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學院新媒體如何加強影響力

學院新媒體如何加強影響力

發布時間:2021-01-21 19:34:02

1、如何擴大學校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所謂科技成果轉抄化能力,指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科技成果(或專利技術)轉化為產品,並實現商品化、規模化、國際化,最終形成科技產業的能力.
1、國家制定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導向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
2、和地方各級人民應當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財政、稅收、產業、金融、采購等政策協同,增強和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環境。
3、國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推動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體系。

2、如何運用新媒體擴大大學的影響力

?

3、如何加強專業的社會影響力或吸引力

這個問題一句兩句說不清。不過,我試著告訴您。專業的社會影內響主要看專業對社容會的用處,也就是它的使用性。這是從自然發展角度上講。當然,也有一些專業,如地質,地理,哲學,等,這些專業的民間的自然需求差,但涉及社會利益,政府就會加大投入。此外,還有一些政府根據政策進行的人為調控,如,上世紀50年代,國家要發展經濟,需要科技,故對理工科專業大力扶植,加速推動國家工業現代化。又如,80年代,國家進行經濟改革,引入市場經濟,經濟管理專業開始吃香。
所以,您如果是機構,您要想讓您的專業讓更多的人知道,除了要加強專業建設(引進好的教師和設備等),還要進行公關(獲得政府和百姓的認可)。您如果是個人,您要把您所學專業與社會上對這一專業的特別需求結合起來,向這一需求進一步靠近,強化專業的細節。
法國聚寶緣

4、如何提升新媒體影響力

新媒體傳播有助於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提升。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一系列符號的參與,最具代表性的有文字、圖像、聲音等,而在媒體傳播。

5、如何運用新媒體來增強宣傳效果?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

6、如何打造一個優秀的校園新媒體平台

為你奉上,請參考!
新媒體時代下校園媒體的團隊建設摘 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需要社會的各個方面協調、全面、平穩、可持續發展。高校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發源地,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當今時代加強高校校園媒體建設,整合資源優勢,提高服務水平,打造校園媒介品牌,更好地為師生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高校努力,具有時代賦予的特殊意義。

傳統的高校校園媒體主要有校園報刊、雜志,校園廣播和校園電視,其中以校園報刊雜志的種類和數量最多,既有學校黨委機關報,又有職能部門和各學院舉辦的報刊雜志,還有大量大學生自己創辦的報紙。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強大,絕大部分高校都辦起了新聞網,成為加強高校宣傳思想的又一重要陣地。實踐證明,校園媒體作為校園特有的輿論宣傳工具,在大學生生活、思想教育以及學校校園文化等方面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如今的高校亦是遠非昔日簡單、純凈的「象牙塔」了。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時代背景下,校園媒體的團隊建設成為我們所面臨的新課題之一。

關鍵字:校園媒體;運行機制;全媒體;團隊建設

一、校園媒體的體制

校園媒體中存在著一批有著屬於自己的新聞理想的年輕人,而正是這批年輕人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在校園媒體這個特殊的陣地實踐著自己的新聞理想,他們需要建立成為這樣一支團隊,一支擁有與社會媒體相差不多的、可以高效有條不紊運轉的團隊,而這樣一支團隊需要的是相對健全的體制和管理模式,以及校園媒體所特需的培養機制。

1、校園媒體的定位

首先應該給校園媒體一個定位。大學校園里存在各種各樣的社團,大體一類為「民間社團」(學生自發成立、自我管理、自行運作的社團),如各種文學社;另外一類為「官方社團」(在相關校方機構,實際中多為校團委直接領導的學生組織),如接受校方的直接監督和指導的學生會。有別於內部層次明晰、權責分明的「官方社團」,「民間社團」由於其成員多是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來,同時工作范圍的局限和活動數量的相對稀少決定了他們內部組織的鬆散,進而又導致了工作相對效率的低下。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分屬於不同部門管理。媒體之間相對獨立,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都有各自獨立的一套班子,都要建立自己的通訊員隊伍,分別采寫各自的稿件。除校報在出版質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對規范以外,其它幾種媒體管理鬆散。新聞資源沒有整合,媒體之間缺少互通,出版(播出)時間也沒有協調一致。因此新聞簡單、重復、撞車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校園媒體人力、物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基於以上定位思考,不難發現,實際上校園媒體在校園中這個具體而微的小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她不僅要作為傳達學校官方意見及態度的主要「喉舌」,同時又要以一個媒體人的姿態來面對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不理想事件。如何能巧妙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成為其能否生存下去以及以什麼樣的狀態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2、從社會媒體看向校園媒體

許多人都熟悉「從一粒沙看見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見天堂」這句詩。它出自英國詩人兼當時最勇猛的社會批評家布萊克的長詩《天真之兆》的起首句。在這首詩里,它的結尾句也同樣擲地有聲:

我們被引導 去相信謊言

當我們看卻不經過雙眼;

它在黑暗裡生也在黑暗裡亡

當靈魂在光照里卻欲沉睡。

在這里,「我們被引導 去相信謊言」最可以用來當作今天媒體批判的指針。我們通常都習慣的相信媒體是公正、客觀的在呈現試試。這種媒體的客觀性當然不能完全否認,但在許多事情上,媒體也確實在政治操縱下,扮演、偏見和歧視擴大再生產。新聞記者進入這個體系,除非他們向那種意識形態壓力屈服,內化成自己的價值,否則即無法生存。那些不屈服的,即會被掃地出門。其實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存在與社會媒體,在校園媒體中亦是存在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篇有政治敏感度的文章如果拿捏不好,就會被和諧掉;一個得不到學校支持的邊緣性校園媒體同時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解散或重組到其他媒體中。媒體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很大程度上,現在有不少校園媒體與學校上級交流的很頻繁,而忽視了我們絕大多數校園媒體是為同學們服務的,其實我們應當加強與同學們的交流,建立及時反饋機制,積極的與校內媒體溝通交流,還應通過校媒這個平台多與全國各大高校交流,建立一種校園媒體的聯合與信息共享。有人形容校園媒體是帶著枷鎖在舞蹈,而比較積極的新聞人的看法是,至少我們還可以舞蹈,因此,尋找對策,突出重圍就成了這些舞蹈者們不斷思考的話題。不管在校園媒體受到種種限制的前提下這些舞蹈者們能不能成功突圍,這些思考都顯得彌足珍貴。3、社會媒體帶來的反思

《南方周末》曾經做個這樣一個新年的特別策劃,展開想像的翅膀,2020年的中國會怎樣,2020年的世界會怎樣?其中就包含著校園媒體的發展。

批評和贊美分列正義天平的兩端,任何一端都不能有所偏倚。

長期以來,大學校園新聞媒體的天平一直處於失衡狀態,浮誇的贊美泛濫成災,而真正關乎痛癢的媒體聲音卻少之又少。這種失衡狀態,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恭維的原始渴望,「體制」也希望自己被歌頌和贊美。體制終究是人創造的,對體制的贊美終究是對人的贊美。可是,人性有弱點。當一個人長期被贊美的聲音所包圍,他會無可避免地陷入麻木,甚至上癮的狀態,他只能聽得進贊美的聲音,這樣他才會身心舒適,無憂無愁。「體制」同樣有弱點,世界上沒有那一種體制是完美無瑕的。當體制里的人們都被贊美的聲音催眠而進入麻木、上癮的狀態,體制也就無可避免地自我陶醉,昏昏欲睡了。「人」為什麼會得到贊美?因為「人」掌握著令人敬畏的公權力,「人」掌握著支配資源的權利,「人」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體制為什麼會受到贊美,因為體制內每一個層級的人們都在一定范圍內掌握著支配資源的權利和話語權,別人不敢不贊美體制。掌握著公權力的人是不願意聽到「不和諧」的聲音,縱使這些不和諧的聲音是出於善意,就像那個沒穿衣服的皇帝只願意別人贊美他的衣服漂亮一樣。拒絕批評的本質是不願意被監督,「體制」很自信,它覺得自己可以「馬不揚鞭自奮蹄」,可以不斷地自我完善,日臻完美,它卻不知道一個常識:世界上所有的體制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如若有一天,天平瞬間恢復平衡狀態。稚嫩的聲音告訴「體制」,若不能批評你,那麼所有的贊美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而那些贊美的聲音是會迷惑你的思想。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園媒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校刊和校報,校刊和校報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傳」、就是歌功頌德,還有就是拿來墊桌腳。那麼十年後的大學校內紙媒還是這樣的嗎?那上面會出現批評學校職能部門不合理做法的稿件嗎?會允許「同性戀」學生的照片出現嗎?會允許刊發社評嗎?二、全媒體的傳播發展對校園媒體團隊建設帶來的影響

1、關於「全媒體」

(1)「全媒體」的概念

雖然全媒體的概念並沒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但近一年來,「全媒體」的說法開始風靡新聞、出版界,它來自於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

(2)對全媒體的理解

根據「全」的兩個含義,全媒體有以下的兩種理解:

①完備、全面,指盡可能多的單一形式媒介載體的綜合體,是包括眾多媒體形式的「個體」概念。②整個,是一個集體概念,是隨著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普及從以前的「跨媒體」逐步衍生而成的,體現了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體互相融合、互動的趨勢。我們可以把「全媒體」理解為: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的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路、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

(3)全媒體的價值特點

①全媒體是載體形式、內容形式以及技術平台的集大成者。從傳播載體工具上分可分為: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星通訊等等;從傳播內容形式上涵蓋了試、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從所依重的各類技術支持平台來看,除了傳統的紙質、聲像外,基於互聯網路和電訊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體技術等等。②全媒體包容個體的特性。它並不排斥任何一種單一表現形式的媒體,它視單一形式的媒體為「全媒體」中「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整合運用全媒體的同時仍然很看重各種單一媒體的核心價值特性和優勢。③全媒體的「全」體現在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它的傳播面廣泛,互相整合填充人們行為的各個注意力空間。④「全媒體」的大而全,在以受眾需求導向下表現為超細分服務。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類型,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渠道,實現最佳效果。舉例來說,對同一條信息,通過「全媒體」平台可以有各種紛繁的表現形式,但同時也根據不同個體受眾的個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現的側重點來對採用的媒體形式進行取捨和調整。2、校園媒體的存在形式

高校校園媒體主要包括校報、校園廣播、有線電視和校園新聞網等形式。其中校報和校園廣播是校園媒體的傳統形式,有線電視和校同新聞網是隨著校園有線電視和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校園媒體形式。

(1)校報

校報是高校黨委的機關報,也是校園媒體中的主要形式。校報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為載體,便於反復閱讀和做深度報道,言論、述評也是校報發揮作用的有效體裁。各地高校校報成立了校報協會等機構,定期組織業務研討、培訓、評獎等活動,因而校報成為校同媒體中管理最為規范、新聞效果最佳、發展最為成熟的一種媒體。

(2)校園廣播

校園廣播是校園媒體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形式,也是校園新聞傳播的主體。校園廣播具有短、平、快的優勢,能夠達到有聲廣播和時效性的較好結合。校園廣播是較為鬆散的一種校園媒體形式,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一般在早鍛煉和校園文體活動較為集中的時段播出。

(3)有線電視

它在校園媒體中的出現,使校園新聞的視覺沖擊力和現場感大為增強,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校園媒體形式。多數高校的有線電視每周播出一至兩次。有線電視的觀眾也由最初以教職工為主擴展到全體師生員工。由於各高校對有線電視媒體的重視程度不同,管理體制各異,因此有線電視播出的時間、內容、形式隨意性較大,電視媒體的長處和優勢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4)校同新聞網

校園新聞網是隨著高校校園網路的建立和運行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校園媒體形式。校園新聞網具有隨時更新、滾動播出、信息豐富、圖文並茂、迅速快捷等特點,由於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校園其它媒體的時效性、直觀形象性以及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一經出現就受到校內受眾群的歡迎和青睞。校園新聞網使校園媒體的受眾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新聞傳播觸角已經覆蓋了整個社會,因此也成為高等學校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學校影響、提高學校聲譽最具潛力、最活躍的一種媒體形式。

3、校園中的「全媒體」

在全媒體迅速成為一股強流之時,高校校園媒體更是離不開這次變革。

作為校園媒體,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多種媒體形態爭奇斗艷的今天,預示著資源整合與媒體交融的全媒體時代儼然已經到來。在社會媒體實踐先行的經驗借鑒下,校內媒體則更應利用這一契機謀求新的發展途徑、突出重圍。據悉,在今年上半年南京理工大學全媒體聯盟成為各大高校媒體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大學第一家全媒體機構誕生。 南京理工大學全媒體聯盟主管單位是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由校黨委宣傳部網路主管擔任指導老師,由南京理工大學鍾聲網、南京理工大學校報記者團、南京理工大學先風電視和南京理工大學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以聯盟形式組成。采訪到揚州大學《揚大青年》主編包雨朦同學,她表示「揚大也在進行媒體整合,漸漸適應全媒體的傳播發展,但是目前因為時間短,機制上還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他們將不斷改進實現更好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學校都在嘗試向全媒體傳播去發展,大部分整合部門因為時間短、自身不成熟,再加上各個媒體成立時間已久,早已形成了自己內部的一套完整的體制,很難打破。那麼如果我們要將全媒體的發展在校內媒體中進行到底的話,就應打破原來的運行機制,將各類媒體整合在一起,並且將其進行有機的聯系,讓各個媒體在工作上形成一種流程上的完美銜接,自然而然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各個媒體之間也就有了必然的交流、接觸和合作了。各成員社團以項目導向型模式進行合作運行,既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7、急求一篇「新媒體對大學生活影響」的主題策劃書,謝謝。

引言:
處於新時代,和互聯網打交道已經稱為了新一代大學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了。或者說可以把以前的文盲換個詞彙問問新時代大學生是否有互聯網盲了。互聯網用它的方便快捷、安全、經濟、省時、寬松自由等特點迅速俘虜了新時代的心,用其獨特的功能和魅力強烈吸引著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學生群體。互聯網是新時代下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最有效快捷的放大器。 新媒體是相對於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傳統媒體而言的,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信息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作為平台,以有線和無線作為傳送方式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媒體形態。互聯網和手機是大學生常常接觸的新媒體。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以悄無聲息潤物無聲的姿態潛移默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娛樂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力,對於了解新時代的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認知世界的角度有重大意義,進而對於學校社會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的現狀及其影響 調查總體上顯示出了如下特點:接觸時間早,上網時間長,信息獲取重要通道,冷眼旁觀多參與少,信息瀏覽較健康等五大特點。 具體闡述如下:大部分大學生在他的初中時期甚至小學時期就開始接觸網路。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經濟基礎的厚實,電子產品迅速普及,幾乎人手一3G手機,電子產品大范圍普及為大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使得學生接觸新媒體的時間大大提前。新媒體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對於自身從互聯網獲得信息,一半左右的學生會通過自己的綜合判斷來得出自己的想法,不是很簡單的去相信網上的言論。依賴於用互聯網來獲取新聞等信息,只是鑒於互聯網的信息的及時和信息檢索的便捷。但是對於互聯網上的一些活動(譬如人肉搜索、惡搞圖片、散步虛假或恐怖消息、網上言語謾罵或攻擊等行為)採取的多是冷眼判旁觀的態度。有騎士透出冷眼,看熱看鬧的魯迅筆下無形中提起的脖子的國民(網民)形象。對於不良信息(各種門事件、未刪節版)具有選擇性拒絕。對於新興詞彙,60%的學生有較清楚的了解,說明時代學生時刻關注網路新動態,做到知道了解卻不參與的姿態。對於網路,當代學生報的是什麼態度呢?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網路是虛擬的,但以誠待人,不自欺也不欺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休閑類網站,時事新聞類網站是常閑逛的地方。學習技術類的網站,卻乏人問津,是網站的泛善可陳還是學生本身的不善喜歡,更多的是後者。同時,隱隱透出色情暴力網站肆虐侵襲的危險(22%的人瀏覽過色情暴力網站)。時下流行的博客漸漸有了沒落的傾向。一半人有博客,一半人無之。且對博客的關注度較低,僅達到25%,而在這關注的人其中,走馬觀花的居多,留言評論的少的現狀。官方媒體、草根網路媒體、海外媒體到底哪一個對於大學生來說更具有信服力呢?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有著自己理性的判斷,往往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得出屬於自己的判斷。網路在當代,究竟有積極還是消極的影響?97%的人持肯定意見,認為網路有助於打擊腐敗,人民維權。但同時,網路有必要也需要監管,這是絕大部分人的意見。但目前為止,有關部門採取的設置關鍵字過濾、屏蔽境外網站、推廣安裝不良信息過濾軟體等對於凈化網路環境問題的處理方式覺得僅僅是出發點好而已,這些措施不得民心。應當採取更有效和更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來監管網路。 總體來說,幾乎所有大學生每天均抽出時間在新媒體上獲取信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受到新媒體的影響深遠,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舉足輕重。
二、對於新媒體對於大學生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原因分析 新媒體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給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了一些不利影響。新媒體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大因素導致產生這一現象。首先是電子產品大范圍普及為大學生使用新媒體技術奠定了物質基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稱為大學生必備的東西。而新媒體作為大學生最常接觸的媒體,用他的超大容量的信息存儲和迅速准確的便捷搜索稱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甚至是主要途徑,幾乎所有大學生每天均抽出時間在新媒體上獲取信息。同時,讓大學生對電腦產生了依賴感,只要一想起查什麼資料,立馬蹦出來的是google、百度、搜狐、雅虎等幾大搜索引擎,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新媒體對於大學生生活的滲透更加的完美和徹底。另一方面,新媒體作為交流手段,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迅速俘獲了大學生的心,稱為交流的新寵。發簡訊和打電話、聊QQ成為了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主要溝通手段。學習上需要很多的資料無形中為新媒體進入大學生生活提供了機會。不少學生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來達到輔助學習的目的,使用電腦和網路查資料完成作業。同時,由於大部分大學生生活的迷茫由此引發的游戲和電視劇的盛行,利用新媒體技上的娛樂來度過自己的課余時間,更進一步加深了大學生和新媒體的聯系。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新媒體成了大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發揮著它巨大的或消極或積極的影響。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新媒體技術給大學生生活、學習、思想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在新媒體技術背景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引導大學生理智、科學地使用新媒體,合理利用新媒體的積極因素、努力消減其不利影響,讓新媒體為大學生的思想進步、健康生活、學習成長服務,同時利用它實現對大學生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同時大學生自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自覺,管好自己。第一,引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大學生有效利用網路的積極因素,為其健康、便利、快捷生活服務。利用手機鬧鍾和備忘錄的功能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通過校園網和手機報等渠道舉辦文體沙龍校園定期見面會,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通過食堂和樓宇電視介紹膳食與健康常識,確保營養合理、進餐定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通過電子雜志宣傳吸煙、酗酒、網癮的不良影響,建議學生安裝防沉迷插件,改正或防止吸煙、酗酒、沉溺於電子游戲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第二,引導大學生藉助新媒體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引導大學生藉助新媒體獲取更多有益於其學習成長的知識與信息,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引導其在合理使用新媒體提供信息的前提下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大學生自己也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會鑒別新媒體中的信息,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其法紀觀念,提高其道德素質。藉助學校的引導和監督外力,加上自身的努力修養的內力,使得新媒體稱為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良好有益助力!

8、如何借力新媒體提升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在這個信息內容復雜、信息量巨大的時代,新媒體依靠著各類科技產品和科學技術的支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中,我國傳統媒體如何求發展,是當前媒體界都在深思的問題。特別是電視媒體,電視一直是信息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它依靠直觀的影音形式、傳播速度快速、文化層次限制低的特點贏得了大量的青睞者。

與學院新媒體如何加強影響力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