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的媒介與消費

新媒體的媒介與消費

發布時間:2021-02-02 05:35:26

1、什麼是新媒體營銷及其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傳統媒體營銷泛指電視媒體、平面媒體、電台廣播等廣告傳播方式等,新媒體營銷指微信、微博、論壇、搜索引擎等傳播方式,其實自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以來,新媒體營銷增速很快,但對於傳統行業來說,傳統營銷也不能丟,所以都會抓,畢竟傳統營銷的覆蓋面目前要遠高於新媒體,只是對很多企業來說,新媒體營銷成本要低於傳統營銷,而且方式更多,包括互動體驗、數據分析、精準銷售等。

2、互聯網對傳統媒介和消費者的影響是什麼?謝謝!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依賴大眾媒介獲得信息,以形成對社會環境的判斷。而媒介對輿論的導向會直接影響大眾的觀念和情緒,影響社會的穩定等等。在中國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媒介的轉型尤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網路作為一種新媒體,由於其開放的特徵、由於其自身的互動性、多媒體、超鏈接等特性,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和內容,從而會間接地影響傳統媒介的使用。近幾年來,中國網路媒體的發展表現出的影響力、社會地位、政治認可度、對重大事件的報道能力都清楚地標志著網路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的主流媒體之一。

如果從媒介滲透的角度看,電視仍然是使用率最高的媒介,但是,如果從媒介使用時間看,網民上網的平均時間,已經超過看電視的人看電視的時間。並且,網路的使用也已經影響到傳統媒介的使用。

互聯網對傳統媒介的使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網路影響最多的是看電視的時間,超過半數的網民認為自己上網後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了:22.5%的網民認為自己上網後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了很多,32.5%的網民認為自己上網後看電視的時間有點減少。其次是雜志,有35.2%的被訪網民認為自己上網後閱讀雜志的時間減少了。認為自己上網後讀報紙、聽廣播和讀書的時間減少的網民也都超過了30%。

3、傳統的四大媒介是?新興的媒介是?新媒體的定義是什麼?傳統媒介如報紙、電視的優缺點,新興媒介如網路媒

四大媒體的異同點與優劣勢比較

媒體間的功能差別很大,在傳播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廣告媒體整合傳播就是基於合理、高效地利用媒體資源這一目的。在整合媒體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種媒體的特性、優缺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餘,本文按傳統媒體,新媒體並結合大眾媒體與小眾媒體的分類方法對媒體加以區分,以下是介紹了各媒體的特點及異同。

報紙:
1、平面靜態方式表現的傳播媒體,對消費者的文體水平有一定要求,能過濾掉一部分社會群體,內容偏向理性,但整體表現能力不高(尤其是對圖片的表現能力)。

2、具有非強制性傳播的特點,讀者有較大的主動性和選擇權,因而讀者會願意自覺深入了解所關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別是國內報紙,與黨政機關聯系緊密,更被讀者奉為權威。

4、時效性差,並且同一版面有多個廣告同時呈現,相互之間有較強干擾度。

5、從廣告主角的度看,報紙媒體投入形式靈活多樣,能機動地配合各種促銷宣傳活動。

雜志:
1、類似報紙,亦為平面方式傳播,但視覺表現能力強,頗具藝術美感,印刷精美,為讀者喜愛,許多廣告甚至被讀者收藏(筆者就有此愛好)。

2、針對性強,讀者群穩定且明確,尤其是專業類雜志,因而能使得廣告更具針對性。同時雜志對讀者文化、社會層次要求更高,一般雜志訂閱者都有較強的社會購買力。

3、雜志內容一般關注某一領域,能進行深度報導,在傳統四大媒體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體,雜志的重復閱讀率及傳閱率最高,同一廣告能反復傳播。

5、時效性差,廣告安排不靈活,難適合做短期促銷廣告。

廣播:
1、是一種簡便快捷的信息傳播手段,在所有媒體中唯一能伴隨其他生產活動同時進行的「一心二用」溝通方式,不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在農村、學生、工人、司機中有較大佔有率,有較好的親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觸。

2、時效性強,內容分時段分欄目,機動靈活,有很強針對性,並在傳播過程中能與聽眾實時互動交流,產生立影的效果。

3、信息較為感性,適合做低捲入度產品的廣告宣傳,能較好感染聽眾情緒,甚至達到煽情的效果,並能留給聽眾廣闊的想像空間。

4、廣播信息依時間線性傳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聽眾難以重復認知。

電視:
最具實力的傳播媒體,電視傳媒的發展甚至推翻以前的某些廣告傳播理論,但在實際廣告活動中電視媒體的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其特點如下:

1、視聽兼備,有完善的介紹、演示功能,內容詳細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觀眾理解。

2、信息傳播有強制性,觀眾選擇權相對報紙雜志要小得多,如同廣播也是依時間線性傳播,但由於電視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使得同一時間會有很多人關注同一內容:如重大體育賽事、社會活動、國際會議等。

3、信息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

4、從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提供娛樂」四大功能來看,電視無疑是功能最完備的大眾傳媒,特別是其娛樂資訊,可謂精彩紛呈、形式多樣、豐富全面,對各種意識形態的社會人群都有較大影響力。

5、電視廣告製作復雜,且投放費用更是驚人,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實際上,由於種種原因導致電視廣告播放時間短暫,信息量有限,重復率低,很多廣告主抱怨,投放在電視上的大筆費用,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五、與傳統媒體對應的是以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作為信息社會的產物,網路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1、網路媒體集中了影像、聲音、文本等多種媒介形式,真正實現了多媒體全方位信息傳播。

2、互動性,指信息發布者與受眾可以交互溝通,甚至是實時交流。

3、小眾傳播,針對某一群體或個體,可進行個性式信息配置,如電子郵件廣告等。

4、網路媒體能超越國家,文化、地域的限制進行全球信息傳播。

5、容量大,內容豐富多彩。

6、速度快,網路信息能實現全球實時發布和接收。

7、開放式信息傳播平台,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人類第一次能在各種不同種族群體、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信息傳播。

二、 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廣告傳媒的優劣勢對比
報紙:

優勢 1.普及率.涵蓋率.到達率高

2.保存性強

3.讀者可以自己控制暴露,亦即廣告訊息可以重復暴露

4.廣告素材製作費低,而且可以實時製作,換言之具時宜性,廣告內容可以隨時反應時事或相關事件

6.由於可以反復閱讀,因此適合復雜的或需要讀者思索的題材刊登

權威性高,保存性強,傳閱率高,適合深度背景分析,受眾相對集中;

劣勢 1.存活率低,通常報紙只有一天(早報)或半天(晚報)的壽命

2.廣告費用高

3.不是線性暴露,讀者可以跳躍閱讀,因此對廣告可視而不見

4.印刷質量不及雜志,動感效果不及電視,亦沒有如廣播的聽覺效果

時效性差,閱讀選擇性強(廣告受閱率低),媒體獲取難度相對較高,價格高。

雜志:

優勢 1.讀者區隔明確

2.保存性強

3.廣告素材製作費用低

4.讀者可以自行控制暴露

5.印刷精美,廣告表現富彈性,可以以附冊.附送贈品等方式呈現

6.存活率高,周刊有一周生命,月刊有一個月的壽命,而且由於有保存性,壽命還可以更長 行業性強,傳閱率高,保存性強,印製精美,受眾集中,適合分析;

劣勢 1.只有視覺.缺乏動感

2.廣告費用較高

3.受眾面窄

4.通常雜志的發行量都不是很大,因此相對的廣告效果也有限

時效性差,閱讀選擇性強,獲取成本高,發行量小,受眾面窄,價格較高。

廣播:

優勢 1.廣告費用與電視與報紙相比,較低

2.廣告素材製作費較低

3.只憑聽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

4.受眾明確:不同電台.不同節目,聽眾區域明顯

劣勢 1.只有聽覺接觸,聽眾訊息可能產生誤判

2.效率低:受眾低注意力,通常接觸廣播時常伴有其他行為,如做家事、工作、開車等

3.保存性弱,除非錄制,否則播出即消失

電視:

優勢:1.普及率、涵蓋率、到達率高

2.聲畫效果明顯.適合動感的廣告演出

3.閱聽人觀賞時注意力高

4.媒體威望高

5.雖然價昂,但分攤至每一閱聽人之收視成本未必比其它媒體高,換言之,其CPM(每千人收視成本)較低

6.為線性暴露,節目-廣告-節目-廣告…順序播出,要看節目也必須收看廣告,廣告效果較可期待

受眾面廣,權威高,時效性強,不受時空限制,視聽合一,動態感強;

劣勢 1.電視廣告片製作成本高,而且費時,亦即有時宜性的商品或活動要進行電視廣告時,必須及早規劃

2.播出即消失,除非錄制,訊息不能保存

3.受受眾限制大:遙控器讓觀眾可以隨時轉台,成了電視廣告殺手

保存性差,針對性弱,受眾層面差異大,廣告數量多,不宜區分記憶,價格極高

4、新媒體營銷和傳統媒體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

5、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區別在哪?新媒體的優勢是?

區別: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新媒體的特徵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優勢: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低成本全球傳播;檢索便捷;多媒體傳播;超文本;互動性強。

(5)新媒體的媒介與消費擴展資料: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6、新媒體時代用戶的媒介使用習慣發生了哪些改變

在新媒體時代來臨後,用戶的媒介使用的對象大多包含以下特點:

迎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由於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休閑時間呈現出碎片化傾向,新媒體正是迎合了這種需求而生的。

2.滿足隨時隨地地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第三代媒體在傳播的訴求方面走向個性表達與交流階段。對於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而言,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

3.人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與選擇的主動性更強。

4.媒體使用與內容選擇更具個性化,導致市場細分更加充分。

7、「新媒體」環境與傳統的內容消費環境差異有哪些?

新媒體適應了快餐消費,適應了互聯網的趨勢。

8、怎樣把握媒體受眾、消費者和廣告受眾之間的關系?

答復:如何利用新媒介傳播產品營銷?

首先,在營銷過程中講究品牌效應和傳播效應,能夠以媒體的(名人講堂、新聞事件、電視購物、明星代言)的形式以傳播傳達方式和訊息,讓營銷推廣手段迅速達到攀升,以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度。

其次,在營銷過程中讓用戶和顧客進行體驗其產品的試用價值,以優質的服務更能夠提升產品的品質保障,集消費、娛樂、休閑、購物為整體的營銷渠道產業鏈,以人性化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的方式。

再次,在營銷推廣過程中講究品牌專區調研和策劃,以客觀反映營銷手段的必要性,以新產品進入市場的生命周期性,以集中挖掘客戶的資源共享,和市場營銷整合資源的綜合效益,以體現高端化產品營銷的優化和合理配置,以體現新概念營銷的時尚潮流前瞻,和多元化市場營銷的發展必然趨勢。

最後,利用新媒體傳播營銷方式,以不斷積累和借鑒市場投資的豐富經驗,以不斷對營銷的創新組合的方式改進方案和措施,以不斷謀求新型產業的發展歷史機遇,和新型市場催生新業務和新業態的發展趨勢,以全心全力打造新媒體營銷的致高點,以行業規模樹立市場的新標桿。
謝謝!

答復:所謂社會化營銷意義是:面對社會團體或群體,一般社交朋友圈,以大眾評判的形式為社會化組織或團體,以團購或者認購的方式,為顧客首選商品或產品的需求,以供應商與采購商提供產品的貨物來源,與商品零售商簽訂產品銷售代銷、行銷的資格許可權,以供應商集中管理零售商的發布產品廣告宣傳,以供應商提供充足產品貨源的質量保障,以拉動采購商與零售商供求、需求的市場營銷規模效應。

所謂事件營銷意義是:通過電視媒體發布(百家講堂、電視購物、明星代言、電視廣告合作商),以新聞事件作廣告媒體的營銷策劃,以廣告宣傳產品的價值和需求,以積極影響消費者購買的行為和需求的群體效應。

個人總結分析:
以社會化營銷來支撐媒體事件營銷,能夠讓產商的產品有知名度,以營銷市場輻射周邊市場的商圈,以全力打造營商環境的聚合市場效應,從而使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以注冊商標權力使產品品牌的公信力獲得了市場認可度,以傾力為市場品牌打造優良的信譽。
謝謝!

與新媒體的媒介與消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