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

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

發布時間:2020-12-24 04:28:52

1、怎樣應對新媒體環境下的網路輿情應對處置

1.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制度

受互聯網特性的影響,企業輿情危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為避免危機爆發時企業處於被動地位,所以輿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務是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制度。通過藉助一些第三方輿情監測軟體,可為企業輿情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全網監測服務,及時發現負面苗頭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置,有效避免危機來臨時的自亂陣腳,錯失危機處置良機。

2.利用新媒體,發揮媒介宣傳作用

面對輿情危機,一些企業仍不能主動、及時、權威地發布新聞,引導媒體傳播有利於企業的信息,而是用對付傳統媒體的方式來進行新媒體時代的輿情事件處理其實並不能夠發揮企業媒體資源的作用。在這里建議企業方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發揮其強大的輿論宣傳力,及時發布真實權威信息,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

3.建立快速反應的輿情應對機制

企業在輿情危機發生後,如果過了黃金24小時後才回復,時效性太差,這個時效在輿情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負面輿情產生,就很容易擴散到全網全國,引起廣泛關注。因此,建議企業可以利用專業的輿情監測軟體,通過設置一些與行業、領域、產品、領導人等標簽相關的關鍵詞,進行實時全網監測,但凡出現了一絲絲的危機苗頭快速發布處理進展,及時回復大眾的問題,做好問題的解釋工作。

4.加強自身管理和監督,完善善後工作

很多企業錯誤地認為輿情事件結束後,輿情應對工作就完成了,其實不然。例如,此前發生的順豐快遞員私拆包裹事件,順豐雖在前期的應對處理中通過「絕不姑息、縱容任何違反法律法規和企業行為准則的不當行為」的表態巧妙地化解了一場輿論危機,但是事後僅對快遞員作出調離崗位處理,不符合部分網友的預想,使得回落的輿情再次升溫,掀起新一輪輿論風向。

因此,企業一定要多在自身管理和監督,以及事後形象恢復上多花時間,完善善後工作。比如危機處理過程中的舉措是否有嚴格執行、有沒有對相關部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健全相關機制建設、是否有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或者贊助活動恢復企業形象等等,來自識微科技商情知識欄目。

2、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法律法規宣傳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

3、如何看待,理解「加強和改善對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

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是伴隨新媒體的發展而產生並成長起來的新群體,具有知識層次高、流動性強、思維活躍、影響面廣等特點,其中黨外人士佔多數,在維護網路安全、影響社會輿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做好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統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5、淺談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企業共青團工作

據統計,中國青少年網民人數已增至2.32億,占青少年總體的64.4%,其中80%活躍在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台上。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運用,這使得企業青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動員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給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正確認識新媒體對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的影響,探索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團組織如何運用新媒體引領團員青年思想,增強青年職工歸屬感與責任感,對於增強新時期企業共青團的自身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徵
(1)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可以認為,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微博、微信、手機報、QQ、論壇等。(2)新媒體的特徵。目前,隨著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微博、QQ、社交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據數據統計:中國有網民5.03億,就是說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使用互聯網,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長2.6小時。手機用戶9億多,手機網民3億多,微博用戶3億多。針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趨勢以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總體將新媒體可以歸類為四大主要特徵:一是豐富性。首先,新媒體平台越來越多,平台與平台間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QQ、論壇、BBS、貼吧、博客、播客、彩信、電子報、微博、微信等,一個賬號通行數個平台早已實現;其次,新媒體背後包含著巨大的信息庫,信息之間相互關聯程度越來越高;再次,新媒體融合了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能夠輕松實現文字、圖片、FLASH動畫、音頻、視頻的整合與轉換,做到圖、文、音、像並茂。二是實時性。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慢,存在較大的定時性與滯後性,而新媒體基於數字和網路技術,可以將正在發生的信息立即轉變為數字信息,再通過網路傳輸傳遞給信息的受眾,實現「發生」與「發布」的同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讓人彷彿置身現場,隨時隨地,只要有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時獲取信息。三是互動性。與傳統媒體的單向灌輸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互動性,這也是新媒體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新媒體徹底改變了原有信息傳播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媒體」——即是信息的受眾,又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著,這充分迎合了青年職工渴望表達自我的需求,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團員青年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四是群體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新媒體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新媒體平台都強化了虛擬社交功能,這讓青年職工能夠建立起基於虛擬網路的社交圈,並獲得認同與滿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QQ群。
二、新媒體運用策略的探討
1.重視新媒體對企業團建工作的促進作用。2012年初,團中央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團廣泛運用微博開展工作的實施意見》,隨即共青團湖北省委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各級團組織廣泛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意見》,共青團武漢市委召開了全市共青團宣傳戰線工作會議暨學習運用新媒體專題培訓班,中石化集團公司也適時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新媒體活動。由此可見,運用新媒體開展企業共青團的工作已成為發展趨勢。主動將新媒體平台建設納入團建工作意義重大,對上能夠傳達青年的聲音;對下能發揮團組織作為黨與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外能夠起到正面宣傳形象;對內能夠增強企業青工的凝聚力。可見,新媒體的運用為團建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2.結合團建工作實際,靈活運用新媒體。新媒體是工具,而不是擺飾,要根據團建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和結合點,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宣傳和動員上的優勢。在宣傳工作上,要及時將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利用微博、手機報等平台進行發布,用青年職工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團的宣傳工作;在青工思想引領上,要結合共青團年度工作計劃、短期重點工作,如黨建項目化、十八大精神學習、五四表彰大會等重點工作,在青工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組織動員上,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方式發布活動通知,開展網路式動員,避免了由上至下式動員的弊端,取得最大實效。
3.建立健全新媒體管理制度體系,讓新媒體形成合力。由於公司團委在新媒體運用上處於起步階段,要保持其穩定有序發展,需要相關的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做支撐。需要在原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維護管理制度,如新媒體賬號保密制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輿情處理制度、團支部使用新媒體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促進新媒體制度安全、持續發展。在新媒體管理制度建設的同時,還應與相關管理部門協調,整合新媒體資源和載體,進一步形成合力,如將先進典型的樹立、企業「雙八」工程動態、黨建、團建工作資源、公司「黨建之窗」與手機報、微博、微信、QQ群等多形式載體相結合,進而實現團員青年思想引導的效果最大化,促進青年立足崗位成長成才。
4.用網路語言貼近青工,加強互動交流。新媒體與政務新聞不同,應力求避免嚴肅、刻板的風格,善於利用青年易於接受的「網言網語」來貼近青年職工,從而樹立活潑、親切的「擬人化」團組織形象。不僅如此,還要通過新媒體在網路平台上加強與集團公司、省市級團組織、各兄弟單位企業團組織,以及面向全社會青年群體的互動與交流,以有效引導輿論,增強自身公信力與影響力。
5.培養骨幹,打造善用新媒體的團干隊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團組織的活力源自於團幹部的熱情。要保持企業共青團新媒體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需要培養一批「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的團幹部隊伍。新媒體的學習和運用應作為團干培訓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加強團干靈活應用新媒體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團員青年思想命脈,有針對性的開展團組織工作。 三、新媒體運用途徑的探索
1.微博——強化對外宣傳,增強影響力。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於2011年12月注冊了「@青春武漢石化」的新浪微博,開始在新媒體運用方面的「試水」。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建設,現微博粉絲數達到101832人,僅2013年上半年,發布各類微博信息195條,累計瀏覽量突破6萬人次,累計轉評數超過千餘。與集團公司「@中國石化新聞網」、青工委「@青春石化」,以及「@青春金陵」、「@鎮海煉化分公司團委」等133家兄弟單位微博,還有「@青春湖北」、「@青春武漢」、「@青山政務」、「@幸福武鋼」等68家省市級、大型企事業單位團組織微博形成良好互動,增強了公司團委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運用微博開展企業共青團工作,應堅持四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在微博上不發布任何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參與評論轉發虛假消息;二是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和公司發展情況及時發布消息,如二期制氫、蠟油加氫一次開車成功的喜訊,在微博上一經發布,紛紛引來兄弟企業單位微博的互動,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強互動,主動引導輿論,藉助集團公司等「領袖」微博平台宣傳自身;四是絕不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不違背倫理道德、不製造負面輿論、不泄漏公司內部保密信息。
2.微信——加強內部互動以增強凝聚力。微信,由於其免費、便捷的服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青睞。為了全面落實「兩個全體青年」精神,「青春武漢石化」的公眾微信賬號已經注冊開通,這為開展青工思想引領工作又帶來了創新。通過公眾微信可以向青年職工發布每月兩期的簡訊,以拓寬團員青年了解公司的渠道。通過微信平台,及時發布「雙八」建設的好消息、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來進一步提升青工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增添團組織的凝聚力。
3.QQ群——多重覆蓋,傾聽青年心聲。近年來,一大批80後、90後青年職工加入武漢石化「雙八」建設的隊伍,為了更好的融入到這些新職工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創建了多級、多重QQ群。通過建立各級新員工QQ群,能夠及時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與他們的溝通更加快速、便捷。同時,指導建立各團總支、支部QQ群,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吸納青年骨幹,並可利用QQ群共享的功能,分享專業技術資料和心得感想,促進青工快速成長成才;通過大力支持青工建立各種興趣愛好小組的交流群,自主開展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增強團組織的的凝聚力。截止目前,共創建08~12年級5個新職工QQ群、團支部QQ群20餘個、興趣愛好交流群若干,做到了團員青年的多重覆蓋。
4.手機報——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為了創建在新媒體環境下團組織的宣傳陣地,在宣傳部的統一管理下,開辦《武漢石化青年手機報》是新形勢下一種更快捷、更有效的宣傳載體。手機報內容應豐富、真實,應緊緊圍繞公司重點工作而展開,主要由公司要聞、團委工作、團支部活動、英語角、成長勵志、小常識等版塊組成。由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機報發送范圍主要針對車間黨支部書記、團幹部以及部分積極團員等人群。
5.微視頻——吸引更多團員青年參與團組織活動。微視頻的「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因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而風靡於青年群體。通過拍攝「微視頻」,可以將宣傳文字轉化為更直觀的視頻形式,因而更加生動、形象,更易於理解和接受。2012年嘗試拍攝製作的首部微電影《家》,在團員青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網路上一經轉載後受到了更多青工的追捧,有效激發出團組織的青春活力。
四、運用新媒體的不足與反思
新媒體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創新。但在其實際運用過程中仍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現在公司處於「雙八」開工試車階段,部分團干忙於本職崗位工作,無暇維護個人、支部微博和QQ群,還有少部分團干不能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導致了團支部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團組織活動上發展不平衡。基於以上問題,為了促進新媒體在共青團工作中的作用發揮至實處,應藉助公司上下全面開展全員大培訓之際,針對團幹部開設針對新媒體運用的案例分析的課程,對團干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由於新媒體發展迅速,對於運用新媒體開展團青工作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部分工作流程上存在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按照制度流程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要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應召開團委會、團支書例會等形式討論、審議、制定製度,盡快建立健全新媒體維護管理制度體系。

6、如何運用新媒體來增強宣傳效果?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

7、如何看待,理解「加強和改善對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

簡單地說,目的就是實現「兩個健康」,一個是引導和幫助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健康成長,一個是支持和推動新媒體行業健康發展。

引導和幫助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健康成長,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團結引導他們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責任意識,激發創造活力,在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展現正能量。

支持和推動新媒體行業健康發展,就是要通過不斷完善新媒體行業發展的政策和制度,促進新媒體行業堅持正確導向,增強社會責任感,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為促進信息化建設、建設網路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8、如何加強新媒體從業人員教育引導,促進新媒體行業健康發展

1.一方面新媒體對於提高社會管理水平、便利百姓生活、推動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媒體市場裂變式的發展也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危機。
2.核心在於育人,新媒體從業人員代表人士被列為統戰工作需要重點團結人群。
3.在整理分析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對新媒體從業人員代表人士進行了深入剖析,並從經濟、社會與政治等多個視角分析新媒體從業人員代表人士政治引導工作的必要性,
4.從新媒體與政府部門的顯著矛盾沖突的角度入手分析工作開展的困難之處,並從提高思想認識、重視教育培養、加強管理引導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對加強新媒體從業人員代表人士政治引導工作起到一定的決策參考作用。

9、如何利用網路新媒體加強青少年思想引導

 近年來,各類新媒體尤其是網路、手機等,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針對於此,如何既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引導青年方面的積極作用,又努力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前各級團組織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解好這道題,需從認識新媒體、分析其利弊、總結出難點和積極付諸實踐等四個方面入手。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一般認為,是指區別於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近年來涌現出的各種新型媒體形態及其形成的傳播環境的總和。主要有以下四個特徵。
(一)信息的及時性與互動性
較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在信息的傳遞、交流等方面具備更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世界儼然已經成為了地球村——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意地點,通過某種新媒體手段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並通過不同的終端平台,實現資訊的平等傳播和相互之間的平等交流。
(二)信息的海量性與共享性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成了各類信息匯聚的海洋。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種新聞資訊,還包括各種社會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階層群體各類訴求的自由表達等。與此同時,人們只需擁有一個終端平台並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便可輕易實現對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
(三)制播方式的個性化
新媒體中,人們被現實社會中所賦予的「角色約束」明顯弱化。一方面,人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發布、傳播各種信息,以此表達觀點、宣洩情緒和獲取外界認同等;另一方面,受眾一方同樣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搜索、獲取想要的信息,以此滿足自己的特定需求。
(四)表現形式的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臻成熟,新媒體的表現形式更趨多樣化——不僅在網路上可以表現為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的信息,同時手機、移動、數字等媒體在佔領一定的市場後,也使多媒體表現形式多樣化的這一特徵得到了更加淋漓盡致的體現。
二、新媒體對引導青年帶來的影響
對於引導青年工作而言,新媒體既能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應,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客觀分析新媒體對引導青年工作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努力做到放大正面效應、降低負面影響,既是共青團與時俱進的客觀需要,也是各級團組織切實做好引導青年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體帶來的機遇
1.增強團組織影響力。青少年群體是新媒體最主要、最積極的參與者,而新媒體的優勢正在於其能突破時空局限,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立體化的宣傳效應。這為各級共青團充分運用新媒體陣地做好引導青年工作,將團的精神及文化傳播得更加廣泛深遠,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
2.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青年流動頻繁,且少數地區基層組織建設還相對薄弱,這在客觀上為做好引導青年工作增加了難度。而隨著計算機、手機等用戶的普及,新媒體中各種實體性或虛擬性青年組織的活躍,則為各級團組織解決上述問題,在引導青年的過程中實現團組織覆蓋面的擴大,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
3.提高團工作的效率。新媒體下的辦公方式具備快速、准確、信息量大、類型豐富等特點,這為共青團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最佳載體。一方面,許多公開性的文件可通過網路迅速傳遞到每個團員青年手中;另一方面,在團組織內部進行信息交流、任務布置、通知下發、會議召開等工作時,新媒體也將有助於更好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4.激發團工作的活力。新媒體所具有的制播個性化、形式多樣化等特徵,使青少年群體在自己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中,進一步激發出了無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各級團組織要順應時代潮流,正確運用好各類新媒體,並通過在運用過程中加強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等,有效增強團工作的活力。
(二)新媒體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1.對青少年價值觀形成沖擊。新媒體具備的自由性、匿名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使各種觀念、思潮及文化在其中相互激盪、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作為新媒體主要參與者的青少年群體,由於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加之自身的分析力、判斷力較弱,思想、信仰及價值觀的確立等,均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
2.影響青少年的社會化進程。社會化是青少年成長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但新媒體卻在客觀上對此造成了一定的干擾。主要表現為:新媒體在溝通層面的便捷化和多元化,容易導致青少年對現實交往產生冷漠心理;新媒體的虛擬性,會讓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一定的角色錯位;新媒體中包含的各種不健康信息及低級趣味游戲等,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3.對傳統組織產生弱化效應。相對於傳統青年組織及其活動的單一、封閉、被動等特徵而言,新媒體中各類非正式組織及其活動呈多元、開放、自由等特點,使青少年在心理、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由此,不少青少年更傾向於向非正式組織靠攏,在客觀上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傳統青年組織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三、當前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遇到的幾個難點問題
近年來,盡管各級團組織在引導青年工作中,逐步加大了對各種新媒體的運用力度,但總體而言,仍處於「有優勢但運用不夠,有潛力但挖掘不深」的狀態之中。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未充分解決好以下四個方面的難點。
(一)缺乏資金扶助
作為黨的後備軍和社會的「樞紐組織」,一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對共青團及共青團各項工作的開展,給予了極大支持並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但由於新媒體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形態,加之各種設備設施的成本不低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因此,運用新媒體在資金上缺乏扶助、在投入上捉襟見肘,仍成為了各級團組織目前面臨的首要難題。
(二)缺乏技術支持
技術上的優勢,是新媒體之所以「新」的核心所在。在引導青年工作中,無論是新媒體平台的搭建,視頻、動漫、電子雜志等的製作,或對青少年思想動態進行有效監管等,都離不開技術層面的有力支撐。但就實際狀況而言,當前,各級團組織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和運用仍處於起步階段,亟須通過進一步拓展各種有效渠道,努力尋求更大支持。
(三)平台搭建不夠
受囿於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近年來,各級團組織在新媒體平台搭建工作中的步伐顯得較為緩慢。除各地團屬網站外,各級團組織在網路、手機等平台上的佔有份額極為稀少,使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工作難以呈現出「整體推進,立體輻射」的良好生動局面。
(四)內容供給不足
平台搭建不夠,內容上的供給不足自然在所難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現有平台條件下,各級團組織開展引導青年工作時,仍一定程度地存在過多依賴傳統形式的現象,在廣泛運用新媒體,不斷創新引導方式,進一步豐富內容供給等方面,顯得還不夠積極主動。
四、對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的幾點建議
針對上文所述難點,如何正確且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傳播紐帶作用,進一步做好引導青年工作,是各級團組織亟須解決的問題。對此,有如下三點建議。
(一)強化平台搭建
1.尋求上級支持。加強各類新媒體平台的搭建工作,與上級部門是否給予支持、支持力度是否到位密不可分。主要表現為:上級部門在資金方面的支持,有助於各級團組織進一步放下後顧之憂,搭建起更多更好的引導平台;上級部門在支持的同時所帶來的政策方面的優惠,將對平台的順利搭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幫助。為此,各級團組織務必要在做好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呈送調研報告、積極向上申請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爭取得到上級部門的有力支持。
2.與運營商進行積極溝通。與新媒體運營商進行積極溝通,是做好平台搭建工作的又一重要內容。比如,對於飛信系統對好友人數和發送數量的限制問題,可通過與運營商進行積極磋商,迅速解決好技術瓶頸問題;對於手機報發送費用偏高的問題,可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獲取資費優惠和運營商的長期支持;又比如,對於不同運營商手機號碼的覆蓋問題,可通過與無線增值服務商開展合作,建立起全新的手機簡訊發送平台等。
(二)豐富內容供給
建立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實現更多的內容供給,這也是各級團組織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之所在。創新和豐富內容供給,主要需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思想引導的新體系。盡管新媒體具有個性化、虛擬化、多樣化等特徵,但這與團組織恰當運用新媒體,充分發揮其在青少年思想引導方面的積極作用並不矛盾。比如,可以通過搭建一批為青少年所喜愛的平台,建立一批青少年能主動參與的虛擬社區等方式,積極構築青少年群體在新媒體中的「精神家園」,以此達到引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道德價值觀的目的。
2.打造獲取知識的新途徑。在知識傳輸方面,新媒體所具有的地點上的靈活性、時間上的即時性和內容上的共享性,為青少年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全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了一個最佳途徑。為此,各級團組織務必要在迅速佔領網路、手機等新媒體陣地的同時,通過經常性開展時事辨析、課程輔導、職業規劃等活動,不斷拓寬青少年的知識面,全面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3.開辟宣傳教育的新陣地。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當前,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方式已經很難得到青少年的認同,這就要求各級團組織要結合新媒體的特點,通過不斷創新各種載體,積極開辟新形勢下共青團在宣傳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氣、擴大主流輿論等方面的又一重要宣傳教育陣地。比如,可通過成立網上志願服務隊,開展「節約一滴油,捐贈一元錢」、「傳播綠種子,倡導新風尚」等一系列公益類活動,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並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被教育、被引導的效果。
4.提供交流娛樂的新方式。新媒體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擇以網路、手機等作為交流娛樂的空間與平台。對此,各級團組織要主動放下嚴肅、刻板的「傳統架子」,積極推動並努力建立起各種主題健康向上、內容豐富多彩的新媒體交流娛樂平台。在搭建過程中,既要注重對游戲、動漫、電子雜志等載體形式進行創新,也要注重適時適度嵌入理論、道德、藝術、時尚等元素,以此實現引導效果的最大化。
(三)實施有效監管
對青少年思想動態進行了解掌握和正面引導,是運用新媒體做好引導青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可通過抓好三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實施有效監管。
1.區分重點。由於新媒體信息的海量性,全面監控顯然很難實現。為此,可通過關注點擊率和評論率兩個指標,對新媒體中出現的重要信息和重大情況等,進行有針對性、有側重性的監管。
2.快速反應。在監管過程中,當發現有謠言傳播、混亂製造事件,可能導致青少年思想受到蠱惑、行為發生偏差等情況時,各級團組織要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反應,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做到客觀分析事實真相、理性處理各類情況。
3.藉助外力。主要包括:與運營商及有關技術部門等進行積極溝通,進一步「過濾」有害信息,「綠化」媒體環境;與政工部門進行積極溝通,進一步探討做好新媒體下青年思想引導工作的新途徑;積極向法律、文化管理等部門發出呼籲,努力推動網路立法的健全和網路管理的完善等,以此確保引導青年工作從源頭上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總之,新媒體時代對各級團組織如何進一步開展好引導青年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級團組織只有緊跟時代潮流,進一步在轉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載體等方面下真功夫、做大文章,才能切實運用和運用好新媒體,才能真正為引導青年工作注入更多更持久的活力。

10、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加強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

新媒體和主流媒體是有很大區別,新媒體是指近年來在互聯網平台下的新興自媒體人和企業下運作而提供內容的寫作者,主流媒體包括官媒在內。
主流媒體具有權威性和受眾度廣泛,而新媒體的受眾度偏為自己的粉絲類型傳播而獲取更多價值的曝光和輿論引導。
只有主流媒體 主動融入到 新媒體平台,在與自媒體人或者企業運作的的寫作者進行博弈下,還是很有優勢的。

與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相關的知識