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岩松在慶安事件發表了什麼言論
央視評論員白岩松:「警方調查稱合法,檢方調查稱不違規,再加上監控視頻的公布,內關於此案的大部容分質疑因此打消。這件事就該結束了嗎?顯然還不能。疑問仍然存在:徐純合到底為何阻攔乘客進站?更加完整的監控能否公開?警方和檢方是否會出具詳細的調查報告?能否允許更加中立的機構介入調查?希望一條生命逝去之後,關於真相的拼圖能夠更加完整而清晰。」
白岩松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央視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1993年,參與創辦《東方時空》,並推出了《東方之子》。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歸、三峽大壩截流等節目直播。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直播、國慶五十周年慶典轉播。 2003年,開始主持《中國周刊》。
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2004年,擔任奧運火炬手。2009年,榮獲「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2012年,主持倫敦奧運會閉幕式。2018年3月,當選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4月11日,第12屆明星作家榜發布,白岩松以350萬版稅位居第3名。
2、白岩松新聞1+1說過RTT嗎
如果硬要說白岩松都有過哪些「出格」的言論,最近比較有名的,當屬寧財神吸毒被抓事件中,當寧財神假裝悔罪獲得警察釋放後,竟拋出吸毒不後悔的言論,白岩松順著姚晨的話說,應該再給他多踹幾腳,一時成為全國人的日常用詞。
劉翔退役時,中國媒體幾乎沒有幾家做重點報道,甚至有的都沒有報道,除了央視5套直播。劉翔在退役儀式上糾結的表現,白岩松說他,退役是一種解脫。多麼切中要害。
白岩松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把一條狗牽進中央電視台,讓它每天在一套節目黃金時段中露幾分鍾臉,不出一個月,它就成了一條名狗。我在《東方時空》已經呆了七年,如此而已。
當美國的世貿雙塔在烈火中轟然倒塌,當五角大樓被撞起火時,而全世界的報紙都鋪天蓋地報道「9·11」事件,唯獨中國重大媒體頭版頭條是關於領導的新聞。白岩松在參觀美國華盛頓新聞博物館看到這一幕時,曾經慨嘆:「怪不得中國沒有朋友」。
但是白岩松最著名、最出格的言論,當屬當年1997年香港回歸時,他在直播報道中的表現。當中國軍隊的車輛跨過那座橋,當英國王室成員落寞地降下米子旗乘船依依不捨但不得不離去時,白岩松在鏡頭後面大聲地說:我們祝願彭定康先生能找到一個好工作。一個熱血青年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看似平常的言語背後,抑制不住迸發,對英國的侵略,進行了遲來的文明地回擊。
3、白岩松最近怎麼樣
白岩松對媒體表示:我現在依然在直播,當然做新聞會有做新聞的風險,撤稿子你們也經歷過,我只希望這樣的事越來越少。沒那麼嚴重,一點兒小風小浪都承不住,就別在大海里游泳了。
4、白岩松很少露面了,他近況如何?
曾經的「央視男神」白岩松老師現在卻很少露面了,真是令我這個八卦群眾非常好奇,他最近到底在干什麼呢?帶著這份好奇,我就去查了一下,原來白老師之前得過很嚴重的抑鬱症,而央視主持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所以白老師為自己的健康著想,就減少了這方面的工作量,那麼出鏡時間自然也就少很多了。
除此之外,忙於出書應該也是他很少露面的原因之一吧。近幾年,白老師幾乎每年都會出一本新書,而新書的編寫、資料收集、出版事項安排等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那自然不會留下很多精力在電視主持上,所以露面的機會也就更少了。
雖然白老師的出鏡機會少了很多,但偶爾還是會接一些電視活動的,像18年年初,白老師就主持了一檔名為「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朗誦會」的朗誦節目;另外還在《風味人間》中做過嘉賓。喜歡白老師主持風格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這兩個節目。
雖然不怎麼做主持了,但白老師的副業還是做得蠻不錯的。像他寫了叫《白說》的書,就用了他一貫的「白岩松式」幽默來寫,將一些生硬的大道理都用風趣、調侃的敘事方式寫出來,而且深入淺出,讓人很容易理解。因為每年的堅持出書,在18年的時候,他還以三百五十萬的版稅高居明星作家榜的第三位。
在這個急躁的年代,白岩松老師卻一直給人一種平靜克制、不急不躁的感覺。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網上泛濫的消息給吸引住時,白老師卻一直拒絕使用社交軟體;當大家在日復日的工作中找不到歸屬時,白老師卻總能在一些枯燥的日常工作中找到快樂源泉,這樣的人生態度,真的太值得我們去學了。
5、白岩松《幸福了嗎》讀書筆記2000字左右
白岩松,一個資深的媒體人,在《幸福了嗎》一書中講述了不少真實的事件,表達了不少真切的感受,與其說他在書中和讀者一起探討著幸福的根源,不如說是在捫心自問:我幸福了嗎?在他的陳述和自問中也坦白了一個媒體人理所應該的擔當,一個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幸福了嗎》作為白岩松闊別十年的又一著作,是繼《痛並快樂著》的又一經典之作。作為一個資深的媒體人,這本書無疑是對他這30年生活的很好回顧。在他的媒體經歷中,他報道了多少新鮮的故事,有見證了多少歷史大事的發生。他用他獨特的見解和敏銳的觀察力,向我們闡述了他人生中經歷的點點滴滴,和我們分享了他人生中的精神養品。
對於我來說,《幸福了嗎》就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經典之作。尤其是在當代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學會看淡人生或許我們就不會生活得那麼辛苦。生活中,人人都為了掙錢,都迷失了他們最原始的心靈。地位的卑微只是讓他們抬不起頭,想金錢看齊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整個社會充斥著金錢主義,難道沒有錢和地位我們就真的萬萬不能了嗎?「太多真實與謊言,記錄了太多堅持與理想,在現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有個能得這么清楚,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思想,執著自己的信仰的人不多了。」石岩松的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在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我們對自我的堅持,不跟風隨大流,而是追隨我心。
回顧他的一些言論,我不由得心生敬仰。每一句話都那麼的深刻入微,每一句話都讓人感慨連篇。或許有時候學學他的人生哲理,我們也許就能夠看淡人生,找到我們幸福的源泉。
「1+1=2,這多簡單,沒壓力的情況下,誰都知道。但環境稍有改變,1+1=3會得到好處,就會在一瞬間,讓相當多的人臉不紅心不跳地脫口而出 『1+1=3』。」這就是現狀。只要假話、空話、套話占據上風,我們的命運就隨時可能被逆轉。」這是關於假話與命運的言論。的確,現實中的我們,太習慣於說謊了,以至於分不清楚真與假,以至於我們自身也被習慣所習慣。因此,我們所追求的,一般也不是我們內心的最真切的渴求。除了迷茫,我們也忘了幸福在哪裡?
「時代讓正青春的人們必須成功,而成功等同於房子、車子與職場上的游刃有餘。可這樣的成功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像新的三座大山,壓得青春年華喘不過氣來,甚至連愛情都成了難題。」這是年輕人的三座大山,是我們身上背的行囊,我們只能往前走,沒有回頭路。在無數次的尋尋覓覓,我們忘了最初堅持的原則,忘了「君子坦坦淡淡」,也忘了我們要的幸福在哪裡。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是一種沉淪。
「房價不斷上漲,甚至讓人產生錯覺:總理說了不算,總經理說了才算。後來總經理們太過分,總理急了,房價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腳步。然而往前看,你會對房價真正下跌抱樂觀態度嗎?更何況房價動不動就三萬四萬一平米,它降不降還跟普通人有關系嗎?」房價上漲了,現階段看似和我們無關,但總有一天我們之間會有交集。往回看那些個群眾,在高房價、低工資的壓力下喘不過起來,他們所謂的幸福也不知所蹤了。
如果你問我:」你幸福嗎?」我回答:「現階段,我很幸福,只是我不知道幸福的終點在哪裡。」你知道嗎?至少石岩松知道。是他,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手放開得到解脫,你也就幸福了,幸福在於不執著,在於看淡人生。我不能說我很懂他的幸福理論,但至少我願意花時間去努力學習。因此,真正懂得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懂得幸福在哪裡。
6、白岩松:中國人的信仰在哪裡?
7、新聞會客廳的沈冰去了哪裡,怎麼很久沒露面了?
生寶寶了~
沈冰懷孕暫別《新聞會客廳》 白岩松敬一丹代班
央視《新聞會客廳》製片人包軍昊透露,沈冰因有孕在身已於日前回家休養。為了支撐欄目的正常播出,除白岩松堅守崗位外,新聞評論部敬一丹等十幾名主持人開始走馬燈似的替班主持。
包軍昊說,近一年來,為照顧沈冰,欄目逐漸減少了她的工作量。目前,她已經不再參與節目錄制,也不到欄目組來了,她的工作基本由白岩松接替。「除了《新聞會客廳》,
白岩鬆手上還有別的節目需要製作、主持,幸好敬一丹、方靜、阿丘等主持人輪番替班,才得以維持節目的正常播出。」不過,包軍昊表示,主持人不固定勢必造成節目風格難以統一,但他暫時無暇顧及,「先維持欄目的正常播出,畢竟這些名主持人的出鏡並沒有讓收視率呈現低迷狀態」。
《新聞會客廳》主持人遴選結果原定5月份公布,但至今沒有下文。據悉,央視英語頻道主持人季曉軍、原西部頻道主持人許可、湖南衛視主持人王燕、遼寧電視台主持人牟宗勇參加了競聘,他們在近300名應聘者中屬於佼佼者,但尚未得到央視的「上崗證」。包軍昊語氣中透露著一絲無奈:「應聘者分別主持了幾期節目,但是我們不是特別滿意,很難找到一個能掌控這個新聞訪談節目的主持人。」
8、求白岩松鄭州大學演講稿!!!
白岩松鄭大演講辭
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就沒辦法過眼前平常的日子。
房子太貴,買不起房,愛情價也更高了;做北漂的代價太高了,人際關系太難處了„„很多年輕人覺得委屈和不幸。
不過,這些在白岩松看來,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痛苦、掙扎和奮斗。
昨天下午,央視「名嘴」白岩松為鄭大3000名學生作了一場報告,報告的題目叫「青春:用理想和現實談談」。
現場
學生太多,轉移演講場地
昨天,這場報告原本定在鄭大綜合管理中心第一報告廳舉行,下午3時30分開始。這個報告廳可容納500人,之前有人擔心坐不滿。
不過,後來發現擔心是多餘的,上午11點半有學生就開始在門外等了,中午12點半報告廳已被擠得水泄不通。
面對如此火爆的場面,鄭大臨時決定更換場地,學生們來到了能容納3000多人的校體育中心。
「弟弟妹妹們,你們為自己爭取了聽講座的權利,但安全第一。我先當一下鄭州大學保衛處處長的角色,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白岩松一身休閑裝扮,一出現就引來一片歡呼。
談理想
天天想理想
就沒法過眼前的日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於大學生來說,這一點也逐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白岩松說,如果天天想著理想,你就會覺得現實和理想離得太遠了。
如果你擁有一個清晰的理想,並把它藏在心裡頭,去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也許,一段時間過後,你一抬頭會發現,喲,這不是哪個叫做理想的東西嗎。「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各位就沒辦法過眼前平常的日子了。」白岩松說,理想是個好東西,有時也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談青春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感嘆:房子太貴了,很多人買不起房子,愛情價更高了;想去北京做個北漂一族,代價太高了;人際關系太難處了,都不敢說「不」了。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這一代是最憋屈、最不幸的一代。不過,在白岩松看來,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掙扎和奮斗。
季羨林去德國留學時趕上了二戰爆發,在國外回不來,一待就是10年。季老說,早知一別再也回不到母親懷抱,寧願待在農村老家不出來。
白岩松說,這一代年輕人沒什麼可抱怨的,有互聯網,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委屈、想法表達出來,並引起社會的關注。青春就是很殘酷,有很多第一次都在青春中產生,你要抉擇和掙扎,不要因為每一代人都說青春好,你便產生幻覺,只有在回憶中的青春才會是美好的。
談素質
最重要的素質不是才華是心理
在白岩松看來,諸多綜合素質中,排第一位的不是才華,而是是否有一個強大的心臟。 離開校園,一路上可能會碰到很多打擊,你是否還會站得住,笑得出來?
大學生要有強大的心臟,被生活一拳拳擊到後,要有不倒的能力。沒好的心理素質,大學生從校園里一路走出來,會特別困難。
白岩松告誡學生們,不靠譜的誇獎更容易毀人,它像鴉片一樣,一定要保持警覺。他認為,一個成功的人需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一個強大的心臟對批評有耐受性,對表揚有警覺。
談生活
生活的真相是平淡
從大學走出去的年輕人,有些到社會上發現,生活不像想像的那樣。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白岩松說,是平淡,每個離開校園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最應該接受的就是平淡。
有人說過,生活,5%是幸福,5%是痛苦,其餘90%是平淡。 可就是,那5%的幸福,吸引著我們一路追逐。
一個聰明的人,是善於把那90%向幸福靠攏。
我想過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禮花很漂亮,是因為一年偶爾放一回,要是天天放,有人會起訴的。
「人生跟自己的理想、事業、同伴、生命都是一場談判,從來不會單方面的獲勝。」白岩松說,因此大學生要學會雙方妥協。
談態度
最終的裁判是自己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
生活就像拳擊手,人要學會被打而不倒。
「不怕失敗才是成功的關鍵,但很多人都很難做到不怕輸,而只有做到不怕輸才可能得到成功。」白岩松說。 生活中,每個人都想贏,但很少人不怕輸。事實上,只有不怕輸的人,才有可能贏。因為他們想到最壞的結果,並且去做,往往便能成功。
在學校是如此,要敢於創新,敢於接受周圍的不理解和嘲諷。人最終的裁判是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眼睛裡,總去討別人歡心,這樣完全沒有必要。
對話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1.現在的高考有很多毛病,比如說地區差異,你覺得將來的高考有沒有可能實現全國一張卷?
白岩松:如果沒有存在很多毛病的高考,我們可能沒機會這樣面對面對話。中國高考有萬千毛病,但卻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種的方式。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將來,高考肯定要改革,但方向不是全國一張卷。可能會有讓大家信任的自主招生,它公平公正,每年不止一次高考,也不再是一考定終生。
「未來的高考,肯定不是大一統,而是多元化的。」白岩松說。
2.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了「拼爹」現象,家裡有背景有關系的學生,很容易進一些不錯的單位,沒關系沒背景人,卻難找工作。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白岩松:確實會存在這種情況,但那都是個別現象。
我相信,有能力會路路通。我剛來北京的時候,不認識一個人,那麼多年,我沒有因為職位變化給人送禮過。
再說了,你相信領導會招那些沒有能力不會幹活的人嗎?
3.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
白岩松:《新華字典》。讀書,是個尋找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去讀別人,而對自己影響的書太多,自己無法去評說。
這就像一頓飯吃完,你只誇了咸鹽,但是醋會失落的。 這個問題就像,你問我這輩子哪頓飯對我最重要。
白岩松鄭大演講
先把理想藏起來,理想不必天天想。因為買不起房子,所以愛情太貴了;人際關系太難處了,都不敢說不了;想到北京、上海、廣州漂流的,你們是現在最委屈、最難受、最不幸的一代。從喝完酒後做什麼事情來判斷是哪一代人。 60後:留在原地喝茶聊天 70後:唱卡拉OK 80後:去夜店
90後:十幾個人坐一起,沒人說話,都在拿手機跟別人聊天
在我成長的年代裡,我不知道什麼是新聞。因為我在內蒙古一個邊疆的小城市裡。在我們那沒有新聞,我也不知道記者是干什麼的。廣播學院考試容易過,逃課沒人抓,課外書隨便看。
因為這個報考的。現在考廣院,恨不得北大、清華的分才能進熱門專業。我說,我買的是原始股。因此,有很多不認為自己的學校是名牌大學的學生,我經常給它講我的故事, 北大很牛,不是現在在那裡上學的學生造成的。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把一個學校從無名之輩變成名校。要成為原始股的購買者。人家買的是期貨,不是現貨。我夫人認識我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很可愛的人。對於愛情來說,這個就夠了。
但是現在要用房子、車子來衡量是否要跟他擁有愛情。對於60後來說,連上大學都是懵懵懂懂。房子太貴,我們這一代人從來都沒有想過,能買自己的房子。有人說,我們在上海漂流,是蟻族。但是我們這一代連漂流的機會都沒有。你們的痛苦是讓我們羨慕的幸福。 過了30之後社會才給我們這樣的人提供漂流的機會。89年,我們的畢業空前絕後。我們是唱著大約在冬季,一批一批人在火車站淚灑火車站,充滿了絕望,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有時候,經歷了也發生變化,那似乎是一個轉折。
我待的地方是周口店。從我的窗口就能看到猿人遺址,一年就看了21次這個遺址。 偶爾從周口店回北京城,第一件事就是花一塊錢買一根香腸,站在馬路上吃完。跟你們比,我是幸福還是痛苦?我在北京搬了八次家。我的孩子就是在搬家過程中孕育的。我一直離城市的距離保持在五環之外。白哥,你別裝了,你還能買不起房子?我現在能買得起房子。本台最後一次分房子,我排倒數第一。我肯定拿不到朝向好的房子,「沒關系,朝下我都要!」成了中央電視台的至理名言。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故事。
1949年出生的這一代。他們幸福死了,用一個詩人的話說,時間開始了。當他們12、13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三年自然災害。等他們開始上學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等他們要談戀愛時,男女不分,所有的人都穿一樣的衣服,男人能乾的,女人也都要干。等他們27、28,終於生活安定下來,想要結婚要小孩的時候,突然恢復高考了。有的回城,有的高考,命運從此發生了轉折。終於到30多歲,想要多要幾個時,計劃生育了;等他們開始享受天倫之樂時,下崗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了。和這一代相比,你們幸福么?
再往上走,季羨林,季老到德國學習的時候,哪知道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一待就是10年,想回都回不來。和這一代相比,你體會不到兩國相隔,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掙扎、奮斗,沒什麼可
抱怨的。幸運的你們,由於有了互聯網,可以把你們的委屈和抱怨讓世界看到,於是誕生了蟻族、北漂,這是痛苦中的幸福。社會應該關愛你們,但不是溺愛。身在青春期的人應該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掉,於是鐵餅。
21歲,我們走出青春的沼澤地。這首詩,我回想起來的時候,青春回憶的時候很美好浪漫,但經歷的時候很殘酷。青春就是殘酷,人生的很多次第一次都在青春期,你要抉擇,不要以為每一代人都說青春好,你便產生了幻覺。我經常會感受到我在青春期的時候經歷的痛苦和掙扎。我們在實習的時候,集體口號是,裝孫子。我們那一代人比你們更艱難,也比你們更會找艱難。我們那個時候要打水、拖地,你們不用了,有飲水機、有清潔工人。青春既然是不容易的,面對它。這是作為過來人的感慨,有的有用,有的沒用。
第一的素質不是你的才華,而是你是否有一個強大的心臟。當你離開校園往前走的時候,打擊多了,沒用心理素質,想在將來這個社會上混,是不行的。不是特指中國,在美國也一樣,
我在招人的時候,經常會觀察這個人心理素質如何;這就像一個拳擊手,被別人不斷打擊都不倒才是重要的。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最初的表揚中,跌倒了。不靠譜的表揚更會毀人。對批評有耐受性,對表揚有警覺。
第二,17年前,龍永圖那時候入關談判,他問我什麼叫談判,不就是像你們一樣么,跟對手在爭斗在吵架。他說,不,談判一門雙方妥協的藝術。我是在年到40的時候才明白這個道理。任何單方面的談判,不是談判,是戰爭、侵略。人跟自己的理想、事業、同伴、生命都是一場談判,從來不會單方面的獲勝。只有雙方妥協才是一種獲勝。你怎麼能夠完全讓生命按照你認為的方向去走呢?那不是談判,那是你對生命發動的戰爭。愛情、婚姻也如此。離婚的一定是有一方不妥協,或者雙方都不妥協。關鍵時刻,傷人的那句話能夠憋住,才會有傳奇。踢足球也是一樣,我現在一周兩場球,我的隊友有三分之一是國家隊。別忘了,我四十多了。要學會用40歲的方式去踢足球。各種傷痛都經歷了,我還在用20多歲的方式去踢,很暴力、很想獲得勝利,但是我現在明白了,我必須妥協。
第三,生活的真相是什麼呢?平淡。今天7月5號,鄭大的畢業生已經離校了。每一個從大學校園走向社會、生活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平淡的日子。生活5%是幸福、5%是痛苦,剩下都是平淡。那5%的幸福,就像是鐵鉗子上叉的肉,吸引我們跑完了全程。我現在當著幾千人,眾星捧月,但是不是,是我在伺候你們,因為我不一定願意來。 新聞,是一個樹欲靜而風不止的行業。永遠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計劃沒有變化快,變化沒有電話快。但更多的時候是平淡。一對中年夫妻在家裡,老公開電視、老婆織毛衣,之後洗腳,睡覺,你覺得這樣的生活怎麼樣?快離了吧。我想過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禮花很漂亮,是因為一年偶爾放一回,要是天天放,你會起訴我。
在美國做記者,做編輯,最初的時間是跟著車跑,一跑就是好幾年,你接受么?要接受,提早明白生活是平淡的。
第四,想贏不怕輸。每個人都想贏,而你想過,你是真的不怕輸么?不怕輸才是真正的關鍵。最逗的是,只有你不怕輸的時候,你才能贏。每個運動員都想贏,但做到不怕輸,太難了。想到最壞的結果,並且去做,往往事就成了。在學校也同樣如此,你敢於創意么?敢於接受周圍的不理解和嘲諷么?那就去做吧。一個人最終的裁判是自己,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別人的眼睛裡。總想去討別人的歡心,沒必要,每個人都無法扮演別人扮演很久的角色。還是要努力地去做自己。有些詞看著很敏感,但是還是要說,比如自由、民主。我從來不抱怨,因為抱怨沒有用,在中國內心深處,自己對自己的束縛和不自由。你能解放你自己么?能把自己解放已經很不錯了。一個大學生,應該成為時代列車前進的推動者。但不是所有人走在後面推,還有人在前面攔著,最可氣的是還有人坐在車頂上,不管你推到哪裡,她都是既得利益者。中國一定會走向民主。我們是否能聆聽別人不同的意見,甚至刺耳的聲
音。不要成為一個網路上宏大的自由主義者,卻是生活中的暴君。民主從每一個宿舍開始。你們這一代人,一定要從自己身上去打造自由和民主的基礎。行了,一個小時,我講到這里。 曾經有人問過了,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我說是新華字典。一頓飯吃完,你只誇了咸鹽,但是醋會失落的。那是一個你尋找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去讀別人。對我影響的書太多了,我沒法去一一評說。
對於我來說,大學的四年,對於成為今天的我,是最重要的四年。剛入學的孩子是一樣的,四年後,不一樣了。沒有任何雜質的友情,第一位;見證了你和這個國家的情感,第二位;學會了逆向思維;學會了如何用新聞眼光來看待自己;學會了如何學習。我是個到現在依然本科的大學畢業生。我就想知道一個本科生究竟能走多遠。
現如今的媒體環境,在網路上有價值的言論和聲音太少。民主的前身就是雜亂無章。在我40歲的時候,我發捍衛常識、建設理性、尋找
中國的高考有萬千個毛病,但目前是最公平的。高考要改革,可不是你的方向。中國的高考,一定要告別一張卷子。要讓高校自主招生,你還要信任它,公平。高考的未來,恰恰不是大一統,而是多元化。
新聞聯播你有權不看,但你無權扼殺。
面對就好,去經歷就好。沒事別找事,有事別怕事。
你自己定義成功。我從來不慶幸,這是命。總有人跟我說,哎呀,辛苦;我說,不,命苦。從事任何職業都是一個工具,不是一首歌、不是一個節目,而是態度。
偶爾自卑的人才可能成功。一件事交到你手裡,你不那麼自信,有點自卑,你就會付出120%的努力,事兒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