構思高雅的節目。正是因為它的高調,它的節目形式才變得幽默易懂。

隨著“大講堂”的流行,觀眾覺得這不是“大講堂”的初衷.

擴大話題,適應你的愛好

百家講壇衰落的第三個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選題范圍太窄,跟不上當前人們對獲取知識的偏好。既然不用看,也是浪費時間,導致百佳論壇收視率直線下降。

起初,“百家講壇”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項目。由於節目的需要,改成了歷史故事的形式。然而,世界在變,觀眾的喜好也在變。新的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老的綜藝節目不想改變已經習慣的模式,也希望在保留現有粉絲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粉絲,這有可能嗎?

說一句異想天開的話沒關系。百家講壇的話題不多,因為只有少數演講者擅長那個朝代,而且可以說的更少。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可以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和喜歡。

例如,有些人喜歡現代歷史,希望看到戰爭背後人民的生活和國家崛起的歷程;

有些人喜歡日本文學;

有些人喜歡詩歌和歌曲,想從欣賞一步步走進作者的生活。

像“演講廳”這樣的“新天地”永遠吸引不到他們。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改變他們的喜好,如果他們不改變,可能很難保留原來的粉絲群。

改變溝通方式緊跟潮流

百家講壇衰落的第四個原因是其傳播方式太陳舊。到目前為止,百家講壇只能在電視台和央視網看到,在其他平台上看不到。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隨著短視頻的發展,人們已經習慣於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獲取信息。許多傳統節目順應潮流,在流行的短視頻平台上推廣。一些博主會在短視頻平台上傳播傳統知識,比如圍棋和象棋。有些人還談論歷史知識。

隨著眾多競爭對手的崛起,百家講壇如果仍然堅持電視,不願意拓展新的領域,其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有句諺語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不僅是針對人,也是針對節目。不注入新鮮血液,不拓展新渠道,不開拓新方向,不學習新技術,只有一個結果,會被時代淘汰。

“講壇”的現在不是其他節目的未來。沒有永恆的計劃。不斷學習只是為了長壽。它被時間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中,這是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事物的必然結果。

6、誰知道《百家講壇》去年10月28日孔慶東破解《連城訣》

內容簡介:

一、金庸筆下的武功描寫並不單純指武功本身,它其實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武功,使用不同的兵刃,他們便有著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時也有著不同的人生境界。

二、「恰到好處」是中國哲學上的崇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處」,必須要歷經人生的各種磨煉,就如同一塊璞,它得要經過千萬次的打磨,才能成為美玉一樣。金庸的武俠小說向人們展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將璞打磨成美玉的過程。

三、金庸筆下的種種武功描寫,非常獨特,同時並不離譜,各有一定的道理可講。這是因為,一方面,金庸重視武功的描寫,因為作品中有很多矛盾,很多問題,要靠武功的打鬥去化解、去解決,沒有武功是斷然不行的。但金庸同時又強調了武功的局限,因為武功並不是萬能的。

四、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它的外松內緊,也就是心態的鬆弛與精神的集中相結合。這就在有意無意之間,獲得了雅文學與俗文學的共同性,分別綜合了二者之長,而揚棄了二者之短,在雅文學與俗文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這就是金庸筆下的武打為什麼能夠雅俗共賞,好看而又耐看的原因。

五、金庸的武俠小說不同一般,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點,還是表現在武功描寫方面的不同流俗。在金庸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武功,都做了個性化、藝術化的處理。

六、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武俠小說中,武打固然牽涉到人的生死榮辱,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但武俠小說中的武打描寫又是供人欣賞,供人品味的。對此,金庸是想得透,放得開,寫得好,他筆下的武打是於嚴肅之中見活潑,於真實之中見趣味。

(全文)

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成為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學之一。那麼通過金庸小說中的武打描寫,我們看一看,我們到了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中國文化中,對於「武」這個概念的探討,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

金庸的武俠中的武打,它所帶給我們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說這么有魅力,在「武」這個方面,超越了前人。

在金庸筆下,那些使著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數不是一流高手。你看金庸的小說,你放心,只要這個人物一出場,使用一個很奇怪的兵刃,你就可以斷定,他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上來一個老頭,長著很長的鬍子,手裡拿著一對判官筆,你可以斷定,這個人不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沒有使這些兵刃的,或者這個人就是性格奇怪之人。比如說,《天龍八部》裡面,南海鱷神,這個人物一出場,手裡拿著一個鱷魚剪,一個大剪刀。他動不動就「咔嚓」一下,把人家腦袋剪下來,這個人你可以斷定,他不是一流人物。

再比如說,李莫愁,手裡拿著一柄拂塵,武功很厲害,她這個拂塵,不是掃地用的,不是撣沙發上的灰用的,你讓她拂一下,就沒命了。但是她也不是最高級的武俠人物,不是一流高手。武功的境界,在金庸筆下,一個沒有出場的大俠,這個人叫獨孤求敗,在他的身上這個層次講得極為清楚。他買了幾把寶劍,給後人講了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包含了,武功的幾層境界。

第一層,他年輕的時候,使用一把非常銳利的寶劍。這個劍所向披靡,可以斬銅斷鐵。那麼這代表一種少年氣盛的境界,年少嘛,所向披靡,見誰跟誰辯論,都把人打敗。我年輕的時候,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喜歡跟人家辯論,顯示自己有學問,以打敗別人為榮,回家很高興--然後回家多吃兩個肉餅。其實,現在想來那是很幼稚的。那是一個幼稚的階段。

而超越這個階段之後,他第二個階段用的是一把輕劍,比較輕的寶劍。這時候功夫長了,能夠舉重若輕,這個時候能夠干一番大事業。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他改用一把重劍,重劍無鋒,我們常說,能夠舉重若輕,舉重若輕是一個很好的境界。比這個更深,是舉輕若重,舉輕若重是更進一步。

那麼到了最後,他用一把木劍,木頭劍,這個木頭劍是沒有刃的,木劍本身不能傷人的。但是,這個木劍其實只是一個代表,說明他已經可以達到不用兵刃了,達到無劍的程度了。也就是說,他最後武功練到大成,是不依賴於外物。這個時候,他可以沒有兵刃;也可以說,什麼東西都是他的兵刃。

用金庸的原話講,武功練到這個程度,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他隨便拿一個東西就是兵刃,就練到這個程度。就是說,這其實是莊子講的「不役於物」,不為外物所奴役,外物完全被我所控制,所以你看上去他是兩手空空,其實他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而這個論述寫的絕不僅僅是打架的境界,搏鬥的境界,其實它是人生的境界。這種對人生境界的描述,中國人經常是用比喻的方式來寫的。比如說,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用幾句詞,也論述了人生的幾種境界,可能讀過的朋友都知道。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人生的第一種境界,在那塊找啊,徘徊,有了疑問了;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說,你為了事業奮斗,艱難曲折,正走在長征路上呢,但是堅韌不拔。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境界。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滿世界找了一圈,沒找著;回來一看,就在那旮旯蹲著呢,豁然開朗。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境界。

孔子也曾經講人生的境界,孔子講得更樸素,他就用人的年齡來講:「吾十五志於學,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講最後的這個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像獨孤求敗最後那個無劍的階段一樣,做起事情來隨心所欲。但是,隨心所欲做的事情,全是合乎規矩的,你隨便一做,就合乎規矩了。就好像在籃球場任何一個地方,你把球隨便一扔,好像隨便扔到了,「啪」,就進籃了,就是人生最後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就叫自由。自由,不是說,不聽話,誰管你都不聽,那不叫自由,那叫「二百五」,自由是要經過這樣一個磨煉的階段,最後一出手就「投籃」進去了,這才叫自由。所以一部中國哲學所講的,就是要恰到好處,而恰到好處不是馬路上隨便能揀來的。而金庸他通過一個獨特的視角,通過武打,通過武功探討了這個人生境界,他把這個武功哲學,提高到人生的方法論上來論述。所以很多青少年都從中得到了,人生方面的領悟。我們從金庸的小說中也好,從其他武俠小說中也好,不可能學到實戰中打架的方法,不可能對你打架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你可以學到人生的方法,可以得到人生的啟悟。比如說,百花錯拳之美妙--《書劍恩仇錄》里,陳家洛打的拳,叫百花錯拳,這個名字很有意思,百花,好像是色彩繽紛,但是是錯的,但是錯中又有不錯,這個很奧妙,每一拳打出來似乎不對,但是加起來又是絕對正確的。像段譽所使的六脈神劍之奇幻,這個六脈神劍很有意思,他一旦使出來威力無比,他有時候使不出來,這很奇怪。看我們很多運動員也是,他一旦發揮出來金牌就是他的,甚至有的項目前四名都是中國的,但是一旦六脈神劍不靈了,使不出來,我們就一敗塗地,連一個進半決賽的都沒有。所以這就很像段譽的六脈神劍。

還有化功大法之陰險。就是說,人家辛辛苦苦練了幾十年的功夫,給人家化掉。跟化功大法相近的一個,叫北冥神功。這個是一正一邪。北冥神功是吸取人家的功力,但是這個正、邪的區別還顯得不太清晰。我很推崇金庸筆下,北冥神功這種工夫,善於學習他人的本事,這個本事大的人,他不是說,天生的自己什麼都學,他碰到別人,別人說一句話對他有用,他馬上就記住,馬上就融到自己的思想系統當中來,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本事。還有像辟邪劍法之妖孽,像降龍十八掌之剛猛,還有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之恍惚。我們想想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這個掌太厲害了,這個掌是威力很大。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使,包括楊過自己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使用的,你必須自己黯然銷魂的時候,心裡愁得不行的時候,不想活了,這個時候這個功夫威力無窮,一旦你心情開朗,這功夫就不行,就打不過別人了。這裡面很有道理。中國有個成語叫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你都不想活了,他反而能夠勝利,所以說韓信讓他的軍隊背水而戰,背水一戰,說,咱們都不活了,今個拼了,反而大獲全勝。這里邊是有生生死死變換的道理的。

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功,我們如果說,把它都排列出來,那是排列不完的,排列一天恐怕也排列不完,舉不勝舉,精彩紛呈。一方面寫得很神奇,聽上去真妙。但是,同時很難得的是,他又寫得盡量可信,合乎武術原理,合乎我們對人體極限的想像。我們想像,人體到底能幹什麼?他不是寫得沒邊,有想像。金庸他既然寫的這種武俠,是現實風格的武俠,他就和還珠樓主迥然不同,他不寫還珠樓主那種絕對超自然的,沒有。

那麼我上大學的時候,看過許許多多的武俠小說,後來都忘了,留下的就是這些著名小說家的作品。其中,的確有一些寫得很荒誕的武俠小說,那作者就是亂編,他沒辦法了。比如,寫一個人物,被困在山洞裡邊了,出不去。山洞裡邊門口,堵上了多少萬斤的大石頭,出不去,在里邊要困死,怎麼辦啊?在牆上摸索摸索,摸索出一套武功秘笈來。然後按照這個武功秘笈就練,練了兩個時辰,武功大成。好吧,這一下子人就變了,一拳打出去,把這山打翻了,他就出去了。我說,你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這說明,這個作者的無能,這只說明這個作者,說明你沒有辦法,正常地解決人物的困境,只能靠「怪、力、亂、神」來解決。就好像我們說,一些電視劇里邊故事編不下去了,「故事不夠,愛情來湊。」故事不夠了,加一個第三者吧,把故事繼續演下去。

而在金庸的筆下,沒有這些荒謬的東西。金庸特別強調了武功的局限。所以他一方面講武功神奇,另一方面講武功的局限。比如,金庸強調一個人武功再強,一掌打出去也不可能傷到三、五丈之外,這就是他把自己限制住了。我們覺得,他寫得可信的。就是這一掌打出去,可以不接觸人體,而傷到人體,這是可能的。但是必須離得比較近,不可能說,離得三、五丈還能傷人,這是不可信的。所以說,這是比較寫實的。

再有,少林寺有72項絕技,叫少林寺72絕技。金庸說,天下不可能有一個人把它們都學全了,因為每一項絕技都博大精深,再厲害的少林高僧,一輩子的精力都用上,也只能學會十幾項,學會了十幾項一輩子就過去了。而且你學會幾項,就可以橫行天下,無敵了,沒有必要學會72項。都學會72項幹嘛呀?沒有必要的。可是,在《天龍八部》中,我們發現,有一個人物居然把它們都學會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心裡存一個疑問,不是說學不會嗎?怎麼有一個人都學會了呢?這個人叫鳩摩智。那麼到後來,我們就發現這個人是有問題的。他所謂學會少林寺72絕技是假的!他自有一套叫小無象功,而且正因為他強行練這個少林寺72絕技,最後走火入魔,身體出了大問題,就好像一個人本來患點小感冒,每天打大量的抗生素,最後就會出來別的大病。

那麼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合乎科學道理的,又合乎浪漫主義的想像。比如說,鳩摩智強行練功,走火入魔怎麼辦呢?這每天受這個病痛的折磨,不能告訴別人,還要裝作一個武林高手,最後恰恰是惡貫滿盈的時候,掉到了枯井底污泥處。在枯井底污泥處,遇到段譽的北冥神功,段譽無意中把他的功夫給吸走了。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練了,這么些年的功夫全部廢掉。而廢掉之後,柳暗花明,人獲得了新生。廢盡了武功之後,鳩摩智忽然就大悟,大徹大悟,才知道人練武功是次要的,參透佛法才是重要的。所以他此後回到了吐蕃,回到西藏,專心研究佛法,成為一代高僧。

鳩摩智是歷史上的真人,是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個大哲學家,但是歷史上沒有記載他曾經會武功,沒有記載他曾經有過這么一段經歷。那麼金庸就把這個真人的歷史,給他加上這么一段會武功的經歷,又解釋了他怎麼廢掉武功,怎麼最後得來佛法,所以讀來是既引人入勝,又非常可信。這是金庸了不起的地方。所以你看金庸筆下,有武功和人物和情節、結構都聯系在一起,所以他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武功美學。金庸筆下寫武打精彩的段落數不勝數,要是舉例子讀的話,會讀上幾天。

那麼我下面舉一段很朴實的打鬥場面,不是兩個人武打,是蕭峰打虎。我舉一段蕭峰打虎的場面,這是《天龍八部》第二十六回,叫「赤手屠熊搏虎」,寫主人公蕭峰,他流落到女真部落,就是現在的東北。東北那個時候,環境還沒有破壞,東北虎遍地都是的時候,看見有一人在那裡打虎。那個虎很兇猛,那個人招架不住,其實那個人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完顏阿骨打。蕭峰叫道,老兄,我來幫你打虎。

我們知道,打虎是很難寫的,打虎難寫,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現實生活中打虎的事情發生得很少,誰敢打虎?即使發生過,看見的人又很少,這是一個難點;第二個難點,自從《水滸傳》中,寫了武松打虎之後,誰還敢再寫打虎!那不是沒事找拍嗎?已經前邊已經有打虎了,寫武松打虎寫得那麼好,你還敢寫打虎?你有什麼本事敢寫打虎?就你也配寫打虎嗎?

但是金庸他這樣的作家,在心裡有一種挑戰意識,他說,我要試一試,我寫一段打虎看怎麼樣。里邊中間一段這樣寫的:「蕭峰斜刺里沖將過去,攔住了兩頭猛虎的去路。」記住,這是兩頭猛虎,「那獵人見蕭陡然沖出,吃了一驚,大聲呼喝叫嚷,說的不是漢人語言。」因為那個獵人,就是女真族的首領完顏阿骨打,人家雖然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人家還親自出來幹活呢!親自出來打獵,回去給老百姓吃。「蕭峰不知他說些什麼,當下也不理會,提起右手,對准老虎額腦門便是一掌,砰的一聲響,那頭猛虎翻身摔了個跟斗,吼聲如雷,又向蕭峰撲來。蕭峰適才這一掌使了七成力,縱是武高強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腦漿迸裂不可,但猛虎頭堅骨粗,這一記裂石開碑的掌力打在頭上,居然只不過摔了個跟斗,又即撲上。」

我們看,這一段寫得非常寫實,因為前邊有了蕭峰的武功天下一流,那個降龍十八掌,威力無人能比,打在石碑上石碑都可以打裂的,居然打在老虎頭上,老虎只翻了一個跟頭,非常可信。也說明這個老虎的厲害,寫出了虎和人的區別,一個七、八百斤的動物,哪能被你一掌就打死!就是蕭峰這樣的人,都沒把他寫成這種神不可測的神功,不是神功。

接下來,蕭峰贊道:「好傢伙,真有你的!」側身開,右手自上而下斜掠,「嚓」的一聲,斬在猛虎腰間。這一斬,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沖出幾步,腳步蹣跚,他寫得非常准確,既沒打爬下,也沒有說紋絲不動,打得腳步蹣跚。」說明腰受傷了,已打成腰間盤突出了,「隨即沒命價縱躍奔逃。蕭峰搶上兩步,右手一挽,已抓住了虎尾,大喝一聲,左手也抓到了虎尾之上,是兩只手在抓住虎尾的,奮力,雙手使勁回拉,那猛虎正自發力前沖,被他這么一拉,兩股勁力一迸,虎身直飛向半空。」

這個想像非常好,這合乎物理學道理的,就是兩股力相等,一下子虎身子就迸到半空中了,那獵人提著鐵叉,正在和另一頭猛虎廝斗。完顏阿骨打,武功不如他,所以就藉助一個工具,拿著一個杈子。突見蕭峰竟將猛虎摔向空中,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只見那猛虎在半空中張開大口,伸出利爪,從空撲落。從空中就撲下來了。蕭峰一聲斷喝,雙掌齊出,「啪」一聲悶響,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軟之處,這一招排雲雙掌正是蕭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蟲登時五臟碎裂,在地下翻滾一會,倒在雪中死了。

我們看這一段描寫,蕭峰打虎寫得既驚險又神奇,但是又真實可信,蕭峰是書中的第一好漢,降龍十八掌打在虎頭上沒怎麼樣,翻一個跟頭,腰上砍了一掌,老虎還能躥起來,最後他是借老虎從空中下撲之力,加上自己的力量,而且打在老虎最柔軟的部位,打它的內臟,才把老虎打死。所以這里既寫出了蕭峰的神勇,也寫出了老虎的厲害,老虎如果不厲害,英雄的威風是顯不出來的。所以說,我們看,這一點他既繼承了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也是要把老虎寫得很厲害。如果老虎不厲害,武松威風就出不來。但是又和那個絕不雷同,和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都絕不雷同。所以這一段蕭峰打虎,並不是金庸小說中最精彩的武打。但是一樣寫得這樣活靈活現,一樣讓人印象深刻。而且這一段又是他下一步結識完顏阿骨打,進入女真部落,最後回到大遼的重要轉折點之一。正是通過這個打虎,使完顏阿骨打佩服他,兩個人結為朋友。然後又遇到大遼國的皇帝出來,然後他回到大遼,最後完顏阿骨打又去救他,等等。所以這一段描寫,就是和情節和人物,都結合在一起的。

那麼也有其他一些學者,概括金庸的武功,說他的武功還是性格化的。比如說,岳不群這種人,他就學辟邪劍法,所以他人是陰毒之人;像脾氣暴躁的,叫武臣道長,他的武功叫72路追魂奪命劍,一個年紀很大老頭子,脾氣還是很暴躁,善惡分明;像黃蓉,黃蓉是一個機靈鬼,聰明絕頂的小姑娘,所以她不到兩個時辰,就學會了一套叫逍遙游的拳法。這個逍遙游要求人非常聰明,才能學會。然後,郭靖看得很羨慕,郭靖也想學,一看黃蓉這么快就學會了,我也要學這個逍遙游。洪七公就告誡他說,這個逍遙游不是你能學的,你很笨,你學不會,說你就算拚命,也學不會。我就拚命反復練嘛,這笨鳥先飛。洪七公就說,你就算拚命記住了,你使出來,一點也不逍遙,所以你打出來的東西,都是笨手笨腳,愁眉苦臉的。這個逍遙游被你一使,就變成了苦惱爬,而不是逍遙游,在你手下變成苦惱爬了。所以我們看郭靖這個人,他是不能學這種很聰明的武功的,他就是靠本事,靠實實在在的力量。所以這是可以說是,武打性格化所規定的。

再有,藝術化。比如說,《天龍八部》裡面,虛竹和丁春秋之戰,每一招都凶險,招招凶險攻向敵人要害,但是偏偏的,姿勢卻那樣地幽雅、美觀,像我們前面講的洪七公和黃蓉過招一樣,像武打一樣。還有,金庸繼承了前人,他的武功的名稱,都是極富美學魅力的,他的武功的名稱,把一部中國的文化都點活了,中國傳統文學中的詩、詞、歌、賦,都用到武功上了。

還有,金庸武打又很講究和環境的變化。他武打的場景化,這是超越前人的。因為金庸他年輕的時候,他做過編劇,他搞過話劇,搞過影視,這些他都做過,所以他非常注意舞台效果,所以金庸他沒寫長武打。他把環境寫得很清楚,什麼人是表演者,什麼人是觀看者,什麼人是偷看者,都清清楚楚。比如說,《射鵰英雄傳》裡面,郭靖與黃蓉在牛家村養傷,兩個人在夾壁裡面,然後看到這個屋裡邊,不斷地發生各種故事,各種人來,他倆在旁邊看。我們想,這不就是一個話劇舞台嗎?就是一個話劇舞台,兩個人旁邊,然後看著這里演各種戲。他們能看見別人,別人看不見他們。

金庸非常善於寫這種偷看、偷聽的場面,從中引發出情節的轉折。特別像一些大的打鬥場面,簡直就像電視台舉辦的那種知識大賽,歌舞大賽一樣,有的時候像春節晚會。你像《倚天屠龍記》裡面,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那一路一路站起來打,那就像一個春節晚會一樣的。所以我建議我們春節晚會的節目組,一定要看看金庸的小說,從中吸取一點靈感。

大戰,像大戰聚賢庄,大戰陸家莊,一場接一場,那比寫千軍萬馬的廝殺,還要好看,還要經典。有的時候,我們雖然看到小說里,寫的是千軍萬馬的廝殺,但出來的就兩人,打一下就下去了,別人都是傻乎乎的觀眾。而金庸小說中,是很多人在亂打,然後又寫得很清楚,條分縷析。

從小的方面講,金庸的武打還注意張弛結合,注意武打的趣味化。他的武打經常是打一會兒,很嚴肅、很緊張,中間穿插一些趣味。比如,《笑傲江湖》,江湖裡面有六個同胞兄弟,叫「桃谷六仙」。「桃谷六仙」武功非常高,但是頭腦好像不太靈,傻啦巴嘰的,父母不太講究優生學,一胎生了六個,智力不太高,每天在一起辯論,誰先生出來的,誰第六個生出來的等等,這些很高深的問題。所以他們六個經常一出場,就把嚴肅的場合攪亂,而且他們武功非常猛,他們經常抬起一個人來,要把他撕成若干塊。所以這樣的情況出現,就使嚴肅中加入了趣味。所以說,你看金庸的小說的武打場面,相當於欣賞晚會,沒有人說,看著一半晚會要出去打架了;晚會很好,我出去把鄰居他們家玻璃砸了,沒有!

所以金庸的小說對於青少年,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我們實際的感受中講,都只有向上的、健康的、鼓舞的作用。而且,正像你不能看了《紅樓夢》中的菜,就照著那個菜譜去烹飪一樣的,金庸小說中的武打,你也不能看了之後,就照貓畫虎地出去,跟人家搏鬥。小說中的菜譜,如果照著那個菜譜,來做出來的菜,據說都是很難吃的,包括我們講的黃蓉,和洪七公做的那幾味菜。在書里看得奇妙無比,但是我想,你要真那麼做出來,真的會好吃?我對此事畫問號的。

而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我們也應該抱同樣的態度,閱讀這些武打場面,我們在得到審美享受的同時,應該獲得的是人生方面的啟悟,而絕不是我們要跟誰三拳兩腳過招方面的啟發。如果不信,你就可以去嘗試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打鬥,不但和武俠小說中的描寫相距甚遠,和我們武術學院,所教會的那些武術套路,都相距甚遠。我自己有一個專門學武術的同學,他學了武術幾年畢業之後,跟同學說,咱們學了幾年武術,也從來沒跟人家過過招,哪天試一試。

有一次,在飯館里喝酒,和鄰桌的一夥黑道上的朋友,發生沖突,就打起來了。還沒等他們亮出招式,就被人家--那群小流氓,用啤酒瓶子一頓,都給打到桌子下面去了。就是他們這時候才發現,學校里學的武術,原來沒什麼太大的用處。那麼回到武俠小說中來,武俠小說中的武功,不能當成技術來看,而應該當成藝術來看。所以,我希望大家通過武功看到藝術,看到人性,看到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7、百家講壇 屈原 李敬講的視頻

視頻已經弄好了,請問你的郵箱是?

已發送,請查收

8、求推薦:一些有利於知識面拓寬的視頻等節目,類似於百家講壇等等

像一些經濟知識解讀啊,主要我推薦你多看下中央10台,很多節目都很好,廣告很短,還有多看看新聞,這些真的很適合你

9、百家講壇 戰國七雄 視頻 李山的迅雷可以下載的地址

您好,不用每次都求迅雷會員賬號的,這個壓縮包裡面有本人自用迅雷會專員賬號(寫在txt文件里)和防屬踢補丁。不會過期,永久分享。不是病毒,擔心有毒可以不下。裡面有簡單的防踢補丁使用說明(短時間用的話防踢補丁不打也可以)。看迅雷影視的話只要在迅雷看看播放器里登錄,點擊片源就會自動加速播放了。請親千萬不要改密,有很多人在使用,我也在用,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您如果用的是手機知道客戶端的話看不見附件,用手機瀏覽器看的話有的也看不見附件,最好等方便的時候用電腦看哦。記得採納哦!

若對本賬號滿意請採納為滿意答案,非常感謝!!!如有不懂的請追問.我每天都會登陸下迅雷檢查看密碼是否被改,若萬一出現密碼不正確的情況等一會兒我就會改回去了,也可以向我提問或發消息提醒下我。謝謝!


10、百家講壇 李清照 10集系列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鍾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浣溪沙

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添字採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玉樓春 紅梅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與百家講壇短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