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流的綜合協調控制模式有哪些特點
信息化的運用 現代物流的特點就是在傳統的物流基礎上,引進了高科技手段,即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聯網,對物流信息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確率提高、庫存減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傳統物流的功能。信息取代了傳統物流中「運力」的第一要素的地位,物流信息系統將是現代物流賴以發展的重要支柱。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使企業反應更迅速、作業更規范、服務更全面、功能更多樣、信息更現代化。
2、電子商務企業信息流管理存在哪些
電子商務這一新型商務模式給民營中小企業帶來了無限的機遇與新的挑戰,在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競爭,大力營造電子商務環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3、汽車生產線上生產流程與信息難以控制,無法實現物流與信息流的同步,造成嚴重生產率低下,怎麼辦
目前大部分公司都開始採用柔性自動化生產,流程上根據系統設計的工藝路線和數據位會自動實行走向,SIEMENS MOBY I 可以實現,例如車身自動轉接、信息即時存儲功能,最後通過PLC控制自動化依據信息讀取,完成生產指令進行相應操作。
4、如何管理百度信息流定向包
就是新建定向包,根據產品定向人群、年齡、興趣愛好、搜索詞、地域、展現時間。
另外百度信息流的牛逼之處是結合百度大搜數據,如果你玩過大搜,可以通過擴詞來做信息流,更精準。
5、管理信息系統中信息流和實物流的相互關系在哪些地方體現?
在很多ERP專業書籍中都提到了「ERP管理企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實際上,ERP系統僅僅處理信息流,物流與信息流相互拉動,資金流和信息流相互拉動,物流通過信息流與資金流相互拉動。理論上講,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是相互匹配,協調統一的。但是,在ERP的實際運行中往往不盡如人意。首先,企業存在的價值在於創造財富,因此企業必須創造利潤。因此,必須實現資金流(不是現金流)的增加。百度:通常,企業將產品發運給客戶,客戶以某種形式簽收後,ERP系統形成應收信息。應收信息拉動現金流的流入。同理,企業接收供應商的產品,企業以某種形式確認後,ERP系統中形成應付信息。應付信息拉動現金流的流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物流與信息流,資金流經常產生差異,這里的差異通常包括兩類,一類是人為錯誤產生的,如發貨錯誤,轉帳數量錯誤等;另一類是系統錯誤,如糧食在運送過程中會揮發水分,導致發運數量與接收數量不一致等。其次,企業生產過程為了避免浪費,必須實現物料總量的一致和產品的增值,即使用原料加工成成品,只消耗必須數量的原料,生產出對應的產品,並保證產品的總體價值是大於原理總體價值的。通常,ERP系統產生物料轉移和加工信息,生產人員根據相關信息完成物料轉移和加工操作。生產出來的產品,物流入庫帶動庫存信息的增加。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物流與信息流是不完全同步的,而且時常是產生差異的。這種差異包括兩類,一類的人為錯誤產生的,如拿錯物料,物料丟失;一類是系統固有的,如化工生產過程中,原料成分的不穩定導致產成品的數量不穩定。這兩者都會導致庫存的贏或虧。那麼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面臨著抉擇,選擇物流,信息流,還是資金流。這裡面的選擇並不意味者拋棄另一方,而是以哪一方為主的問題。
6、控制信息流是什麼?
信息流是指在空間和時間上向同方向運動的一組信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由許多信息流組成的。公司內部計劃指令的傳達、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公司外部環境諸因素,如供應商、顧客、投資者、政府管理部門、公眾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互動構成了各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縱橫流動的信息流,形成了公司信息網,是公司的神經系統。
7、簡述信息管理的定義和實質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IM信管)是人類綜合採用技術的、經濟的、政策的、法律的和人文的方法和手段以便對信息流(包括非正規信息流和正規信息流)進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效用價值為目的的一種活動。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狀態和運動屬性的表現形式。
「事物」泛指人類社會、思維活動和自然界一切可能的對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系。「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包括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思維的和社會的運動。「運動狀態」是指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變化所展示的特徵、態勢和規律。
信息一般經由兩種方式從信息產生者向信息利用者傳遞。一種是由信息產生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稱為非正規信息流;另一種是信息在信息系統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稱為正規信息流。
所謂信息管理,是指對人類社會信息活動的各種相關因素(主要是人,信息,技術和機構)進行科學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的過程。
它既包括微觀上對信息內容的管理——信息的組織,檢索,加工,服務等,又包括宏觀上對信息機構和信息系統的管理。
通過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採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保證信息系統有效運轉的工作過程。既有靜態管理,又有動態管理,但更重要的是動態管理。它不僅僅要保證信息資料的完整狀態,而且還要保證信息系統在「信息輸入一信息輸出」的循環中正常運行。
信息管理是人類為了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而進行的社會活動。它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遷,人類思想的進步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和必然趨勢。
(7)如何管理信息流擴展資料:
一、管理特徵
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種,因此它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徵。例如: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的對象是組織活動,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等等,這些在信息管理中同樣具備。但是,信息管理作為一個專門的管理類型,又有自己獨有的特徵:
1、管理的對象是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
2、信息管理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之中,有其自身的管理,同時支持其他管理活動。
二、時代特徵
1、信息量迅速增長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日益頻繁;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廣泛;組織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以至信息大量產生。同時,信息組織與存儲技術迅速發展,使得信息儲存積累可靠便捷。
2、信息處理和傳播速度更快
由於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處理和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
3、信息的處理方法日益復雜
隨著管理工作對信息需求的提高,信息的處理方法也就越來越復雜。早期的信息加工,多為一種經驗性加工或簡單的計算。加工處理方法不僅需要一般的數學方法,還要運用數理統計、運籌學和人工智慧等方法。
4、信息管理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從科學角度看,信息管理涉及管理學、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經濟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從技術上看,信息管理涉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辦公自動化化技術、測試技術、縮微技術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信息管理
8、信息流的控制模型
信息流的控制模型:信息有個基本特徵:
可量度。信息可採用某種度量單位進行度量,並進行信息編碼。如現代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
可識別。信息可採取直觀識別、比較識別和間接識別等多種方式來把握。
可轉換。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如自然信息可轉換為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形態,也可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計算機代碼
可存儲。信息可以存儲。大腦就是一個天然信息存儲器。人類發明的文字、攝影、錄音、錄像以及計算機存儲器等都可以進行信息存儲
可處理。人腦就是最佳的信息處理器。人腦的思維功能可以進行決策、設計、研究、寫作、改進、發明、創造等多種信息處理活動。計算機也具有信息處理功能。
可傳遞。信息的傳遞是與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同時進行的。語言、表情、動作、報刊、書籍、廣播、電視、電話等是人類常用的信息傳遞方式。
可再生。信息經過處理後,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經過人工處理後,可用語言或圖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輸入計算機的各種數據文字等信息,可用顯示、列印、繪圖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壓縮。信息可以進行壓縮,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來描述同一事物。人們常常用盡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徵。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擴散性,因此可共享。
沃爾瑪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至少提前10年(較競爭對手)將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統進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又花費4億美元購買了商業衛星,實現了全球聯網;20世紀90年代,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衛星定位系統(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質量贏得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沃爾瑪所有的系統都是基於一個叫做UNIX的配送系統,並採用傳送帶和非常大的開放式平台,還採用產品代碼,以及自動補貨系統和激光識別系統,所有這些為沃爾瑪節省了相當多的成本。沃爾瑪一直崇尚採用最現代化、最先進的系統,進行合理的運輸安排,通過電腦系統和配送中心,獲得最終的成功。
1、建立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的處理中心
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統(MIS),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物流通信衛星使得沃爾瑪產生了跳躍性的發展;1983年的時候採用了POS機,全稱Point Of Sale,就是銷售始點數據系統。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 QR,稱為快速反應機制,對市場快速拉動需求。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路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例如,顧客到沃爾瑪店裡購物,然後通過POS機列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信息,各個環節就會通過信息及時完成本職工作,從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加快了物流的循環。
2、沃爾瑪物流應用的信息技術
射頻技術/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運作過程中可以跟條形碼結合起來應用。
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PDF,傳統的方式到貨以後要打電話、發E-mail或者發報表,通過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查詢貨物情況。
物流條形碼/BC,利用物流條碼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採集跟蹤。
射頻標識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6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專家預測,2005年到2007年,沃爾瑪供應商每年將使用50億張電子標簽,沃爾瑪公司每年可節省 83.5億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裝了約5000個RFID系統,實際年銷售額約為9.64億美元。
憑借這些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