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新媒體發展有什麼傳統文化的特色
1.新媒體時代對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改變了人際傳播和文化傳播方式,當今人們更多的是被數字化產品包圍,直接從手機、PAD等網路移動終端獲取信息,依靠報刊、書籍等媒體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傳播受到了新媒體文化的直面沖擊。新媒體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是通過網路交流、閱覽電子書籍,生活中經常可見飯桌上的手機「低頭族」和公交車上瀏覽電子書的人。對於傳統文化傳播而言,更多的應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交談中的言語激勵,更多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維系,而這種取代的背後隱藏的是傳統文化和新媒體的大眾文化之間的矛盾。
2.傳統文化本身與新媒體的沖突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中華文明的歷史沉澱,也是實現中國夢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根源,儒家正統的意識形態長期占據文化主流,影響人們的行為意識形態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新媒體應用Internet實現了信息全球化發展,拓寬了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渠道,在成功輸出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受到新媒體環境帶來的外來文化的侵蝕。面對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沖擊,傳統文化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周期。
3.新媒體的特點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新媒體產業為了促進發展,以滿足受眾的需求為目標,因此傳統文化在通過新媒體技術傳播時就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娛樂性因素,這對傳統文化的原有價值觀及文化精髓都是一種破壞,在傳播過程中,傳統文化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文化傳播效果。
2、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哪些必讀書籍
1. 《失控》凱文.凱利——主要介紹的是碎片化思維和生態系統
2. 《長尾理論》克里斯·安德森——「垂直」產品佔到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游戲改變世界》簡·麥戈尼格爾——游戲的4大決定性特徵:目標、規則、反饋、自願
3. 《認知盈餘》克萊·舍基——每個人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餘,那麼,這種盈餘會有多大
4.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龐——展示了大眾非理性的充滿變數的心理世界
5. 《激盪三十年》吳曉波 ——社會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6. 《從0到1》彼得.蒂爾——詳細闡述了作者自己的創業歷程與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競爭、如何進行壟斷、如何發現新的市場
7. 《精益創業實戰》Ash Maurya——一個系統的流程來快速檢查各種產品理念,提高做事成功率
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
9. 《結網-第二版》王堅 ——總結了產品經理知識體系
10. 《瞬間之美》Robert Hoekman.Jr——針對Web應用中幾乎所有相關元素提出了值得借鑒的解決方案
11. 《Don』t make me think》克魯格——特別適合為如何留住訪問者苦惱的網站/網頁設計人員閱讀
12. 《交互設計精髓》庫伯——全面系統地講述交互設計
13. 《用戶體驗度量》特里斯——如何量化用戶體驗對有效提高產品的可用性而言至關重要
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寫給「-1到3歲的產品經理」的書,涉及到:用戶、需求、項目、團隊、戰略、修養
15. 《設計心理學》諾曼——不是你沒有設計好,只因為你沒有了解用戶的使用心理 《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流行的趨勢需要一個發展的溫床
16. 《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樣把握這份機遇,每個人都需要仔細思考
17. 《流量的秘密》Brian Clifton——花出去的錢到底是帶來了收益,還是看不見的損失
18. 《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大衛·奧格威——詳解能夠使一家廣告公司獲得成功的方法
19. 《眨眼之間》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我們在一眨眼之間作出的決定,比三思而後行,或許更具大師級的水準
20. 《定位》艾.里斯——深入闡述了定位理論和操作方法,並配有豐富的實戰案例解析
希望對你有些幫助!謝謝
3、新媒體運營崗位職責是什麼?
--------------關於新媒體及運營崗位職責----------------------
首先要知道新媒體是什麼,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要做什麼,其實從各種招聘網站上搜一下就知道了,崗位職責了解一下,就知道如果你以後想從事新媒體運營這方面的工作,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了
其實總結一下,現在新媒體的主流平台有:
主流:微信/微博/百家/頭條/大魚等
資訊類:一點資訊/大風號/網易等
音頻電台: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
社區門戶:知乎/豆瓣/貼吧/簡書等
其他領域:小紅書/微淘等
其實每個公司招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側重點不一樣,有的可能會側重公眾號,有的可能需要你會運營抖音,甚至對視頻拍攝,腳本,剪輯有一定的了解,做渠道推廣的話,可能會涉及很多個平台。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這些平台上發帖,推廣,回答問題等,都可以試一下,需要了解一下平台機制,知道是怎麼操做的,怎麼發帖才能不被刪,不被封號,怎麼寫,寫什麼才能獲得更多推薦等等,SEO的文章改怎麼寫,關鍵詞優化怎麼做,這些都是需要嘗試總結的。而且如果你能在某一個平台養一個粉絲很多的活躍大號,對你以後找相關工作是非常加分的。
-------------------必備技能------------------
1、文案
「內容至上」「內容為王」的口號還是一直在喊著,那麼文案能力也是一直被提及的。有些人可能聽到文案就覺得自己的文筆不行,文案肯定不好。
其實不然,文案主要考察的還是你對市場的敏感性,並將其在文案中表達出來,而這種敏感性是可以經過鍛煉得到的。所以對於寫文案這點,你千萬別害怕。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下「茂兔」公眾號,回復「文案」獲取文案資料包~
2、數據分析能力
一個規范的互聯網公司,領導大大們是絕不會拍腦袋做決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數據說話。數據思維要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自己怎麼知道下一步該干什麼?需要數據反饋。
我寫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頭條上,閱讀數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數量是6K,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寫的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麼就要調整內容、或者文案類型了。
此外,還可以看看評論數量,看看大家跟你這篇文章產沒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通過點贊數,看用戶對你的認可。
比如,你想申請經費測試一個新項目,拿出以往類似項目的數據、加分析,你的上級大佬才會放心撥錢給你不是?
總之,新媒體運營是要根據數據反饋去做事的。而這一切的基礎,是你的數據分析能力。
4、新媒體運營要學哪些內容?
首先學會使用一些專業軟體,特別是圖片、音頻、視頻等要求特別高的新媒體,那麼做好內容對應的使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然後要有綜合思考運營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要求的技能要盡可能的多,當然能力還不能太弱,因為考慮到內容的形式越來越多。
接著掌握最基本的寫作能力,這個技能恐怕是新媒體行業中人人都要會的一種能力,因為寫作意味著輸出內容,輸出內容的能力可以看出一個人平常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著不斷創新運營思維,互聯網大發展背景下,作為一個互聯網運營工作者,必然要具備超前的互聯網思維,當然這對於日後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不過歸根結底仍然是要抓住新媒體發展的機遇,以便於在遇到時能夠有能力去抓住,並且讓自己的運營變得更為成功。
最後要系統地去學習新媒體專業知識,因為每個行業都是具備其特有的性質,如果只是停留在外邊緣,而不抓住本質地去學習,那麼自然是無法讓獲得成功的,特別是專業性的東西掌握之後,對於日後的學習也是有用的。
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內容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5、請問,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什麼技能?
文案:首先一個自媒體人得是一個合格的文案,因為每天都要寫東西,雖然文筆對自媒體人沒那麼重要,但是最基本的文字功底和寫作能力還是要有的。
設計:不懂PS,不會CDR,不會處理圖片,不會摳圖又不會做圖片渲染,那你做什麼新媒體?新媒體不僅要具備圖片處理能力,還要有設計審美能力,如果都沒有,那真做不了。
策劃:新媒體每一次精心推文都可謂是一場活動策劃,推給誰看?推什麼內容?該怎樣組織?活動預算?活動執行?禮品選擇和發放,哪一樣兒都不能落下。
營銷:新媒體們每天寫的文章其實就是營銷軟文,營銷的對象就是你的平台粉絲以及潛在用戶。針對用戶的屬性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學會跟受眾談戀愛,打造合適的營銷方案。
數據分析:新媒體工作也是數據運營的工作,每天都要盯著後台數據。閱讀、互動、分享、留言評論……你要了解每個曲線的峰、谷出現的原因,預測它的趨向,並能對著後台那堆看起來枯燥乏味的數據講出一大堆故事來。
用戶運營:新媒體編輯要清楚你的運營對象是什麼人,這樣才能把握用戶需求,了解受眾群體,勾勒用戶畫像,然後針對性地強化與用戶的溝通交流,才懂得怎樣跟他們聊天,也知道被用戶撩的時候怎麼應對。
音視頻剪輯:整天發圖文會很枯燥,怎麼辦,換個口味唄!音頻、視頻都要學著做,PR、AE、AU這些軟體新媒體人都要會點,不懂?趕緊去學吧。
網感:網感是啥,可不是什麼網戀的感覺。所有的新媒體人都要有對時事、熱點的敏感性,要了解網民關注什麼,對於網路語言、網路流行趨勢有個全面的把控能力。我可不是誇張,沒了這項能力,基本上做不好新媒體。
抗壓力:都說新媒體苦逼,除了碼字編排繁瑣外,那些讓人失落的數據都足夠壓垮一個新媒體人;更何況還有老闆、上級不斷的催促,用戶的不屑,偶爾還要充當客服接受顧客的吐槽,沒個強大的抗壓能力真不行。為啥?還問為啥?因為新媒體也有KPI。
6、網路營銷的精髓在於哪!銷售嗎!?
隨著互聯網不斷迅速的發展,目前各類網路營銷推廣手段真是層出不窮,而新媒體運營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網路營銷形式。運營人員想要脫穎而出獲得企業青睞,就一定要展示出自身真正的技術。
如果你想快速入行網路營銷行業,沒有基礎自學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可以選擇專業網路營銷學習。一般幾個月的時間,分為移動互聯網、SEM與信息流廣告、新媒體運營、策劃運營、移動付費運營、新媒體項目實訓、職業素養及就業輔導七個部分,可滿足你的不同需求。
7、新媒體運營新手該怎麼做呢?應該看些什麼書或者是方法?
如果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小白做自媒體,先從模仿開始。你沒有經歷,沒有感悟,沒有資源,不用全抄別人得,按照喜歡的作品的思路,一塊一塊啃下人家做的思想精髓,久而久之,會形成自己的風格,再轉做自己的風格,這樣走的彎路少。
如果是上班族,從熟悉的群體開始做,他們喜歡什麼就做什麼,有人喜歡打折品,有人喜歡發財夢,有人喜歡自由,定位準確,保持與他們互動,能源源不斷獲得靈感,持續輸出。
如果是創業者做自媒體,就要把它當一門學科了,建議先報班,跟著江湖老手一塊走,自己摸索也能成功,但是耗費時間啊!人家一句話就能指點迷津,為何不走捷徑?我推薦一個學習新媒體運營的地方AAA教育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8、新媒體發展前途如何?運營需要什麼樣的技能
什麼是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是媒體形態的一種,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新媒體運營則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今天頭條互聯網各大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並且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新媒體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崗位職責是什麼?
一般來說新媒體運營分為2個方向:新媒體編輯和運營
新媒體編輯一般需要「網感」,就是對網路新聞熱點的敏感度,編輯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各大互聯網媒體上利用文字為企業做品牌的宣傳以及產品在新媒體上的覆蓋。
新媒體運營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日常維護和推廣的工作,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能夠不斷的增加粉絲以及維護好粉絲,提高企業的形象以及產品的宣傳度。掌握好用戶的需求,並且有效的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新媒體的各大技能:
第一、新媒體運營必須具備互聯網的敏感度。這就需要抓住相關企業以及產品的熱點,熟悉數據分析,信息搜集等等能力。
第二、整合。新媒體運營,整合素材、資源的能力要強。
第三、文采。新媒體運營精髓就在於內容的傳播,所以企業建立形象,產品不斷的推廣都在於內容的創作,文採的好壞覺得了推廣力度
第四、熟悉各大自媒體平台的推薦機制,以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以及活動的策劃方案。
新媒體運營的前途怎樣?
在當今時代,有內容的宣傳無疑是無形的力量。
首先不得不說很多公司的活動運營都還是需要在新媒體上執行落地,對於產品內無用戶沉澱的公司,新媒體就是進行用戶運營的外部渠道,比如微博、微信、各大自媒體平台在生活上已經不可或缺了,而新媒體運營的發展也只會隨著這些移動產品的升級而升級。
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
首先不得不說新媒體運營是一塊大大蛋糕,怎麼從中分一杯羹,我們不得不撰寫好文案,提高閱讀量,運營好公眾號,提高用戶的體驗。文案的撰寫中的標題、圖庫、熱點是少不了的請使用手機"掃一掃"x
9、新媒體運營:如何能正確的入門新媒體
萬事開頭難,作為一個自媒體人,起初做的時候那種半天憋不出一個字的郁悶我也是經歷過的,所以今天就以自己的經歷為大家掃掃雷。
曾經看過知乎上一個化妝如何入門的問題,最高票回答是女神進化論,推薦了一大推美妝產品,而且講解得極為專業。
但評論卻十分兩極分化,一部分明顯的老手大贊實用,還有一部分則完全懵逼。
當時還不理解,直到後來自己入了化妝坑,才發現問題所在。
大多數新手其實連化妝的基本流程與環節都不了解,上來就是一大堆化妝品,難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自媒體也是如此,連基本的目的、平台、定位都沒決定,直接去聽各類爆文、漲粉課程無異於本末倒置。
1
知乎上的老鐵應該都知道我是今日頭條起家,公眾號上有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目前主流的幾個推薦制的平台,但還有一個最主流、最具影響力的平台沒有給大家介紹,這就是微信公眾號。
相比於頭條、企鵝等採用推薦制度的平台,微信相對封閉,閱讀量幾乎完全取決於粉絲數,也就是需要你自己用高質量的內容吸粉,難度加大了很多;當然,粉絲數達到一定量級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在其他平台,每月賺到幾千就算不錯了,而公眾號大V每年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都大有人在。
更重要的是:在推薦制平台,系統的規則是變化的,單價也是變化的,你的收入太被動。我有個朋友曾經在頭條上出了一篇閱讀量200萬的爆文,而最後拿到的收入和50萬的時候差不多,因為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平台會降低單價,沒有辦法,平台也是要賺錢的。
而一旦是自己積累的粉絲,閱讀量相對穩定,商務合作也是自己開價,收入也就比較穩定了。
一句話說就是:推薦制平台就像給別人打工,閱讀量是系統給你的,收入主要得看平台的臉色,但好在回報較快,風險較低。
公眾號的收入依靠積累的粉絲,更像是自己做老闆,但缺點就是回報慢了,風險也比較高,做不成的占絕大多數。
除了這些之外,如果你本身對某些平台特別喜歡,例如簡書、豆瓣、知乎之類的,那也可以單獨做這些平台,做好了都是可以賺錢的。
2
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定位的文章,概括起來就是寫自己擅長的或者喜歡的。
但通過後台的留言,發現即使是這樣好多人還是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畢竟,最難的事就是看清自己。
當然,還有一個最傳統的方法:模仿。
就像學生時代總是會找好學生作為榜樣,找到一個自媒體大號做對標也是一個不錯的入門方法。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你經常看某個大號的文章,模仿起來多多少少也容易一些,主題、風格、結構、行文走筆……都是可以模仿的。
老喬的那句: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剽竊可不是白說的,從模仿中走出自己的風格與特色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對於新手來說,一開始不要想著爆文,因為肯定爆不了。能把心有所感以邏輯通順、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出來,形成基本的寫作的感覺才是入門的基礎。
剛開始無論你定位是什麼,粉絲肯定都是朋友圈的那些人,無論你寫什麼,他們都會看,這就相當於免費的小白鼠啊,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今天對這個熱點有感而發就來一篇,明天工作上遇到點事,值得反思,也來一篇。
然後通過朋友的反饋不斷分析總結,再逐漸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定位是試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隨便寫,直到試出最合適的領域,總比一開始就定下領域,結果發現無法保證持續輸出要來的好。
哪個領域容易一些,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要是有一個領域對於任何人都容易一些,那大家毫無疑問會一股腦兒涌進這個領域,直接把領域變成一片紅海。
3
前幾天一個讀者留言:報了好幾個自媒體課程,結果自己做的時候,光想名字就想了一周了……
是啊,但凡是自媒體人,誰沒收藏過「排版必備的30款神器」「快速漲粉的9個技巧」之類的干貨,當然,僅限於收藏!
有一個很有名的概念叫做「精益創業」:一旦有什麼好點子,馬上去執行,盡快投入市場驗證,然後通過一次次的迭代去修正,絕不會論證到完美才開始做。
自媒體和這個其實很像,畢竟大多都是個人兼職做,精力和時間都有限,所以在起初階段,名字、排版這類不要太糾結,把所有的精力專心琢磨內容,畢竟內容才是精髓,沒有優質的內容,再好的名字和排版都是空殼子。
在內容早已高度同質化的今天,把80%的精力投入到內容上絕對是最具性價比的方法了。
最後一句與所有自媒體小夥伴共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本文來自胖張自媒體學院
10、對於新媒體運營,你會遇到哪些問題
新媒體內容質量如何提高?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內容同質化是比較明顯的問題,打造差異化內容,能夠幫你有效的搶佔用戶閱讀時間。
1、內容屬性差異化
內容屬性可以分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表現形式。怎樣打造內容屬性差異化?——敵無我有。
2、內容風格差異化
內容風格差異化就比較好理解了。風格多種多樣,有正經八百的,有逗比風趣的,有創意腦洞的,就看你能駕馭哪種風格了。
3、切入點差異化
一般從切入點區分,可以分為干貨型、觀點型、資訊型、點評型、體驗型、采訪型和集錦型文章。
4、走心的排版
適當的留白可以給讀者緩沖和思考的時間,標題、副標題、正文中字體、字型大小、是否加粗等元素都不容忽視,選取清晰無水印與文字內容相關的圖片,注意版權問題。
【推薦】一款懂你實用的文章編輯工具,使用豆子編輯器編輯排版文章,一鍵同步發布文章時,還能將文章同步到來逗內,有意思的文章被更多用戶看到,多向免費引流漲粉,還能獲取相應的積分獎勵!
來逗自媒體文章創作步驟:
1、下載安裝來逗APP,使用手機號注冊登錄,或微信、微博等第三方賬戶注冊登錄;
2、點擊首頁下方「+」創作按鈕;
3、選擇「我要創作」進入編輯框;
4、創作完成後,點擊下一步,完善編輯信息;
5、添加封面圖-選擇欄目-選擇標簽;
6、最後上傳文章,完成投稿;
7、待小編審核通過後即可從欄目中看到你的文章,或者在為的文章中查看審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