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下火熱的新媒體,具體內容有哪些,操作容易嗎?
新媒體還是很多的,比如:
抖音、快手、今日頭條、billbill、微視等等,
你可以看看自己喜歡哪個方面,做一個內容創作者
希望採納
2、史上最嚴的新媒體整頓來了,新媒體文要涼了嗎
隨著自媒體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公司參與到了自媒體的創業領域,作為一個新媒體人,我是非常欣慰看到越來越人來關注自媒體這個行業,但也同樣引起了許多問題,隨著自媒體行業的規模發展迅速,這些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比如門檻低、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出現大量抄襲、山寨、庸俗、虛假消息等內容,另外一個方面,急功近利的心態導致了一些灰色地帶和產業,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讀者對自媒體的評價,也制約了發展,還有一些營銷號的操盤手,個個都是很牛的標題黨,有些標題看了令人忍俊不禁,但這些都是會影響人們對這個行業的評價和信任度,相信2018行業的規范和制度會相繼出現,保障新媒體的良性發展。
另外,我認為加強互聯網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工作,也是2018年社會媒體營銷中的一個趨勢,隨著法律法規制度的健全,以及越來越規范發展的互聯網和媒體行業,知識產權就必須放在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之上,由於目前自媒體的盈利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以流量來換收入,在這種模式之下,少數參與者就會利用一些技術或者手段大打擦邊球,他們的侵權成本極地,相比之下,在互聯網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維權成本卻非常高,比如我所在的唐界傳媒,一直非常重視原創,我們每一篇文章都必須是親自手寫,然後修改之後錄入電腦,再發布出來的,只有踐行堅持提供有價值的原創內容,才能夠引領這個行業的規范發展,所以,希望2018年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能有一些更進步的舉措,幫助自媒體行業能夠遠離盜版、侵權、抄襲等問題。
最後,相信我們的新媒體行業一定會在每一位媒體人的熱情參與和真摯付出之下,獲得更快速的發展,當然,這也對我們每一位媒體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格自律,堅持為讀者提供更有價值的資訊是我們的准則,自媒體行業雖然很辛苦,卻也因為可以和很多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共同分享而充滿感激與幸福,我很熱愛我的工作,也預祝每一位朋友2018年工作順利。
作者:唐界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 趙永奇
3、2017年新媒體哪類比較火?
每天早上他都會打一個電話給她,豬,起床啦。而她總是嗯嗯幾下就掛斷了。後來她對他說,為什麼你總是要打電話來叫醒我呢?你知道我床頭有鬧鍾的。他說,因為想聽聽她的聲音、特別是那種懶洋洋的聲音,真的,那種感覺特別好我也想有那麼一個人,也許我對他不是最好的,但他會一直愛著我。
4、有哪些關於新媒體營銷的書值得推薦
新媒體的十本必讀書:
1、《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
作者:尼古拉斯·卡爾(2010)
2、《科技想要什麼》
作者:凱文·凱利(2011)
3、《新數字秩序的革命》
作者:戴維·溫伯格(2008)
4、《互聯網政治學:國家、公民與新傳播技術》
作者:安德魯·查德威克(2010)
5、《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
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2013)
6、《總開關:信息帝國的興衰變遷》
作者:吳修銘(2011)
7、《認知盈餘:自由時間的力量》
作者:克萊·舍基(2011)
8、《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
作者:凱斯·R·桑斯坦(2008)
9、《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
作者:亨利•詹金斯(2012)
10、《數據新常態:如何贏得指數級增長的先機》
作者:克里斯托弗•蘇達克(2015)
5、所謂的新媒體文該怎麼寫
一篇好的文案有幾個要素
1.標題
2.開頭
3.內容是否能打動讀者(目標群眾)
下面辦辦學苑來教大家如何寫一個好的文章開頭,想了解更多關於文案策劃的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辦辦學苑。
1.擺出利益,告訴讀者能獲得什麼
人們的閱讀行為都是帶有目的性的,所謂「無利不起早」,文章文章開門見山擺出利益點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文章的利益點剛好是讀者的利益訴求,那他必定會繼續閱讀。
比如:
<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高檔商務區、豪華游輪、超大包間,只需3塊錢,就能吃上味道鮮美的海產品。這種文案開頭利益點明確,而且按句分段、文字簡練、重點突出,契合大眾的段閱讀習慣。
2.製造懸鏈,吊足讀者胃口
這是文案寫作過程中用的比較多的技巧。故意不說透,欲說還休、欲言又止吊足胃口。提起讀者興趣,使讀者產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極為關注的感情,讓他們想讀下去。比如:
<img src="https://pic4.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3.自爆糗事,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這種做法也是比較高明的,通過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或者勾起讀者的同理心、或者搏讀者一笑,這種情感表達容易拉近公眾號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比如:
<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4.製造場景,讓讀者產生代入感
什麼樣的才是場景?時間地點人物。創造場景法,能將讀者帶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但這種場景問答的形式,很有代入感。
5.用第一人稱與讀者對話
這種方式總結起來有三個好處:①讓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②讓讀者感到真實,縮小讀者和公眾號的距離;③口語化,給人一種親切可讀的感覺。
6、咪蒙多次上熱搜,他們為什麼能寫出很火的文章?
咪蒙的文章反映了很多社會的現實問題,面對生活中種種的不公平,大家對於咪蒙的文章有很深的感觸,彷彿說出了自己內心的心聲。但是這種無味的抱怨是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人們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後,會發現這種文章一點營養價值也沒有,早晚會被人么所拋棄。
千萬級大號「咪蒙」被封,新媒體行業的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唯流量論已經不再適用現在互聯網的發展,靠販賣焦慮、煽風點火和製造極端的圈流方式將會受到政策和商業規則的打擊,也必將接受良心和靈魂的拷問。看咪蒙是如何走向毀滅的,也許會對新媒體從業者或互聯網從業者有所啟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高頻次的使用第一人稱代詞其實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不斷的心理暗示。在文章的標題中出現「我」和「你」,可以拉近跟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有一種局中人的感覺,在看到標題的那一瞬間會感覺彷彿就是說的自己。咪蒙的文章情緒關聯感很好,觸發受眾轉發的利益點也非常明確。
咪蒙能火,本質上講是作為一種「現象」而火,而不是咪蒙有多麼特別。自媒體發展到今天,沒有這個咪蒙,也有另外一個咪蒙。咪蒙只是商業性地、定位精準地把一個當代「自媒體」做到了極致。咪蒙根本不打算走做單一新媒體產品賣更多廣告賺錢拿投資,她比大部分新媒體從業者聰明多了。
7、新媒體現在很火,就是不知道過幾年新媒體運營發展前途如何?
「人總要做一點和吃飯無關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精神慾望。我享受無條件寫作的快樂,我寫不了都市言情和燈紅酒綠,但是我可以用寫作寫出我的生活」。
在新媒體語境下,寫作對於寫作者來說,最大的意義不外乎如此,不為討好任何人,不為物質條件所困,當你的情緒和靈感到來時,拿起筆,記錄下它,享受它。
8、新媒體文到底有沒有出路
就目前的發展形式來說,那肯定的是非常有出路的,而且非常的火,這幾年還會一直火下去。如果要學習也趕緊,當然還有一些人怕以後不火了怎辦。其實在新媒體圈混的人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因為在裡面混一小段時間也完全知道發展的方向,也就知道該如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