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醫托是怎麼運營的?
網路醫托又出現了進階版的「網路醫托」。後者的實質就是集團化、「一條龍」式醫療騙局。
揭開了「網路醫托」的隱秘江湖。「咨詢醫生」不是醫生,通過微信、QQ、商務通等軟體,為集團旗下至少20家醫院「招攬患者」。這種「網路醫托」已覆蓋了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一二線城市,正不斷向三線城市擴張。「網路醫托」在患者到診後可從相應醫院拿到100-300元/人的提成,而醫院平均從每名患者身上「開發」診療費用達6000元。
「社交網路」、「新媒體」、「創新」這些新鮮詞彙,有些掩蓋的卻是古老的行騙行當。像所有時代和所有領域的騙子一樣,「網路醫托」精通人的心理弱點。他們個個都是美女醫生或美女護士頭像;對方提出約會,便直接問性功能如何;從對話到朋友圈全方位假裝醫生;交談中誇大危害、捏造概念。
「網路醫托」是個新鮮事物,因為社交軟體的流行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但是「網路醫托」是在傳統「醫托」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而且已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記者卧底的兩家公司就有600餘「網路醫托」,最重要的還是它在行業內的「示範效應」。據稱,全國各地不少民營醫院都在學習這個模式,線下醫托被比成了「小兒科」。
這顯然是一個值得警醒的現象。「醫托」是我國醫療行業的一個痼疾。不斷有查處「醫托」案的通報,又不斷有患者上當受騙。傳統「醫托」還未治理好,又出現了進階版的「網路醫托」。無論如何,「互聯網+醫托」不應該是「互聯網+」的一部分。
「網路醫托」的「核心技術」和傳統「醫托」並沒有兩樣,他們都是利用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業內人士提出,建立規范的轉診制度,才能消除「醫托」生存的土壤。轉診制度確實是對付「醫托」的釜底抽薪之舉,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轉診制度並從頭培養患者的就醫習慣,非一日之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對醫托的泛濫視若無睹。
若想要打擊「網路醫托」,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難度。聊天工具會留下記錄,網路實名制也不該偏偏在這個時候失效。「網路醫托」並非散兵游勇,而是光明正大組成公司。「網路醫托公司」和對口醫院又同屬一家集團,配合密切,共享互通。重重證據都指向清晰的責任人。
其實許多「醫托」泛濫的醫院在江湖上早已名聲遠揚,「能在網上查到的排名靠前的醫院都別信」是許多正直醫生的共識。問題在於,為什麼這些醫院問題頻發卻一直沒有得到整治?
「網路醫托」的實質就是集團化、「一條龍」式醫療騙局,不應該容許其肆意蔓延,製造出更多的受害人。在本就緊張的醫患關系中,「醫托」是一顆毒瘤。拔除這顆毒瘤的關鍵,不是要求患者提高警惕,因為正常人也被他們「開發」成了招財送寶的「患者」。當務之急,有必要開展一場以「醫托」泛濫的醫院為中心的整治行動。
2、什麼是醫托?
在車站門口,說自己認識內部人,可以幫你看病 哪個醫院怎麼怎麼好 ,還有就是在其他醫院門口的,別信哪個
3、女主播被醫托誘騙,什麼是醫托?
花費近8000元,還面臨不孕風險,21歲的女主播彭麗(化名)內心近乎絕望。近日,彭麗被兩名女子誘導至長沙長海醫院做了人流手術,術後身體不適,維權無果後,她一度產生輕生念頭。記者多次與其溝通後,她決定跟記者一起蹲守醫托,揭露騙局,以免更多患者上當。
又一起醫托騙局導致受害者身體毀了,而且這一毀就可能是一輩子了。那麼可惡的醫托為何還在社會上存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醫托?
醫托
醫托就是醫療騙子,經常出沒於醫院掛號處、醫院大門附近、地鐵口、火車站、汽車站、各大網路論壇、健康交流網站、正規醫院及周邊旅館的人,他們用欺騙的方法引誘患者及家屬誤入歧途,把患者騙到一些無醫療資格的小診所去看病,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甚至搶奪財物。
醫托「託人」的方式有哪些「醫托」託人有幾種手段,有的會和患者打招呼套近乎,讓人放鬆警惕,之後再現身說法,聲稱自己或是親屬也有類似病,是在某某地方治好的,言語懇切,不由得你不信。也有些「醫托」往往會說諸如掛不上專家號、今天這位專家休息、專家在別的地方坐診等等謊言欺騙就診患者。
醫托對社會的危害「醫托」不但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權益,患者在上當受騙後不僅經濟上受到損失,還延誤了病情。同時,對正規醫療機構名譽造成了損害。「『醫托』無孔不入,十分猖獗,甚至有「醫托」穿上白大衣肆無忌憚在醫院內堂而皇之行騙。」齊衛東說,為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醫院多舉措防範「醫托」,安保部門加強了巡邏,在門診大屏幕等醒目位置滾動播放警示提示等,以正確引導患者就醫。
總結:望各位生病的小夥伴都前往公立醫院,大型醫院看病。千萬不要聽信醫托的話。4、醫托是什麼
醫托是醫療騙子抄,是指經常出沒於醫院掛號處、醫院大門附近、地鐵口、火車站、汽車站、各大網路論壇、健康交流網站、正規醫院及周邊旅館,用欺騙的方法引誘患者及家屬,向患者及家屬推介醫療服務或騙患者到一些無醫療資格的小診所去看病,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甚至搶奪財物,從而牟取利益的人。
5、你是為了作廣告不是為了辦實事,你就是醫托!
這種人該殺!
6、網路醫托是如何引誘患者上當受騙的?
想看病卻不知道哪家醫院好,去網上搜索咨詢,遇到熱情的線上醫護人員,不僅噓寒問暖,還積極推薦專業醫院,協助掛號就醫。你以為遇到了熱心人,卻不知掉入了網路醫托精心布置的陷阱。
調查發現,近來,一些網路醫托潛滋暗長,有些甚至「升級」為集團化運作,讓患者陷入就醫騙局。
假扮護士引誘患者,花一萬元做了沒必要的手術
近日,湖南長沙市工商部門接到舉報稱,一家名為「湖南男博醫療集團」的公司誘騙患者就醫。
據了解,這家公司組建了約400人的新媒體咨詢顧問組,咨詢顧問加患者為微信好友後,誘騙患者到長沙、衡陽、永州等地的相關醫院看病。這家公司還將與其有利益往來醫院的掛號系統鏈接到公司咨詢顧問的電腦,引導患者就診。
調查發現,為吸引男性患者,咨詢顧問都用美女作為微信頭像,並在聊天中挑逗男性患者,以吸引患者到指定男科醫院看病。「聊天時經常使用一些露骨、曖昧的語言,引誘我去男科醫院治療。」一位被騙患者說,「美女」咨詢顧問常常對他噓寒問暖。「你去看好病了我們才好繼續發展關系呀。」一些男患者被咨詢顧問這樣的「關心」打動後受騙。
一名曾在這家公司擔任過咨詢顧問的人告訴記者,「與我們有業務往來的醫院大多是民營專科醫院,其中很多是男科醫院,主要分布在湖南長沙、衡陽、永州等地區。只要把患者帶進了我們介紹的專科醫院,就不怕查不出病。看男科病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
一位患者告訴記者,「我在一名姓劉的咨詢顧問推薦下,去一家男科醫院做了前列腺常規等檢查。醫生說我有包皮炎、睾丸炎和包皮過長,做了包皮環切術、激光除疣和術後抗炎。還要我照紅外線,照一次要一千多元,一共花了一萬多元。後來去正規醫院咨詢才知道,這些手術都是不必要做的,純粹白花錢、活受罪。」
「網路醫托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不僅蒙騙患者錢財,還對患者造成傷害。有的耽誤病情,有的沒病看出病來,讓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湖南一家三甲醫院醫生說。
目前,這家公司負責人已經將公司注銷,不知去向,工商部門正在深入調查。
拉一名患者就有高額提成,醫托套路不斷升級
近來,多地時有查處網路醫托案件。今年6月27日,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公安分局接到群眾舉報,遵義市歐亞醫院招募大量社會人員,對不特定人員進行添加聊天誘導群眾前往醫院就診,並在就診過程中通過虛構病情、誇大病情、過度治療等方式騙取群眾錢財。目前,紅花崗公安分局已將歐亞醫院的相關涉案人員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2017年9月,北京豐台工商執法人員發現,一家名為北京東方起點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網路醫托,利用連環話術,假冒慈善機構人員和醫生身份,蒙騙腦癱病患者前往與其合作的指定醫院就診。每成功拉到一人前去住院,公司員工就可獲得1000元提成。
調查發現,網路醫托日益升級,呈現集團化、隱蔽化的特點,並形成完整套路:在工商部門注冊成立公司,頂著「某某醫療集團」「某某醫療咨詢公司」的頭銜,招攬一批咨詢顧問和業務員,在網路和微信上誘騙、引導患者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然後從中收取「人頭費」。一旦遭遇舉報或執法部門介入調查,這些所謂的醫療集團就立即注銷公司,一跑了之。
湖南一家民營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有不少公司專門從事網路問診工作,表面上是為患者「答疑解惑」,實際上是招聘了一批沒有任何專業醫療知識的醫托來「拉客」,誘騙患者到關聯醫院看病。「有些公司專門為醫院和患者牽線搭橋,然後向醫院收取人頭費,實際上就是在賣患者。」這位負責人說。
「如果患者消費得多,咨詢顧問的提成就會高,最多可提成上千元一個人。」一位知情人士說。「湖南永州東方男科醫院是我的客戶,我曾把患者介紹到他們醫院。我們收的是小頭,這些醫院才是拿大頭,有患者曾在這家醫院花費數萬元的醫療費用。」曾擔任咨詢顧問的肖女士說。
據調查了解,跟網路醫托有勾連的一般是男科、婦科、腦科等一些民營專科醫院。「一些民營專科醫院本身實力不夠,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管理也不夠規范,缺乏核心競爭力,為了獲取利益,往往鋌而走險,運用這類『旁門左道』。」成都一家民營醫院負責人說。
醫托和關聯醫院都要嚴查
「網路醫托通常讓患者加微信私下聊天忽悠,或者通過一些社交平台招攬患者,這類方式非常隱蔽,增加了調查取證難度。」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處副處長鄧曉玲說。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工商部門管注冊,衛生部門管醫院,實際上對網路醫托缺乏有效的監管主體和手段。」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懲罰網路醫托的法律,亟待出台相關法規,讓基層有法可依。同時,衛生、公安等多個部門也需加強聯動,合力打擊網路醫托和與其有利益關聯的醫院。
湖南省衛計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醫療」興起後,一些真假難辨的信息涌現,百姓難以識別。「應對網路醫托各個環節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力度。要對與醫托有利益關聯的醫院嚴肅追責,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袁小露建議,網路醫托破壞了正常的醫療秩序,可以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治安處罰。如果構成詐騙,應當追究網路醫托的刑事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等提示,網路信息魚龍混雜,患者在網上問診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的態度,尤其是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各種推薦,有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來源: 新華網
7、請問醫托是什麼意思呢?
醫托是醫療騙子,是指經常出沒於醫院掛號處、醫院大門附近、地鐵口、火車站、汽車站、各大網路論壇、健康交流網站、正規醫院及周邊旅館,用欺騙的方法引誘患者及家屬。
向患者及家屬推介醫療服務或騙患者到一些無醫療資格的小診所去看病,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甚至搶奪財物,從而牟取利益的人。
(7)新媒體是醫托擴展資料
常用手段:醫托經常趁病人在醫院候診時或在來醫院途中,在路口攔截病人及家屬,也有些醫托在醫院內裝作曾經看病的患者,以其找更權威的專家為誘餌。欺騙病人及家屬隨他們去江湖小門診就診。醫托獵取的主要對象是拎著行李的外地患者。
在問路的過程中,主動搭訕,套近乎,拉老鄉(所謂的老鄉)熱情的詢問病情。不管得了什麼病,他也得過,或家裡人得過,然後很在行的說如何難治,終於找到什麼專家治好了。
患者一聽喜出望外,醫托便熱情的說明地址,或免費帶路,病人在隨其前往的途中,發現苗頭不對,有上當受騙的感覺時,如若不去,就會對其進行報復。
網路醫托: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醫托又出現了新的形式,尤其是在整形美容領域、疑難病領域(如婦科產科疾病、風濕 病、糖尿病、男科疾病、關節病等),許多醫院的網路咨詢人員,注冊很多呢稱或者網名,在各個論壇發貼子,編故事。
講述自己在某某醫院做手術,效果很滿意等,或是故意向其他網友詢問某某醫院的治療效果如何,然後注冊大量馬甲利用發貼機進行頂帖保持帖子的置頂。
8、在微信上發治病的信息可以嗎 我不會治病 但我知道治病的地方 違法嗎 算是醫托嗎
\不是托,好人有好報。
9、醫托,是什麼意思?
醫托是在正規醫院的看病的人中選擇人。介紹到別的醫院去看病。是其他醫院的介紹人。
10、什麼是醫托?
什麼是醫托?依託就是你在就醫當中如果有人在你跟前吹噓哪個哪個醫生技術高明想方設法讓你信以為真,並且能帶你去被吹噓的人那裡治療看病,這樣的人這就稱之為醫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