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的傳播的歷程

新媒體的傳播的歷程

發布時間:2021-01-23 18:23:43

1、誰知道媒介技術的發展簡史啊~?

那個我從百度文庫上找到一個,其實咱們應該兼收並蓄不是,我覺得底下那位仁兄回答的也不錯,你一起結合著看吧!冒昧問一句:不知道你要這資料要干什麼呢?

這是百度貼吧上的:
媒介作為信息傳遞、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類社會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有語言和文學的終結,人類就不能擺脫原始的動物傳播狀態;沒有機械印刷和電子傳輸;沒有機械印刷和電子傳輸等大量復制住處的科技手段的出現,就不可能有近現代的大眾傳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會。媒介的發展與社會的演化變革密切結合在一起。媒介的發展史可以從「口語傳播時代,文字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電子傳播時代,信息時代」五個階段來研究。
口語傳播時代:口語傳播與岩畫傳播
口語傳播時代大致從人類擺脫「與狼共舞」的野蠻狀態、、組成原始社會開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現。簡言之,就是從人類開口說話到用手寫字這一漫長時期。
德國著名釋義學者加達默爾認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世界觀,人類有了語言,所以有了一個「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種「關系」,對世界有了一種特殊的態度。「無論我們用什麼語言,我們獲得的只是一個更為擴大的方面,一種世界觀。」換句話說,人類駕馭了語言,也就擁有了一個動物類所沒有的豐富的「語義世界」。由此而知,口語最初僅僅是一種將聲音與周圍事物或環境聯系起來的符號,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逐漸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種能夠表達復雜含義的音聲符號系統。與此同時,口語也大大促進了人類思維的發達。美國傳播學家德弗勒認為,語言與思維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思維的規則與說話的規則相同,思維也就是內向操作語言。而思維,特別是抽象思維,是人類與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語言使這一本質區別得以落實,使人類有了作為高級生物的獨立的意義。
此外,語言還體現了媒介的最基本的功能,即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個人生活在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當中,要保證其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及時了解環境的變化,並據此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新的變化。這種信息需求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語言的產生使這種要求得到相當的滿足。尤其是在以口語傳播為主的時代,人類主要處於原始社會時期,以小規模、近距離的群體生活、部落生活為主。此時社會生產力低下,個人的生存能力也較薄弱。語言使人們能夠有效的組織在一起,共同抵禦自然的災害,或相互協作進行農耕、漁獵等社會生產。這種群體的行動使社會生產力得以提高,並發展了人類的社會性。
總之,口語的產生無疑大大加速了人類社會進化和發展的過程,直到今天,口語依然是人類最基本、最常用和最靈活的交流手段。但是,作為聲音符號的口語是有其局限性的。第一,口語只能在很近的距離內傳遞和交流;第二,口語信息轉瞬即逝,記錄性較差,其保存和積累只能依賴人腦的記憶能力。因此,口語受到空間和實踐的巨大限制,只能適用於小規模的距離社會群體或部落內的信息傳播,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單純的口語傳播便無法滿足客觀的需要。
事實上,即使在以口語傳播為主的時代,口語也並不是唯一的傳播手段。為了適應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生活和越來越大的環境空間,人類不斷發明和採用了一些早期的媒介工具,例如擂鼓、煙火、結繩記事等等。這些原始媒介的功能已接近文字,意味著人類社會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文字傳播時代
文字是人類發展史上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如果說語言的產生使人類擺脫了動物狀態,那麼文字的出現則使人類進入了一個更高的文明發展階段。
文字是在結繩符號、原始圖畫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我國《易經·系詞下》中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的記載,日本歷史上則有過「結繩時代」。在文字產生以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經歷過結繩記事的時期。中國有句古老的成語叫做「書畫同源」,這說明早期圖形符號同樣是文字的重要源泉。根據考古學的發現,人類用圖形或繪畫來傳遞信息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了。那時人們將對自然界和自身認識繪成簡單的圖畫,刻在岩壁或各種石器上。到了新石器和銅石並用時代,這些早期繪畫已經發展成一種圖畫文字。而考古學則證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真正的文字已產生了。
英國歷史學家巴勒克拉夫在《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中指出:「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發明,是文明發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們能夠把行政文獻保存下來,把消息傳到遙遠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夠把大量的人口組織起來:它還提供了記載知識並使之世代相傳的手段。」
巴勒克拉夫這段話概括了文字發明的重要意義。首先,文字克服了口語轉瞬即逝的缺陷,能夠把信息長久保留下來,使人類的知識、經驗的積累、儲存不再單純依靠人腦有限的記憶力;其次,文字能夠把信息傳播到遙遠的地方,打破了口語的距離限制,擴大了人類的交流和社會活動的空間;第三,文字的出現使人類文化的傳承不再依賴容易變形的神話,而有了確切可靠的資料和文獻依據。一句話,文字的產生使人類住處傳播在時間和空間兩個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革。這種變革進而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政治上,文字使大規模的行政統治成為可能,法律政令、官僚系統都有可以有效地組織起來;在經濟上,文字促進了社會生產,並使不同地點、不同地域間的經濟交往變得簡單方便,商品經濟因此而獲較大發展;在文化上,文字的貢獻尤為突出,人類的精神遺產得以保存和延續,文明因此而得到持續性的發展。總之,文字有效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不同民族所擁有的獨特的文字,都對本民族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以我國為例,秦始皇在統一中國時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的制度,從而大大推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可見漢字在統一的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多麼巨大的作用。
印刷傳播時代:
印刷——東方的貢獻與西方的成就
文字出現以後,人類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手抄傳播階段。手抄傳播效率低、規模小、成本高。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所以文字傳播基本上還屬於政府、官吏以及統治階層的特權。這種情況,直到印刷時代出現以後才有了改變。
印刷時代的到來是建立在紙張和印刷術發明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兩大貢獻。早在公元105年,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就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造出可結實耐磨的植物纖維紙。在公元7世紀的唐代,中國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的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國又先後出現了木活字和造紙術廣泛流傳到東亞和西方各國,為推動世界文明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印刷術的發明標志著人類已經掌握了復制文字信息的技術原理,有了對信息進行批量生產的觀念。但是在中國,由於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制約,中國的印刷事業長期停滯在手工作業和人力勞動的水平上。直到15世紀40年代,德國工匠古登堡在中國活字印刷和油墨技術的基礎上創造了金屬活字排版印刷,並把造酒用的壓榨機改裝成了印刷機,才使文字信息的機械化生產和大量復製成為可能。在歐洲工業革命中,印刷技術不斷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產而進入機械動力和電力生產的階段,印刷時代此時才真正來臨。
印刷機的出現催生了近代報刊,伴隨著讀寫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開始在社會變革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使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夢想變為現實,並使孟德斯鳩、盧梭的言論為人所知;它催生了印刷自由(即新聞自由,英文作press freedom)思想,成為自由民主思想的一大柱石;它還促進了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總之,由於印刷時代的到來,西方的思想面貌大為改觀,進而在政治、文化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傳播學家史拉姆指出:「書籍和報刊同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是聯系在一起的。報紙與政治小冊子參與了17世紀和18世紀所有的政治運動和人民革命。正當人們越來越渴求知識的時候,教科書使得舉辦大規模的公共教育成為可能。正當人們的權利分配普遍感到不滿的時候,先是報紙、後來是電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參與政府。」史拉姆的這段話高度概括了印刷媒介的發展在社會政治、文化和教育領域中的巨大影響。美國社會學家庫利認為「印刷意味著民主」,恩格斯則提出,如果沒有印刷術,就不會有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印刷媒介的重大意義可見一斑。不僅如此,它自己本身也成為一種規模宏大的產業,並迅速成為正在萌芽中的信息經濟的主要部分。
在20世紀,印刷媒介已經高度普及,書籍、報紙、雜志等出版物作為人們每天獲取信息、知識、娛樂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的影響。
電子傳播時代
如果說印刷實現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產和大量復制,那麼電子技術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實現了信息的遠距離傳輸。1837年,美國人塞繆爾·摩爾斯發明了第一台實用電報機。1844年,當美國第一條電報線開通時,摩爾斯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了第一封電報,其內容是《聖經》中的一句話:「上帝啊,你究竟創造了什麼!」
當然,這個奇跡並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盡管如此,人們仍然不能不為這一「時空的超越者」和「閃電般的」通訊工具發出由衷的贊嘆。在電報出現以前,信息的交流與物質的流通、人的流通是等速度的;換句話說,信息的交流也是通過交通工具進行的,書籍、報刊、信件的傳輸並不比人流和物流的速度更快。但是,電子通信工具的出現使得遠隔萬里、重洋阻隔不再成為人類溝通信息的嚴重障礙。1858年,當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宣告竣工時,接近於實時傳播速度的遠距離信息傳遞已經成為現實。
早在電子傳播技術誕生兩個世紀以前,西方的探險家們就開始尋求對地域的突破。到了十九世紀,多范圍的跨國經濟、大規模的殖民體系都已建立,不同地區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人口的流動性也大為整加,因此,信息傳播要求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速率,還要求克服印刷媒介在傳播空間上的缺陷。電報的產生初步滿足了這些要求。此後,隨著電話、電視以及衛星通信的依次問世,信息傳播的范圍和速度出現了質的飛躍。電子傳播技術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的景象,給社會和個人生活帶來極大影響。這種影響首先體現在經濟上。由於地域屏障被突破,商家可以及時了解把握不同地區的市場情況,同時對自身的調節控制也更為便利,經濟組織的彈性和活力大大整強,整個社會的經濟也因此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其次,電子傳播技術在政治尤其是軍事方面也有重大作用,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它都是相當於眼耳鼻舌的重要工具。而就個人生活來講,電話、電視已成為幾乎所有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位置不容取代。
電子媒介為人類傳播帶來的變革並不僅僅是空間距離和速度上的突破。從人類社會信息系統的發展的角度來看,電子媒介還在別的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過去,無論聲音還是影象,其本身都不具備記錄性和復制性,以至於考古學家無法找到他們的「化石」。電子媒介出現以後就不同了,隨著攝影、錄音和錄象技術的進步,人們不但實現了聲音和影響信息的大量復制和大量傳播,而且實現了它們的歷史保存。我們今天考察古代社會時,只能根據文字記錄或考古發現進行想像和推測,而當千百年後的人們研究我們這個時代時,他們則可直接聆聽和觀察我們的音容笑貌。這就使人類文化的傳承內容更加豐富,感覺更加直觀,依據更加可靠。一句話,它使人類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文化傳承的效率和質量產生了新的飛躍。
信息時代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電子傳播技術的突破,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會。所謂信息社會,是指「信息成為與物質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資源,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以信息為核心價值而得到發展的社會」。由於信息與媒介的唇齒關系,媒介在社會中的地位比起過去的時代來更為突出。
新媒介 信息爆炸信息社會全球信息化
媒介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是建立在社會生產力大發展、社會信息系統復雜性提升的基礎上;而媒介的演進,又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語言使人類徹底擺脫了動物狀態,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的產生;文字則使人類文明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印刷和電子技術在工業社會中地位突出,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軍事等諸多方面影響深遠;新媒介的產生,則使地球變為一個小小的「村落」,大大促進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不過,一種社會現象的產生,究竟使媒介工具形式引起的,還是由它的傳播內容引起的,或者是由其他社會因素引起的,要在理論和實證上做出嚴密的結論,目前還是很困難的。我們必須承認,一種媒介的出現和普及,對社會以及人的行為產生的沖擊和影響是巨大的,由於其活動的內在規律和特性,人們在某些方面不得不受制於它;但是如果把社會變革的全部原因都歸結於它,也是不切實際的。

這是我從社會新聞網上找的:
200多年前,在國際領域,伴隨著報紙的誕生,與媒介公信力有關的現象、討論開始出現。
200多年後,在中國本土,社會轉型與和諧社會的語境下,中國氣派的媒介公信力正在發生著理論與實踐的互激,學界和業界開始探索媒介公信力的發生發展規律:媒介公信力的歷史淵源、概念界定、產生機制、判斷維度、功能作用、監督規范――《媒介公信論》(新華出版社,江作蘇等著)一書正是上述議題的書寫。
本書跨越多學科研究領域、採用創新性的研究方法,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立足於現實,求證於歷史,從媒體公信力的界定、歷史的梳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到媒體公信力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實踐,闡明了「責任造就公信力」不僅是一種理論創新,更應成為一種媒介文化。「責任造就公信力」,是貫穿本書的核心思想;「責任」、「信任」與「人」,是貫穿本書的關鍵詞;依據框架理論,媒介框架的責任與受眾框架的信任重復博弈的「責任―信任模式」,是本書的核心理論骨架。
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媒體的市場主體地位、媒體產品的商品性質、媒體從業人員的社會一般經濟人共性,都使得基於人產生的公信力在純潔性和持久方面面臨經常的挑戰。
目前,我國正處於轉型期,社會使公眾處於不確定狀態或有風險之中,公眾不得不更為積極地關注周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對媒介的依賴性增強。為說明這種「依賴性」,作者在導論部分引入了「媒介化社會」這一概念:媒介化社會是一個全部社會生活、社會事件和社會關系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會。媒介化社會的重要特徵是媒介影響力對於社會的全方位滲透,從本質上來講也是人的媒介化、人與人關系的媒介化。
一方面,現代人對周圍環境的認知高度依賴媒介,媒介視野的扭曲和偏差將導致人們對社會認識的扭曲和偏差。另一方面,在市場化的運作條件下,部分新聞媒介機構和工作者受經濟利益驅動,出現媒介道德失范,違背新聞專業理念和職業道德,忽視社會價值,過分追求炒作效果和經濟利益的現象。
20世紀50年代以來,媒介公信力研究即成為國外大眾傳播研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研究領域。媒介公信力的概念在我國大陸使用的時間較短,在我國的公信力的研究中,大眾傳播媒介被視為概念主體,因此,媒介公信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於大眾媒介公信力。
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
第四章《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是全書的核心和精華部分,作者引入源自貝特森的「框架」理論以及關於知覺與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型――社會基模,闡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場機制,建構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斷維度,實為新聞傳播領域研究方法的突破與創新。
首先,闡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場機制,媒介公信力的產生是媒介框架與受眾框架的重復博弈。
新聞框架是新聞工作人員、消息來源、受眾、社會情境之間互動的結果。媒介框架其實就是一種意義的構建活動。新聞工作者將自然事件(未經人為加工處理)轉換為社會關注事件,並在考慮這一事件的公共性質與社會意義後,再將其轉化為新聞報道。在此轉換與再轉換的過程中,新聞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經驗(框架)將事件從原有情境中抽離,另一方面則將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聯結(或再框架化),產生新的情境意義。
受眾框架是指受眾在接觸媒介時,他們的認知基模會影響對新聞報道內容的選擇、解讀與判斷。
媒介框架與受眾框架的反復博弈,導致了最後形成新聞報道的流程:客觀事實→媒介組織框架→記者個人框架→文本框架→編輯個人框架→新聞報道。
媒介框架與受眾框架的互動關系是一種博弈活動,這種博弈活動要持續下去,需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媒介框架與受眾框架之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關系。從信任的博弈論模式來看,如果在媒介框架與受眾框架的初次博弈中產生了初步的媒介公信力,這種程度的媒介公信力又能使後續的博弈能夠發生,如此反復,就能在不同博弈階段形成程度不等的媒介公信力。
其次,進行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斷維度分析。
在傳播學術界,學者們基本上是沿著媒介(傳播渠道)和消息來源兩個外延來進行公信力的判斷維度探討的。
本書則對消息來源公信力、媒介(傳播渠道)公信力、媒介機構公信力、媒介產品公信力四個外延的維度構成情況進行論述。作者依據框架理論,建立媒介框架的責任與受眾框架的信任重復博弈的責任――信任模式,即「責任造就公信力」。對媒介公信力的維度判斷,更傾向於媒介框架的內涵分析,即公信力包含以人為本、內容真實、導向正確、形式親和四個維度,分別對應媒介組織框架的記者框架、編輯框架和文本框架等。
媒介公信力的內涵、實質與價值
媒介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種,是媒介的一種客觀屬性,同時,媒介是整個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其在社會活動過程的行為和表現特別是它的新聞傳播活動直接面向公眾,要靠公眾來評價,因此傳媒的公信力也離不開公眾的主觀評價。
我國媒體影響力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公信力、權威性、接觸率、指導性、貼近性等。媒介公信力的具體內涵包括新聞是否真實、客觀、公正、公平等,媒介是否符合專業規范和具有職業操守等。
媒介公信力實質是受眾和新聞媒介機構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履行社會契約承擔社會責任而展現的信任力和責任力。它一方面反映了受眾對一媒介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該媒介在受眾中的吸引力、影響力、號召力、引導力,是媒介的社會皮膚,是媒介競爭的關鍵,是媒介追求的目標,包含以人為本、內容真實、導向正確、形式親和四個方面。
本書的第三章敘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價值表現與現實表徵,並指出當代社會媒介公信力的異化。
媒介公信力在價值層面表現為社會價值和專業價值的統一,新聞職業道德與社會倫理的統一,公正傳播與社會正義的統一,社會進步與媒體地位的統一。同時,公信力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媒介專業主義的體現,對媒介政治、經濟和文化功能的發揮具有決定性作用。媒介公信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以人為本,即要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內容真實,即准確客觀地報道事實和反映世界;導向正確,即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形式親和,即傳播形式和方式能夠為受眾所接受。
然而,隨著媒介生態環境的變化,媒介公信力在當代社會發生了異化,出現了虛假新聞、煽情主義新聞、有償新聞和虛假廣告等嚴重損害媒介公信力的現象。
因此,不僅要從理論層面認識到媒介公信力對於社會的重要價值,對於媒體的重要意義,還要認識到部分媒體發生「異化」嚴重損害媒體公信力的現狀,必須重塑媒介公信力的核心價值,堅持媒介公信力的四項標准。
其中,以人為本是公信力的根本目的,內容真實是公信力的第一要義,導向正確是媒介公信力的保證,形式親和是媒介公信力的外在體現。

這是一個人博客上的:
首先,促使媒介不斷進行發展和革新的最直接動力來自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交流溝通的范圍不斷擴大,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量同時增大,從而使得一些原先的傳播媒介的局限性暴露出來,促使新的傳播革命的爆發,進而產生出一種新型的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媒介。如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邁進,催進媒介傳播由語言文字傳播時代走向了印刷傳播時代。但反過來,傳播媒介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如秦始皇頒布的「書同文,車同軌」,這就意味著文字的出現及統一更利於統治階級集中管理國家。印刷傳播時代的到來,報紙、雜志、書籍大量的進行印刷和復制,孟德斯鳩、盧梭的一些重要思想就是通過這些媒介被人們所知。由此也可以看出,傳播媒介使文化得以傳播、傳承和沿襲,因此說,一部傳媒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其次,媒介變革的決定力量取自於科學技術的每一次變革。科技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傳播媒介的每一步飛躍。筆墨紙硯和印刷術的發明帶來了印刷傳播時代,光電影像等技術帶來了電子技術傳播時代,計算機的高速發展使傳播媒介發生了全方位劃時代的變革,社會也進入了信息時代。可見,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傳播媒介發生突變,傳播媒介本身也會率先引進新技術來變革自己,使傳播媒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能有開拓新的空間,但同時,傳播媒介反過來也會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再次,傳播媒介的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新生與消亡的過程,一個新媒介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一個傳統媒介的消失。它們是一個共同演進,不斷融合的過程。新媒介往往具有傳統媒介沒有的優勢,但它的一些特點又是對傳統媒介的兼並,如多媒體就是集文字、聲音、視頻、圖像等元素於一體,正如報紙網站大多是在傳統報紙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動,添加了視頻、讀者互動、讀者反饋等。但同時報紙面對著報紙網站的挑戰,也在吸取新型媒體的介質形態和受眾理念,不斷的改進和變革,如注重民生新聞,深度報道、增強與讀者互動等。再者,數字雜志、報紙網站、數字電視等的出現也說明了傳統媒介正與新媒介進行融合,利用新媒介的優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實力。傳統與新型媒介的融合和匯流正是媒介本身發展的一條規律。
最後,在《傳媒》雜志上的月度聚焦欄目里看到這樣一個觀點: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媒體前所未有的整齊劃一的表現可以理解為,中國傳媒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對於這個比喻,我覺得很形象。在這個大傳媒時代,任何媒體都不是單一和孤立的,它們必定是互相合作,搭建一個共有的資源平台,將資源和媒體力量發揮到極致。比如一條資訊會被許多家媒體報道和播報,總而形成一種強大的氛圍和影響力,也就早就了傳媒熱點和焦點。在汶川大地震中,正是各個媒體形成了一股合力,使官方和民眾、災區和全國人民、社會各個組織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協調。當然,傳媒的這種合力也成了一股巨大的動力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然後你在百度文庫里打「媒介技術的發展史」也會有一個ppt
然後你在豆丁網文庫里打「媒介的發展史」也會有一個ppt

OK,差不多就這些,剩下的自己努力加油!

2、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有哪些?

特點:

1、交互性較強:在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受眾可以自主的參與到傳播系統中,交互性較強。

2、海量化信息承載功能以及信息碎片化:新媒體憑借強大的技術手段使得海量化的信息以簡短精煉的形式得以存貯於平台上,信息傳播較為碎片化。

3、資源的可共享性:在互聯網上,例如百度文庫、優酷視頻是一種不限地域、行業、年齡等的資源共享平台,用戶可以上傳和下載互聯網資源。

4、超文本、超鏈接的應用並提供多媒體支持:新媒體支持很多文件格式而超文本與超鏈接則使得網民方便快捷的使用網路資源。

5、個性化與主動性較強:網民可以主動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基本上不受時空限制,個性化極強。

6、虛擬社群化:網路社交是繼網路興起後發展起來的,是在網路上建立一個虛擬化信息的傳播環境,使用的用戶構成了虛擬的社群。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利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2)新媒體的傳播的歷程擴展資料: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

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3、新媒體是如何進行新聞傳播的,它們具有怎樣的傳播特徵

新媒體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媒體。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1.新媒體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礎上。新媒體主要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衛星網路、移動通訊等作為運作平台的媒體形態,它包括使用有線與無線通道的傳送方式,比如互聯網、手機媒體、移動電視、電子報紙等、如果說傳統媒體是工業社會的產物,那麼新媒體就是信息社會的產物。
2.新媒體在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是多媒體。新媒體的信息往往以聲音、文字、圖形、影像等復合形式呈現,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進行寬媒體、跨時空的信息傳播,還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互動性等特徵。
3.新媒體具有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徵。受眾接收新媒體信息,大多不受時間、地點場所的制約,受眾可以隨時通過新媒體在電子信息覆蓋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信息。
4.新媒體在技術、運營、產品、服務等商業模式上具有創新性。新媒體不僅是技術平台,也是媒體機構。與傳統媒體相比,變化的不僅僅是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更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5.新媒體的邊界不斷變化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
傳播特徵:

1.全時傳播。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有四個發展階段:定時、即時、實時、全時,全時傳播指的是信息隨時可以進行發布。
2.全域傳播。地域和空間限制越來越少,只需要設備和傳輸信號,就可以發布信息。
3.全民傳播。傳播不再是機構、媒體單位的事情,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誰都可能是記者、編輯。
4.全速傳播。傳播速度比舊媒體快,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
5.全媒體傳播。傳播信息不單是文字或者圖片,還附有音頻、視頻等多觸覺通道。
6.全渠道傳播。客戶端多樣化,比如電腦、手機、簡訊等都可以進行信息發布。
7.全互動傳播。新聞的線索搜集、采訪、發行等一系列活動,所有用戶都有機會參與進去,並且在事後可以發表評論。
8.去中心化傳播。不存在類似於「頭版頭條」這樣的狀況,不同受眾可以選擇出很多主題進行討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新媒體使新聞多元化。
9.去議程設置傳播。信息傳播不再是比較固定的用詞模式,不同的消息發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語言的習慣進行傳播。
10.自凈化傳播。雖然在新媒體的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傳播面積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會有相關人員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誤會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4、新媒體的傳播學的途徑有哪些

新媒體傳播是利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介質進行傳播,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5、電視新媒體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
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

6、新媒體的發展歷程經過哪幾個時代?

新媒體發展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發展而言的,「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媒體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和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分別代表著傳播發展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

7、新媒體傳播特點有哪些?求科普

新媒體時代的已經慢慢的向我們推進,很多的信息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做好傳播,也充分的表現了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及優勢。隨時隨刻關注信息,讓更大的人們了解最新狀況,下面是廣告買賣網整理的關於新媒體時代的五大重要特點:
(1)、傳播方式從單向到雙向的轉變
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單向、線性、不可選擇的。它集中表現為在特定的時間內由信息發布者向受眾傳播信息,受眾被動的接受,沒有信息的反饋。這種靜態的傳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動性。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是雙向的,傳統的發布者和受眾現在都成為了信息的發布者,而且可以進行互動。比如北京的交通廣播電台,這兩年發展非常好,原因就是在於通過簡訊這種方式加強和受眾的互動,使得信息變得更有價值,同時,聽眾也強烈地體會到一種參與感,主動性和積極性被空前的調動起來。信息的互動性也使得受眾實現被動到主動的改變。
(2)、傳播行為更為個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傳播方式,使得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個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信息。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個性化的傳播方式一方面讓眾人體會著發布信息,影響他人的快感,同時也帶來了個人隱私泛濫,內容良莠不齊的弊端,為管理帶來困難,也為受眾的信息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從固定到移動的轉變
無線移動技術的發展使得新媒體具備移動性的特點,用手機上網、看電視、聽廣播,在公交車、計程車上看電視等越來越成為普遍的事情。隨著3GG技術的到來,移動性的特點將成為未來新媒體的主要特性。
(4)、傳播速度實時化
技術的發展使得新媒體可以實現實時的傳播,不再需要復雜的剪輯和煩瑣的後期製作與排版,技術的簡單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實現實時傳播。這一優勢是任何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目前一些大的門戶網站基本上都可以實現聲音和視頻音頻的實時傳播,時空的距離被縮小的最小。
(5)、從單一到交融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傳播內容方面更為豐富,文字、圖像、聲音等多媒體化成為一種趨勢。與此同時,交融性還表現在終端方面,一部手機不僅僅可以用來通話、發簡訊,同時還可以用來聽廣播、看電視、上網,多種媒體的功能集合為一身,而這些功能的實現是以互聯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等多種網路的融合為基礎的。另外,新媒體也打破了地域化、國界化等,正像陽光文化集團首席執行官吳征:「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

與新媒體的傳播的歷程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